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歸降的人有多少?”
曹昂記得,曆史上曹操在白狼山打敗烏桓,俘虜了胡、漢人口共計二十萬。
“啟稟大將軍,烏桓人有十萬之眾,跟隨袁尚、袁熙過來的漢人,有十萬左右!”
張遼放下手中酒杯道。
這是經過清理頑固分子後,統計出來的人數。
“大將軍打算怎麽處置這些俘虜?”
怎麽處置這二十萬俘虜,他早就跟郭嘉商量過。
烏桓騎兵可是這個時代,最強騎兵之一!
自然要把他們收編成騎兵,為曹家征戰天下。
其餘烏桓人則分散各地屯田,慢慢教化他們,讓他們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一點點融入漢人之中。
讓用漢文化來教化烏桓人,讓他們慢慢摒棄原有的傳統習俗。
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用不了幾代人,這些投降的烏桓人,就會徹底的融入到漢人當中來!
“在來之前,我與奉孝商議過,將烏桓人分散居住,既可充實我朝人口,又能防止他們聚眾生亂。”
“聽聞三郡烏桓最為驍勇,你從中挑選青壯,組建一支騎兵,就叫幽州三衛!”
曹昂原本打算命名為烏桓三衛,又擔心他們會一直牢記自己是烏桓人,無法將他們教化,便取名幽州三衛。
將來他們的後代,尋根問祖之時,隻會記得自己祖上是從幽州來!
“至於那十萬漢人,直接就地安置,讓他們開墾荒地,屯田發展生產。”
“大將軍此策甚妙。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妥善處理這些俘虜,還能為我朝帶來實際利益。”
“這十萬漢人之中,有不少青壯,都讓他們屯田,是否有些可惜,不如將他們收編成新軍,還能為朝廷守護邊疆。”
張遼覺得不能全部去屯田,邊防力量也需要新鮮血液來補充。
“那就將青壯編練成屯田軍,讓他們一邊屯田,一邊守護邊境。”
這樣一來,即解決了兵源問題,又解決了軍糧問題,做到兵農合一!
曹昂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需製定詳細的計劃,確保這些俘虜的安置工作順利進行。”
“同時,也要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和教育,使其盡快融入我朝。”
“大將軍,如今袁熙、袁尚,烏桓的峭王蘇仆延、單於樓班等人逃亡遼東郡,我們是否出兵遼東?”
張遼拱手問道。
“不必這麽麻煩,不出幾日,公孫康定會將袁熙他們的首級送來!”
“大將軍為何如此篤定,公孫康一定會將袁熙等人首級送來?”
徐晃疑惑道。
不僅徐晃疑惑,大家心裏也疑惑,曹昂憑什麽認為公孫康會乖乖就範?
“袁紹在世之時,便有吞並遼東的心思,袁熙等人去投靠,必定會引起公孫康的懷疑。”
“袁熙、袁尚也必然心懷叵測,隻要我們不出兵,袁熙、袁尚就會打遼東的主意,他們必定會打起來!”
“公孫康豈能容忍有人染指遼東,必然會殺了袁熙、袁尚等人,獻首級以向朝廷示好!”
這就是曹昂的底氣,袁尚不是個安分的主,肯定會想辦法幹掉公孫康,從而占據遼東。
公孫康不可能放任狼子野心的袁尚,在遼東生事。
結果必定是公孫康斬殺袁熙、袁尚等人。
……
遼東。
公孫康安排袁熙、袁尚等人,在驛站住下。
過了幾天安生日子,袁尚的心思又開始活泛起來。
經過他這幾天的觀察、打聽,對遼東的情況,多少有點了解。
要是能從公孫康手裏,奪過遼東,然後猥瑣發育,再出兵拿下三韓。
等實力足夠後,在出兵吞並幽州、冀州,甚至是整個天下,都不在話下!
這種想法,在袁尚心裏生根發芽,瘋狂生長。
袁尚找到袁熙,要跟袁熙商量奪取遼東的計劃!
袁尚攔下正要出門的袁熙,低聲在他耳邊道,
“二哥,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議。”
袁熙一臉迷茫,到底什麽事,搞得這麽神秘兮兮的?
“有什麽事,你直說便是!”
袁熙急著出去找好友出去遊玩,可沒功夫聽袁尚瞎扯淡。
來到這裏之後,袁熙很快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在這裏認識不少知心好友。
沒事就與三兩好友相聚,泛舟遊湖,好不快活!
袁熙漸漸愛上這樣的生活。
要是每天都能過上這樣愜意的生活,他寧願一輩子生活在遼東。
什麽恩恩怨怨,他現在一點也不在乎!
“這事茲事體大,切莫讓別人知曉,我們還是進屋說。”
袁尚拉著袁熙走進屋內,袁尚轉身探出頭來,仔細觀望四周,確認沒有別人後,關上房門。
袁熙被袁尚神秘兮兮的樣子,搞得疑心大起。
顯甫這是打算幹什麽?為什麽他有種不安的感覺?
“顯甫,你到底想幹什麽?”
“二哥,你覺得遼東怎麽樣?”
“挺好的!”
這裏雖然沒有中原地區那樣繁華,但也有它的優點。
在這裏生活,還是不錯的,遠離權利中心,少了不少勾心鬥角,還能遊山玩水。
不用再四處逃命,能在這裏安居樂業,也是不錯的選擇!
袁尚聞言大喜,以為袁熙跟他一樣,都想奪取遼東,然後猥瑣發育,再徐徐圖謀天下。
真是跟他想到一塊去了!
老話說的果然不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二哥,你我不謀而合,你覺得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袁尚興奮道。
袁熙沉思,顯甫這是在問他,在遼東哪裏定居更好。
要說整個遼東,什麽地方適合定居,那自然是遼東城。
遼東城是整個遼東的郡治,也是整個遼東最繁華的地方。
在這裏定居,是最好的選擇,完全符合他公子哥的生活節奏。
“遼東城!”
袁尚大喜,這把穩了!
隻要袁熙配合他,再加上樓班等人,拿下整個遼東不在話下。
等拿下遼東之後,不急著找曹家報仇,先在遼東發育。
“我也是這麽想的,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奪取遼東城,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下公孫康,控製遼東的軍隊。
曹昂記得,曆史上曹操在白狼山打敗烏桓,俘虜了胡、漢人口共計二十萬。
“啟稟大將軍,烏桓人有十萬之眾,跟隨袁尚、袁熙過來的漢人,有十萬左右!”
張遼放下手中酒杯道。
這是經過清理頑固分子後,統計出來的人數。
“大將軍打算怎麽處置這些俘虜?”
怎麽處置這二十萬俘虜,他早就跟郭嘉商量過。
烏桓騎兵可是這個時代,最強騎兵之一!
自然要把他們收編成騎兵,為曹家征戰天下。
其餘烏桓人則分散各地屯田,慢慢教化他們,讓他們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一點點融入漢人之中。
讓用漢文化來教化烏桓人,讓他們慢慢摒棄原有的傳統習俗。
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用不了幾代人,這些投降的烏桓人,就會徹底的融入到漢人當中來!
“在來之前,我與奉孝商議過,將烏桓人分散居住,既可充實我朝人口,又能防止他們聚眾生亂。”
“聽聞三郡烏桓最為驍勇,你從中挑選青壯,組建一支騎兵,就叫幽州三衛!”
曹昂原本打算命名為烏桓三衛,又擔心他們會一直牢記自己是烏桓人,無法將他們教化,便取名幽州三衛。
將來他們的後代,尋根問祖之時,隻會記得自己祖上是從幽州來!
“至於那十萬漢人,直接就地安置,讓他們開墾荒地,屯田發展生產。”
“大將軍此策甚妙。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妥善處理這些俘虜,還能為我朝帶來實際利益。”
“這十萬漢人之中,有不少青壯,都讓他們屯田,是否有些可惜,不如將他們收編成新軍,還能為朝廷守護邊疆。”
張遼覺得不能全部去屯田,邊防力量也需要新鮮血液來補充。
“那就將青壯編練成屯田軍,讓他們一邊屯田,一邊守護邊境。”
這樣一來,即解決了兵源問題,又解決了軍糧問題,做到兵農合一!
曹昂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我們需製定詳細的計劃,確保這些俘虜的安置工作順利進行。”
“同時,也要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和教育,使其盡快融入我朝。”
“大將軍,如今袁熙、袁尚,烏桓的峭王蘇仆延、單於樓班等人逃亡遼東郡,我們是否出兵遼東?”
張遼拱手問道。
“不必這麽麻煩,不出幾日,公孫康定會將袁熙他們的首級送來!”
“大將軍為何如此篤定,公孫康一定會將袁熙等人首級送來?”
徐晃疑惑道。
不僅徐晃疑惑,大家心裏也疑惑,曹昂憑什麽認為公孫康會乖乖就範?
“袁紹在世之時,便有吞並遼東的心思,袁熙等人去投靠,必定會引起公孫康的懷疑。”
“袁熙、袁尚也必然心懷叵測,隻要我們不出兵,袁熙、袁尚就會打遼東的主意,他們必定會打起來!”
“公孫康豈能容忍有人染指遼東,必然會殺了袁熙、袁尚等人,獻首級以向朝廷示好!”
這就是曹昂的底氣,袁尚不是個安分的主,肯定會想辦法幹掉公孫康,從而占據遼東。
公孫康不可能放任狼子野心的袁尚,在遼東生事。
結果必定是公孫康斬殺袁熙、袁尚等人。
……
遼東。
公孫康安排袁熙、袁尚等人,在驛站住下。
過了幾天安生日子,袁尚的心思又開始活泛起來。
經過他這幾天的觀察、打聽,對遼東的情況,多少有點了解。
要是能從公孫康手裏,奪過遼東,然後猥瑣發育,再出兵拿下三韓。
等實力足夠後,在出兵吞並幽州、冀州,甚至是整個天下,都不在話下!
這種想法,在袁尚心裏生根發芽,瘋狂生長。
袁尚找到袁熙,要跟袁熙商量奪取遼東的計劃!
袁尚攔下正要出門的袁熙,低聲在他耳邊道,
“二哥,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議。”
袁熙一臉迷茫,到底什麽事,搞得這麽神秘兮兮的?
“有什麽事,你直說便是!”
袁熙急著出去找好友出去遊玩,可沒功夫聽袁尚瞎扯淡。
來到這裏之後,袁熙很快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在這裏認識不少知心好友。
沒事就與三兩好友相聚,泛舟遊湖,好不快活!
袁熙漸漸愛上這樣的生活。
要是每天都能過上這樣愜意的生活,他寧願一輩子生活在遼東。
什麽恩恩怨怨,他現在一點也不在乎!
“這事茲事體大,切莫讓別人知曉,我們還是進屋說。”
袁尚拉著袁熙走進屋內,袁尚轉身探出頭來,仔細觀望四周,確認沒有別人後,關上房門。
袁熙被袁尚神秘兮兮的樣子,搞得疑心大起。
顯甫這是打算幹什麽?為什麽他有種不安的感覺?
“顯甫,你到底想幹什麽?”
“二哥,你覺得遼東怎麽樣?”
“挺好的!”
這裏雖然沒有中原地區那樣繁華,但也有它的優點。
在這裏生活,還是不錯的,遠離權利中心,少了不少勾心鬥角,還能遊山玩水。
不用再四處逃命,能在這裏安居樂業,也是不錯的選擇!
袁尚聞言大喜,以為袁熙跟他一樣,都想奪取遼東,然後猥瑣發育,再徐徐圖謀天下。
真是跟他想到一塊去了!
老話說的果然不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二哥,你我不謀而合,你覺得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袁尚興奮道。
袁熙沉思,顯甫這是在問他,在遼東哪裏定居更好。
要說整個遼東,什麽地方適合定居,那自然是遼東城。
遼東城是整個遼東的郡治,也是整個遼東最繁華的地方。
在這裏定居,是最好的選擇,完全符合他公子哥的生活節奏。
“遼東城!”
袁尚大喜,這把穩了!
隻要袁熙配合他,再加上樓班等人,拿下整個遼東不在話下。
等拿下遼東之後,不急著找曹家報仇,先在遼東發育。
“我也是這麽想的,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奪取遼東城,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下公孫康,控製遼東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