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秋雨又下了三天,才漸漸停歇。


    秋雨過後,漫山遍野染上秋霜,數日之間紅了半邊。


    钜平城出了一件大事。


    王家,要舉家遷往河內!


    三萬大軍整軍待發,車馬糧草連綿數裏。


    钜平一眾大小官員出城十餘裏相送。


    “珍重!”


    “諸位珍重!”


    王磊、王淼拜別了故友,扶上車馬,啟程河內。


    大軍浩浩蕩蕩地行進著,王磊和王淼心中感慨萬千。


    迴望钜平逐漸低矮的城郭,這生活了數十年的地方,已經漸行漸遠。


    此一去,王氏當興。


    王匡乘車居於中軍,趙雲領兩千騎兵護衛左右。


    李興、郭大寶、廖化、劉辟、龔都共領一萬八千人馬在前。


    典韋領一萬人馬在後。


    一路西行,山匪蟊賊見之則逃,黃巾殘兵遇之則降。


    行過東阿,至於東郡。


    太守王肱出城相迎,派遣張牧領五百精兵護送兩千石糧草侍奉左右。


    “與之,如今黃巾隱於山林,不知何時就會出山肆掠,定要加固城防,不可掉以輕心。如遇不敵,可使人渡河求援,我必然派兵來救。”王匡收下了兩千石,拉過王肱手臂叮囑道。


    王肱道:“請主公放心,王肱銘記在心。”


    隨後他拉過王匡道:“主公,如今有一消息,恐對主公不利。”


    王匡眉頭一皺:“何事?”


    王肱深吸一口氣,低聲道:“數日前,長安派來一隊使節已至河內,宣稱王匡討賊有功,拜為安北將軍,冀州……牧。”


    “冀州牧”三字一出,王匡頓時脊背發涼,何人使此毒計!


    有人要害我!


    “此言當真?”王匡急問道。


    那王肱苦笑:“我知其中厲害,前日派人去打聽。”


    隻見他頓了一頓,抬頭對上王匡冷厲的眼神,苦笑道:“主公麾下諸位文武知道事情緊急,便扣押了使節,壓住了此信。”


    “奈何有人暗中傳播,如今河北之地人盡皆知了!”


    “什麽!竟……”王匡氣急,恨透了那出此毒計之人。


    這封賞出自長安,必然與董卓那賊廝脫不開關係,如此一想,定是那李儒所謀了。


    李儒……哼!


    如今袁紹勢大,現在對上他絕對是不明智的,如此這冀州牧是絕不可受的。


    可恨袁紹又是個心胸狹隘、偏信多疑的。這冀州牧的封賞傳到他的耳中,必然猜忌於我。說不定此時已經召集大軍,蓄勢待發了!


    王匡深吸一口氣,思慮一番,淡笑道:“與之,此事我知道了。還請你為我調遣船隻,助我渡河。”


    王肱怔怔地看著恢複笑臉的王匡,沉聲道:“遵命!”


    隨後使人調集數百船隻,送王匡大軍北渡河水。


    好在河水上未起大風,一行人順利地渡河。就算如此三萬大軍並帶輜重糧草,也足足耗費兩日日才全部渡過滔滔河水。


    隨後,王匡命典韋率大軍護送家眷遷往懷縣,自己則在兩千銀槍輕騎的護衛下前往魏郡。


    “主公,這時候情勢緊張,去魏郡幹什麽?”趙雲不解道。


    王匡哈哈一笑:“我有一徒尚在鄴城,約定要去接他,就一定要去。”


    趙雲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子龍,我知道你擔心什麽,隻是有你和你的銀槍輕騎在側,我……無懼!”


    王匡哈哈大笑,一揮馬鞭縱馬疾馳,豪邁恣意。


    趙雲一夾胯下白馬,連忙追上:“主公放心,趙雲必定拚死護衛主公!”


    一眾騎兵轟隆隆在河北大地上奔襲,塵煙飛揚,氣壯山河。


    才行至黎陽,一支連綿數裏的軍隊就迎麵而來。


    遠遠望去,旌旗飄揚。


    仔細一看,其中最大的那麵旗上隱隱約約地寫了個“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