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的黃巾軍如黑夜中的狂潮,奔騰而至,鋪天蓋地,密如蟲群。他口中咒語連連,神通法術宛如天神下凡,令人望而生畏。


    與此同時,牛脯率領的西涼鐵騎也如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他們如離弦之箭,銳不可擋,從洛陽四麵八方疾馳而來,讓這座古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黃巾軍與西涼鐵騎,一方是神秘莫測的法術神通,一方是威猛無比的鐵蹄狂風,兩者在洛陽這片古都土地上激烈碰撞,猶如天崩地裂,震撼人心。


    劉辯身處其中,心中猶如翻江倒海,無盡的恐懼與堅定的信念交織在一起。他站在高高的城牆上,目視著遠處的敵軍,那是黑山軍、黃巾軍和西涼鐵騎的聯合力量,猶如一頭頭兇猛的野獸,朝著洛陽城洶湧而來。


    他知道,他不能退縮,不能放棄。他是漢朝的皇子,是這座城池的守護者。他緊握著手中的長劍,劍身閃爍著寒光,那是他堅定的信念和決心。


    他深吸一口氣,舉起手中的長劍,瞬間,他的聲音在夜空中響起,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將士們,洛陽是漢朝最後的防線!如今,敵人如同猛獸般逼近,一旦城破,不僅漢朝將亡,我們的百姓也將淪為奴隸,生不如死!我劉辯,作為漢朝的皇帝,不能坐視不管!吾願與洛陽同生死共存亡,為了漢朝的榮耀,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那些無辜的百姓,我們必須挺身而出,與敵人血戰到底!”


    他的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把烈火,在將士們的心中熊熊燃燒,激起了他們內心深處的熱血與勇氣。他們挺直脊梁,眼神堅定,緊握手中的武器,仿佛已經看到了即將到來的激烈戰鬥。他們知道,這一戰,他們必須贏,為了漢朝,為了家園,為了那些無辜的生命。


    這是一場關乎洛陽命運的角逐,亦是一場對劉辯勇氣和智慧的磨礪。王允的智謀在此刻如同火山爆發,他傾盡所有兵力,無論是指揮調度,還是防禦,都是最優的決策。王允也是以死銘誌,決心與黑山軍、黃巾軍以及西涼鐵騎一決高下。經過激烈的戰鬥,終於將他們逼退,王允不禁感歎自己的神奇力量,甚至自己都難以置信。


    在這場戰鬥中,劉辯原本抱著必死的決心,想要在沙場上英勇獻身。然而,他的英勇行為卻意外地吸引了許多忠誠的追隨者。他們敬佩劉辯的勇氣和智慧,願意為他赴湯蹈火,共同守護洛陽的安寧。


    在這場較量中,洛陽的命運懸於一線,而劉辯和王允的智勇之舉,卻成為了改變命運的關鍵。他們不僅保衛了洛陽,更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希望。


    秋風颯颯,日頭下卻不溫暖,傍晚時分,劉辯走上朱雀門望樓,望著眼前禦林禁軍,不禁感從中來。


    “我大漢將士鐵骨錚錚,軍備齊整,將領果敢,才能卓越,士兵精壯,為何履戰履敗。落得今日這般地步。漢朝最後的都城都遭受叛匪的進攻”。


    眾將士聞言,都羞愧不己。


    劉辯接著說道:“我不是責怪你們,要責怪也應該是我這個皇帝無能,寡人之於國也,算不上用心,更算不上明主。百姓到了農耕時節,不能耕地。漁民到了捕魚的季節,不能下網。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是怨言不以,如果可以,我願把這皇位傳給有才能的人,替寡人平叛亂,撫民情。讓百姓安居樂業,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他們的繁殖時機,這樣他們就可以有肉食。不要耽誤他們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


    眾將士一同歌讚道:“皇上英明,百姓必將安居樂業。皇上仁政王道的開端。”


    劉辨接著說道:“董卓雖死,死而不僵,他把天下人的野心點燃。這黑山軍的張牛角和張飛燕也算叛軍中頗會收買人心的,廣泛招攬人才為己所用,扶植自己的勢力,擁軍二十萬之多,就像百足之蟲那樣有眾多的渠道支撐著它,使它能屹立不倒。並且還聯合了張角的黃巾軍和牛脯的西涼鐵騎。朕到想親眼看看,這董卓殘部的軍馬有多麽厲害,還有黃巾軍,難不成真有三頭六臂,不可戰勝”。


    魏續站了出來,雙手一抱拳說道:“皇上有所不知,這牛脯軍都是西涼胡人,極擅騎軍。在馬上驍勇不無,末將本部還有一萬騎兵,與胡人騎兵也是血戰了一場,但一戰即潰,我的騎兵在我們漢軍中,絕對也算得上雄壯的,但與胡騎相比,就是一群送死的廢物。胡騎都是一群惡魔,吃人的妖怪,他們天生就是為戰場而生,不知死為何物”。


    魏續平日裏一直以自己的鐵兵自傲,卻不想昨日一戰,損失過半的騎兵,魏續在內心對牛脯的西涼鐵騎嚇破了膽。


    劉辨微微震驚。


    劉辯盤算著,此時朝堂之上,有王允把持,群臣還不敢有反心,但也是占時的隔絕,因為他們之中,大多數都是牆頭草,隨風飄。漢靈帝傳位給了我的妹妹劉慕,又有中興四劍擁護,論實力與我均等。我的弟弟劉協,雖然沒有搶奪皇位之心,卻為自保,投了祥龍公,身邊也是能臣異士非常多。這封地之上,河間安王劉利之子濟南王劉康,麵對天下群雄的局麵,在河間封地裏,不尊皇命,自立為主。這董卓雖死,但部從多是驍勇之輩,此時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實則為我的傳國玉璽而來。


    王允單膝跪地,朗聲道:“皇上不必憂慮,若皇上有殺叛賊的決心,我等皆願死戰。皇上也不必煩心朝堂之上,有什麽變故。萬事決於君前,無人敢作權臣”。


    劉辯皺了皺眉。


    立即又有人跪了下來。“漢室天下,統法齊備,以皇帝為尊,下有三公,分別為太尉,管理軍事;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禦史大夫作為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理國家監察事務。九卿對丞相負責,按其職能,行使權利。九卿其實並不止此數,還有許多小吏負責諸多雜事,但互相監督,互相協作,卻是其中妙處。皇上一句話,可教武將卸甲。皇上可命文臣賦閑迴家”。


    劉辯明白這幾個人的意思,他們是在教自己,如何掌握漢朝的官僚體糸,讓他們的命門掌握在自己手裏。


    劉辯想到這便說道:“現在外麵數十萬大軍圍朕而來,幾位賢臣是主戰還是主降”?


    劉辯心中早有計策,卻不動生色,就是想看看這些自命忠臣,又有什麽計劃。


    魏續看了看左右,見自己還有不少兵馬在手,算得上一個將軍。雙手抱拳說道:“皇上英明,不如早降,圍城之軍,最驍勇的就是董卓殘部,牛脯率領的西涼鐵騎。董卓之死與皇上沒有幹係,黃巾軍與黑山軍也隻是想要多些糧食,好在這亂世求活。應與他們兵合一處”。


    魏續說完,立時有人附合,魏續也算一名頗有資曆的老臣,他可算奸滑無比,若真獻城,他說不定還能邀來個功。而身邊這些人都能跟著撈到好處。


    王允聽不下去了,王允是一個老臣,老臣年歲大了,接受不了什麽新事物。在他心目中,劉辯是長子,是皇位的合法傳人。劉協是董卓封的,不能屬實,劉慕這個皇位,其中一定有隱情,漢靈帝就算在昏庸,也不可能把皇位傳給女人。隻有劉辯才是真正的皇上。


    王允出口便是惡語。“住口,無恥小兒,豈敢在此議降,自古也沒有真命天子降叛賊的例子,你是真當皇上好欺,敢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話,也不怕腦袋不保”。


    魏續立即扣首,請罪不止。


    劉辯要的就是殺雞儆猴的效果,說道:“魏續你也算得一名老臣了,即有降心,便是有了易主的打算,寡人敬重你敢說常人不敢言之話,我相信現在有許多人和你一個想法,慟戰之心人皆有之,我決不強留,你自己脫了官服,迴家吧”!


    劉辯目光掃視了一下在場眾人,便說道:“先皇傳位之時,有許多疑點,隻有中興四劍的竇武傳了聖旨,試想世間有傳位於女人的道理嗎?我是長子,雖被董卓逼退位了,但逆賊勢大,也是不得以而為之。所以我是名正言順的太子,順理成章的皇上,又有玉璽,此時又端坐於皇位之上,若有謀逆,寡人定要趕盡殺絕”。


    劉辯雖然沒有殺幾個立威,確也起了恩威並施寬嚴相濟的效果。


    王允也明白了劉辯的意思,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劉辯會進步這麽快。但壞人需要有人去作,王允抱拳說道:“皇上,剛剛議降之人絕不是魏續一人,這些人都應該罷官”。


    劉辯點了點頭。


    立即就有人,上前把魏續一夥的官帽摘了下來,還有人跪地求饒,更多的是冷漠,因為在官場混了這麽久,都知道魏續被免,就是大勢己去,站錯了隊,自然要受到懲罰。


    宋憲在昨夜防禦洛陽一戰中頗有戰功,此時抱拳說道:“賊人雖然人多勢重,但都是烏合之眾,我們隻要守住城門不失,想必他們也攻不進來。到時他們一定會劫略一番,便會揚長而去”。


    劉辯輕輕搖了搖頭。


    “這群賊寇,也算驍勇,我們前方將士,並不是守城將士,不能力敵,而是守不住。賊寇力量強,人數多。他們沒有去攻打巴蜀的劉協,陳俊楠,就近也沒有去打劉慕和曹操,就直奔洛陽而來,他們會滿足金銀珠寶,他們要的是我的頭顱”!


    王允抱拳道:“皇上可棄洛陽,北上河內,冀州”。


    劉辯說道:“王司徒朝堂之上,處理各種事物,能力突出。但論軍事,卻是外行。宋憲你說說,朕該怎麽辦”?


    宋憲抱拳說道:“洛陽之地,確無險可守,關中平原和洛陽盆地的放在一起看,遠非關中那樣可以憑險固守,憑借幾座城就想擋住幾十萬大軍,純屬妄語。”


    劉辯說道:“你的意思。和王司徒一樣”?


    “不可說一至,洛陽的東南的嵩山,北麵的黃河也可稱險要,我們隻要棄了洛陽城,據嵩山、黃河而守。卻可守住前方後方,前方巴蜀之地,祥龍公按兵不動,可自保,出兵便會遇西涼,走長安便會遇洛陽。我們後方就是幽州,劉康稱帝,將寡兵少,幽州十六地,他隻有三地之利,外無爭援,內無勢力,我們可收複幽州,在作打算”。


    劉辯的真實想法就是收買人心,收買身邊這幾個文武官,可是他們把自己撫在這個位置上的。安撫一下這些文臣武將,他要的就是合情合理的安排,並且這個安排不能自己說,自己說出來,恐怕沒幾人會信,如果有這麽一個有名望的一說出來,就不一樣了,是呀!我們打不過,還可以跑呀,而且這逃跑還得合情合理,我們不是為逃跑而逃跑,我們是占據更重要的站略地形,我們身後還有一個勢力不大的劉康。人就是這樣,都在為自己作打算,為未來謀劃,給他們一個希望,他們就不會出什麽亂子。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都斷了投降的念想。最後是抓緊時間跟基層士卒打好關係,這上前線打仗擋刀的可是他們。


    策略既定,這正是劉辯心中所盼。他昨日英勇無比,贏得了無數忠誠之士的擁戴。這些人在朝廷中位高權重,若真讓他們屈身降服,內心必然抵觸。劉辯深知,此時他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一個希望,讓他們看到未來的光明。


    將士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強洛陽城的防禦。這座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古城,城牆高大而堅固。即便曾經有過一次內外夾攻的計謀,也未能趁機攻下洛陽。想要靠士兵攀爬攻城,強攻洛陽,更是難上加難。


    而黑山軍聯盟也在此刻蠢蠢欲動,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


    夜色漸濃,洛陽城的城牆上,火把如龍,將士們忙碌的身影在火光中穿梭。劉辯站在城牆之上,目光如炬,俯瞰著城外黑壓壓的敵軍營地。他的心中既有憂慮,又有堅定。他知道,時間不多了,必須盡快行動。


    他轉身對身邊的宋憲說道:“宋將軍,今夜便是行動之時。你率領一隊精兵,秘密出城,前往嵩山一帶布置防線。記住,一定要悄無聲息,不能讓敵軍有所察覺。”


    宋憲抱拳應諾,轉身離去。劉辯又召來王允,低聲吩咐道:“王司徒,你立刻起草一道詔書,傳令巴蜀的祥龍公和幽州的劉虞,公孫瓚,袁術和袁紹,等一卻能尊我為漢室天子的人,讓他們做好準備,帶兵來策應我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話三國祥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中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中庸並收藏鬼話三國祥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