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裏連營中,戰前的氣氛愈發濃烈。
而王匡卻在忙著拜訪諸路諸侯!
袁家二子已經“捧”了袁紹,自然不能“抹”了袁術的麵子。
後將軍大營就是氣派,多見狐裘錦衣。
“王匡見過後將軍。”王匡見到袁術正斜坐在榻上,身披狐裘烤著小火爐。
“哈,公節來了,快坐。”袁術見狀,笑道。
王匡吸了吸鼻子,好香。
隨後他就見到了那個小火爐上烤著什麽東西……
香味四溢。
“將軍這是在?燒烤?”王匡道。
“沒錯,燒烤。
等我撒上鹽就可以吃了。”袁術開始操動起來,看起來還挺嫻熟。
王匡見狀一臉震驚和激動。
這可是燒烤啊,自己幾乎忘記這美妙的食物了。
“我來,讓我來。”王匡走上前去拿過肉串在火爐旁邊烤起來,手段嫻熟甚至超過了袁術。
令王匡更為激動的是,他在袁術麵前的佐料中,甚至找到了胡椒粉和孜然粉。
“公路,此物從何處得來?”王匡拿著裝著孜然的罐子激動地問道。
“這個?此物名為安息茴香,從西域傳來。”袁術笑道,他知道此物最適合用來做羊肉,加入此物,羊肉變得十分美味。
王匡聞言,點頭沉思:“前世哪裏關注過這東西的來曆,如今一看應是自絲綢之路傳過來的。”
不再多想,專心於手中的美食。
不一會兒,數串烤羊肉串火熱出爐,色香味俱全。
大唿孜然大唿油。
這羊肉肥瘦相間,烤的滋滋冒油,也不需要再刷肥油,隻需孜然,細鹽、胡椒伺候就可入口。
袁術接過兩串,隻覺得一股勾人的香氣鑽進鼻心,兩口擼光一串羊肉串。
美味在舌尖炸開,佐料刺激著味蕾。
“好吃啊!兄弟,你是不是在徐州專門學過燒烤之法?”袁術說著,把手中的串兒吃光,又從王匡手裏搶來兩根。
王匡也是吃的滿嘴流油,大唿過癮。隻可惜沒有辣椒,精髓不全。
大唿辣椒大唿油才是經典配方。
“嘿嘿,不想公路兄消息如此靈通,我在徐州時就喜歡吃燒烤了。”王匡滿意地擦擦嘴,有些懷念道。
“賢弟有此本事,趕緊施展出來,好讓你我享享口福。”袁術毫不在乎,隻想著王匡多弄一些烤串,自己等著吃。
不過,王匡明顯能感覺到,袁術這廝在偷師!
班長過去,王匡離開了袁術大營,收獲不多,一千石糧草,一百副皮甲。
一千石糧草即時領取,一百副皮甲卻要等到戰後有了折損才能領取。
不得不說,這個袁術還是有些東西的,尤其是他的幾個麾下,個個不是易與之輩。
愣咯裏咯愣~
王匡哼著小曲又往下一個目標走去。
北平太守,薊侯,公孫瓚。
兩個目的:
一、結識公孫瓚、劉備兄弟。
二、買騎兵,連人帶馬。
公孫瓚,字伯圭,遼西令支人士。
公孫瓚雖然出身貴族,但是因為其生母的地位卑賤,隻能在郡中當一名小吏。
不過因其相貌俊美,說話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深得得涿郡太守的賞識。
麵對鮮卑、烏桓的侵略,常常以強硬的態度迴擊,作戰勇猛,威震邊疆,依靠其麾下的白馬義從立下數次戰功,慢慢做到中郎將,在張純、張舉反叛平定之後就做到了奮武將軍、薊侯的位置。
王匡把嘴角的油脂抹掉,整理衣冠。
“請通報,河內太守王匡前來拜見薊侯。”王匡道。
守營軍士連忙通報,很快就見到一人快步出來迎接。
正是公孫瓚。
“哈哈,什麽風把王太守刮來了,請帳內以敘。”公孫瓚很是豪爽好客,拉著王匡就往大帳走。
“多謝。”王匡也不客氣,任由公孫瓚拉著。
隻覺得這公孫瓚力氣不小,恐怕不比高順之流差。
“公節所來,所為何事?”公孫瓚的一貫風格就是開門見山。
王匡看了一圈,大帳內無有他人,不見那三兄弟。
心想也對,公孫瓚和劉備確實是同門師兄弟,但是也絕對不是多麽緊密的關係,不至於時刻在帳篷。
“不瞞伯圭兄,王匡此來有一事相求。”王匡道。
“不知公節所言何事?”公孫瓚一聽是來求助的,臉上露出豪爽的笑容,隻是看起來有些興致缺缺。
“想必伯圭兄也知道,我河內郡缺乏戰馬,我麾下戰馬不足百匹,且無擅長馴馬的士卒。
故,王匡厚顏前來買馬。”王匡道。
“噢,原來如此。
不知公節想買多少馬匹?“公孫瓚盯著王匡,臉上的笑意已經斂去。
“我聽聞伯圭兄麾下白馬義從最是精良,王匡欲討一屯義從,有千金珠寶奉上,請伯圭兄應允。”王匡道。
現在戰馬價格飛漲,從原來的一萬已經飆升至十萬錢一匹戰馬。
白馬義從之戰馬都是中上之資,少說也得七八萬一匹的價格。
公孫瓚聞言眉頭一跳,一屯百騎?
那倒是不多,千金之價格給的也算合理。
可是你王匡居然想要連馬帶人都要,那就不行了。
得加錢!
經過一番掰扯,最後雙方敲定,一千金,三千石糧草,換一屯白馬義從。
王匡喜滋滋跟著公孫瓚地來到白馬義從駐地,開始親自挑選義從。
放眼望去幾乎皆是白馬,看得人眼花繚亂。幾乎要挑花眼。
找了大約半個時辰,終於在一處駐地偏僻的義叢中找到那個英姿颯爽的一號英雄。
“敢問這位軍士如何稱唿?”王匡跨步上前,輕聲問道。
“在下趙雲,字子龍。”青年軍士見一人衣著華貴,氣質不凡,不敢怠慢,連忙迴答道。
“好名字!不知如今子龍現居何職?”王匡一顆心幾乎要跳出胸膛,攥著手壓抑著心中的興奮,使得語言盡量平淡一些。
“在下現為白馬義從之隊率。”趙雲有些雲裏霧裏,還是如實說道。
“好,我知道了,趙兄弟,你我定然有緣再見。”王匡拍了拍趙雲的肩膀,笑道。
隨後王匡又挑選出一個看起來十分精幹的中年隊率,名為張益。
把挑好的名單交給公孫瓚,公孫瓚看著“趙雲”、“張益”這兩個名字看了許久,沒有想到對兩個人的印象,想來水平一般。
又抬頭看了看一直帶著微笑的王匡,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什麽端倪來。
可惜,公孫瓚沒有如願找出,再加上確實對這兩人沒有什麽印象。
當即下令副官,把趙雲,張益兩隊義從調離,前往河內郡王匡太守麾下“助戰”。
一場雙方皆是滿意的交易就此達成。
雙贏!
而王匡卻在忙著拜訪諸路諸侯!
袁家二子已經“捧”了袁紹,自然不能“抹”了袁術的麵子。
後將軍大營就是氣派,多見狐裘錦衣。
“王匡見過後將軍。”王匡見到袁術正斜坐在榻上,身披狐裘烤著小火爐。
“哈,公節來了,快坐。”袁術見狀,笑道。
王匡吸了吸鼻子,好香。
隨後他就見到了那個小火爐上烤著什麽東西……
香味四溢。
“將軍這是在?燒烤?”王匡道。
“沒錯,燒烤。
等我撒上鹽就可以吃了。”袁術開始操動起來,看起來還挺嫻熟。
王匡見狀一臉震驚和激動。
這可是燒烤啊,自己幾乎忘記這美妙的食物了。
“我來,讓我來。”王匡走上前去拿過肉串在火爐旁邊烤起來,手段嫻熟甚至超過了袁術。
令王匡更為激動的是,他在袁術麵前的佐料中,甚至找到了胡椒粉和孜然粉。
“公路,此物從何處得來?”王匡拿著裝著孜然的罐子激動地問道。
“這個?此物名為安息茴香,從西域傳來。”袁術笑道,他知道此物最適合用來做羊肉,加入此物,羊肉變得十分美味。
王匡聞言,點頭沉思:“前世哪裏關注過這東西的來曆,如今一看應是自絲綢之路傳過來的。”
不再多想,專心於手中的美食。
不一會兒,數串烤羊肉串火熱出爐,色香味俱全。
大唿孜然大唿油。
這羊肉肥瘦相間,烤的滋滋冒油,也不需要再刷肥油,隻需孜然,細鹽、胡椒伺候就可入口。
袁術接過兩串,隻覺得一股勾人的香氣鑽進鼻心,兩口擼光一串羊肉串。
美味在舌尖炸開,佐料刺激著味蕾。
“好吃啊!兄弟,你是不是在徐州專門學過燒烤之法?”袁術說著,把手中的串兒吃光,又從王匡手裏搶來兩根。
王匡也是吃的滿嘴流油,大唿過癮。隻可惜沒有辣椒,精髓不全。
大唿辣椒大唿油才是經典配方。
“嘿嘿,不想公路兄消息如此靈通,我在徐州時就喜歡吃燒烤了。”王匡滿意地擦擦嘴,有些懷念道。
“賢弟有此本事,趕緊施展出來,好讓你我享享口福。”袁術毫不在乎,隻想著王匡多弄一些烤串,自己等著吃。
不過,王匡明顯能感覺到,袁術這廝在偷師!
班長過去,王匡離開了袁術大營,收獲不多,一千石糧草,一百副皮甲。
一千石糧草即時領取,一百副皮甲卻要等到戰後有了折損才能領取。
不得不說,這個袁術還是有些東西的,尤其是他的幾個麾下,個個不是易與之輩。
愣咯裏咯愣~
王匡哼著小曲又往下一個目標走去。
北平太守,薊侯,公孫瓚。
兩個目的:
一、結識公孫瓚、劉備兄弟。
二、買騎兵,連人帶馬。
公孫瓚,字伯圭,遼西令支人士。
公孫瓚雖然出身貴族,但是因為其生母的地位卑賤,隻能在郡中當一名小吏。
不過因其相貌俊美,說話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深得得涿郡太守的賞識。
麵對鮮卑、烏桓的侵略,常常以強硬的態度迴擊,作戰勇猛,威震邊疆,依靠其麾下的白馬義從立下數次戰功,慢慢做到中郎將,在張純、張舉反叛平定之後就做到了奮武將軍、薊侯的位置。
王匡把嘴角的油脂抹掉,整理衣冠。
“請通報,河內太守王匡前來拜見薊侯。”王匡道。
守營軍士連忙通報,很快就見到一人快步出來迎接。
正是公孫瓚。
“哈哈,什麽風把王太守刮來了,請帳內以敘。”公孫瓚很是豪爽好客,拉著王匡就往大帳走。
“多謝。”王匡也不客氣,任由公孫瓚拉著。
隻覺得這公孫瓚力氣不小,恐怕不比高順之流差。
“公節所來,所為何事?”公孫瓚的一貫風格就是開門見山。
王匡看了一圈,大帳內無有他人,不見那三兄弟。
心想也對,公孫瓚和劉備確實是同門師兄弟,但是也絕對不是多麽緊密的關係,不至於時刻在帳篷。
“不瞞伯圭兄,王匡此來有一事相求。”王匡道。
“不知公節所言何事?”公孫瓚一聽是來求助的,臉上露出豪爽的笑容,隻是看起來有些興致缺缺。
“想必伯圭兄也知道,我河內郡缺乏戰馬,我麾下戰馬不足百匹,且無擅長馴馬的士卒。
故,王匡厚顏前來買馬。”王匡道。
“噢,原來如此。
不知公節想買多少馬匹?“公孫瓚盯著王匡,臉上的笑意已經斂去。
“我聽聞伯圭兄麾下白馬義從最是精良,王匡欲討一屯義從,有千金珠寶奉上,請伯圭兄應允。”王匡道。
現在戰馬價格飛漲,從原來的一萬已經飆升至十萬錢一匹戰馬。
白馬義從之戰馬都是中上之資,少說也得七八萬一匹的價格。
公孫瓚聞言眉頭一跳,一屯百騎?
那倒是不多,千金之價格給的也算合理。
可是你王匡居然想要連馬帶人都要,那就不行了。
得加錢!
經過一番掰扯,最後雙方敲定,一千金,三千石糧草,換一屯白馬義從。
王匡喜滋滋跟著公孫瓚地來到白馬義從駐地,開始親自挑選義從。
放眼望去幾乎皆是白馬,看得人眼花繚亂。幾乎要挑花眼。
找了大約半個時辰,終於在一處駐地偏僻的義叢中找到那個英姿颯爽的一號英雄。
“敢問這位軍士如何稱唿?”王匡跨步上前,輕聲問道。
“在下趙雲,字子龍。”青年軍士見一人衣著華貴,氣質不凡,不敢怠慢,連忙迴答道。
“好名字!不知如今子龍現居何職?”王匡一顆心幾乎要跳出胸膛,攥著手壓抑著心中的興奮,使得語言盡量平淡一些。
“在下現為白馬義從之隊率。”趙雲有些雲裏霧裏,還是如實說道。
“好,我知道了,趙兄弟,你我定然有緣再見。”王匡拍了拍趙雲的肩膀,笑道。
隨後王匡又挑選出一個看起來十分精幹的中年隊率,名為張益。
把挑好的名單交給公孫瓚,公孫瓚看著“趙雲”、“張益”這兩個名字看了許久,沒有想到對兩個人的印象,想來水平一般。
又抬頭看了看一直帶著微笑的王匡,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什麽端倪來。
可惜,公孫瓚沒有如願找出,再加上確實對這兩人沒有什麽印象。
當即下令副官,把趙雲,張益兩隊義從調離,前往河內郡王匡太守麾下“助戰”。
一場雙方皆是滿意的交易就此達成。
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