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終會師師
諸天:我在萬界成為傳說 作者:寸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旁的趙明誠聽到李清照竟然問他家在哪,頓時心都碎了。
他爹要還是當朝左相,非得搖人過來收拾李長寧,現在可惜自身都難保了。
當又聽到李長寧沒說家在哪,這貨興奮起來了,感覺自己又行了。
他相信,憑借自己的魅力和帥氣,呃,算了,憑借自己的才華,呃,算了,那憑……
我能憑什麽和他鬥呢?
趙明誠又偷偷流下淚水,為什麽以前的我意氣風發,直到遇到李長寧,哪哪都不靈?這是為什麽?
……
“李公子,您一人擊敗在場所有人,可以和師師姐姐單獨切磋詩詞喲”李秋月看著開心交流的兩個人說道。
必須得打斷了,再不打斷倆人都能聊到床上去,禦香樓的牌子還要不要了,讓一個小姑娘把人撬走了。
其他人聽到李秋月用擊敗這種詞,隻聽見“砰砰”的聲音不斷,他們心碎了。
曾幾何時,他們在別人眼中是高高在上的才子,是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全都被擊敗了。。。
說實話,李長寧也很期待,畢竟北宋第一美女,誰不想見見。
見歸見,他心裏沒有別的想法,尤其一個和眾多男人糾纏的女人。
李秋月擺手,示意往後院樓上走。
走進幽道,穿過竹林假山,眼前別有洞天。
“好家夥”
裏麵竟像個大別墅一般,花海山水一應俱全,在東京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李師師能住在這可見有多受寵。
李秋月讓王寅等人在此等候,前麵不允許人進。
王寅得到李長寧的示意,把守在這路口,他則跟著繼續往前走。
走了約有三四十步,眼見就要穿過後花園了,聽見一陣悠揚的琴音從遠方飄來。
雖然李長寧對這些古典樂器不是很精通,但是不影響他分辨好壞呀。
琴聲彈奏繼續,一道天籟之音也響起。
完全可以說是歌聲優美、餘音繞梁呀,比後世那些國際一線歌唱巨星都不差。
李長寧聽著也有些放慢腳步,不覺得陷入其中。
這撫琴奏唱的定是那李師師不會錯了,單就憑這一份琴藝和歌喉便能獨得恩寵,更別提說長相有多美。
此時的李長寧也十分期待。
琴止音落,一切悄然結束。
“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聖人心”李長寧拍手叫好,情不自禁之下想起這麽一首詩,脫口而出。
走近一看,八角玲瓏小亭,周邊擺設有香爐,香氣繚繞,淡淡芳香飄過。
“公子過獎了,師師之才遠不如公子”李師師起身,蓮步輕移,廂裙輕擺。
隻見這李師師微微行禮,端的是世無雙的美麗女子,一行一止,合於常理又帶有百般誘惑,讓人心中愛憐。
難怪宋徽宗念念不忘,能把皇帝迷的夜不歸宿怎麽會是一般人呢?
李長寧想不出華麗的辭藻來形容,隻能用著名才子秦觀的一首詩來形容: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見慣了後世的美女,也被李師師的美貌有多驚歎,世間竟有如此完美之人。
就憑這一副容貌,都不需要有才藝才華在身,就會受到無數人追捧。
李師師看見李長寧眼中隻有欣賞沒有猥瑣的眼神,也是心中暗暗肯定。
就是一國之主看自己眼裏都是無盡的欲望,更別提別人,今天竟見到一人眼神幹淨清澈。
“公子之才遠勝世間眾人,以前師師舉辦詩會,在場之人你爭我搶誰也不服。”
“今日師師設置的三道考題公子一人獨領風騷,在場所有人無人不服”
“最後更是不假思考連作六首,此等才華古之未有,想必後世也不會有”。
李長寧聽見淡淡一笑,對我來說多大點事,你想要聽我再給弄上十首,我停頓一下都是對我九年義務教育得不尊重。
“師師姑娘過譽了,在下也是個普通人,隻是多讀了幾年書明白些事理罷了。”
“公子是哪裏人,按道理以公子的才華不會無人傳頌才是”
“在下山東人士,一心讀書習武,不曾出世,這東京也隻是第二次來”
李師師思索一番,山東人士?來東京第二次?這人又自稱李長寧,莫非是山東水泊梁山賊首?
想到這又搖搖頭,這怎麽可能?
前段時間剛剛大鬧一番,朝廷上下都在抓他,他豈敢再露頭?
關鍵是,這麽帥氣這麽有才華的公子怎麽會是一方賊寇的首領呢?
“公子可懂音律?”
李長寧聽到這番問話,隻能硬著頭皮點頭,古琴琵琶等自己不懂,但是自己會吹笛子。
這玩意爺爺從小就教,而且後麵心中苦悶了、無聊了都會吹奏一曲。
而且還在學校樂器比賽中拿過第一名,當時引起音樂學院好多美女以請教笛子演奏的理由接近自己。
“那就請公子來演奏一曲如何,公子詩才無敵於天下,想必琴藝也不會太差”李師師美眸一亮。
本是一句無心之話,想不到還有驚喜,這人怎麽什麽都會?
李長寧為了不露出馬腳,隻能擺手道:
“師師姑娘之物,在下豈敢用,若不慎有些損傷,在下擔待不起”
“不若這樣,請取一根竹笛,在下十分願意為姑娘吹奏一曲,若是有緣下次相見,我自帶琴而來為師師姑娘演奏,如何?”
李師師聽到他把話說的如此圓滑,又怎麽能反駁,隻得示意丫鬟取根竹笛。
李長寧接過竹笛,迴想自己拿手的曲目。
有了,笑傲江湖裏的滄海一聲笑。
此曲大開大合充滿了江湖氣息,裏麵更是蘊含了豪俠情懷,最適合不過。
“嗚~嗚~~”
笛聲漸起,一股豪情也自然升起。
這滄海一聲笑作為後世的經典之作,演奏難度也是不低,尤其曲子的前兩句“吐音”技巧,沒有千百次的練習壓根不會連貫。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知多少。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李師師和隨侍的丫鬟聽呆了,在這主張婉約悠揚的樂器年代裏,怎麽能聽見如此激昂如此胸潮澎湃的音樂。
李長寧吹一會唱一會,聲音渾厚,嗓音獨特,非常具有感染力。
而李師師、李秋月和兩個丫鬟眼前浮現出一人盤坐高山之巔,身旁一支竹笛一壺美酒,望盡眼前美景,好不瀟灑好不自由。
鳥翔高空,魚遊大海,無拘無束。
這樣便是自由的生活嘛?
幾人全身巨震,不由得想起自己。
家中出事,連累她們來這禦香樓,雖然媽媽對她們也挺好,但是誰又願意在這賣藝呢?
哪個女子不期望有屬於自己的愛情,現如今隻能委曲求全在這些肮髒的男人間,逗他們樂抖他們笑。
就是李師師都久久不能說話,身在青樓勾欄,長居煙花之地,雖然有一國之主照應,但也是為了自身歡愉。
如果能有選擇,誰不願意從良,再找一個如意郎君,廝守一生白頭到老。
看著眼前的李長寧,李師師也有些出身,如果,自己是清白之身,那該多好?
“師師姑娘?”
“師師姑娘?”
李師師聽到有人在唿喚自己,迴神發現是李長寧,看著眼前這第一次見麵之人如此關心自己還又不摻加任何欲望,更是覺得神傷。
這李長寧也不知道怎麽迴事?
自己唱的是滄海一聲笑,這麽豪邁這麽大氣的歌,你告訴我你傷心了?
你傷心也就罷了,你還陷入神傷之中久久不能自拔,這第一次見這種情況。
李師師拿絲帕輕點眼中淚珠,不好意思道:
“李公子見笑了,公子才華無人能及,隻是師師想到些傷心之事。”
“遇飲酒時需飲酒,青山偏會笑人愁”
“人生苦短,轉瞬即逝,珍惜當下每一天,把握當前每一刻”
“凡事啊,就是一個看開”
李長寧老神自在的說道。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李詩仙半生蹉跎不也活的極盡瀟灑,不也說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師師聽後“噗嗤”一笑,這一笑把李長寧還有點看呆了。
“你這公子倒是會安慰人,這般有才華又知音律懂事理,不知道以後有多少佳人落到你手中”
“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
“世間情啊愛啊雖多,我隻選屬於我的。”
李師師聽到後羨慕的看著李長寧的眼睛,李長寧也發現了李師師在看他,於是,雙目對視。
到底還是李長寧臉皮厚,把李師師看的不好意思,玉容微紅。
“敢問李公子年齒如何?”
“呃,今年二十有一”
“師師癡長兩歲,家中可還有何人?”
“父母俱在,隻是相隔甚遠”
“師師已是孤身一人,上無父母下無兄妹,如若不嫌,師師願認公子為弟,從此也好有個照應”
“呃~”李長寧一時沒反應過來。
“莫非公子嫌棄師師?”
李長寧連忙擺手,應道:
“那倒不是,隻是需秉明父母才好”
“公子為人詩詞曲藝豪邁,為何在此事上扭扭捏捏,還不如小女子。”
其實也好,李師師和宋徽宗關係密切,朝中大臣都要給上幾分麵子,日後自己行動有了李師師幫襯也方便。
“如此,拜見姐姐”
“好兄弟,姐姐自此便有家人了”
看著歡喜而泣的李師師,李長寧心中五味雜陳。
自小家逢變故,讓人賣到妓院,憑借自己努力和容貌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看似風光卻還要忍受無端的指責謾罵,何等悲涼何等艱辛?
李長寧抱住李師師,說道:
“今日你我姐弟相認,以後便是至親,弟弟不會讓姐姐再受半點委屈”。
李師師聽後,心中更是感動,將頭靠近李長寧肩膀,輕聲抽泣起來。
他爹要還是當朝左相,非得搖人過來收拾李長寧,現在可惜自身都難保了。
當又聽到李長寧沒說家在哪,這貨興奮起來了,感覺自己又行了。
他相信,憑借自己的魅力和帥氣,呃,算了,憑借自己的才華,呃,算了,那憑……
我能憑什麽和他鬥呢?
趙明誠又偷偷流下淚水,為什麽以前的我意氣風發,直到遇到李長寧,哪哪都不靈?這是為什麽?
……
“李公子,您一人擊敗在場所有人,可以和師師姐姐單獨切磋詩詞喲”李秋月看著開心交流的兩個人說道。
必須得打斷了,再不打斷倆人都能聊到床上去,禦香樓的牌子還要不要了,讓一個小姑娘把人撬走了。
其他人聽到李秋月用擊敗這種詞,隻聽見“砰砰”的聲音不斷,他們心碎了。
曾幾何時,他們在別人眼中是高高在上的才子,是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全都被擊敗了。。。
說實話,李長寧也很期待,畢竟北宋第一美女,誰不想見見。
見歸見,他心裏沒有別的想法,尤其一個和眾多男人糾纏的女人。
李秋月擺手,示意往後院樓上走。
走進幽道,穿過竹林假山,眼前別有洞天。
“好家夥”
裏麵竟像個大別墅一般,花海山水一應俱全,在東京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李師師能住在這可見有多受寵。
李秋月讓王寅等人在此等候,前麵不允許人進。
王寅得到李長寧的示意,把守在這路口,他則跟著繼續往前走。
走了約有三四十步,眼見就要穿過後花園了,聽見一陣悠揚的琴音從遠方飄來。
雖然李長寧對這些古典樂器不是很精通,但是不影響他分辨好壞呀。
琴聲彈奏繼續,一道天籟之音也響起。
完全可以說是歌聲優美、餘音繞梁呀,比後世那些國際一線歌唱巨星都不差。
李長寧聽著也有些放慢腳步,不覺得陷入其中。
這撫琴奏唱的定是那李師師不會錯了,單就憑這一份琴藝和歌喉便能獨得恩寵,更別提說長相有多美。
此時的李長寧也十分期待。
琴止音落,一切悄然結束。
“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聖人心”李長寧拍手叫好,情不自禁之下想起這麽一首詩,脫口而出。
走近一看,八角玲瓏小亭,周邊擺設有香爐,香氣繚繞,淡淡芳香飄過。
“公子過獎了,師師之才遠不如公子”李師師起身,蓮步輕移,廂裙輕擺。
隻見這李師師微微行禮,端的是世無雙的美麗女子,一行一止,合於常理又帶有百般誘惑,讓人心中愛憐。
難怪宋徽宗念念不忘,能把皇帝迷的夜不歸宿怎麽會是一般人呢?
李長寧想不出華麗的辭藻來形容,隻能用著名才子秦觀的一首詩來形容: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見慣了後世的美女,也被李師師的美貌有多驚歎,世間竟有如此完美之人。
就憑這一副容貌,都不需要有才藝才華在身,就會受到無數人追捧。
李師師看見李長寧眼中隻有欣賞沒有猥瑣的眼神,也是心中暗暗肯定。
就是一國之主看自己眼裏都是無盡的欲望,更別提別人,今天竟見到一人眼神幹淨清澈。
“公子之才遠勝世間眾人,以前師師舉辦詩會,在場之人你爭我搶誰也不服。”
“今日師師設置的三道考題公子一人獨領風騷,在場所有人無人不服”
“最後更是不假思考連作六首,此等才華古之未有,想必後世也不會有”。
李長寧聽見淡淡一笑,對我來說多大點事,你想要聽我再給弄上十首,我停頓一下都是對我九年義務教育得不尊重。
“師師姑娘過譽了,在下也是個普通人,隻是多讀了幾年書明白些事理罷了。”
“公子是哪裏人,按道理以公子的才華不會無人傳頌才是”
“在下山東人士,一心讀書習武,不曾出世,這東京也隻是第二次來”
李師師思索一番,山東人士?來東京第二次?這人又自稱李長寧,莫非是山東水泊梁山賊首?
想到這又搖搖頭,這怎麽可能?
前段時間剛剛大鬧一番,朝廷上下都在抓他,他豈敢再露頭?
關鍵是,這麽帥氣這麽有才華的公子怎麽會是一方賊寇的首領呢?
“公子可懂音律?”
李長寧聽到這番問話,隻能硬著頭皮點頭,古琴琵琶等自己不懂,但是自己會吹笛子。
這玩意爺爺從小就教,而且後麵心中苦悶了、無聊了都會吹奏一曲。
而且還在學校樂器比賽中拿過第一名,當時引起音樂學院好多美女以請教笛子演奏的理由接近自己。
“那就請公子來演奏一曲如何,公子詩才無敵於天下,想必琴藝也不會太差”李師師美眸一亮。
本是一句無心之話,想不到還有驚喜,這人怎麽什麽都會?
李長寧為了不露出馬腳,隻能擺手道:
“師師姑娘之物,在下豈敢用,若不慎有些損傷,在下擔待不起”
“不若這樣,請取一根竹笛,在下十分願意為姑娘吹奏一曲,若是有緣下次相見,我自帶琴而來為師師姑娘演奏,如何?”
李師師聽到他把話說的如此圓滑,又怎麽能反駁,隻得示意丫鬟取根竹笛。
李長寧接過竹笛,迴想自己拿手的曲目。
有了,笑傲江湖裏的滄海一聲笑。
此曲大開大合充滿了江湖氣息,裏麵更是蘊含了豪俠情懷,最適合不過。
“嗚~嗚~~”
笛聲漸起,一股豪情也自然升起。
這滄海一聲笑作為後世的經典之作,演奏難度也是不低,尤其曲子的前兩句“吐音”技巧,沒有千百次的練習壓根不會連貫。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知多少。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李師師和隨侍的丫鬟聽呆了,在這主張婉約悠揚的樂器年代裏,怎麽能聽見如此激昂如此胸潮澎湃的音樂。
李長寧吹一會唱一會,聲音渾厚,嗓音獨特,非常具有感染力。
而李師師、李秋月和兩個丫鬟眼前浮現出一人盤坐高山之巔,身旁一支竹笛一壺美酒,望盡眼前美景,好不瀟灑好不自由。
鳥翔高空,魚遊大海,無拘無束。
這樣便是自由的生活嘛?
幾人全身巨震,不由得想起自己。
家中出事,連累她們來這禦香樓,雖然媽媽對她們也挺好,但是誰又願意在這賣藝呢?
哪個女子不期望有屬於自己的愛情,現如今隻能委曲求全在這些肮髒的男人間,逗他們樂抖他們笑。
就是李師師都久久不能說話,身在青樓勾欄,長居煙花之地,雖然有一國之主照應,但也是為了自身歡愉。
如果能有選擇,誰不願意從良,再找一個如意郎君,廝守一生白頭到老。
看著眼前的李長寧,李師師也有些出身,如果,自己是清白之身,那該多好?
“師師姑娘?”
“師師姑娘?”
李師師聽到有人在唿喚自己,迴神發現是李長寧,看著眼前這第一次見麵之人如此關心自己還又不摻加任何欲望,更是覺得神傷。
這李長寧也不知道怎麽迴事?
自己唱的是滄海一聲笑,這麽豪邁這麽大氣的歌,你告訴我你傷心了?
你傷心也就罷了,你還陷入神傷之中久久不能自拔,這第一次見這種情況。
李師師拿絲帕輕點眼中淚珠,不好意思道:
“李公子見笑了,公子才華無人能及,隻是師師想到些傷心之事。”
“遇飲酒時需飲酒,青山偏會笑人愁”
“人生苦短,轉瞬即逝,珍惜當下每一天,把握當前每一刻”
“凡事啊,就是一個看開”
李長寧老神自在的說道。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李詩仙半生蹉跎不也活的極盡瀟灑,不也說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師師聽後“噗嗤”一笑,這一笑把李長寧還有點看呆了。
“你這公子倒是會安慰人,這般有才華又知音律懂事理,不知道以後有多少佳人落到你手中”
“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
“世間情啊愛啊雖多,我隻選屬於我的。”
李師師聽到後羨慕的看著李長寧的眼睛,李長寧也發現了李師師在看他,於是,雙目對視。
到底還是李長寧臉皮厚,把李師師看的不好意思,玉容微紅。
“敢問李公子年齒如何?”
“呃,今年二十有一”
“師師癡長兩歲,家中可還有何人?”
“父母俱在,隻是相隔甚遠”
“師師已是孤身一人,上無父母下無兄妹,如若不嫌,師師願認公子為弟,從此也好有個照應”
“呃~”李長寧一時沒反應過來。
“莫非公子嫌棄師師?”
李長寧連忙擺手,應道:
“那倒不是,隻是需秉明父母才好”
“公子為人詩詞曲藝豪邁,為何在此事上扭扭捏捏,還不如小女子。”
其實也好,李師師和宋徽宗關係密切,朝中大臣都要給上幾分麵子,日後自己行動有了李師師幫襯也方便。
“如此,拜見姐姐”
“好兄弟,姐姐自此便有家人了”
看著歡喜而泣的李師師,李長寧心中五味雜陳。
自小家逢變故,讓人賣到妓院,憑借自己努力和容貌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看似風光卻還要忍受無端的指責謾罵,何等悲涼何等艱辛?
李長寧抱住李師師,說道:
“今日你我姐弟相認,以後便是至親,弟弟不會讓姐姐再受半點委屈”。
李師師聽後,心中更是感動,將頭靠近李長寧肩膀,輕聲抽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