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本就好似憑空出現的書籍,法正和諸葛亮的看法不一樣。
他們不擔心這是曹操的手段,原因也很簡單,能用早就用了,到了現在這個局勢,除非能手搓隕石,不然沒法翻盤了。
能在這個年代書寫,刊印,最後再發行出來,不管背後的人是本著什麽樣的思路,他又有什麽目的,法正能肯定的是,這人肯定不會是個傻叉。
陳慎給你點了個讚,法叔你想多了,他真的隻是個傻叉。
諸葛亮在翻了《三國演義》的前幾章後,第一印象就覺得,這東西的傳播,需要正確引導和控製。
而法正認為,隻要對己方勢力沒有刻意的抹黑,也沒有美化其他的勢力,那這書就可以讓老百姓看看。
最多就是茶餘飯後的事兒嘛,漢室積弱至此,民間百姓吐槽皇家的時候還少嗎?
早些個年裏頭或許還偷偷摸摸的,荊州揚州益州這些個州,別說世家了,老百姓有幾個人還真的把那劉協當迴事?
大部分人連當今天子叫什麽,可能都不明白。
法正逐字逐句的看了小半天的時間,他對於主公早些年在涿郡起兵,後來又因為沒錢行賄,怒揍都郵後,去往平原的劇情和事實,很是喜歡。
他一直覺得,當年如果運行的好點,憑借宗親的身份,盧植的關係,再多花點銀錢,若是能像劉焉這樣,弄到一個偏遠州的州牧,那當真是很有希望的。
不過主公就是這樣的性格吧,正是這樣的性格,才能驅使著他,走到今天的這一步。
雖然徐州可惜了,也確實新野在荒廢了多年的時間,但這不厚積薄發了嘛,隻要結果是好的,就沒有任何問題。
嗯!這個叫做羅貫中的作者,寫的當真不錯,很對他的胃口。
陳慎若是在這,肯定要破口大罵,這事兒根本不難猜,肯定是司馬晨個癟犢子搞的鬼,死了也不消停,真就是屬攪屎棍的。
沒有其他的穿越者,會冒著被處罰的風險,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兒。
你抄就抄了,連個名字都懶得換,就很過分!你有想過這個時空裏,一千年後的羅老師要怎麽辦嗎?
鍾府,鍾繇的兒子鍾毓,同樣拿著三國演義走了進來。
“父親,我今天在外麵街市上,發現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你來看看。”
“說的就是咱們這個年代的事兒,我翻了翻這個叫目錄的東西,後邊的內容那可當真是太勁爆了,可惜的是,幾乎全部都在亂寫。”
“我擔心這東西要是大肆傳播,會不會對咱們主公不利?”
鍾繇抬起頭,劉備入長安後,並沒有削減他的官職,依舊負責整個長安的民生。
“竟有此事?你小子腦子還是很清醒的,快拿來我看。”
……
翌日一早,辰時剛過不久,諸葛亮,法正,鍾繇三人,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劉備的王府前。
諸葛亮和法正兩人,都頂著淡淡的黑眼圈,有陳慎的馭獸在恢複精力,這難得通宵了半宿,倒也能扛得住。
就是這在油燈下長時間看書,眼睛實在是有點受不了。
鍾繇稍微好一點,畢竟年紀大了,將目錄翻了個大致後,時間就不早了。
陳到從內走出,臉色尷尬的將三人帶到偏廳,這才說道。
“麻煩兩位軍師和鍾大人在這邊稍等,今天並非是例會的日子,主公還需要一會兒。”
諸葛亮,法正和鍾繇都拱手,表示了解。
陳到點頭後就退出了,劉備何止是要一會兒,根本就沒起呢。
作為親衛頭子,他當然知道在陳慎在離開長安之前,劉備特地叫他來,兩人聊了片刻後,陳慎一臉古怪的離開了。
第二天便送來一隻乖巧的不行貓咪,而且沒過幾天,成都的吳夫人就趕到了,這湊巧的事兒,不由得他不浮想聯翩。
傳聞黃老將軍,前幾年頂著六十多的高齡,順利的又要到了個兒子,把他高興的不行。
將這個來之不易的幼子取名為黃傑,字定軍,非常有寓意的名字。
半個時辰後,劉備略帶歉意的走出,一手扶腰臉色奇怪,這三位這個點一起來,著實是不多見,應該是有什麽事兒發生了。
揮了揮手,讓侍從送進點吃的,準備邊吃邊聊。
這個廳內的三人,都是老熟人了,鍾繇雖然是新來不久,但人家可是實打實的人精。
在此之前,三人也已經聊了聊,目錄都看完了,詳細的內容進度上,則各有不同。
法正的進度最快,已經到了第八十五迴。
“劉先主遺詔托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諸葛亮稍微慢一些,主要是黃悅這些年裏,再三的“提醒”黃月英,讓她看好了這位有勞模資質的姐夫,絕對不讓他熬夜。
於是隻看到第五十六迴,便和衣睡下。
“曹操大宴銅雀台,孔明三氣周公瑾”。
至於鍾繇,這位多年的文人,大致過了遍目錄後,跳著看了幾篇,看著時間不早就睡下,他心裏清楚的很,有諸葛亮和法正在,他用不著多操心什麽。
劉備邊吃邊聽三人詳細敘述,聽說三人都是為了一本憑空出現的書籍而來,他也是好奇了起來。
諸葛亮道:“我和孝直已經仔細核對,這本名為‘三國演義’的小說,自黃巾之亂開始寫起,氣勢恢宏,和我印象中的小說,完全不一樣。”
“其內記載的人和事,其他勢力和人物先不說,就咱們而言,在新野之前主公的經曆,可以說幾乎沒錯。”
“包括主公早些年在公孫瓚那兒,在袁紹處做客將,以及當年徐州的諸多事項,基本都是屬實的。”
“新野數年的時間裏,也沒什麽問題,元直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取迴樊城,之後又被曹操用齷齪手段給逼走。”
“但再後來的事兒,主公恕我直言,用沐道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叫做細思極恐。”
諸葛亮難得如此嚴肅,劉備也放下吃的,細聽下文。
“元直當初走了之後,主公受司馬徽之薦言,入隆中三次,但這事兒本身,知道的人並不多。”
“當時詳細知曉此事,連時間季節都一清二楚的,唯有主公和關張二位將軍,外加陳叔至和部分親衛。”
“如果說這件事傳了出去,勉強還能解釋的通的話。當年在那草堂之內,主公和我的對話,此人也能寫的一清二楚,近乎分毫不差,這就完全說不通了。”
“我的感覺就是,仿佛此人同時擁有咕咕的視野和聽力,能將一切看到聽到一般,這點太不合理了。”
“我實在是想不明白,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先發一章,後一章上午補。)
他們不擔心這是曹操的手段,原因也很簡單,能用早就用了,到了現在這個局勢,除非能手搓隕石,不然沒法翻盤了。
能在這個年代書寫,刊印,最後再發行出來,不管背後的人是本著什麽樣的思路,他又有什麽目的,法正能肯定的是,這人肯定不會是個傻叉。
陳慎給你點了個讚,法叔你想多了,他真的隻是個傻叉。
諸葛亮在翻了《三國演義》的前幾章後,第一印象就覺得,這東西的傳播,需要正確引導和控製。
而法正認為,隻要對己方勢力沒有刻意的抹黑,也沒有美化其他的勢力,那這書就可以讓老百姓看看。
最多就是茶餘飯後的事兒嘛,漢室積弱至此,民間百姓吐槽皇家的時候還少嗎?
早些個年裏頭或許還偷偷摸摸的,荊州揚州益州這些個州,別說世家了,老百姓有幾個人還真的把那劉協當迴事?
大部分人連當今天子叫什麽,可能都不明白。
法正逐字逐句的看了小半天的時間,他對於主公早些年在涿郡起兵,後來又因為沒錢行賄,怒揍都郵後,去往平原的劇情和事實,很是喜歡。
他一直覺得,當年如果運行的好點,憑借宗親的身份,盧植的關係,再多花點銀錢,若是能像劉焉這樣,弄到一個偏遠州的州牧,那當真是很有希望的。
不過主公就是這樣的性格吧,正是這樣的性格,才能驅使著他,走到今天的這一步。
雖然徐州可惜了,也確實新野在荒廢了多年的時間,但這不厚積薄發了嘛,隻要結果是好的,就沒有任何問題。
嗯!這個叫做羅貫中的作者,寫的當真不錯,很對他的胃口。
陳慎若是在這,肯定要破口大罵,這事兒根本不難猜,肯定是司馬晨個癟犢子搞的鬼,死了也不消停,真就是屬攪屎棍的。
沒有其他的穿越者,會冒著被處罰的風險,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兒。
你抄就抄了,連個名字都懶得換,就很過分!你有想過這個時空裏,一千年後的羅老師要怎麽辦嗎?
鍾府,鍾繇的兒子鍾毓,同樣拿著三國演義走了進來。
“父親,我今天在外麵街市上,發現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你來看看。”
“說的就是咱們這個年代的事兒,我翻了翻這個叫目錄的東西,後邊的內容那可當真是太勁爆了,可惜的是,幾乎全部都在亂寫。”
“我擔心這東西要是大肆傳播,會不會對咱們主公不利?”
鍾繇抬起頭,劉備入長安後,並沒有削減他的官職,依舊負責整個長安的民生。
“竟有此事?你小子腦子還是很清醒的,快拿來我看。”
……
翌日一早,辰時剛過不久,諸葛亮,法正,鍾繇三人,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劉備的王府前。
諸葛亮和法正兩人,都頂著淡淡的黑眼圈,有陳慎的馭獸在恢複精力,這難得通宵了半宿,倒也能扛得住。
就是這在油燈下長時間看書,眼睛實在是有點受不了。
鍾繇稍微好一點,畢竟年紀大了,將目錄翻了個大致後,時間就不早了。
陳到從內走出,臉色尷尬的將三人帶到偏廳,這才說道。
“麻煩兩位軍師和鍾大人在這邊稍等,今天並非是例會的日子,主公還需要一會兒。”
諸葛亮,法正和鍾繇都拱手,表示了解。
陳到點頭後就退出了,劉備何止是要一會兒,根本就沒起呢。
作為親衛頭子,他當然知道在陳慎在離開長安之前,劉備特地叫他來,兩人聊了片刻後,陳慎一臉古怪的離開了。
第二天便送來一隻乖巧的不行貓咪,而且沒過幾天,成都的吳夫人就趕到了,這湊巧的事兒,不由得他不浮想聯翩。
傳聞黃老將軍,前幾年頂著六十多的高齡,順利的又要到了個兒子,把他高興的不行。
將這個來之不易的幼子取名為黃傑,字定軍,非常有寓意的名字。
半個時辰後,劉備略帶歉意的走出,一手扶腰臉色奇怪,這三位這個點一起來,著實是不多見,應該是有什麽事兒發生了。
揮了揮手,讓侍從送進點吃的,準備邊吃邊聊。
這個廳內的三人,都是老熟人了,鍾繇雖然是新來不久,但人家可是實打實的人精。
在此之前,三人也已經聊了聊,目錄都看完了,詳細的內容進度上,則各有不同。
法正的進度最快,已經到了第八十五迴。
“劉先主遺詔托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諸葛亮稍微慢一些,主要是黃悅這些年裏,再三的“提醒”黃月英,讓她看好了這位有勞模資質的姐夫,絕對不讓他熬夜。
於是隻看到第五十六迴,便和衣睡下。
“曹操大宴銅雀台,孔明三氣周公瑾”。
至於鍾繇,這位多年的文人,大致過了遍目錄後,跳著看了幾篇,看著時間不早就睡下,他心裏清楚的很,有諸葛亮和法正在,他用不著多操心什麽。
劉備邊吃邊聽三人詳細敘述,聽說三人都是為了一本憑空出現的書籍而來,他也是好奇了起來。
諸葛亮道:“我和孝直已經仔細核對,這本名為‘三國演義’的小說,自黃巾之亂開始寫起,氣勢恢宏,和我印象中的小說,完全不一樣。”
“其內記載的人和事,其他勢力和人物先不說,就咱們而言,在新野之前主公的經曆,可以說幾乎沒錯。”
“包括主公早些年在公孫瓚那兒,在袁紹處做客將,以及當年徐州的諸多事項,基本都是屬實的。”
“新野數年的時間裏,也沒什麽問題,元直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取迴樊城,之後又被曹操用齷齪手段給逼走。”
“但再後來的事兒,主公恕我直言,用沐道時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叫做細思極恐。”
諸葛亮難得如此嚴肅,劉備也放下吃的,細聽下文。
“元直當初走了之後,主公受司馬徽之薦言,入隆中三次,但這事兒本身,知道的人並不多。”
“當時詳細知曉此事,連時間季節都一清二楚的,唯有主公和關張二位將軍,外加陳叔至和部分親衛。”
“如果說這件事傳了出去,勉強還能解釋的通的話。當年在那草堂之內,主公和我的對話,此人也能寫的一清二楚,近乎分毫不差,這就完全說不通了。”
“我的感覺就是,仿佛此人同時擁有咕咕的視野和聽力,能將一切看到聽到一般,這點太不合理了。”
“我實在是想不明白,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先發一章,後一章上午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