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天,打更梆子聲傳來,麻二在坑裏坐了很久,站起來腳都麻了,跺了幾下,狼狽從坑裏翻了出來,酸軟無力躺坑邊休息了好一會兒。
有點力氣就站起來走了幾步,迴身又把藤編蓋子找到,仔細蓋好坑,撒了點枯葉,總覺得這個坑還有用處。
借著月光在鵝卵石小路的反光,麻二摸迴了下人小院,在門口聽了聽,隔壁大柱子鼾聲如雷。
迴房換了衣服,就著盆裏的水沾濕毛巾擦了擦身子,又把桶裏的水泡了衣服,看著盆裏的泥湯,倒掉又換了兩次水,看著沒有土灰草屑漂浮,明早再洗,半夜洗衣服太奇怪了。
隔壁大柱子翻身磨牙似乎被倒水聲吵到,翻了身開始磨牙,麻二聽著牙酸,把鞋底刮幹淨,再輕輕掃了掃地,索性把土都掃到床底。找了熏蚊蟲的草藥,點了兩份在窗口,一會兒風吹的滿屋煙味,把帶迴來的花草泥土味遮掩掉。
上下檢查了身體,主要是臉、脖子和手,有沒有擦傷和淤青,符合被迫陪王爺演戲時學到的,掃尾要徹底,不留痕跡,老情工的職業素養。
咳嗽了幾聲,躺在床上,從懷裏摸出項鏈,湊著油燈翻來覆去看著。
銀色的絞絲鏈吊著一個寶劍樣子的吊墜,拇指長短的墜子,十字劍格,厚鈍的劍身,圓形劍柄,劍首處金屬圓環和鏈子圓環合為一體,看來這個吊墜不是後加上去的,和鏈子一體的。
沒有花紋,沒有文字,試著用手拔了拔,沒有機關,王爺的東西一如既往的精致又無用,塞到枕頭下,又拿出來小心戴自己脖子上,王爺要是看到了,就說他賞給自己的,王爺丟三落四也不會記得。
也不是麻二要貪圖王爺的東西,冥冥中就是覺得這個寶劍項鏈會幫助到自己什麽,等過一段時間,沒有怪異發生再找個理由還給王爺。
半夜經曆了摔打折騰,全身酸痛,精神異常興奮,今晚西跨院的事兒,有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刺激,迴憶每一個細節,王爺說這叫複盤。
二管家是朝廷派來的,那位大人是二管家上司,說了兩次處裏,能安排人在王府當二管家,能量不可小覷,真相就是慶皇直屬領導的六扇門捕鼠處,別看上午慶皇那麽容忍誕王,其實早早在王府裏安插了眼線,這是對王爺不放心。
誕王手裏居然有《西區人員考核表》,雖然不了解朝廷運作,也知道轉生人成立一個q組織,分了東西南北和郊外五個區,難道王爺也是覺醒的轉生人!還是西區領導。
這......
倒吸一口涼氣,怪不得捕鼠處要調查王爺和王府,那麽以此推斷,之前的大管家秦管事和後廚李嫂也隸屬西區,是王爺這條線上的人。
不對,不對!
李嫂那晚和秦管事說的是,王爺有秘密,說明他們不知道王爺身份,那他們就不是一條線的。
還有一種可能是王爺自己調查轉生人,那個考核表是王爺從別處搞來的,但是,怎麽考核表會有好幾個麻二,今天還記錄了麻三和麻四。
這份資料看著那麽不正經,誰會在重要資料上畫王八。
考核,或許應該叫考查,王爺在甄別每個王爺身邊的人,找出轉生人的破綻,這個可能性最大。
但是為什麽捕鼠處還在調查王爺,到底是調查王爺是不是轉生人?還是調查王爺身邊的人有沒有轉生人?
二管家和那位大人說下個月有什麽大戲,能對二管家這麽說,就是發生在府裏的事,府裏有什麽喜事?等等,下個月七月十五,王妃的成人禮,洞房花燭夜。
想起王妃閉月羞花的容貌,麻二有點癡了,王爺真幸福啊。
胡思亂想的腦子讓麻二有點困了,這府裏好多秘密,自己要做個冷靜的觀察者,睡覺。
第二天,麻二給王爺請安,王爺安排他和二管家準備七月十五王妃成人禮喜宴,麻二待要問問隨身伺候的事,麻三麻四把他推出書房,言說王爺身邊有他們兩個人就夠了,麻二腦門上的包還沒消,帶出去影響王爺形象。
這兩個臭小子,沒轉正呢就要搶班奪權。
正好跟著二管家,找出他要對王爺做什麽陰謀詭計之事,二管家似乎真的是個忠心的管家,認真仔細履行王妃成人禮的事務,事無巨細一一詢問,親自點檢庫存,安排采購也要隨時抽查,前院每個人都安排了事情,還有進度表,每晚開會詢問進度,早上布置任務。
麻二跟著二管家暗中觀察,二管家態度很好,每次檢查時或批評或催進度,都會給麻二解釋緣由,一點破綻沒找到,倒是學會不少管理手段。
每次跟二管家去垂花門向內宅匯報和請示,周嬤嬤態度不冷不熱,春蟬下巴都仰天上去了,對著麻二鼻子不自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麻二也懶得跟她起衝突。
每個和二管家接觸的人,麻二盯著他們的表情、眼神和手勢,晚上在本子上記錄分析,最後發現,前院除了王爺每個人都有嫌疑。
麻二悔恨真是平時不用心,臨時抱佛腳也學不會分辨間諜的手段,真是不合格的情工。
大柱子被調迴護院巡邏,王爺也不出門了,似乎也在等洞房,每次二管家匯報請示王爺都讓他斟酌著辦,一點不擔憂二管家辦差了,王妃也放權給周嬤嬤,王府裏大事小情基本都是周嬤嬤和二管家決定。
兩個主子似乎忘了,成人禮是他們兩個人的喜宴。
七月初一,張府大夫人抬了十八抬彩禮,讓張府二管家領了三十個人進府,指定他們協助王妃辦好這次成人禮。
七月初七,宗人府左司宗人主事領旨監督驗收,慶皇和皇後賞了八十八抬賞賜,周公公帶了鍾鼓司、銀作局、尚膳監、巾帽局和司苑局共五十太監,禦馬監上百位小太監負責守衛,還要把把張府的人全部趕出去,理由就是皇家子弟禮宴無須外人參合。
張府沒辦法,還是周嬤嬤求了周公公,最後隻能留下十二個丫鬟,算第二次陪嫁到內宅,給周嬤嬤幫幫手,總算給張府留了些臉麵。
二管家也被排擠到隻能做一個傳聲筒,負責王府下人和公公們的聯絡紐帶,麻二也查不到任何信息,有點焦慮,王爺那邊也見不到人,每次到院門外就被兩個鼻孔朝天的太監擋迴去,翹著蘭花指訓斥他大膽,找死。
麻二也開始放羊,隻有二管家每天開晨會給大家打雞血,讓前院小廝護院們服從命令聽指揮,散會後大家就各自忙自己的了,結果發現無所事事,又不能迴屋躺著,隨時有太監過來吩咐事情,站在牆邊像一排鵪鶉等著點鍾。
這群太監像群驕傲的大公雞,處處不滿意,還總敲打說王府的下人懶散沒規矩,要是皇宮裏這樣子的憨憨都要打板子。
王府裏唯有晶晶的蒸大包子遭到表揚,白滾滾的包子,皮暄和細膩,餡料多汁可口,受到太監們和張府丫鬟們的一致好評,周公公吃過一次也笑眯眯說好。
府裏一下多那麽多人,晶晶姑娘每天要蒸一百屜包子,累的晚上躺床上說腰斷了,早上又充滿激情的繼續蒸包子,主廚王婆子都隻能做幫廚,負責調餡。
晶晶姑娘找到事業第二春,麻三和麻四卻無所事事,王爺的書房周圍早被太監們霸占,王府下人都被趕出去,兩人每天垂頭喪氣在廚房燒火,小臉被熏的黑乎乎。
麻二管家助理的職位被擼了,被派遣到後廚打雜,負責包子餡裏的剁大蔥工序。
王婆子從首席到幫廚的心理曆程麻二不知道,但是每天都被王婆子指桑罵槐吹毛求癖,不是嫌棄蔥白蔥葉蔥褲沒分開剁,就是挑剔蔥剁得太碎,要麽就是蔥剁得不是同樣粗細。
麻二恨不得用菜刀剁碎這個老幫菜,麻三麻四勸他,王婆子的症狀就像更年期婦女綜合症發作,熬過七月十五就好了。
大柱子在院子裏唿唿喝喝,揮舞著半人高的大斧頭劈柴,他的護院職責已經被禦馬監替換了,專職劈柴。大柱子一點不生氣,因為離他的晶晶姑娘更近了。
府外站崗守門的是禦林軍假扮的,王府現在外鬆內緊,風聲鶴唳,每個人講話都頭湊頭在一起,壓低了聲音,麻三麻四覺得他們悄悄話聯盟隊伍越來越龐大,據說轉生人要在七月十五那天搞個大事情。
街頭巷尾出現很多賣糖人、蔬菜水果、瓜子和針線撥浪鼓的流動攤販,還在巷頭巷尾擺了牛肉麵攤子和茶水攤,開始府裏下人還想打打牙祭偷偷懶,站在攤子前就被一個個賣貨郎和商販如刀的目光割的魂裂欲碎。
連大柱子都說這些人都有大病吧,巷子外就是一條街的商鋪,誰會在一個巷子隻有一座王府的地方來迴走幾十遍,也不叫賣。偶爾路過的人在茶水攤坐坐或者吃碗牛肉麵,商販就吊著死臉如喪考妣。
每個進出的都人都被一道道目光審視,更夫每晚就在巷子口敲幾下喊兩聲就跑了,誰也受不了每次路過都要詢問一番。
麻二覺得現在的平安巷就像王爺說過,解放前的白區。
有點力氣就站起來走了幾步,迴身又把藤編蓋子找到,仔細蓋好坑,撒了點枯葉,總覺得這個坑還有用處。
借著月光在鵝卵石小路的反光,麻二摸迴了下人小院,在門口聽了聽,隔壁大柱子鼾聲如雷。
迴房換了衣服,就著盆裏的水沾濕毛巾擦了擦身子,又把桶裏的水泡了衣服,看著盆裏的泥湯,倒掉又換了兩次水,看著沒有土灰草屑漂浮,明早再洗,半夜洗衣服太奇怪了。
隔壁大柱子翻身磨牙似乎被倒水聲吵到,翻了身開始磨牙,麻二聽著牙酸,把鞋底刮幹淨,再輕輕掃了掃地,索性把土都掃到床底。找了熏蚊蟲的草藥,點了兩份在窗口,一會兒風吹的滿屋煙味,把帶迴來的花草泥土味遮掩掉。
上下檢查了身體,主要是臉、脖子和手,有沒有擦傷和淤青,符合被迫陪王爺演戲時學到的,掃尾要徹底,不留痕跡,老情工的職業素養。
咳嗽了幾聲,躺在床上,從懷裏摸出項鏈,湊著油燈翻來覆去看著。
銀色的絞絲鏈吊著一個寶劍樣子的吊墜,拇指長短的墜子,十字劍格,厚鈍的劍身,圓形劍柄,劍首處金屬圓環和鏈子圓環合為一體,看來這個吊墜不是後加上去的,和鏈子一體的。
沒有花紋,沒有文字,試著用手拔了拔,沒有機關,王爺的東西一如既往的精致又無用,塞到枕頭下,又拿出來小心戴自己脖子上,王爺要是看到了,就說他賞給自己的,王爺丟三落四也不會記得。
也不是麻二要貪圖王爺的東西,冥冥中就是覺得這個寶劍項鏈會幫助到自己什麽,等過一段時間,沒有怪異發生再找個理由還給王爺。
半夜經曆了摔打折騰,全身酸痛,精神異常興奮,今晚西跨院的事兒,有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刺激,迴憶每一個細節,王爺說這叫複盤。
二管家是朝廷派來的,那位大人是二管家上司,說了兩次處裏,能安排人在王府當二管家,能量不可小覷,真相就是慶皇直屬領導的六扇門捕鼠處,別看上午慶皇那麽容忍誕王,其實早早在王府裏安插了眼線,這是對王爺不放心。
誕王手裏居然有《西區人員考核表》,雖然不了解朝廷運作,也知道轉生人成立一個q組織,分了東西南北和郊外五個區,難道王爺也是覺醒的轉生人!還是西區領導。
這......
倒吸一口涼氣,怪不得捕鼠處要調查王爺和王府,那麽以此推斷,之前的大管家秦管事和後廚李嫂也隸屬西區,是王爺這條線上的人。
不對,不對!
李嫂那晚和秦管事說的是,王爺有秘密,說明他們不知道王爺身份,那他們就不是一條線的。
還有一種可能是王爺自己調查轉生人,那個考核表是王爺從別處搞來的,但是,怎麽考核表會有好幾個麻二,今天還記錄了麻三和麻四。
這份資料看著那麽不正經,誰會在重要資料上畫王八。
考核,或許應該叫考查,王爺在甄別每個王爺身邊的人,找出轉生人的破綻,這個可能性最大。
但是為什麽捕鼠處還在調查王爺,到底是調查王爺是不是轉生人?還是調查王爺身邊的人有沒有轉生人?
二管家和那位大人說下個月有什麽大戲,能對二管家這麽說,就是發生在府裏的事,府裏有什麽喜事?等等,下個月七月十五,王妃的成人禮,洞房花燭夜。
想起王妃閉月羞花的容貌,麻二有點癡了,王爺真幸福啊。
胡思亂想的腦子讓麻二有點困了,這府裏好多秘密,自己要做個冷靜的觀察者,睡覺。
第二天,麻二給王爺請安,王爺安排他和二管家準備七月十五王妃成人禮喜宴,麻二待要問問隨身伺候的事,麻三麻四把他推出書房,言說王爺身邊有他們兩個人就夠了,麻二腦門上的包還沒消,帶出去影響王爺形象。
這兩個臭小子,沒轉正呢就要搶班奪權。
正好跟著二管家,找出他要對王爺做什麽陰謀詭計之事,二管家似乎真的是個忠心的管家,認真仔細履行王妃成人禮的事務,事無巨細一一詢問,親自點檢庫存,安排采購也要隨時抽查,前院每個人都安排了事情,還有進度表,每晚開會詢問進度,早上布置任務。
麻二跟著二管家暗中觀察,二管家態度很好,每次檢查時或批評或催進度,都會給麻二解釋緣由,一點破綻沒找到,倒是學會不少管理手段。
每次跟二管家去垂花門向內宅匯報和請示,周嬤嬤態度不冷不熱,春蟬下巴都仰天上去了,對著麻二鼻子不自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麻二也懶得跟她起衝突。
每個和二管家接觸的人,麻二盯著他們的表情、眼神和手勢,晚上在本子上記錄分析,最後發現,前院除了王爺每個人都有嫌疑。
麻二悔恨真是平時不用心,臨時抱佛腳也學不會分辨間諜的手段,真是不合格的情工。
大柱子被調迴護院巡邏,王爺也不出門了,似乎也在等洞房,每次二管家匯報請示王爺都讓他斟酌著辦,一點不擔憂二管家辦差了,王妃也放權給周嬤嬤,王府裏大事小情基本都是周嬤嬤和二管家決定。
兩個主子似乎忘了,成人禮是他們兩個人的喜宴。
七月初一,張府大夫人抬了十八抬彩禮,讓張府二管家領了三十個人進府,指定他們協助王妃辦好這次成人禮。
七月初七,宗人府左司宗人主事領旨監督驗收,慶皇和皇後賞了八十八抬賞賜,周公公帶了鍾鼓司、銀作局、尚膳監、巾帽局和司苑局共五十太監,禦馬監上百位小太監負責守衛,還要把把張府的人全部趕出去,理由就是皇家子弟禮宴無須外人參合。
張府沒辦法,還是周嬤嬤求了周公公,最後隻能留下十二個丫鬟,算第二次陪嫁到內宅,給周嬤嬤幫幫手,總算給張府留了些臉麵。
二管家也被排擠到隻能做一個傳聲筒,負責王府下人和公公們的聯絡紐帶,麻二也查不到任何信息,有點焦慮,王爺那邊也見不到人,每次到院門外就被兩個鼻孔朝天的太監擋迴去,翹著蘭花指訓斥他大膽,找死。
麻二也開始放羊,隻有二管家每天開晨會給大家打雞血,讓前院小廝護院們服從命令聽指揮,散會後大家就各自忙自己的了,結果發現無所事事,又不能迴屋躺著,隨時有太監過來吩咐事情,站在牆邊像一排鵪鶉等著點鍾。
這群太監像群驕傲的大公雞,處處不滿意,還總敲打說王府的下人懶散沒規矩,要是皇宮裏這樣子的憨憨都要打板子。
王府裏唯有晶晶的蒸大包子遭到表揚,白滾滾的包子,皮暄和細膩,餡料多汁可口,受到太監們和張府丫鬟們的一致好評,周公公吃過一次也笑眯眯說好。
府裏一下多那麽多人,晶晶姑娘每天要蒸一百屜包子,累的晚上躺床上說腰斷了,早上又充滿激情的繼續蒸包子,主廚王婆子都隻能做幫廚,負責調餡。
晶晶姑娘找到事業第二春,麻三和麻四卻無所事事,王爺的書房周圍早被太監們霸占,王府下人都被趕出去,兩人每天垂頭喪氣在廚房燒火,小臉被熏的黑乎乎。
麻二管家助理的職位被擼了,被派遣到後廚打雜,負責包子餡裏的剁大蔥工序。
王婆子從首席到幫廚的心理曆程麻二不知道,但是每天都被王婆子指桑罵槐吹毛求癖,不是嫌棄蔥白蔥葉蔥褲沒分開剁,就是挑剔蔥剁得太碎,要麽就是蔥剁得不是同樣粗細。
麻二恨不得用菜刀剁碎這個老幫菜,麻三麻四勸他,王婆子的症狀就像更年期婦女綜合症發作,熬過七月十五就好了。
大柱子在院子裏唿唿喝喝,揮舞著半人高的大斧頭劈柴,他的護院職責已經被禦馬監替換了,專職劈柴。大柱子一點不生氣,因為離他的晶晶姑娘更近了。
府外站崗守門的是禦林軍假扮的,王府現在外鬆內緊,風聲鶴唳,每個人講話都頭湊頭在一起,壓低了聲音,麻三麻四覺得他們悄悄話聯盟隊伍越來越龐大,據說轉生人要在七月十五那天搞個大事情。
街頭巷尾出現很多賣糖人、蔬菜水果、瓜子和針線撥浪鼓的流動攤販,還在巷頭巷尾擺了牛肉麵攤子和茶水攤,開始府裏下人還想打打牙祭偷偷懶,站在攤子前就被一個個賣貨郎和商販如刀的目光割的魂裂欲碎。
連大柱子都說這些人都有大病吧,巷子外就是一條街的商鋪,誰會在一個巷子隻有一座王府的地方來迴走幾十遍,也不叫賣。偶爾路過的人在茶水攤坐坐或者吃碗牛肉麵,商販就吊著死臉如喪考妣。
每個進出的都人都被一道道目光審視,更夫每晚就在巷子口敲幾下喊兩聲就跑了,誰也受不了每次路過都要詢問一番。
麻二覺得現在的平安巷就像王爺說過,解放前的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