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牧!


    終於再進一步!


    任命王匡為並州牧,即刻上任!


    反複將手中詔書看了數遍,王匡才將詔書緩緩放下。


    拿起王允送來的密信。


    “公節……”


    一信讀罷,王匡眉頭微皺,看來眼下還不能上任州牧之職。


    王允在信中說,這份詔書是他請陛下瞞著董卓偷偷下的,其他人尚不知曉。


    隻是眼前到了賺董卓來長安受禪的關鍵時期,恐怕董卓知曉此事,從而心生懷疑,提起警惕,到時候誅殺國賊之事休矣。


    不論如何,王允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王匡也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誅殺董卓失敗。


    反正詔書已至,王匡隨時都能上任。


    若是有人膽敢阻攔,哼哼……王匡手下數萬精兵可不是擺設!


    除此之外,王允在信中還講到,萬一誅殺董卓失敗,請王匡照顧好王蓋兄弟三人。


    字裏行間已有托孤之意。


    看到這裏,王匡不禁歎服:“叔父大義!”


    此時此刻,長安城中。


    司徒府,密室中。


    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仆射士孫瑞、中郎將呂布齊聚於此。


    王允道:“如今天子患疾新愈,正逢時機。”


    “可謊稱天子要禪讓帝位與董卓,必能騙他來朝中,到時候呂將軍率伏兵殺出,必能將之殺死!”


    仆射士孫瑞道:“董卓如今身在鶥塢,可派一能言善辯之人將之騙來朝中。”


    “呂將軍乃是董賊名義上的義子,若是將軍前去如何?”


    呂布連忙拒絕道:“我與老賊有嫌隙,恐老賊生疑心,壞了大事。”


    黃琬擺手道:“我倒想起一人可以。”


    “哦?是誰?快快講來!”


    “虎賁中郎將李肅本是董卓部下,利誘呂將軍以丁原首級為投名狀轉投董卓,可謂能言善辯。後來董卓不念其功不升其官,其心懷怨恨。”


    “若派他前往,董卓必不生疑心。”


    王允緩緩點頭,覺得此人可用。


    王允看向呂布,道:“我欲請將軍同郡者虎賁中郎將李肅前往,將軍意下如何?”


    呂布聞言,瞬間想到一些陰暗的迴憶,還是強笑道:“李肅此人倒是能言善辯,昔日此人勸我殺害丁建陽,讓我身被罵名。”


    呂布一拍桌案,狠聲道:“我去請此人來,他若是不答應,我一劍斬了他!”


    眾人皆點頭讚同。


    見此,呂布起身去請李肅。


    不到半個時辰,呂布、李肅二人齊至。


    剛剛進門,李肅見王允等大臣在此,心中咯噔一聲。


    心想今夜必有大事發生!


    先後與眾人見禮。


    王允向呂布使了一個眼色。


    呂布會意道:“肅兄,過去你勸我我殺了丁建陽並投靠董卓;現在董卓對上欺騙天子,對下殘害百姓,惡貫滿盈,人神共憤。”


    “若你能向郿塢傳遞天子之詔令,宣召董卓入朝,我在朝門內設下伏兵將其誅殺,勠力同心共扶漢室,一同作那千古忠臣。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肅聞言,心中嘀咕道:若是我今日說出一個不字,恐怕就要死在你呂布的手中了吧。


    想到此處,李肅心一橫,麵露正色道:“多謝諸位!”


    “我也一直想要除掉這個逆賊,隻是遺憾沒有誌同道合之人。如今將軍能夠挺身而出,諸位大臣齊心協力,此乃上天憐憫大漢,使大漢有再存之機啊!我又怎敢有二心啊!”


    說完拿起一旁投壺中的箭枝,將之折斷,以表決心。


    “若有二心,當如此箭!”


    “好!”


    王允撫掌讚歎:“李將軍若能完成此事,何愁得不到高官厚祿呢。”


    隨後五人擊掌盟誓,賭上身家性命,誓要誅殺董卓。


    如今地利、人和已至,隻待天時降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