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投降的人,當天帶著自己的部落族人離開柳城。
他們離開不久,便遇上他們的遠親鮮卑人,鮮卑人對他們沒有絲毫客氣,直接將他們全部收編。
反抗者就地格殺,不反抗者則直接被吞並,成為鮮卑的一部分。
鮮卑各部落商議之後,決定派人去東漢朝廷拜見曹操,表示願意臣服!
……
張遼率領大軍來到柳城城下,烏延立刻帶人打開城門,親自到張遼麵前,向張遼獻城投降。
張遼也沒有想到,柳城的烏桓居然不抵抗,直接選擇投降。
這讓他感到十分意外!
原本還以為會有一場惡戰,不曾想,對方直接降了。
不過也好,免動兵戈可以少流血,少死人。
“右北平烏桓烏延,攜烏桓部落首領,見過天朝上使!”
烏延將手放在胸口,給張遼行禮。
“原來是汗魯王,你們這是打算投降?”
烏延笑道:“我本無意與天朝為敵,皆是受蹋頓等人逼迫,不得不與上使為敵。”
“我烏延向來對大漢忠心耿耿,對曹丞相忠心不二,對大將軍更是敬重有加,絕無二心!”
烏延拍著胸脯,想要證明他真的沒有想過要背叛漢庭。
張遼才不管這些,烏桓人什麽尿性,他豈會不知。
“既然你們誠信投誠,我代表大將軍,接受你的投誠!”
張遼在來之前,曹昂便授予他全權負責的權利。
“上使請入城,我已在城中,設宴為上使接風洗塵!”
烏延一臉諂媚,恭敬的請張遼進柳城。
張遼點了點頭,讓副將帶人先入城,接手柳城城門守衛工作。
張遼等人入城,下令將士不得擾民,嚴明軍紀,誰要是敢犯,軍法從事!
張遼等人隨烏延前去赴宴,酒足飯飽之後,張遼迴到住處,給曹昂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給曹昂送去。
……
數日後,曹昂收到了張遼的書信,得知烏桓已降,心中大喜。
“大將軍,何事如此高興!”
郭嘉從外麵走了進來,見曹昂麵露喜色,問道。
“文遠來信,大敗烏桓,陣斬烏桓左賢王蹋頓,以及烏桓貴族十幾人……”
“此外,烏延率部歸降,柳城不費吹灰之力拿下。”
曹昂難掩興奮之色,這場仗贏得太漂亮了!
“恭喜大將軍!”
郭嘉拱手賀道,平定烏桓,解決了統一北方的隱患。
“哈哈哈……如此北邊再無憂慮!”
曹昂心情甚好,解決了烏桓問題,接下來就是袁熙、袁尚,將二人解決,北方將徹底落入他們的手裏。
袁熙、袁尚跑到遼東,隻需要給公孫康寫一封信,公孫康就會把袁熙、袁尚的首級送來!
“隻是這烏桓……”
郭嘉欲言又止。
“奉孝有話不妨直說。”
曹昂看向郭嘉,他們之間不必遮遮掩掩,有什麽話直接說。
郭嘉直言道:“烏桓雖降,但其野性難馴,難保不會生出二心。”
“吾亦有此擔憂。”
曹昂點點頭,“不知奉孝可有應對之策?”
郭嘉微微一笑道:
“分化烏桓,將烏桓各部分散內遷,讓他們無法聚眾作亂,兩代人後,便能徹底融入我們。”
“大將軍還可以從烏桓當中,挑選青壯組建騎兵,為丞相、大將軍征戰天下所用。”
“其他的烏桓人,則分散各地去屯田,教會他們耕種禮儀,慢慢教化他們。”
曹昂點了點頭,他很讚同郭嘉的建議,烏桓為天下名騎,讓他們都去耕種,實在是浪費。
還是讓他們成為騎兵,跟隨自己征戰天下才合適!
至於頑固不化者,不願歸順朝廷的烏桓人,直接物理消滅,讓他們徹底消失在這個世上。
“我要親自去柳城一趟,撫慰那些願意歸順的烏桓人。”
曹昂決定親自去柳城,把胡、漢降卒都給帶迴來,不能讓他們聚集在一起。
以免他們待久了,出什麽亂子!
曹昂派人去把閻柔叫來,他打算帶上閻柔。
閻柔,燕國廣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曆史上閻柔少年時被烏桓、鮮卑俘虜,後來靠自己的能力取得烏桓人、鮮卑人的信任。
閻柔靠著這份信任,幹掉烏桓校尉邢舉,取代他成為烏桓校尉。
劉虞死後,閻柔被鮮於輔等人推舉為烏桓司馬,聯係烏桓、鮮卑為劉虞報仇,和公孫瓚對抗。
在官渡之戰時歸順曹操,拜護烏桓校尉,對曹操討伐烏桓有功,賜爵關內侯。
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視其如親兄弟。
閻柔坐鎮北方,不少鮮卑大人都靠閻柔向朝廷上貢。
曹丕稱帝後,拜閻柔為度遼將軍,封縣侯,位特進。
格魅力拉滿的閻柔,深受曹操父子的喜愛。
閻柔深得胡人之心,帶上他有助於安撫胡人!
“閻柔拜見大將軍!”
閻柔給曹昂行禮。
曹昂上前扶起閻柔,笑道,“你我兄弟,何必在乎這些虛禮!”
“末將豈敢僭越!”
閻柔依舊規規矩矩。
“我父親一直視你如親子,也希望你視他如父!”
“我視你如骨肉兄弟,也望你能視我如兄弟,我比你虛長半歲,你若不嫌棄,可喚我一聲兄長!”
曹昂拉著閻柔的手笑道。
閻柔依舊恭敬,沒有半分僭越的想法,人家真心視你為兄弟。
但你也不能得意忘形,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身份!
“難不成,是我曹昂不配?不配讓你喚我一聲兄長?”
“閻柔見過兄長!”
在曹昂熱切的眼神中,閻柔最後還是喊了一句兄長。
“好!從現在起,你我便是親兄弟!”
曹昂說完,把身上的袍子解下來,給閻柔披上。
“我軍已取得大捷,文遠陣斬蹋頓,拿下柳城,我希望你與我一同前往柳城,賢弟可願意同往?”
曹昂問道。
“願隨大將軍左右!”
閻柔拱手道。
“好,你迴去準備一下,我們明日便出發前往柳城。”
“喏!”
閻柔行禮退下。
閻柔離開後,曹昂立刻寫信給遼東的公孫康,他相信公孫康是個明白人,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次日一早,曹昂率領大軍,帶上閻柔、趙雲、鮮於輔等人,出發前往柳城。
他們離開不久,便遇上他們的遠親鮮卑人,鮮卑人對他們沒有絲毫客氣,直接將他們全部收編。
反抗者就地格殺,不反抗者則直接被吞並,成為鮮卑的一部分。
鮮卑各部落商議之後,決定派人去東漢朝廷拜見曹操,表示願意臣服!
……
張遼率領大軍來到柳城城下,烏延立刻帶人打開城門,親自到張遼麵前,向張遼獻城投降。
張遼也沒有想到,柳城的烏桓居然不抵抗,直接選擇投降。
這讓他感到十分意外!
原本還以為會有一場惡戰,不曾想,對方直接降了。
不過也好,免動兵戈可以少流血,少死人。
“右北平烏桓烏延,攜烏桓部落首領,見過天朝上使!”
烏延將手放在胸口,給張遼行禮。
“原來是汗魯王,你們這是打算投降?”
烏延笑道:“我本無意與天朝為敵,皆是受蹋頓等人逼迫,不得不與上使為敵。”
“我烏延向來對大漢忠心耿耿,對曹丞相忠心不二,對大將軍更是敬重有加,絕無二心!”
烏延拍著胸脯,想要證明他真的沒有想過要背叛漢庭。
張遼才不管這些,烏桓人什麽尿性,他豈會不知。
“既然你們誠信投誠,我代表大將軍,接受你的投誠!”
張遼在來之前,曹昂便授予他全權負責的權利。
“上使請入城,我已在城中,設宴為上使接風洗塵!”
烏延一臉諂媚,恭敬的請張遼進柳城。
張遼點了點頭,讓副將帶人先入城,接手柳城城門守衛工作。
張遼等人入城,下令將士不得擾民,嚴明軍紀,誰要是敢犯,軍法從事!
張遼等人隨烏延前去赴宴,酒足飯飽之後,張遼迴到住處,給曹昂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給曹昂送去。
……
數日後,曹昂收到了張遼的書信,得知烏桓已降,心中大喜。
“大將軍,何事如此高興!”
郭嘉從外麵走了進來,見曹昂麵露喜色,問道。
“文遠來信,大敗烏桓,陣斬烏桓左賢王蹋頓,以及烏桓貴族十幾人……”
“此外,烏延率部歸降,柳城不費吹灰之力拿下。”
曹昂難掩興奮之色,這場仗贏得太漂亮了!
“恭喜大將軍!”
郭嘉拱手賀道,平定烏桓,解決了統一北方的隱患。
“哈哈哈……如此北邊再無憂慮!”
曹昂心情甚好,解決了烏桓問題,接下來就是袁熙、袁尚,將二人解決,北方將徹底落入他們的手裏。
袁熙、袁尚跑到遼東,隻需要給公孫康寫一封信,公孫康就會把袁熙、袁尚的首級送來!
“隻是這烏桓……”
郭嘉欲言又止。
“奉孝有話不妨直說。”
曹昂看向郭嘉,他們之間不必遮遮掩掩,有什麽話直接說。
郭嘉直言道:“烏桓雖降,但其野性難馴,難保不會生出二心。”
“吾亦有此擔憂。”
曹昂點點頭,“不知奉孝可有應對之策?”
郭嘉微微一笑道:
“分化烏桓,將烏桓各部分散內遷,讓他們無法聚眾作亂,兩代人後,便能徹底融入我們。”
“大將軍還可以從烏桓當中,挑選青壯組建騎兵,為丞相、大將軍征戰天下所用。”
“其他的烏桓人,則分散各地去屯田,教會他們耕種禮儀,慢慢教化他們。”
曹昂點了點頭,他很讚同郭嘉的建議,烏桓為天下名騎,讓他們都去耕種,實在是浪費。
還是讓他們成為騎兵,跟隨自己征戰天下才合適!
至於頑固不化者,不願歸順朝廷的烏桓人,直接物理消滅,讓他們徹底消失在這個世上。
“我要親自去柳城一趟,撫慰那些願意歸順的烏桓人。”
曹昂決定親自去柳城,把胡、漢降卒都給帶迴來,不能讓他們聚集在一起。
以免他們待久了,出什麽亂子!
曹昂派人去把閻柔叫來,他打算帶上閻柔。
閻柔,燕國廣陽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曆史上閻柔少年時被烏桓、鮮卑俘虜,後來靠自己的能力取得烏桓人、鮮卑人的信任。
閻柔靠著這份信任,幹掉烏桓校尉邢舉,取代他成為烏桓校尉。
劉虞死後,閻柔被鮮於輔等人推舉為烏桓司馬,聯係烏桓、鮮卑為劉虞報仇,和公孫瓚對抗。
在官渡之戰時歸順曹操,拜護烏桓校尉,對曹操討伐烏桓有功,賜爵關內侯。
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視其如親兄弟。
閻柔坐鎮北方,不少鮮卑大人都靠閻柔向朝廷上貢。
曹丕稱帝後,拜閻柔為度遼將軍,封縣侯,位特進。
格魅力拉滿的閻柔,深受曹操父子的喜愛。
閻柔深得胡人之心,帶上他有助於安撫胡人!
“閻柔拜見大將軍!”
閻柔給曹昂行禮。
曹昂上前扶起閻柔,笑道,“你我兄弟,何必在乎這些虛禮!”
“末將豈敢僭越!”
閻柔依舊規規矩矩。
“我父親一直視你如親子,也希望你視他如父!”
“我視你如骨肉兄弟,也望你能視我如兄弟,我比你虛長半歲,你若不嫌棄,可喚我一聲兄長!”
曹昂拉著閻柔的手笑道。
閻柔依舊恭敬,沒有半分僭越的想法,人家真心視你為兄弟。
但你也不能得意忘形,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身份!
“難不成,是我曹昂不配?不配讓你喚我一聲兄長?”
“閻柔見過兄長!”
在曹昂熱切的眼神中,閻柔最後還是喊了一句兄長。
“好!從現在起,你我便是親兄弟!”
曹昂說完,把身上的袍子解下來,給閻柔披上。
“我軍已取得大捷,文遠陣斬蹋頓,拿下柳城,我希望你與我一同前往柳城,賢弟可願意同往?”
曹昂問道。
“願隨大將軍左右!”
閻柔拱手道。
“好,你迴去準備一下,我們明日便出發前往柳城。”
“喏!”
閻柔行禮退下。
閻柔離開後,曹昂立刻寫信給遼東的公孫康,他相信公孫康是個明白人,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次日一早,曹昂率領大軍,帶上閻柔、趙雲、鮮於輔等人,出發前往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