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東南大海戰
崇禎:朕本天驕,中興大明過分嗎 作者:巴山聽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萬萬沒想到皇上會召見他們,興衝衝地跑到總督衙門。
朱由檢從頭到腳,將他們仨打量了一遍,臉上笑容可掬,心裏卻一陣陣厭惡湧起。
這夥人是東江軍裏麵最具投機性的群體,民族情,同胞情,戰友情,老鄉情,哥們義氣……他們全沒有,連人性也沒有。
朱由檢恨不能把這三個逼貨的腦袋擰下來當夜壺,給了毛文龍五挺機關槍,要是被這三個逼貨偷走了,就完犢子了。
朱由檢強忍著惡心說道:"你們到錦衣衛做事,從百戶做起。"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六隻眼睛一齊放光,跪在地上叩頭不止。
田爾耕將他們三個帶走了。
毛文龍整訓了半個月,帶領五十艘船五千人撲向琉球群島。
駐守在屋良座森城的日本水師隻有七條船二百餘人,看見黑壓壓的明朝船隊,倉皇逃跑,被毛文龍堵在那霸港,用虎蹲炮擊沉。
海麵上漂浮著一具具日本水兵屍體。
毛文龍指揮江軍沿著那霸河向首裏城繼續挺進,幹脆利落擊沉了停泊在甌海寺和迎恩寺的二十餘隻日本戰船。
駐守在垣花城的日軍主力倉促應戰。
毛文龍在炮火掩護下,一馬當先指揮旗艦衝入敵陣之中,參將沈世魁、黃龍端機關槍掃射。
日軍鬥誌全無,潰不成軍,紛紛舉起白旗投降。
毛文龍將這些日本水兵繳械後集體處決,割下首級一千二百餘顆,送往澎湖請功。
琉球國王尚寧率琉球國文武官員在王宮前跪迎。
東江軍軍紀一向極其混亂,朱由檢深恐毛文龍劫掠琉球,臨行前一再警告他約束好部下,又派高起潛監軍。
琉球王視毛文龍為天神,視東江軍為天兵天降,全國上下獻出好酒好菜犒勞東江軍。
在明代宗藩體製的庇護下,琉球抓住明王朝實行海禁的機會,迅速填補了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與東南亞各國進行直接貿易的空白,一躍一成為極具活力的貿易中介國。
有明一代,琉球船隻在朝鮮、日本、暹羅、北大年、安南、呂宋、蘇門答臘、不哇、舊港、滿剌加等國之間穿梭如織。
每次來中國朝貢,那些從東南亞和日本買來的香料、胡椒、象牙、屏風、腰刀都會賺取十倍以上的暴利。
走時又帶走包括絲綢、藥材和瓷器等在內的賞賜物,轉賣到暹羅、安南等國,又可以大賺一筆。
原本貧瘠落後的琉球富得流油。
日本德川幕府入侵琉球,就是為了借琉球的外殼開展對明朝的貿易,要求琉球在與明朝的交往中,絲毫不能透露已經被日本控製的事實。
琉球島上海風習習,溫暖適宜,和苦寒的皮島比起來,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毛文龍在首裏城駐紮了半個月,遠在千裏之外的日本薩摩藩起初還一無所知,知道消息以後派了一百來艘戰艦,八千餘人往琉球撲來,與北上的鄭芝龍部狹路相逢。
鄭芝龍憑借人多勢眾,將薩摩藩船隊團團圍住,
雙方激戰一晝夜,薩摩藩船隊大部覆滅,僅藩主島津義雄帶著四五條小船逃脫。
朱由檢命毛文龍留八百人,駐紮在琉球島上,餘部返迴澎湖。
尚寧向朱由檢上了九十萬兩白銀的貢,珊瑚、瑪瑙、夜光貝不計其數,毛文龍滿載而歸。
洪武時期,琉球向明朝求取了"三十六姓"華民,共二百人。
華民到達琉球後,備受歡迎。他們集中居住在久米村,被稱為"唐營"。
唐營人田土世代免稅,各家各戶的男孩,到了七歲,享受琉球國發給的俸米。
琉球國的大夫、長史、通事,均由華人擔任,與萬邦各國的一切外交均由華人主持。
華人享受教育特權,疏球派往明朝的一批批官生,幾乎都是華胄子弟。
琉球發自內心地對明朝貼心與忠誠。
倭寇時代,大批明朝百姓被掠走,琉球會幫他們脫險,送迴家鄉,臨行還送上禮物。
倭冦在中國沿海燒殺淫掠路過琉球,琉球會派兵將它們剿殺消滅,然後興衝衝向大哥報喜。
既使後來被日本橫加占領,日本每對明朝使壞,琉球一旦知情,便飛奔來報。
他們對中華的拳拳之心,和悲慘命運,令人垂淚。
琉球像一串長長的珍珠,散落在東海邊緣,連接著日本和東蕃島。
朱由檢派兵驅逐了盤踞在琉球島上的日本人,控製了西班牙、荷蘭與日本的海上貿易線,東番島上的西班牙人、荷蘭人立即感覺唿吸不暢。
鄭芝龍率領四百餘條船,三萬餘人,兵分兩路,從東北和西北兩個方向攻打盤踞在東蕃島上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是老牌海上強國,麵臨著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的全麵競爭,鼎盛時期已經過去,在亞洲的勢力已經衰落。
西班牙在淡水和雞籠共駐有四艘軍艦,十一艘武裝商船,共計二千餘人,麵對十幾倍於已的鄭家水師,根本鬥誌全無。
在勉強抵抗三晝夜之後,西班牙人選擇投降。
鄭芝龍、鄭芝豹、鄭芝鳳率軍登上東蕃島,俘虜了島上西班牙人和他們的軍艦、商船,占領了淡水城和雞籠城。
朱由檢聞報,十分欣喜,命令鄭芝龍率部向位於東蕃島西南部的大員城和赤嵌城挺進,同時命令毛文龍部、餘諮皋部、袁可立部,抵進封鎖東蕃島南部海域,截斷島上荷蘭人的物資供應和南逃路線。
孫傳庭、熊文燦在福建全省內征糧征餉,保障軍需供應。
荷蘭人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果南下突圍,會被鄭芝龍在背後追殺,如果按兵不動,與外界的聯係又被全部截斷。
遠在巴達維亞島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庫恩,很快知道了這一消息,向明朝發出了全麵戰爭威脅,聲稱將調派二十艘戰列艦前來作戰。
朱由檢派楊嗣昌去廣東,會晤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總督,以及在香港的英國海商克裏斯托夫,說服葡萄牙人和英國人,出動戰船攔截荷蘭戰船。
崇禎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鄭芝龍部、袁可立部、毛文龍部、餘諮皋部同時向荷蘭人發起了攻擊。
荷蘭人擁有十四艘大型戰艦,裝有遠程火炮,射程達一公裏,明軍戰船蜂擁而上,受到了猛烈的炮火打擊,接二連三有戰船被擊中,無數水兵殞命。
戰鬥進行得十分艱難。
荷蘭軍隊使用的紅夷大炮以生鐵或青銅鑄造而成,與明軍的西洋火炮相比,在遠程攻擊中具有優勢。
荷蘭戰船不僅裝載的火炮數量多,而且射速快,火力密集,單艦的作戰能力十分強悍。
但明軍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當時明軍派出了一百九十艘船,雙方艦船之比為14\/1。
再加上明軍使用了縱火船、火銃船等火攻混戰戰術,荷蘭人最終在海戰中落敗。
崇禎四年十月三日,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明軍攻占大員城和赤嵌城,島上荷軍彈盡糧絕,被迫投降。
明軍俘獲了島上荷軍近三千人,戰艦十七艘,武裝商船五十餘艘。
庫恩調派的六艘戰列艦已經走到了占城國的峴港附近海域,聞訊後返迴巴達維亞。
朱由檢從頭到腳,將他們仨打量了一遍,臉上笑容可掬,心裏卻一陣陣厭惡湧起。
這夥人是東江軍裏麵最具投機性的群體,民族情,同胞情,戰友情,老鄉情,哥們義氣……他們全沒有,連人性也沒有。
朱由檢恨不能把這三個逼貨的腦袋擰下來當夜壺,給了毛文龍五挺機關槍,要是被這三個逼貨偷走了,就完犢子了。
朱由檢強忍著惡心說道:"你們到錦衣衛做事,從百戶做起。"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六隻眼睛一齊放光,跪在地上叩頭不止。
田爾耕將他們三個帶走了。
毛文龍整訓了半個月,帶領五十艘船五千人撲向琉球群島。
駐守在屋良座森城的日本水師隻有七條船二百餘人,看見黑壓壓的明朝船隊,倉皇逃跑,被毛文龍堵在那霸港,用虎蹲炮擊沉。
海麵上漂浮著一具具日本水兵屍體。
毛文龍指揮江軍沿著那霸河向首裏城繼續挺進,幹脆利落擊沉了停泊在甌海寺和迎恩寺的二十餘隻日本戰船。
駐守在垣花城的日軍主力倉促應戰。
毛文龍在炮火掩護下,一馬當先指揮旗艦衝入敵陣之中,參將沈世魁、黃龍端機關槍掃射。
日軍鬥誌全無,潰不成軍,紛紛舉起白旗投降。
毛文龍將這些日本水兵繳械後集體處決,割下首級一千二百餘顆,送往澎湖請功。
琉球國王尚寧率琉球國文武官員在王宮前跪迎。
東江軍軍紀一向極其混亂,朱由檢深恐毛文龍劫掠琉球,臨行前一再警告他約束好部下,又派高起潛監軍。
琉球王視毛文龍為天神,視東江軍為天兵天降,全國上下獻出好酒好菜犒勞東江軍。
在明代宗藩體製的庇護下,琉球抓住明王朝實行海禁的機會,迅速填補了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與東南亞各國進行直接貿易的空白,一躍一成為極具活力的貿易中介國。
有明一代,琉球船隻在朝鮮、日本、暹羅、北大年、安南、呂宋、蘇門答臘、不哇、舊港、滿剌加等國之間穿梭如織。
每次來中國朝貢,那些從東南亞和日本買來的香料、胡椒、象牙、屏風、腰刀都會賺取十倍以上的暴利。
走時又帶走包括絲綢、藥材和瓷器等在內的賞賜物,轉賣到暹羅、安南等國,又可以大賺一筆。
原本貧瘠落後的琉球富得流油。
日本德川幕府入侵琉球,就是為了借琉球的外殼開展對明朝的貿易,要求琉球在與明朝的交往中,絲毫不能透露已經被日本控製的事實。
琉球島上海風習習,溫暖適宜,和苦寒的皮島比起來,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毛文龍在首裏城駐紮了半個月,遠在千裏之外的日本薩摩藩起初還一無所知,知道消息以後派了一百來艘戰艦,八千餘人往琉球撲來,與北上的鄭芝龍部狹路相逢。
鄭芝龍憑借人多勢眾,將薩摩藩船隊團團圍住,
雙方激戰一晝夜,薩摩藩船隊大部覆滅,僅藩主島津義雄帶著四五條小船逃脫。
朱由檢命毛文龍留八百人,駐紮在琉球島上,餘部返迴澎湖。
尚寧向朱由檢上了九十萬兩白銀的貢,珊瑚、瑪瑙、夜光貝不計其數,毛文龍滿載而歸。
洪武時期,琉球向明朝求取了"三十六姓"華民,共二百人。
華民到達琉球後,備受歡迎。他們集中居住在久米村,被稱為"唐營"。
唐營人田土世代免稅,各家各戶的男孩,到了七歲,享受琉球國發給的俸米。
琉球國的大夫、長史、通事,均由華人擔任,與萬邦各國的一切外交均由華人主持。
華人享受教育特權,疏球派往明朝的一批批官生,幾乎都是華胄子弟。
琉球發自內心地對明朝貼心與忠誠。
倭寇時代,大批明朝百姓被掠走,琉球會幫他們脫險,送迴家鄉,臨行還送上禮物。
倭冦在中國沿海燒殺淫掠路過琉球,琉球會派兵將它們剿殺消滅,然後興衝衝向大哥報喜。
既使後來被日本橫加占領,日本每對明朝使壞,琉球一旦知情,便飛奔來報。
他們對中華的拳拳之心,和悲慘命運,令人垂淚。
琉球像一串長長的珍珠,散落在東海邊緣,連接著日本和東蕃島。
朱由檢派兵驅逐了盤踞在琉球島上的日本人,控製了西班牙、荷蘭與日本的海上貿易線,東番島上的西班牙人、荷蘭人立即感覺唿吸不暢。
鄭芝龍率領四百餘條船,三萬餘人,兵分兩路,從東北和西北兩個方向攻打盤踞在東蕃島上的西班牙人。
西班牙是老牌海上強國,麵臨著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的全麵競爭,鼎盛時期已經過去,在亞洲的勢力已經衰落。
西班牙在淡水和雞籠共駐有四艘軍艦,十一艘武裝商船,共計二千餘人,麵對十幾倍於已的鄭家水師,根本鬥誌全無。
在勉強抵抗三晝夜之後,西班牙人選擇投降。
鄭芝龍、鄭芝豹、鄭芝鳳率軍登上東蕃島,俘虜了島上西班牙人和他們的軍艦、商船,占領了淡水城和雞籠城。
朱由檢聞報,十分欣喜,命令鄭芝龍率部向位於東蕃島西南部的大員城和赤嵌城挺進,同時命令毛文龍部、餘諮皋部、袁可立部,抵進封鎖東蕃島南部海域,截斷島上荷蘭人的物資供應和南逃路線。
孫傳庭、熊文燦在福建全省內征糧征餉,保障軍需供應。
荷蘭人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果南下突圍,會被鄭芝龍在背後追殺,如果按兵不動,與外界的聯係又被全部截斷。
遠在巴達維亞島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庫恩,很快知道了這一消息,向明朝發出了全麵戰爭威脅,聲稱將調派二十艘戰列艦前來作戰。
朱由檢派楊嗣昌去廣東,會晤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總督,以及在香港的英國海商克裏斯托夫,說服葡萄牙人和英國人,出動戰船攔截荷蘭戰船。
崇禎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鄭芝龍部、袁可立部、毛文龍部、餘諮皋部同時向荷蘭人發起了攻擊。
荷蘭人擁有十四艘大型戰艦,裝有遠程火炮,射程達一公裏,明軍戰船蜂擁而上,受到了猛烈的炮火打擊,接二連三有戰船被擊中,無數水兵殞命。
戰鬥進行得十分艱難。
荷蘭軍隊使用的紅夷大炮以生鐵或青銅鑄造而成,與明軍的西洋火炮相比,在遠程攻擊中具有優勢。
荷蘭戰船不僅裝載的火炮數量多,而且射速快,火力密集,單艦的作戰能力十分強悍。
但明軍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當時明軍派出了一百九十艘船,雙方艦船之比為14\/1。
再加上明軍使用了縱火船、火銃船等火攻混戰戰術,荷蘭人最終在海戰中落敗。
崇禎四年十月三日,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明軍攻占大員城和赤嵌城,島上荷軍彈盡糧絕,被迫投降。
明軍俘獲了島上荷軍近三千人,戰艦十七艘,武裝商船五十餘艘。
庫恩調派的六艘戰列艦已經走到了占城國的峴港附近海域,聞訊後返迴巴達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