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已經失去了做出反應的能力,他大腦中的所有思緒都被蕭盼盼的話埋葬了。


    當然,他並不是在知道了自己的結局後,因為恐懼而變成這樣的。他是因為那被徹底擊碎的自信心,才變成這樣的。


    作為未來人的蕭盼盼對他的拋棄是給他造成了第一重的打擊,因為他一直期盼著,渴望著和未來進行連接,他覺得就算未來對自己的評價非常負麵,但蕭盼盼肯定也會想著拯救一下大明。


    所以在確定蕭盼盼已經放棄自己後,他的所有期望都破滅了。


    緊接著就是第二重,這重打擊就來源那一串名字。蕭盼盼的話裏透露出了一層讓他難堪無比的信息,那就是他根本不會用人。


    他能意識到,在未來的視角裏,這些人恐怕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這些人大概率都會因為自己而蹉跎,甚至可能出現更糟糕的結果。


    想到這,他突然明白了蕭盼盼之前說的那句,越努力越糟糕的評價。


    可他真的不甘心,在聽了這麽多天的直播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解決當下危機的辦法,他真的想試一試。


    越想,他越覺得不是不可能,自己有這麽多能人可以用,自己又知道了各種問題的症結,為什麽就不行呢?


    但就在這時,蕭盼盼的話再次讓他如墜冰窟。


    “真不是我收錢不辦事。”光幕裏的蕭盼盼辯解道,很顯然,她被消費者維權了。“是崇禎這個人真不行,他就像一個病急亂投醫的病人,看見藥就往嘴裏塞,完全不管這藥到底是什麽功效。”


    “這麽說吧,大明滅亡不是崇禎的問題,那時候的明朝已經進入慢性死亡的狀態了。大明早亡才是崇禎的問題。”


    “他就是一個典型的被儒家士大夫教傻了的皇帝,他和很多讀書人一樣,從來都隻看字麵上的東西,完全不去看各種事情背後的邏輯。先不管他開沒開天眼,他犯下的第一個錯誤就是錯誤估計了遼東的局勢。”


    蕭盼盼攤手,“這份錯誤估計是他必須承擔的曆史失誤,因為薩爾滸之戰的結果擺在那了。一個崛起於遼東的反叛軍閥,在此戰中對明軍進行了成建製的殺傷,之後也徹底在遼東站穩了腳跟,就這樣一個勢力已經不能用普通的反叛軍來形容了。”


    “崇禎登基時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然後相信了袁崇煥信誓旦旦的五年平遼。”


    蕭盼盼搖頭,“先不管袁崇煥,毛文龍還有各種黨爭背後帶來的無數爭議究竟是什麽,隻需要知道一點就行了,他憑什麽覺得能實現五年平遼的,這不是開不開天眼的問題,這是對事物判斷沒有基礎認知的問題。”


    “而且這種事他幹了不止一次,比如他把東蒙古逼上了後金的戰車。說白了,他不是不努力,他是努力錯了方向。而造成這一點的原因是他的思維認知上的不足,這玩意兒現在已經定型了,改不了了。”


    蕭盼盼也是一歎,“總的來說,你們的這個子孫啊,生錯了時代,要是生在一個王朝的平穩時期,他能當個守成之君,但生在了所有矛盾爆發的集中時期,我能給的建議就是除了躺平之外,其它的就什麽都別幹了。”


    蕭盼盼真誠的說道,“不要再執著於當什麽中興之主了,當不了的,沒那個能力知道吧。不要相信什麽五年平遼,大明朝廷同樣沒有那個能力了。”


    “對地方直接進行托管,把我提到的那些人都灑出去,允許有能力的藩王自己站出來。”


    蕭盼盼搓了搓臉,“主動去開啟一個軍閥割據的亂世吧,如果還有良心,還沒有忘記你們老朱家曾經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曆史功績,那就再放出一個政治正確吧。誰以後能真正平定遼東,蒙古,誰就是這天下最值得擁護的天子。”


    “260年了,你們老朱家也享受夠了,不要太自私了,吸血天下這麽久,也該迴饋一下這個天下了。大明可以亡,天下不能亡。”


    聽完蕭盼盼這樣的建議後,崇禎心裏最後的激蕩也被澆滅了。“原來我是個多餘的人。”


    相比於崇禎的無助,其餘時代的明朝皇帝們也陷入到了百結愁腸的心緒中。


    馬皇後坐到了自己的丈夫的身邊,“事已至此,我們就不強求了。”


    朱元璋也是無奈的點了點頭,他其實已經預想到了會有這樣的結果。


    朱棣和他的父親一樣,選擇了認可這樣的結果。


    相比於這二外,朱厚照和張居正則沒有這樣平和的心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還有改變這樣結局的機會。


    蕭盼盼停頓了片刻後,突然想到了什麽一樣,說道:“我不清楚明末現在是一個什麽情況,但有一點我需要對第二代闖王說一下。”


    “作為明末最有可能收拾殘局的勢力,流寇作風得改,不要貿然東進,守好山西,陝西你就穩了。學學人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朱元璋聽到這不由的一愣,隨即就非常無語的白了光幕裏的蕭盼盼一眼,居然拿我的東西去教這些叛軍,可惡。


    蕭盼盼要是知道朱元璋的這份心情,肯定得吐槽一句,好像你當年不是叛軍一樣。


    而還在當驛卒的李自成現在隻擔心自己會不會丟掉工作,他希望皇帝能聽這個未來女子的話,不要裁撤掉驛站。


    光幕裏,蕭盼盼的話沒有停,“你們最後敗就敗在戰略眼光狹隘上,貿然東進導致的結果就是你闖王手上不過兩萬人的老營,要麵對關寧鐵騎加八旗的聯合圍剿,打得過才有鬼。正確的做法就是經略山西,重整組織架構,改掉流寇作風。”


    “隻要你們自己不內耗,占住了山西,華北就是一盤隨時可以吃的菜。不管關寧鐵騎最後降不降清,他們都要麵對入關後,側翼被山西重兵打擊的局麵。”


    “而且控製住了山西,就算是徹底隔絕了大明朝廷對甘肅,青海,寧夏地區武裝力量的影響,你們就能遊刃有餘的收編這些戰力。”


    “最後,八旗的戰鬥力的確很強,但隻是在精銳層麵上比較強而已,普遍情況下其和你們闖王係的老營,明朝邊軍的家丁差距不會太大,隻要你們自己不去送,打成僵持情況是沒有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們就能從容的進入襄樊,最後拿下南京。”


    說到這,蕭盼盼搖了搖頭,她這些話其實不止是說給李自成聽的,她真切的希望,有心人都能聽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等待日出的月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等待日出的月亮並收藏跨時空直播後,我成了時代導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