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觀李白聽到一個信息,那就是李老三,有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這兩個人也在“修道” 金仙公主沒有什麽缺點,不怎麽挑食,玩的很隨意,用通俗的話說,玩的是低端局


    玉真公主也一樣愛玩,但是她喜歡文人,喜歡別人用詩歌讚美她,而且她對文人還有集郵的愛好,我們姑且稱其為高端局,李白自認為自己在詩歌方麵自己是專業人士,如果不能被集郵,那就體現不了自己的價值。


    以自己的身體條件,去玩低端局可能會輕鬆一點,但是他就不,為了玩上高端局,他投其所好對外宣稱自己也是好道之人。


    反正自己在長安也沒事,天天和道觀的道士玩,還能混口吃的,和道家方麵的人混熟以後,就讓人引見,李白在快要餓死的時候終於得以與玉真公主相會,太白寫詩豪放不羈,雖然在公主麵前,也不失飄逸狂放的本色。


    因為之前有文人高適 寫了一組《玉真公主歌》共兩首。第一首讚美玉真公主出身皇家,本有天仙一般令人仰望的尊貴身份和外貌,卻能一心學道求仙;第二首讚頌玉真公主獲得了道家秘密法門,定會得道成仙。此二詩,被玉真公主極力稱頌


    李白心中不服,揮筆寫了首《玉真仙人詞》什麽”鳴天鼓“、“騰雙龍”、“弄電行雲”之類的,甚至連“王母”都搞出來,反正是怎麽肉麻怎麽來,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一般地浪漫,把無上真哄得是心花怒放,當晚就請餓了幾天的李白吃了“大餐”。並留李白在陽台宮自己的閨房中吟詩作對一整夜。


    李元芳這種木頭,自然就被冷淡了,但是還好的一點就是無上真,是個博愛之人,之前和李元芳有過一段,對李元芳態度,不像現在有些男女,分手就急眼,成仇人,他們還是朋友,隻不過無上真對李元芳很多時候都是愛搭不理的。


    …………


    玉真公主李玄玄一段時間對李白是付出了真情的,因為李白作詩確實厲害,總能撓到她的癢癢肉上,於是她就把李白推薦給了自己的哥哥李老三,李老三也是李白來長安最想見到的人,被李老三召見後,在李老三麵前極力證明自己不是“蓬篙人”,希望能被李老三重用。


    但是李老三因為李白是自己妹妹推薦的,打心眼裏就有點看不起他,考核了一下,李白確實作詩很行,但是自己現在自己正在事業上升期,光會作詩,對自己並沒有卵用。


    隨後又考察了一番李白的身世,發現他是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自己的高宗李治爺爺在位時,為了從根兒上斬斷世家之間的聯係紐帶,下禁婚詔,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之中就有他們家,所有就沒有給他任何官職。


    李老三當麵就和李白說了,為什麽不給他官職的原因,又不好駁玉真公主的麵子,讓李白提其他要求,李白心想好不容易見一次皇上,當官沒有希望了,心裏有點失落,那要點錢總歸是好的,現在自己窮的叮當響,如果向玉真公主再要銀子,那軟飯吃的也太徹底了,吃相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於是就和皇帝說:“草民,欲遊覽我大唐全境,用詩歌讚美的大好河山,讓後世記住陛下的豐功偉績!”反正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好大喜功的李老三,聽後非常高興,覺得這家夥還是會做人的,自己本來就是打算勸他離開自己妹妹,不要整天在一起瞎搞八搞的,影響皇家聲譽,雖然他自己就是影響李唐聲譽的罪魁禍首之一!


    “臭漢、髒唐、宋不清、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是後世史學家對這幾個朝代男女關係的總結,主要就是皇家那一塊。


    李白見皇帝龍顏大悅乘機說出,自己囊中羞澀情況,需要申請一點經費,李老三想都沒有就說:“準了!”此刻的李老三就像一個富豪,看見自己家妹子和窮小子搞在一起,本來就想用五百萬把他砸跑,沒有想到窮小子,自己提出來,給錢就走,而且走後還承諾會在外麵宣傳自己英明開朗,這怎麽能不讓李老三喜歡。


    況且自己現在有的是錢,錢對自己來說就是個數字,本來是非常嚴肅的談判,因為李白的懂事,讓李老三非常開心,走下龍椅,拉起在自己麵前跪著的李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小李子,出去玩,就要玩得盡興,銀子不用擔心,待會我給你寫個條子,拿著它,隻要在我大唐,沒錢了就去官府要。看你麵像很老實,玉真又太活潑,你們倆不是良配,你先出去玩,如果能在玩得時候找到媳婦更好,實在找不到,再來長安找寡人,寡人給你安排。”


    李白聽後也是高興呀,當官不就是為了封妻蔭子,生活好點嗎?現在皇帝都給自己了,那還失落個屁呀,立刻就又跪下磕頭並說:“謝主隆恩!”


    拿到錢的李白立即就跑去和無上真告別,並且說,他是奉旨出遊,無上真也不敢挽留。


    就這樣李白走了,沒有想到,李白離開長安後,遊曆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名勝古跡後,詩興大發,留下很多名篇,在士林界被廣泛推崇,創下了偌大的一個名頭,並且有了“鬥酒詩千篇”稱號。


    李白的經曆再一次驗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名言。


    他的名號,傳到了皇帝的耳朵,李老三想,唉,你李白當初出去,還是我讚助的,花了我不少銀子,以前是創業階段,沒有時間欣賞什麽詩歌,現在我已經功成名就,達到了人生頂峰,聽聽也無妨。


    於是就在天寶元年(742年),李老三把李白召迴長安,敕封官職為:翰林供奉,供奉於翰林院,主要負責撰寫詩文供皇室娛樂。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一個國家不管有多強盛,都逃不脫先秦聖人孟子定的規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國家出手整頓娛樂圈,遊戲產業,可能就是出於這樣的一種考慮,隻是這種明智之舉,執行的還不夠徹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安史之亂我不想你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夢並收藏大唐安史之亂我不想你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