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提到張繼和單雲差點喪命,是因為張繼找到的休息地方是,朱雀門前護城河上的一座拱橋,這樣的拱橋朱雀門前一共有九座,過去就是城牆根。


    按照唐律,任何人無故跨過護城河,城樓上麵的千牛衛不用警告,可以任意射殺,也必須射殺!


    此刻千牛衛的一名軍士,已經拿起一張三石弓,搭上箭,寒光閃閃的箭頭直指張繼的後背,這名軍士非常有信心,一箭就可以射穿橋上坐著的兩個在那瞎搞人,也不看看這裏是什麽地方,竟敢如此放肆!


    正當他嘴角露出殘忍的微笑,手上用力慢慢地把弓弦拉滿時,一隻大手按了上去。


    軍士抬頭一看站在麵前按住自己手的人,是自己的統領,連忙收起弓,跪地說道:“不知道李統領駕到,望統領恕罪!”


    這位千牛衛統領,皇城內是大名鼎鼎的,他是狄仁傑的幹兒子,自身能力也很強,很多今天大案,他都參與了偵破,姓李名元芳,身材不高,人也不是很強壯,隻是穿著一身光明鎧,披著一件紅披風,看起來還是挺威風的。


    他看了看跪地的軍士聲音柔和地說:“劉成,起來吧!寒夜執勤,能發現問題,說明你沒有偷懶,但是明天是貴妃的壽辰,皇帝有旨,不宜殺戮,再說那對年輕人,並沒有完全跨過護城河,你仔細看,有一人的腳在第二個台階上,那裏還算河對岸!”


    “是,卑職失察,這就警告他們離開!”劉成,剛要開口警告,李元芳雙耳動了動,伸手阻止了劉成,說:“你下去吧,本統領想在這裏靜靜,看看外城的夜景。那對年輕人的事,本統領自會處理。”


    為什麽李元芳阻止了劉成,因為李元芳此人,天賦異稟,他的聽力非常厲害,扇動耳朵,就可以聽到常人聽不到的聲音,狄仁傑在世時,曾給他的這種天賦,起了一個名字叫“密探諦聽”,因為這個天賦幫助李元芳辦案探聽到很多有用的信息,當然也有一些信息是沒有用的,比如,他喜歡站在皇帝寢宮外扇動耳朵,或者偷聽其他妃子私語等。


    所以他不敢讓其他人知道他有這項天賦,平常都是戴一個特製的帽子,以前狄仁傑知道,狄仁傑死後,現在連他自己的老婆都不知道。


    剛才他扇動耳朵,聽到了一首詩,一首自己非常感興趣的詩,“軟玉溫香抱滿懷,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間花弄色.將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這簡直是泡妞的神詩啊!


    這詩是樓下那個年輕人,小聲說出的,一般人距離這麽遠,是絕對聽不到的,但是正巧被李元芳用“密探諦聽”給捕捉到了,心裏暗想這小子是大才呀,調情都能調的這麽有水平,看來是高手,自己可要好好學學。


    這也不怪李元芳,他雖然身為千牛衛大統領,但是感情之路比較曲折,愛情方麵,他有過幾段被追求的蒙矓的感情經曆,年輕時,做為捕快,接觸的都是江湖人士。


    其中之一就有狄如燕,原名“蘇顯兒”,本是蛇靈中的殺手,被肖清芳派去臥底在狄仁傑身邊,卻沒想到這過程中漸漸地愛上了李元芳,但是李元芳那時年齡小,木訥,沒看出來,也許是因為臉皮薄,膽子小,因為蘇顯兒有好幾次,都是在明目張膽地挑逗李元芳,有眼都能看的出來,如果當時有觀眾,都能被李元芳那不爭氣的樣,氣出腦血栓。


    後來蘇顯兒被狄公狄仁傑的真誠所打動,最終觸動了正義善良的本心而改邪歸正,後正式拜狄公為叔父,再後來又被武側天看中,收入宮中,導致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


    還有一個就是葛亞清,昵稱小清,為臥虎莊莊主葛天霸的女兒,鐵手團殺手雲姑的妹妹,性格清純善良,活潑直爽,曾救起了漂在運河上,身負重傷已經失去了記憶的李元芳,給他起名“水生”,孤男寡女生活了一段時間,李元芳心裏非常喜歡小清,但是卻不知道怎麽表白,以至於相處期間沒有任何越禮之舉,但是小清最後被龍風所害。


    第三個是武元敏,她南平郡王武攸德的女兒,本性不壞,有些俠義心腸,但頗為任性,易惹麻煩,被奸臣父親獻出和親,隨後被封為”迎陽公主“,在和親途中不斷鬧情緒,向身為和親使的李元芳表白,讓李元芳帶她私奔,李元芳這個傻蛋,雖然也喜歡武元敏,但是卻不敢答應,後來吉利可汗被害,在李元芳等人的保護下得以殺出重圍,與狄公一行人團聚後,她對生父失望透頂,遂拜狄公為義父,但是她後來去尋找那位臉皮奇厚泡妞都泡到蠻人國的文浩,也失去了音信。


    每每想到這些經曆,李元芳就會後悔,就會使勁拍大腿,有人和李元芳說過,他長不高的原因,就是大腿拍多了導致的,但是他還是控製不住。


    後來他為了找蘇顯兒,跑到皇宮當差,蘇顯兒沒有找到,卻發現了玉真公主李玄玄,驚為天人,隨後展開猛烈追擊,兩人也膩歪了一段時間,但是玉真公主李玄玄喜歡詩歌,特別喜歡別人用詩歌讚美她,因為她喜歡浪漫的愛情,但是李元芳在這方麵就是個棒槌。


    為了能自由地耍流氓,哦,不是,是自由地談戀愛,選擇更多浪漫的愛情生活。


    李玄玄就用“女道士”這個比較體麵的身份來掩飾自己奔放的愛情觀。因為“女道士”可以自由地接待男客,宛如沙龍的女主人,李玄玄給自己起了一個法號,叫無上真。


    後來李白來到長安,本來是懷著“昂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壯誌,但是到了長安一看,沒有什麽人屌自己,而且長安消費又高,自己是能作詩,但是作詩不能當飯吃呀,一段時間後,連吃飯錢都沒有了,隻好跑到道觀裏去順點吃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安史之亂我不想你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壹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壹夢並收藏大唐安史之亂我不想你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