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太守府,鄭大從驛館裏出來後,便直奔太守府,見到了等待多時的土元。
看到鄭大歸來,土元道:“如何,是否如我所料,很容易就混了進去?”
鄭大拱了拱手,滿臉崇敬。
“主將神算,小人按照您吩咐的說,確實是很容易就混了進去,還拿到了那將軍的手書,讓我隨軍還讓人照顧再三。”
土元大笑:“以往那些個中原來逃難的儒生,自視甚高,總覺得一肚子四書五經,就能指點江山,在我看來,不過如此。你看,區區小計,就把他們給耍的團團轉,殊為可笑。”
鄭大眼見主君誤會,趕緊補充。
“主君,可惜那陳慎,並不隨大部隊而走,他打算和少部分人坐海船,沿岸而上。這和咱們的計劃不一樣,要怎麽辦?”
土元聽罷,臉上的得意之色瞬間不見,他拍了下桌子,怒罵一句髒話。
“彼其娘之,不會是你沒做好,給他看出了點什麽吧?”
鄭大趕緊擺手:“下管都沒說呢,那陳慎就主動告知,要和坐船走了,這真不怪小人。”
土元臉色變幻:“這就有點麻煩了,本來想著讓你混進軍營,走上兩天後,到偏僻之處後,用此處特製的瀉藥和麻藥,整翻了他們。”
“然後我再讓參將,帶兩三千人跟在後麵,給他埋掉大半人,剩下的抓迴來分開後,早晚皮鞭伺候,不愁他不聽話。”
“沒想到他居然想沿海而上,早知道應該先把沿海的漁民們,先驅趕一下的。”
“定是這群該殺的黔首,壞我大事!”
鄭大繼續說道:“主君,咱們的手段隻能在陸地上用,方可確保無虞。在那茫茫大海上,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那可真是會死人的,畢竟你不是想真弄死他。”
土元思索片刻,這才說道。
“慌什麽,別亂了陣腳,這樣吧,你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跟在軍營裏行動,引他們走東江方向,第一天晚上就找機會下手。”
“我還買通了軍帳內的幾個士官的,待會把名單給你,實在下不了手的時候,可以找他們給你通融一番,到時候定能成功。”
“可笑他陳慎帶了兩千人,自以為安全,我不過找幾個人去勞軍,又送了些許禮品,便很容易找到幾個貪財之人。”
“鄭大,我讓參將帶三千人晚你半天出發,還是老規矩,弄死一大半都沉江,留下百來個健康的,用來要挾他就足夠了。”
“至於他陳慎那邊,我讓人把咱們的寶船開出來,等他出海後,我就跟在後麵,到時候親自和他在海上談談。”
……
驛館內,陳慎陷入沉思,根據咕咕和周亮派出去尾隨的侍衛迴來的報告。
鄭大出了門,便去太守府談了很久,就沒下文了,這說明不了什麽太大的問題。
周亮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沐道,我認為咱們該改變行動,要不就別走海路了,沒有把底細都告訴別人了,還一動不動等著別人動手的道理。”
“在陸地上打交州這些臭魚爛蝦,兩千打五六千,我也有信心,但到了大海上,也不知道交州官方,有沒有正經海船,我有點擔心。”
思索片刻後,陳慎抬起頭。
“伯同,現在能確認,沒人在附近監視咱們是吧?”
周亮點頭:“你給的‘居安思危’很好用,我安排了十個人,五明五暗,確認沒有人,監視著驛館這邊。”
陳慎下了決心:“兩位,咱們此行的首要目的,是確認夷州的存在,其他所有的矛盾,都應該為這個主要目的讓路。”
“就像伯同說的,在陸地上幹翻他們並不難,但這樣會有源源不斷的麻煩,甚至一直尾隨我們去到揭陽。”
“如果他們真有海船,到時候咱們到底是出海,還是不出?反而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這就影響到了咱們的主要任務了。”
“簡大夫,你即刻去找前幾天談好,願意帶我們出海的那個漁民,直接買下他的船,並告知他,要是同船而行,咱們返航靠岸之後,船會再還給他。”
“如此一來,想來他應該會答應,若是實在不答應,那便用些強硬手段吧,知曉我等詳細出發時間的人,不能再留在這邊。”
“伯同,你即刻迴軍營,讓人帶足物資,至少要夠二十人五十日所需,淡水蔬菜果類最優先,不夠的立即去采買,並帶往岸邊裝船。”
“然後告知你的副將,就說我改變主意,還是隨軍一起行動,等那鄭大到了之後,‘無意間’隨口告知他,用以迷惑對方的視線。”
“明天一早拔營之後,千萬注意飲食飲水這些東西,他鄭大如果真要動什麽壞腦筋,無非就是在這些東西裏使壞。”
“第一晚若是鄭大有動靜,立刻俘虜,若是無動靜,也架著他,調頭轉走北線,依著來路,直接迴長沙。”
短時間內,陳慎也隻能做出如此安排了,不出意外,鄭大得到自己改變主意的消息,還會再次去告知他的上層。
這樣一來,海路上應該就不會有人盯著了,當然為了以防萬一,那位漁民還是要帶走。
自己現在就走,士卒明天一早走,至少就有一晚的時間差了,想來這樣足夠離開有心之人的視線。
至於到底是誰,打著什麽主意,把鄭大給綁迴長沙之後,不愁不知道,反正交州總要再來的,來日方長。
一個時辰後,經過簡雍的“友好商談”,再加金錢的力量,那位漁民很高興的答應了陳慎的所有要求。
此行共有,陳慎,簡雍,周亮,外加十人親衛,十個士兵,一共二十三人。
並非他不想再多帶,以這艘船的規模,再帶二十人也綽綽有餘,但航海最關鍵的東西是淡水,這玩意還存不了幾天,所以眼下這個人數,已經是極致。
這位漁民姓沈,家中老大,平日裏靠著雇傭其他人,出外海打魚,是附近海上經驗最為豐富的。
這艘漁船,更是去年剛打造的,是這邊除了官府的船隻外,最大最好的。
眾人登船後,立即揚帆起航,離開海岸線往北走了一段時間後,陳慎這才找來這位沈家大郎,手指某個方向,開口詢問。
“沈大郎,現在剛過午時不久,咱們沿海岸線一直往北走,走到天黑,在岸邊停船。明日一早,就直接走南海,就是這個方向,可以吧。”
沈大看了看,點頭道:“沒問題,就是我沒見過你說的巨島,到底要走多久,我可心裏沒底。”
“你們帶的吃食和水是不少,但人也多,如果走上半個月都不到,那就會很危險了。”
“沒口吃的可以抓魚,能堅持很久,但沒淡水,在海上真的會死人的。”
這位沈大郎,還是很有遠洋經驗的,經常在海上漂三四天,對於物資的消耗,心裏那叫一個門清,這種事關生死的事項,他必須和陳慎說清楚。
陳慎在心底做過計算,這樣是有風險,本來的航線是沿岸走,到揭陽後走後世的台灣海峽,大約三百多公裏的樣子。
但現在從後世的汕尾這邊,直接跨南海過去,單程上至少要遠了五六成,也就是可能有五百多公裏。
根據漁民的話說,這艘船順風的情況下,一個時辰,能走四十多裏,也就是差不多十公裏每小時,但逆風的情況下,隻能靠軍士劃船了。
陳慎內心吐槽了一句,順風的情況下,一小時才十多公裏,這速度真夠慢的,但眼下也沒法挑剔了。
不管怎麽說,隻要每天能走八十公裏,就完全沒問題,方向不錯的情況下,一周後必然能到台灣。
況且剛剛讓軍士采買的時候,他本人也去市場裏,買了點寵物,小白兔,十來隻。
入海不久,陳慎就發現係統上的特性變了,本來在內湖上永久持續的“風平浪靜”“順風順水”,都變成了有時效性的。
風平浪靜:免受風浪顛簸,持續兩個時辰。
順風順水:風向及水流都與船隻前進方向一致,同樣兩個時辰。
好在陳慎作為係統宿主,可以擁有四隻馭獸加持,也就是每天八個時辰,足夠了。
況且本來就也有順風的時候,無風的時候還能人力劃船呢,隻有逆風的時候,才需要上特性,沒問題。
......
許昌,樂進的後事剛辦完,曹操難掩臉上的憂傷,喚來個親衛。
“你持我的手令,即刻去濮陽見周逍,讓他給我想想,針對劉備那種強弩的辦法。”
“必要的時候,我允許他,停下破陣刀的鍛造,專門弄個新的武器出來。”
“告訴他,馬蹄釘的批量產出,還是先停了吧,大漢三大產馬地,幽並我占其二,涼州兩年內也必入我手,二十年內都用不到那玩意。”
親衛持手令去了,曹操看著遠方,喃喃道。
“此事若是再不針對,等到他巨艦數量充足後入漢水,橫到襄陽樊城中間的時候,那可就被動了。”
“荊州可以丟,襄陽必須守,若是襄陽丟了,樊城也難守,如此北麵,就再無可守之地了。”
“沒想到強弩和巨艦,竟然能如此匹配,可惜了,若是赤壁前能知道.....”
“來人,傳我命令,讓宛城徐晃,帶萬五新兵,再去襄陽支援曹仁,不用出戰,死守襄樊即可。”
看到鄭大歸來,土元道:“如何,是否如我所料,很容易就混了進去?”
鄭大拱了拱手,滿臉崇敬。
“主將神算,小人按照您吩咐的說,確實是很容易就混了進去,還拿到了那將軍的手書,讓我隨軍還讓人照顧再三。”
土元大笑:“以往那些個中原來逃難的儒生,自視甚高,總覺得一肚子四書五經,就能指點江山,在我看來,不過如此。你看,區區小計,就把他們給耍的團團轉,殊為可笑。”
鄭大眼見主君誤會,趕緊補充。
“主君,可惜那陳慎,並不隨大部隊而走,他打算和少部分人坐海船,沿岸而上。這和咱們的計劃不一樣,要怎麽辦?”
土元聽罷,臉上的得意之色瞬間不見,他拍了下桌子,怒罵一句髒話。
“彼其娘之,不會是你沒做好,給他看出了點什麽吧?”
鄭大趕緊擺手:“下管都沒說呢,那陳慎就主動告知,要和坐船走了,這真不怪小人。”
土元臉色變幻:“這就有點麻煩了,本來想著讓你混進軍營,走上兩天後,到偏僻之處後,用此處特製的瀉藥和麻藥,整翻了他們。”
“然後我再讓參將,帶兩三千人跟在後麵,給他埋掉大半人,剩下的抓迴來分開後,早晚皮鞭伺候,不愁他不聽話。”
“沒想到他居然想沿海而上,早知道應該先把沿海的漁民們,先驅趕一下的。”
“定是這群該殺的黔首,壞我大事!”
鄭大繼續說道:“主君,咱們的手段隻能在陸地上用,方可確保無虞。在那茫茫大海上,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那可真是會死人的,畢竟你不是想真弄死他。”
土元思索片刻,這才說道。
“慌什麽,別亂了陣腳,這樣吧,你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跟在軍營裏行動,引他們走東江方向,第一天晚上就找機會下手。”
“我還買通了軍帳內的幾個士官的,待會把名單給你,實在下不了手的時候,可以找他們給你通融一番,到時候定能成功。”
“可笑他陳慎帶了兩千人,自以為安全,我不過找幾個人去勞軍,又送了些許禮品,便很容易找到幾個貪財之人。”
“鄭大,我讓參將帶三千人晚你半天出發,還是老規矩,弄死一大半都沉江,留下百來個健康的,用來要挾他就足夠了。”
“至於他陳慎那邊,我讓人把咱們的寶船開出來,等他出海後,我就跟在後麵,到時候親自和他在海上談談。”
……
驛館內,陳慎陷入沉思,根據咕咕和周亮派出去尾隨的侍衛迴來的報告。
鄭大出了門,便去太守府談了很久,就沒下文了,這說明不了什麽太大的問題。
周亮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
“沐道,我認為咱們該改變行動,要不就別走海路了,沒有把底細都告訴別人了,還一動不動等著別人動手的道理。”
“在陸地上打交州這些臭魚爛蝦,兩千打五六千,我也有信心,但到了大海上,也不知道交州官方,有沒有正經海船,我有點擔心。”
思索片刻後,陳慎抬起頭。
“伯同,現在能確認,沒人在附近監視咱們是吧?”
周亮點頭:“你給的‘居安思危’很好用,我安排了十個人,五明五暗,確認沒有人,監視著驛館這邊。”
陳慎下了決心:“兩位,咱們此行的首要目的,是確認夷州的存在,其他所有的矛盾,都應該為這個主要目的讓路。”
“就像伯同說的,在陸地上幹翻他們並不難,但這樣會有源源不斷的麻煩,甚至一直尾隨我們去到揭陽。”
“如果他們真有海船,到時候咱們到底是出海,還是不出?反而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這就影響到了咱們的主要任務了。”
“簡大夫,你即刻去找前幾天談好,願意帶我們出海的那個漁民,直接買下他的船,並告知他,要是同船而行,咱們返航靠岸之後,船會再還給他。”
“如此一來,想來他應該會答應,若是實在不答應,那便用些強硬手段吧,知曉我等詳細出發時間的人,不能再留在這邊。”
“伯同,你即刻迴軍營,讓人帶足物資,至少要夠二十人五十日所需,淡水蔬菜果類最優先,不夠的立即去采買,並帶往岸邊裝船。”
“然後告知你的副將,就說我改變主意,還是隨軍一起行動,等那鄭大到了之後,‘無意間’隨口告知他,用以迷惑對方的視線。”
“明天一早拔營之後,千萬注意飲食飲水這些東西,他鄭大如果真要動什麽壞腦筋,無非就是在這些東西裏使壞。”
“第一晚若是鄭大有動靜,立刻俘虜,若是無動靜,也架著他,調頭轉走北線,依著來路,直接迴長沙。”
短時間內,陳慎也隻能做出如此安排了,不出意外,鄭大得到自己改變主意的消息,還會再次去告知他的上層。
這樣一來,海路上應該就不會有人盯著了,當然為了以防萬一,那位漁民還是要帶走。
自己現在就走,士卒明天一早走,至少就有一晚的時間差了,想來這樣足夠離開有心之人的視線。
至於到底是誰,打著什麽主意,把鄭大給綁迴長沙之後,不愁不知道,反正交州總要再來的,來日方長。
一個時辰後,經過簡雍的“友好商談”,再加金錢的力量,那位漁民很高興的答應了陳慎的所有要求。
此行共有,陳慎,簡雍,周亮,外加十人親衛,十個士兵,一共二十三人。
並非他不想再多帶,以這艘船的規模,再帶二十人也綽綽有餘,但航海最關鍵的東西是淡水,這玩意還存不了幾天,所以眼下這個人數,已經是極致。
這位漁民姓沈,家中老大,平日裏靠著雇傭其他人,出外海打魚,是附近海上經驗最為豐富的。
這艘漁船,更是去年剛打造的,是這邊除了官府的船隻外,最大最好的。
眾人登船後,立即揚帆起航,離開海岸線往北走了一段時間後,陳慎這才找來這位沈家大郎,手指某個方向,開口詢問。
“沈大郎,現在剛過午時不久,咱們沿海岸線一直往北走,走到天黑,在岸邊停船。明日一早,就直接走南海,就是這個方向,可以吧。”
沈大看了看,點頭道:“沒問題,就是我沒見過你說的巨島,到底要走多久,我可心裏沒底。”
“你們帶的吃食和水是不少,但人也多,如果走上半個月都不到,那就會很危險了。”
“沒口吃的可以抓魚,能堅持很久,但沒淡水,在海上真的會死人的。”
這位沈大郎,還是很有遠洋經驗的,經常在海上漂三四天,對於物資的消耗,心裏那叫一個門清,這種事關生死的事項,他必須和陳慎說清楚。
陳慎在心底做過計算,這樣是有風險,本來的航線是沿岸走,到揭陽後走後世的台灣海峽,大約三百多公裏的樣子。
但現在從後世的汕尾這邊,直接跨南海過去,單程上至少要遠了五六成,也就是可能有五百多公裏。
根據漁民的話說,這艘船順風的情況下,一個時辰,能走四十多裏,也就是差不多十公裏每小時,但逆風的情況下,隻能靠軍士劃船了。
陳慎內心吐槽了一句,順風的情況下,一小時才十多公裏,這速度真夠慢的,但眼下也沒法挑剔了。
不管怎麽說,隻要每天能走八十公裏,就完全沒問題,方向不錯的情況下,一周後必然能到台灣。
況且剛剛讓軍士采買的時候,他本人也去市場裏,買了點寵物,小白兔,十來隻。
入海不久,陳慎就發現係統上的特性變了,本來在內湖上永久持續的“風平浪靜”“順風順水”,都變成了有時效性的。
風平浪靜:免受風浪顛簸,持續兩個時辰。
順風順水:風向及水流都與船隻前進方向一致,同樣兩個時辰。
好在陳慎作為係統宿主,可以擁有四隻馭獸加持,也就是每天八個時辰,足夠了。
況且本來就也有順風的時候,無風的時候還能人力劃船呢,隻有逆風的時候,才需要上特性,沒問題。
......
許昌,樂進的後事剛辦完,曹操難掩臉上的憂傷,喚來個親衛。
“你持我的手令,即刻去濮陽見周逍,讓他給我想想,針對劉備那種強弩的辦法。”
“必要的時候,我允許他,停下破陣刀的鍛造,專門弄個新的武器出來。”
“告訴他,馬蹄釘的批量產出,還是先停了吧,大漢三大產馬地,幽並我占其二,涼州兩年內也必入我手,二十年內都用不到那玩意。”
親衛持手令去了,曹操看著遠方,喃喃道。
“此事若是再不針對,等到他巨艦數量充足後入漢水,橫到襄陽樊城中間的時候,那可就被動了。”
“荊州可以丟,襄陽必須守,若是襄陽丟了,樊城也難守,如此北麵,就再無可守之地了。”
“沒想到強弩和巨艦,竟然能如此匹配,可惜了,若是赤壁前能知道.....”
“來人,傳我命令,讓宛城徐晃,帶萬五新兵,再去襄陽支援曹仁,不用出戰,死守襄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