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乞和信送到了北京,來送信的是代善的兒子薩哈廉。


    皇太極的信寫得極哀怨,細述從六世祖猛哥帖木兒以來,代代為大明朝廷效力,隻因父親努爾哈赤一時誤信一眾漢官讒言,走上了背叛朝廷的邪路,今被大明天子如日之德感召,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看完信,朱由檢心裏笑出鵝叫,皇太極,你那的牛逼勁呢?你不是挺驕傲的嗎?


    朱由檢問:\"黃台吉的和談條件是什麽?\"


    薩哈廉又交出了皇太極的另一封信。皇太極在信中提出,金國去除國號,奉大明朝廷為正朔,仿俺達汗封王,雙方以遼河為界,和睦共處,永息幹戈。


    這個條件,說實話,朱由檢是能夠接受的,但朝中文武大臣炸了鍋,人人表示反對議和。他們有一股迷之自信,認為可以憑借武力徹底鏟除女真人。


    對這種觀點,朱由檢無力反駁。


    從隋唐開始,中原王朝就試圖徹底征服東北地區。結果呢,隋煬帝還因此亡了國。唐太宗又接著打了幾十年,才勉強征服高句麗。


    今天的後金的確不能和曆史上的高句麗王朝相比,但今天的明朝就拿什麽與盛唐比?


    每一個王朝的統治力都是有邊界的,死守著刻舟求劍的教條,隻會碰得頭破血流。


    遼東隻是一隅之地,大明的未來是無比廣闊的星辰大海。


    明朝內部也是問題重重,既然皇太極乞和,為什麽就不能談談呢?


    袁崇煥很心動,支持接觸談判。但孫承宗、朱燮元、袁可立等一眾老臣激烈反對。


    朱由檢很為難。


    打仗是要死人的,真實的世界,是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在時代的沙塵暴裏,盡力經營自己瑣屑的生活,而非幾個亂世梟雄的談笑風生,運籌帷幄。


    幾番深思之後,朱由檢將孫承宗叫到了乾清宮西暖閣,娓娓道來:


    "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於洪武二十四年就藩大寧。大寧城郭姓富商為討好寧王,搜羅人參三百斤,貂皮一百張,鹿茸九十對作為見麵禮,覲見寧王。


    郭姓富商在女真斡朵裏部買下一名絕色美女獻於寧王。


    此女貌美如花,善解人意,能歌善舞,特別得寧王歡心,寧王對其寵愛有加。


    兩年後,女真女產下一子,就是寧王的次子。


    寧王還沒來得及向朝廷請名,靖難之役爆發。


    當時寧王手握八萬雄兵。成祖單騎入寧王府,說動寧王支持靖難,寧王府家眷及三護衛隨寧王入關。


    寧王過鬆亭關時,前思後想,深感前途叵測,決定留下一脈香火以防萬一。


    他利用次子尚未入玉牒的便利,安排女真女及其子改變裝束,換成男裝,蒙混在大部隊中,趁亂逃脫。


    寧王本來是要女真女逃到江西某家的,但女真女知道寧王參與靖難,害怕受到牽連,私自逃到了關外。


    寧王對身邊人宣稱,妾室暴斃,次子早夭,臨別時賜予女真女初唐五彩善財童男童女像。


    女真女攜子迴到斡朵裏部,家中人早已死絕,有一酋長垂涎女真女的美貌,將其霸占。


    女真女在王府中耳濡目染,言談舉止落落大方,對蠻族而言無異於仙女下凡。


    酋長一直以為其為漢人之女,寵王有加。


    小王子外貌酷似寧王,神姿俊朗,很得酋長喜愛,當親子一樣撫養長大,起名董山。"


    朱由檢講到這裏,頓了頓,輕輕呷了一口茶。


    孫承宗臉上頓時血色全無,定定地望著牛人由檢,說道:"皇上剛才說此兒名叫什麽?臣耳背,沒聽清。“


    朱由檢輕輕說道:"叫董山。"


    孫承宗臉色更驚疑了,問道:"這董山的養父叫什麽名字"


    朱由檢娓娓道來:"孫先生聽我慢慢講。宣德八年,酋長被野人女真所殺。因董山非其親子,酋長之弟不服管束,率眾離開董山,分立建州左右衛分庭抗禮,兩人同時獲封大明奴兒幹都司建州衛都督同知……"


    孫承宗失聲尖叫:"啊!天底下怎麽會有這等奇事!莫非這個酋長就是猛哥帖木兒!而董山就是努爾哈赤五世祖?"


    朱由檢點了點頭,“天順年間,董山終於蕩平內部各路異己勢力,成為建州三衛女真共主,頻繁侵擾大明。


    女真女痛恨兒子為非作歹,臨終時以五彩善財童男童女像示之,告知兒子真實身世。


    董山起初死活不信,其母拿出寧王手書和畫像,董山才開始悔悟,主動入朝謝罪。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貪心又起,決心用宗室身份謀取實利。


    成化四年年,董山赴沈陽麵見都督僉事穆忠,拿著善財童男女像,聲稱成祖答應過與寧王平分天下的,如今也不奢求兌現諾言了,隻要求封其為遼東王。


    魏忠不敢怠慢,密報北京。


    成化帝密遣錦衣衛赴南昌寧王府密查,確認洪武年間王府內確有女真族宮人產子。建文初年母子暴斃。且寧王諸子中尚有宜春王朱盤燁、庶人朱盤烑在世,二人長相同董山就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成化帝思慮再三,決定賜予董山鎮國將軍蟒衣、玉帶,但礙於皇家臉麵,不入玉牒,不實授爵位。


    董山非常失望,當眾出言謾罵,要求皇帝兌現成祖對寧王的承諾,與他平今天下,如若不然,將來一定打到北京去!


    穆忠虛言搪塞,再三確認董山未將身世秘密告知他人後,誆騙董山,說送他入京封九千歲。


    董山有勇無謀,相信了穆忠的話。等他途經遼陽驛館時,穆忠早已布下伏兵,將其截殺。與秘密相關的善財像、往來文書等,一並送往京中。


    董山年近七旬,子孫眾多,而且都是貪暴嗜殺,桀驁不馴之輩,成化帝深恐董山子孫日後為禍,下令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建州女真被殺者二千三百人,董山子孫仍有不少逃出生天。


    成化帝大行前留下密諭,告知後世皇帝此事原委,要求時刻保持警惕。


    然而嘉靖朝三大殿失火,密諭不知道是不是被燒掉了!


    此後,董山第三子為錫寶齊篇古,錫寶齊篇古之子為福滿,福滿第四子為黨昌安。覺昌安長子為塔世克,塔世克長子即為奴酋努爾哈赤。


    這些事,是嘉靖皇帝親口講給隆慶皇帝聽的,隆慶皇帝講給皇祖,皇祖講給皇考,皇考講給皇兄,皇兄講給朕。


    除此之外,再沒有人知道了!"


    孫承宗戰栗不己,問道:"這樣的皇族秘辛,皇上就下該講給臣聽,臣也不該聽。"


    朱由檢:"朕也知道不該講出來,卻實在沒有法子。


    去年朕初登基時,太祖高皇帝在夢中顯聖,說寧王日日在地府告狀,子孫死得太慘,要討迴公道。太祖被吵得不得安寧,叫朕了結此事。


    朕問太祖如何了結,是不是真的平分天下。


    太祖說,平分天下斷然不可能,就將寧王的後代封在遼東好了,說完飄然而去。"


    孫承宗喃喃道:"難怪皇上總說與建州和談,原來有這一番原由。"


    朱由檢拉住孫承宗袖子,言辭懇切說道:"先生是四朝老臣,這樣的事,朕也隻敢跟先生說,朕究竟該怎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朕本天驕,中興大明過分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山聽雨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山聽雨客並收藏崇禎:朕本天驕,中興大明過分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