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加班,牛馬實慘。)
那麽關於成都武侯祠,基本上也就聊的差不多了,最後說說一個有意思的插曲。
出師表的碑文,落款落的是嶽飛嶽元帥。
按題寫的據說是在紹興八年的時候,夜宿南陽武侯祠,有感而發而留下,這點隻能說是堅持北伐的將軍和堅持北伐的丞相,有了跨時空的共鳴。
不過根據宋朝史料,似乎並沒有嶽飛留在南陽的記錄,隻能說心意是好的,但實際嘛,還是有點假。
……
相比起武侯祠的壯麗,後世那恢宏的景色,更讓場內的眾人心折。
畢竟等到劉備登基之後,再把周圍的外族掃蕩一遍,在場的諸位,大部分都有資格單獨立廟了。
劉備搓了搓手,好奇的開口問道:“沐道,鄭橋,你們說實話,若是在我之後,咱們能有個三四代明君,國家鼎力發展,是否有希望將城市建到你們那個地步?”
三四代人就想做到?咱們即便從建國後開始算,都至少過了三四代人呢,而且政治體製完全不一樣,做不到,根本做不到。
另外,是不是有點太小看後世的基建能力了?這可不是眼下這個時代能比的,陳慎兩人看了一眼,鄭橋道。
“主公,這個難度太大了,畢竟政治體製不一樣,後世的基礎建設能力冠絕世界,才有的這樣的效果。”
“按照一代人二十年時間,四代人也才八十年,基本上不可能做到。而且恕我直言,想要連著三四代明君,同樣難度挺高的。”
劉備歎了口氣,他發現還是得下定決心麵對這個問題,若是他都退縮,那後麵的皇帝更不可能開這個先河了。
“若是我廢除嫡長子繼承製度,後世有沒有能擇優繼位的辦法?”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
諸葛亮少見的起身拱手反對:“主公,三思。”
諸葛亮帶頭開口了,其餘文武基本都是同樣的態度,頓時場內三思的唿聲一片。
劉協轉過頭看著劉備,同樣開口道:“皇叔,若開此先河,一個沒有處理好,日後皇子繼位之時,必然會血腥無比,還請慎重。”
劉備點頭:“我就是做個假想,若是後世的曆史中,有更好的選擇,咱們就做個參考,沐道你們大膽的說,今天無論說什麽都沒事。”
“孔明和諸位也不用著急,我想的是,與其上來個昏君之後糟蹋國家,還不如在定太子的時候,就能有更多篩選的餘地,大致是這樣一個意思。”
劉協皺著眉頭:“我明白皇叔的意思,但即便是如此,依舊不好搞,若是給了非嫡長子希望以後,這事兒不好收場啊。”
不得不說劉協盡管一直作為傀儡,但畢竟是耳濡目染兩漢多年過往,別人看不到的密辛,在他這兒可沒有什麽問題,這方麵上還是非常敏感的。
從漢室的頭上,這事兒其實就是歪的,劉邦不喜歡劉盈,好在在眾臣的堅持下,雖然劉盈成功的熬到了繼位,但還是沒熬過他的可怕老媽。
漢武帝的兒子劉據,兢兢業業的當了三十年的太子,最後同樣沒能撐到上位。
光武帝的兒子劉疆,因為劉秀不喜歡郭皇後而被廢,最終換了陰麗華的兒子劉莊上位。
真早說起來,漢室這種情況發生的,其實也並不算少。
當然要是和李唐比,那就是個弟弟,畢竟鼎鼎大名的玄武門繼承法,那可是太牛叉了。
劉備看著陳慎,希望能得到一個他想得到的迴答。
陳慎撓了撓頭,皇叔你這步子邁得太大了,不妥啊。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嫡長子繼承製,能在幾千年時間裏經久不衰,自然有他的道理存在,這種製度展現出來的嫡長尊卑等級觀念,正好就對應了君主專製中君尊臣卑的體製。
另外,嫡、長這些天定的條件,可以把立儲的範圍降到最小,繼承人比較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皇子爭奪皇位的權力鬥爭,保證政局的穩定。
陳慎想了想,開口道:“主公,這個我沒法給你準確的答案,縱觀曆史,有次子裝完美寶寶,博取好感上位亡國的先例,也有次子通過武力政變,殺兄上位後變成天可汗的先例,實在是不能生搬硬套。”
鄭橋小聲道:“雍正後來廢除嫡長子繼承的那套東西,不能在這邊用嗎?”
陳慎搖頭:“你說的秘密立儲製度,聽著不錯,其實在咱們那個時空裏,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什麽作用來。”
“而且清廷的臣子奴性非常重,和這個年代完全是兩個級別的,這邊還有世家的存在,我感覺這事兒很不好搞。”
諸葛亮看到陳慎和鄭橋兩個人嘀嘀咕咕,他的心裏就是一陣唐突,他是打心底裏不希望,真的有其他的製度能冒出來。
陳慎想了想,開口道:“主公,軍師,諸位,嫡長子繼承,一直到了最後個封建王朝清朝,才被廢除。”
“在此之後,是個叫做秘密立儲的製度登台,我把這個製度的大致思想說一下,在座各位,也都是聰明人,就分析一番有沒有可操作性吧。”
“此製度起源於雍正皇帝,因為他本身是從十幾個皇子的絞肉場內,成為最後贏家。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經曆這樣的事情,所以這個製度才被研究了出來。”
“秘密立儲製度,就是皇帝在世的時候,並不公布儲君是誰,將寫著儲君名字的紙張,一式兩份,一份藏在當時最大的宮殿‘乾清宮’的匾額後邊,另一份則隨身攜帶,以防不測。”
“這個製度的好處是,加強了皇權,什麽都是皇帝說了算,皇帝活著的時候誰也不知道繼承人是誰。”
“從另一方麵上,也避免了朝中大臣們提前站隊從而導致的派係出現,同樣避免了皇子們提前有目標的相互針對,確實是有可取之處的。”
劉備捂著下巴,隻有這樣嗎?這個製度和他想要的完美答案,感覺相去甚遠,他想要的是,必然能選出明君的製度,而這個顯然是不行的。
這個製度,隻能將在皇子階段,看著就不像話的家夥們,及時給剔除了,僅此而已。不過怎麽說,多少還是有點可取之處的。
那麽關於成都武侯祠,基本上也就聊的差不多了,最後說說一個有意思的插曲。
出師表的碑文,落款落的是嶽飛嶽元帥。
按題寫的據說是在紹興八年的時候,夜宿南陽武侯祠,有感而發而留下,這點隻能說是堅持北伐的將軍和堅持北伐的丞相,有了跨時空的共鳴。
不過根據宋朝史料,似乎並沒有嶽飛留在南陽的記錄,隻能說心意是好的,但實際嘛,還是有點假。
……
相比起武侯祠的壯麗,後世那恢宏的景色,更讓場內的眾人心折。
畢竟等到劉備登基之後,再把周圍的外族掃蕩一遍,在場的諸位,大部分都有資格單獨立廟了。
劉備搓了搓手,好奇的開口問道:“沐道,鄭橋,你們說實話,若是在我之後,咱們能有個三四代明君,國家鼎力發展,是否有希望將城市建到你們那個地步?”
三四代人就想做到?咱們即便從建國後開始算,都至少過了三四代人呢,而且政治體製完全不一樣,做不到,根本做不到。
另外,是不是有點太小看後世的基建能力了?這可不是眼下這個時代能比的,陳慎兩人看了一眼,鄭橋道。
“主公,這個難度太大了,畢竟政治體製不一樣,後世的基礎建設能力冠絕世界,才有的這樣的效果。”
“按照一代人二十年時間,四代人也才八十年,基本上不可能做到。而且恕我直言,想要連著三四代明君,同樣難度挺高的。”
劉備歎了口氣,他發現還是得下定決心麵對這個問題,若是他都退縮,那後麵的皇帝更不可能開這個先河了。
“若是我廢除嫡長子繼承製度,後世有沒有能擇優繼位的辦法?”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
諸葛亮少見的起身拱手反對:“主公,三思。”
諸葛亮帶頭開口了,其餘文武基本都是同樣的態度,頓時場內三思的唿聲一片。
劉協轉過頭看著劉備,同樣開口道:“皇叔,若開此先河,一個沒有處理好,日後皇子繼位之時,必然會血腥無比,還請慎重。”
劉備點頭:“我就是做個假想,若是後世的曆史中,有更好的選擇,咱們就做個參考,沐道你們大膽的說,今天無論說什麽都沒事。”
“孔明和諸位也不用著急,我想的是,與其上來個昏君之後糟蹋國家,還不如在定太子的時候,就能有更多篩選的餘地,大致是這樣一個意思。”
劉協皺著眉頭:“我明白皇叔的意思,但即便是如此,依舊不好搞,若是給了非嫡長子希望以後,這事兒不好收場啊。”
不得不說劉協盡管一直作為傀儡,但畢竟是耳濡目染兩漢多年過往,別人看不到的密辛,在他這兒可沒有什麽問題,這方麵上還是非常敏感的。
從漢室的頭上,這事兒其實就是歪的,劉邦不喜歡劉盈,好在在眾臣的堅持下,雖然劉盈成功的熬到了繼位,但還是沒熬過他的可怕老媽。
漢武帝的兒子劉據,兢兢業業的當了三十年的太子,最後同樣沒能撐到上位。
光武帝的兒子劉疆,因為劉秀不喜歡郭皇後而被廢,最終換了陰麗華的兒子劉莊上位。
真早說起來,漢室這種情況發生的,其實也並不算少。
當然要是和李唐比,那就是個弟弟,畢竟鼎鼎大名的玄武門繼承法,那可是太牛叉了。
劉備看著陳慎,希望能得到一個他想得到的迴答。
陳慎撓了撓頭,皇叔你這步子邁得太大了,不妥啊。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嫡長子繼承製,能在幾千年時間裏經久不衰,自然有他的道理存在,這種製度展現出來的嫡長尊卑等級觀念,正好就對應了君主專製中君尊臣卑的體製。
另外,嫡、長這些天定的條件,可以把立儲的範圍降到最小,繼承人比較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皇子爭奪皇位的權力鬥爭,保證政局的穩定。
陳慎想了想,開口道:“主公,這個我沒法給你準確的答案,縱觀曆史,有次子裝完美寶寶,博取好感上位亡國的先例,也有次子通過武力政變,殺兄上位後變成天可汗的先例,實在是不能生搬硬套。”
鄭橋小聲道:“雍正後來廢除嫡長子繼承的那套東西,不能在這邊用嗎?”
陳慎搖頭:“你說的秘密立儲製度,聽著不錯,其實在咱們那個時空裏,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什麽作用來。”
“而且清廷的臣子奴性非常重,和這個年代完全是兩個級別的,這邊還有世家的存在,我感覺這事兒很不好搞。”
諸葛亮看到陳慎和鄭橋兩個人嘀嘀咕咕,他的心裏就是一陣唐突,他是打心底裏不希望,真的有其他的製度能冒出來。
陳慎想了想,開口道:“主公,軍師,諸位,嫡長子繼承,一直到了最後個封建王朝清朝,才被廢除。”
“在此之後,是個叫做秘密立儲的製度登台,我把這個製度的大致思想說一下,在座各位,也都是聰明人,就分析一番有沒有可操作性吧。”
“此製度起源於雍正皇帝,因為他本身是從十幾個皇子的絞肉場內,成為最後贏家。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經曆這樣的事情,所以這個製度才被研究了出來。”
“秘密立儲製度,就是皇帝在世的時候,並不公布儲君是誰,將寫著儲君名字的紙張,一式兩份,一份藏在當時最大的宮殿‘乾清宮’的匾額後邊,另一份則隨身攜帶,以防不測。”
“這個製度的好處是,加強了皇權,什麽都是皇帝說了算,皇帝活著的時候誰也不知道繼承人是誰。”
“從另一方麵上,也避免了朝中大臣們提前站隊從而導致的派係出現,同樣避免了皇子們提前有目標的相互針對,確實是有可取之處的。”
劉備捂著下巴,隻有這樣嗎?這個製度和他想要的完美答案,感覺相去甚遠,他想要的是,必然能選出明君的製度,而這個顯然是不行的。
這個製度,隻能將在皇子階段,看著就不像話的家夥們,及時給剔除了,僅此而已。不過怎麽說,多少還是有點可取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