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宴會頓時安靜下來。


    眾人紛紛把目光集中在老門房身上。


    “老黃,你說誰來了?”王磊和幾位兄弟對視一眼,看向門房老黃,出言問道。


    “啟稟家主,那人說是刺史府的別駕王彧。”


    “王別駕?諸君速隨我迎接。”王磊一聽是州中別駕,連忙招唿眾人一起迎接。


    門外,一行人正在等候,為首一人衣冠整齊,氣度不凡。


    正是兗州別駕王彧,出身琅琊王氏。


    可以說是王氏本家。


    “見過王別駕。”王磊、王匡一行人連忙拱手行禮。


    “王兄不必多禮,此番我來是有喜事來報。”王彧也是拱手迴禮,笑道。


    “噢?王別駕蒞臨寒舍,已是蓬蓽生輝之喜事。


    還請別駕舍內一敘。”王磊客氣邀請王彧一行進府。


    “請。”王彧一行人跟著進入王府。


    眾人來到會客廳,分列主次坐好,茶水糕點一應俱全。


    “王別駕,這次勞駕您親自前來,不知有何要事?”王磊問道。


    “此事有關你家大公子。”王彧轉頭看向王匡,從隨從那裏接過一個精致的木盒,“還是讓王匡公子親自看看吧。”


    王匡心中有所猜測,恭敬地接過木盒,道:“謝世伯。”


    耍了個心眼,沒叫官職叫世伯。


    眾人目光聚集到王匡身上,或者說他手中的木盒子上。


    王匡緩緩打開木盒,裏麵是一封書信,還有綬帶大印。


    佩戴青色綬帶者,兩千石官員起步。


    大印銀光閃閃,上刻河內太守印。


    雖然早有猜測,但是拿到綬印之後王匡還是有些激動。


    拆開書信,信中說了一些官話,主要意思就是王匡有大才仁德,又因救駕有功,現征辟為河內太守,即刻上任。


    另外說了一件事:王匡這個河內太守是董卓給的,要王匡心中有數。


    王匡讀完信後慢慢講信收起來,取出綬帶大印,朗聲道:“我被朝廷征辟為河內太守,即刻上任。”


    眾人聞言,先是一怔隨後歡天喜地地祝賀起來。


    “恭賀王太守,恭賀王家主。”


    “哈哈哈,祝賀兄長升任太守之位。”


    “恭喜王太守。”


    “家主,我钜平王氏再現先祖王景之況,可喜可賀啊!”


    “王氏將興!”


    …………


    王匡看著大家歡天喜地,自己頁露出笑容。


    一郡太守啊,掌握一地軍政大權的大員,就算是前世也是王匡要仰望的存在。


    “賞,王氏仆役佃戶每人賞百錢。”家主王磊老臉激動,大笑道。


    河內上郡,雖然轄地不大,但是商貿發達,實乃富饒之地。


    是一個好去處。


    “王別駕,多謝你這次親自跑一趟,稍後留下來吃一頓便飯,我們也敘敘舊,主家那邊還有什麽消息?”王磊一把拉住站在一旁微笑的王彧道。


    “敢不從命?”王彧點頭微笑應邀。


    直到深夜,钜平王氏還沉浸在王匡升任太守的喜悅中。


    王蓋,典韋和於禁三人找了個人少的地方,聊天吃酒。


    “我就知道我這兄長早晚有一日能主政一方,我等也將有了用武之地啊。”王蓋請來兩人,自然得首先開腔。


    “沒想到王兄這就成了一郡太守,某還能跟著蹭些吃喝嗎?”典韋喝了一口酒,醉醺醺道。


    於禁到是沒有說話,隻是喝酒吃肉。


    “二位兄弟都有大才在身,我兄長又是個愛才之人,其誌向遠大,現在已有了立身之基,正是世間之明主也。


    一到河內,郡中文武職位多有空缺,以二位兄弟之能,不愁前程。


    封侯拜將之機就在此時,兩位應當早作打算才是。”


    王蓋給典韋、於禁分別倒了上酒,勸道。


    此次王蓋是帶著王匡給的任務來的,這兩人務必拉到王匡麾下。


    “好!某平生好狠鬥勇,做慣了遊俠兒,如今能在王太守麾下謀個差事,也算光宗耀祖了。”典韋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本來就看著王匡能供些吃喝,現在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穿好,沒有理由不抓住機會。


    王蓋聞言,大喜道:“好!我兄知道必然非常高興,王蓋敬典兄一杯。”


    咣當一聲,酒杯碰在一起,兩人昂頭喝下,哈哈一笑。


    看得一旁的於禁也是意動不已。


    在太守麾下做事,總比在一個白身麾下做事有前途。


    隻可惜他是鮑信的人,隻是王匡暫借過來領路而已。


    當然,意動歸意動,於禁還是忠於鮑信的,另外他不認為鮑信會比王匡的潛力差多少。


    最終還是堅定下來,決定明日辭別王匡去南武陽尋鮑信。


    “於兄不知作何打算?”王蓋和典韋看向還在自顧自喝酒的於禁。


    “王匡大人自然是當世明主,跟隨他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然,我畢竟是鮑校尉麾下軍侯,理應追隨鮑校尉。


    我已完成王太守所托付之事,明日就辭別王太守,往南武陽尋鮑校尉。”於禁已經下定決心,便沒什麽後悔的。


    王蓋聞言,心中敬佩,不知道怎麽勸說,隻得給三人滿上美酒,舉杯道:


    “於兄忠勇仁義,王蓋佩服!弟敬於兄一杯。”


    “某也一樣。”典韋也是舉杯。


    “多謝二位兄弟。”於禁心中不再留有一絲遺憾,念頭通達,舉杯暢飲。


    …………


    王府內一處書房。


    王磊、王彧、王匡三人端坐。


    “賢弟,不知主家最近可有消息?”王磊道。


    “兄長,兩年前我被派到兗州刺史府任別駕,便是王鶴家主的授意。


    如今賢侄能上任河內太守,家主那邊也是和袁氏做了協商的。


    兄長盡管放心,钜平王氏本就是琅琊王氏分出一支,也是我王氏欲搏天下世家的一步棋,王匡賢侄已是我王氏年輕一輩的代表,是要同袁氏、楊氏、劉氏,爭一爭天下的。


    家主三日前傳來消息,已經準備妥當。


    琅琊那邊預備了兵馬三千,族中才俊子弟百人,糧草十萬石,資財五千金。


    這些應該足夠王太守招兵買馬,組建自己的班底了。”


    王匡聞言,心中震顫。


    不愧是琅琊王氏,出手就是闊綽。


    隨後王彧一句話,真的讓王匡覺得,什麽叫家大業大。


    “這隻是第一批資助,之後另有安排,不過就要看王賢侄的表現了。”


    之後還有?


    王匡連忙道:“謝主家支持,王匡定肝腦塗地,竭盡所能,為我王氏興盛大業奮鬥終身!”


    “好,主家人想見見你,不知可方便?”王彧聞言滿意地點點頭,然後笑問道。


    “時刻準備著。”王匡下意識道。


    王彧一愣,隨後反應過來道:“好,那我們明日啟程,前往琅琊。”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匡扶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迎風三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迎風三丈並收藏三國之匡扶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