第30章 采訪皇帝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禦書房。
姬無殤正批閱竹簡,眉眼舒展,心情似乎還不錯。
“陛下,博望侯第七子張自在求見,昨日在宮外跪了一天,今早又來了。”
禦書房外,一個小黃門小心翼翼地通報。姬無殤眉頭一皺,沉聲道:“所為何事?”
“說是要采訪陛下,好發在大周日報上。”
姬無殤眉頭一挑,大致明白了,當即嗤笑道:“好大的狗膽,莫非是受了薑雲逸唆使?”
過了好半晌,姬無殤放下竹簡,吩咐道:“宣!”
少頃,張自在揉著酸痛的膝蓋,跟著小黃門走進皇宮,這是他第一次進宮,也是第一次麵聖,不由好奇地東張西望。
進入禦書房,張自在趕緊跪倒在地,吞了口口水,恭敬跪拜:“臣張自在拜見陛下!”
“嗬,你算哪門子的臣?”
聽到皇帝質疑,張自在顫了顫,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薑雲逸說隻要采訪陛下成功,臣便是報紙丞,自然便是陛下的臣子。”
姬無殤不陰不陽地冷笑道:“你們好大的狗膽,竟敢私相授受朝廷官位?”
張自在嚇了一跳,趕緊辯解道:“臣也是從陛下報紙上看到報紙署公開招聘啟事,然後憑本事應聘來的,並非私相授受。”
“朕記得,朕的報紙上隻招聘了讀報郎和送報郎等吏員吧?何來報紙丞一說?”
張自在自知理虧,隻能硬著頭皮狡辯道:“小民是毛遂自薦的,薑雲逸不敢擅自做主,所以要小民來麵聖,陛下若是看小民可以,小民自然便是報紙丞。”
“哦?薑雲逸因何敢叫你來見朕?你有何過人之處?”
聽到皇帝考察其能力,張自在打起十二分精神,將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和盤托出:“家父曾問過臣如何看夢桃源記之事,臣說‘甚好’,說完就跑,好幾天沒敢迴家。”
姬無殤終於來了點興致,這小子竟是和那薑雲逸一個路數,都自絕於世家?心中已然允了一半,嘴上卻道:“不夠。”
張自在眼見真的有戲,當即精神振奮,說道:“陛下,臣對這報紙果真有許多想法,請容臣稟明。若是說錯話,打臣板子要得,砍腦袋要不得。”
姬無殤啞然,這小子還挺有意思,關鍵是沒那麽氣人,當即揮揮手,示意他講來。
張自在得了允許,當即打開了話匣子,天馬行空講了一大通辦報思路,聽得姬無殤驚異不已,心道這小子果真有幾分天賦,當即痛快地道:“朕準了,下去吧。”
聽到此言,張自在大喜,但卻不肯走:“陛下,臣還沒采訪陛下呢。”
姬無殤麵色一沉:“滾!”
張自在卻不肯罷休,過了這個村肯定沒有這個店了,若是采訪了皇帝,這就是他在報紙署立足的根本,當即不依不饒道:“陛下身為天子,難道還羞於與天下臣民說幾句肺腑之言麽?”
“大膽!”
趙博文忍無可忍,尖利的嗓音響起,怒斥這個狗膽包天的小崽子。
感受到皇帝雙眸中的冷意,張自在牙關都在打顫,縮著脖子道:“陛下,來之前薑雲逸說陛下隻會滅族,不會自降身份砍臣這種小魚小蝦的。咱剛才也說好了的,打板子要得,砍腦袋要不得。”
看到對方這個慫樣子,姬無殤氣樂了,冷哼一聲:“馬上滾!三息之內從朕的書房裏滾出去,否則朕砍了你!”
目送張自在屁滾尿流地滾了,姬無殤神色詭異,這報紙署一個兩個,都是狗膽包天的熊玩意。
張自在走出皇宮,頓覺如獲新生,這把算是賭對了。
他再次來到齊國公府,見到薑雲逸,得意地道:“陛下已經準了。”
薑雲逸看著這個沒正行的表舅,就想起那個不成器的爹,麵無表情地審視著他,問道:“采訪呢?”
聽到這一問,隻見張自在微微一滯,旋即便惱羞成怒地道:“陛下都準了,難道你想抗旨不成?我可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你竟然如此得理不饒人?!”
卻聽薑雲逸老神在在地道:“君子一言。”
卻見張自在啞口無言,旋即又恍然,繼而一臉不甘地作揖行禮:“下官見過署令大人!”
薑雲逸微微頷首,吩咐道:“文華報就先交給你去辦,發行周期你酌情安排,與大周日報錯開一兩日,內容你看著安排,但要圍繞科舉進行。
另外,你明日去找龐先知和薑五一起核算一下紙質典籍印製成本,在文華報上登載承印廣告,明碼實價。嗯,就按成本的十倍計。”
此言一出,卻見張自在眼皮抖了抖,壓低聲音道:“你這樣敲竹杠,就不怕夫子們去陛下那裏告狀?”
薑雲逸仍舊神色從容地道:“已經告過了,這已經是人情價。若是各家夫子親自來談,你便通知我。若是旁人來談,你與龐先知做主即可。可以適當給點折扣,法家墨家最低六折,儒家三折。”
“那道家呢?”
聽到張自在驚異地提問,薑雲逸神色平靜地道:“道家不打折。”
“因何如此厚待儒家而苛待道家?”
聽到追問,薑雲逸神色漠然地掃了他一眼,沉聲道:“這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事情。”
“哼,不當人子!”
張自在氣惱地罵了一句,轉身就走。
辭別薑雲逸,張自在並未離開齊國公府,而是找下人帶路,在祠
堂找到了表兄。
“表兄,你那個混賬兒子,你都不管管的麽?對我這個表舅頤指氣使的,簡直不當人子!”
聽到張自在一見麵便告狀,薑東初隻是愁眉苦臉地唉聲歎氣,並不言語。
張自在一頓宣泄之後,才醒悟過來,狐疑地看著慫慫的表兄:“表兄,你不會是怕了他吧?”
薑東初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誰說我怕他的?那可是我親兒,我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張自在一臉的不信,朝著薑東初拱拱手:“告辭。”
姬無殤正批閱竹簡,眉眼舒展,心情似乎還不錯。
“陛下,博望侯第七子張自在求見,昨日在宮外跪了一天,今早又來了。”
禦書房外,一個小黃門小心翼翼地通報。姬無殤眉頭一皺,沉聲道:“所為何事?”
“說是要采訪陛下,好發在大周日報上。”
姬無殤眉頭一挑,大致明白了,當即嗤笑道:“好大的狗膽,莫非是受了薑雲逸唆使?”
過了好半晌,姬無殤放下竹簡,吩咐道:“宣!”
少頃,張自在揉著酸痛的膝蓋,跟著小黃門走進皇宮,這是他第一次進宮,也是第一次麵聖,不由好奇地東張西望。
進入禦書房,張自在趕緊跪倒在地,吞了口口水,恭敬跪拜:“臣張自在拜見陛下!”
“嗬,你算哪門子的臣?”
聽到皇帝質疑,張自在顫了顫,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薑雲逸說隻要采訪陛下成功,臣便是報紙丞,自然便是陛下的臣子。”
姬無殤不陰不陽地冷笑道:“你們好大的狗膽,竟敢私相授受朝廷官位?”
張自在嚇了一跳,趕緊辯解道:“臣也是從陛下報紙上看到報紙署公開招聘啟事,然後憑本事應聘來的,並非私相授受。”
“朕記得,朕的報紙上隻招聘了讀報郎和送報郎等吏員吧?何來報紙丞一說?”
張自在自知理虧,隻能硬著頭皮狡辯道:“小民是毛遂自薦的,薑雲逸不敢擅自做主,所以要小民來麵聖,陛下若是看小民可以,小民自然便是報紙丞。”
“哦?薑雲逸因何敢叫你來見朕?你有何過人之處?”
聽到皇帝考察其能力,張自在打起十二分精神,將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和盤托出:“家父曾問過臣如何看夢桃源記之事,臣說‘甚好’,說完就跑,好幾天沒敢迴家。”
姬無殤終於來了點興致,這小子竟是和那薑雲逸一個路數,都自絕於世家?心中已然允了一半,嘴上卻道:“不夠。”
張自在眼見真的有戲,當即精神振奮,說道:“陛下,臣對這報紙果真有許多想法,請容臣稟明。若是說錯話,打臣板子要得,砍腦袋要不得。”
姬無殤啞然,這小子還挺有意思,關鍵是沒那麽氣人,當即揮揮手,示意他講來。
張自在得了允許,當即打開了話匣子,天馬行空講了一大通辦報思路,聽得姬無殤驚異不已,心道這小子果真有幾分天賦,當即痛快地道:“朕準了,下去吧。”
聽到此言,張自在大喜,但卻不肯走:“陛下,臣還沒采訪陛下呢。”
姬無殤麵色一沉:“滾!”
張自在卻不肯罷休,過了這個村肯定沒有這個店了,若是采訪了皇帝,這就是他在報紙署立足的根本,當即不依不饒道:“陛下身為天子,難道還羞於與天下臣民說幾句肺腑之言麽?”
“大膽!”
趙博文忍無可忍,尖利的嗓音響起,怒斥這個狗膽包天的小崽子。
感受到皇帝雙眸中的冷意,張自在牙關都在打顫,縮著脖子道:“陛下,來之前薑雲逸說陛下隻會滅族,不會自降身份砍臣這種小魚小蝦的。咱剛才也說好了的,打板子要得,砍腦袋要不得。”
看到對方這個慫樣子,姬無殤氣樂了,冷哼一聲:“馬上滾!三息之內從朕的書房裏滾出去,否則朕砍了你!”
目送張自在屁滾尿流地滾了,姬無殤神色詭異,這報紙署一個兩個,都是狗膽包天的熊玩意。
張自在走出皇宮,頓覺如獲新生,這把算是賭對了。
他再次來到齊國公府,見到薑雲逸,得意地道:“陛下已經準了。”
薑雲逸看著這個沒正行的表舅,就想起那個不成器的爹,麵無表情地審視著他,問道:“采訪呢?”
聽到這一問,隻見張自在微微一滯,旋即便惱羞成怒地道:“陛下都準了,難道你想抗旨不成?我可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你竟然如此得理不饒人?!”
卻聽薑雲逸老神在在地道:“君子一言。”
卻見張自在啞口無言,旋即又恍然,繼而一臉不甘地作揖行禮:“下官見過署令大人!”
薑雲逸微微頷首,吩咐道:“文華報就先交給你去辦,發行周期你酌情安排,與大周日報錯開一兩日,內容你看著安排,但要圍繞科舉進行。
另外,你明日去找龐先知和薑五一起核算一下紙質典籍印製成本,在文華報上登載承印廣告,明碼實價。嗯,就按成本的十倍計。”
此言一出,卻見張自在眼皮抖了抖,壓低聲音道:“你這樣敲竹杠,就不怕夫子們去陛下那裏告狀?”
薑雲逸仍舊神色從容地道:“已經告過了,這已經是人情價。若是各家夫子親自來談,你便通知我。若是旁人來談,你與龐先知做主即可。可以適當給點折扣,法家墨家最低六折,儒家三折。”
“那道家呢?”
聽到張自在驚異地提問,薑雲逸神色平靜地道:“道家不打折。”
“因何如此厚待儒家而苛待道家?”
聽到追問,薑雲逸神色漠然地掃了他一眼,沉聲道:“這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事情。”
“哼,不當人子!”
張自在氣惱地罵了一句,轉身就走。
辭別薑雲逸,張自在並未離開齊國公府,而是找下人帶路,在祠
堂找到了表兄。
“表兄,你那個混賬兒子,你都不管管的麽?對我這個表舅頤指氣使的,簡直不當人子!”
聽到張自在一見麵便告狀,薑東初隻是愁眉苦臉地唉聲歎氣,並不言語。
張自在一頓宣泄之後,才醒悟過來,狐疑地看著慫慫的表兄:“表兄,你不會是怕了他吧?”
薑東初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誰說我怕他的?那可是我親兒,我想打就打,想罵就罵!”
張自在一臉的不信,朝著薑東初拱拱手:“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