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欲治天下先修身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梁山第一次參與地方政事,一縣公務之繁瑣,幾乎讓人忙得焦頭爛額。武鬆幹脆貼出告示來,高薪招聘曾在巨野做過主簿、典史、押司的地方小吏。
這些人勝在熟稔政務,但他們在地方上混得開,眼界也開,自然知道幫助梁山做事等同於叛逆謀反,一旦朝廷反攻倒算,沒有好下場。但武鬆對這些人的人品也是相當自信,隻要銀子足夠,別說幫梁山做事,就算要他們親自扯旗造反也不是難事。
就像閻婆惜說的那樣: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他使人送金子與你,你豈有推了轉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那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麵前須沒放迴的鬼!
這一招果然奏效,縣城公務班子迅速建立起來,一切都如從前般順暢。但這群小吏也沒快活多久,他們發現,以往的那些斂財手段不管用了,但凡有私拿銀子的,武鬆也不打不罵,隻要十倍罰沒。
不交?但凡頭腦正常些,都不會和梁山好漢講道理。
這一日,聞煥章拿著兩份地契走進來:“當家的,咱們這地契著實有些拿不出手。”
武鬆接過來一看,一份地契是梁山發放的,另一份則是官府的紅白契。梁山的地契用竹紙製成,經不起揉搓,印章也是馬馬虎虎,看上去就像假的一樣。
而官府的紅白契都用楮紙所製,堅韌細滑,印章清晰精致。
“的確有些丟人。”武鬆撚了撚梁山地契,居然一下子揉碎了。
“官府的楮紙,是四川眉山特供,咱們根本買不到。”
武鬆想了想,道:“紙張並不重要,公文契約,重要的是防偽,隻要咱們有防偽的手段,用什麽都是一樣。”
聞煥章道:“正是如此,連交子都用楮紙製作,正因為楮紙難得,否則還不天下大亂了。”
武鬆略一思忖,道:“用綢緞。一式兩份,寫好文書後簽字畫押,然後斜著剪開,衙門留一半,所有人留一半。需要驗偽時兩爿對照,做不得假。”
聞煥章大喜,心中暗讚,大頭領這腦袋裏裝的都是什麽,比文人手段還多。他卻不知,武鬆隻是將後世的騎縫章略作變換而已。
這時,門外走進一人,卻是智多星吳用。
“加亮先生,你怎得空迴來?”武鬆喜道。
吳用先給二人行了禮,才道:“武陶鎮布防事宜都安排妥當,正在修建工事,加固營寨,管教廣濟軍插翅難過。我見那邊無事,便迴來看看。”
聞煥章道:“加亮先生,我正有些衙門公務請教,快來快來!”
吳用笑道:“聞先生言重了,何來請教一說。我此次迴來,正是想起在濟州府有兩個舊識,正好舉薦給大頭領。”
“先生何不早說?”武鬆慍怒道。
吳用道:“也是閑下來才想起這事,這二人可不是尋常武將,而是兩個文人。一個姓蕭名讓,會寫諸家字體,無論蘇、黃、米、蔡,他都能寫的以假亂真,人稱聖手書生。他也是個落第舉人,因科考被人誣陷舞弊,終生不得再考。從此後開始使槍弄棒,舞劍輪刀,隻想有一天手刃仇人。”
“另一個換做玉臂匠金大堅,開得好石碑文,剔得好圖書玉石印記,亦會槍棒廝打。這人鐫刻技藝天下一絕,豆腐上也能雕花出來。”
武鬆大喜:“你快去請這二人來,咱們要做獨一份的地契文書,正需要身懷絕技的文人。餘下事,你與聞先生商量便是,這兩個但要金銀,隨你支取!”
吳用笑著施禮:“大頭領仁義!”
約莫半個時辰,吳用帶著兩個書生模樣的人走了進來,二人見了武鬆,伏身便拜,口稱:“早知梁山武鬆哥哥威名,心裏便有投奔的念頭,奈何家眷難拋,天幸梁山義軍奪了巨野城,叫我二人有幸得見武鬆哥哥。”
武鬆心中暗道,還得是讀書人,把落草為寇都說的這麽好聽,他攙起二人,熱絡寒暄一陣,便叫吳用帶著他們去做事了。
從梁山下來攻打鄆城、巨野,已是半個多月過去,雖然消息往來不曾間斷,但武鬆忽然有點想家了。
“我迴山上看看,巨野城就交給兩位先生了。”武鬆對聞煥章道。
說罷,武鬆與林衝兩個騎馬先奔鄆城縣趕來。
之所以先去鄆城,一來武鬆要看看鄆城是否也與巨野治理方法一致,二來是惦記著朱仝。
朱仝此人,武藝並非頂尖,但人品絕對沒的說,隻要能收歸己有,絕對是個可信任的人物。
到了鄆城,見城門大開,勒韁走進城區,偶爾可見一隊隊梁山嘍囉往來巡視,衣著整肅,並無絲毫閑散姿態。
“高成朔這人著實可用啊。”武鬆欣慰道。
林衝道:“也少不了王進哥哥的功勞。”他和王進在梁山上一起做教頭,除了教授槍棒,連軍容軍姿都約束甚嚴,深知梁山嘍囉的行為舉止非一朝一夕之功。
將走到縣衙,正見史進帶著一哨人馬過來,史進見了武鬆、林衝二人,下馬便拜,喜道:“兩位哥哥,看我又搶了上萬兩金銀!”
武鬆聞言,氣不打一處來,一腳將史進蹬出一丈多遠:“搶!搶!你這殺才很會搶嗎?”
林衝忍住笑攔住武鬆:“大頭領息怒,史進一時失言,莫怪他無知。”
史進初時發懵,聽了林衝的話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立刻笑嘻嘻磕頭:“哥哥打得好,是我說錯了話,再有一次,我就把這張嘴縫上!”
武鬆歎了口氣:“兄弟,自古沒有白頭賊,咱們打下哪裏,都要得民心,唯有這樣才能換得好名聲。隻要黎民百姓交口稱讚,沒人在乎咱們是如何起家的。”
“這些日子大夥嘔心瀝血,圖的是什麽,就為了讓百姓說一聲好!你出去搜羅金銀,也是有功勞的,但那叫劫富濟貧、造福黔首,懂不懂?”
“還有,絕不可見利忘義坑害了好人,更不能被小人利用,敗壞我梁山名聲,若被我知道有人敢殺良奪財,我絕不饒他!”
史進諾諾稱是,心中暗道,這些話不止說給我聽,更是叫我轉給高成朔哥哥才對。
三人一起走進官衙,發現門口站著兩人,正是高成朔與朱仝。
這些人勝在熟稔政務,但他們在地方上混得開,眼界也開,自然知道幫助梁山做事等同於叛逆謀反,一旦朝廷反攻倒算,沒有好下場。但武鬆對這些人的人品也是相當自信,隻要銀子足夠,別說幫梁山做事,就算要他們親自扯旗造反也不是難事。
就像閻婆惜說的那樣: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他使人送金子與你,你豈有推了轉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那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麵前須沒放迴的鬼!
這一招果然奏效,縣城公務班子迅速建立起來,一切都如從前般順暢。但這群小吏也沒快活多久,他們發現,以往的那些斂財手段不管用了,但凡有私拿銀子的,武鬆也不打不罵,隻要十倍罰沒。
不交?但凡頭腦正常些,都不會和梁山好漢講道理。
這一日,聞煥章拿著兩份地契走進來:“當家的,咱們這地契著實有些拿不出手。”
武鬆接過來一看,一份地契是梁山發放的,另一份則是官府的紅白契。梁山的地契用竹紙製成,經不起揉搓,印章也是馬馬虎虎,看上去就像假的一樣。
而官府的紅白契都用楮紙所製,堅韌細滑,印章清晰精致。
“的確有些丟人。”武鬆撚了撚梁山地契,居然一下子揉碎了。
“官府的楮紙,是四川眉山特供,咱們根本買不到。”
武鬆想了想,道:“紙張並不重要,公文契約,重要的是防偽,隻要咱們有防偽的手段,用什麽都是一樣。”
聞煥章道:“正是如此,連交子都用楮紙製作,正因為楮紙難得,否則還不天下大亂了。”
武鬆略一思忖,道:“用綢緞。一式兩份,寫好文書後簽字畫押,然後斜著剪開,衙門留一半,所有人留一半。需要驗偽時兩爿對照,做不得假。”
聞煥章大喜,心中暗讚,大頭領這腦袋裏裝的都是什麽,比文人手段還多。他卻不知,武鬆隻是將後世的騎縫章略作變換而已。
這時,門外走進一人,卻是智多星吳用。
“加亮先生,你怎得空迴來?”武鬆喜道。
吳用先給二人行了禮,才道:“武陶鎮布防事宜都安排妥當,正在修建工事,加固營寨,管教廣濟軍插翅難過。我見那邊無事,便迴來看看。”
聞煥章道:“加亮先生,我正有些衙門公務請教,快來快來!”
吳用笑道:“聞先生言重了,何來請教一說。我此次迴來,正是想起在濟州府有兩個舊識,正好舉薦給大頭領。”
“先生何不早說?”武鬆慍怒道。
吳用道:“也是閑下來才想起這事,這二人可不是尋常武將,而是兩個文人。一個姓蕭名讓,會寫諸家字體,無論蘇、黃、米、蔡,他都能寫的以假亂真,人稱聖手書生。他也是個落第舉人,因科考被人誣陷舞弊,終生不得再考。從此後開始使槍弄棒,舞劍輪刀,隻想有一天手刃仇人。”
“另一個換做玉臂匠金大堅,開得好石碑文,剔得好圖書玉石印記,亦會槍棒廝打。這人鐫刻技藝天下一絕,豆腐上也能雕花出來。”
武鬆大喜:“你快去請這二人來,咱們要做獨一份的地契文書,正需要身懷絕技的文人。餘下事,你與聞先生商量便是,這兩個但要金銀,隨你支取!”
吳用笑著施禮:“大頭領仁義!”
約莫半個時辰,吳用帶著兩個書生模樣的人走了進來,二人見了武鬆,伏身便拜,口稱:“早知梁山武鬆哥哥威名,心裏便有投奔的念頭,奈何家眷難拋,天幸梁山義軍奪了巨野城,叫我二人有幸得見武鬆哥哥。”
武鬆心中暗道,還得是讀書人,把落草為寇都說的這麽好聽,他攙起二人,熱絡寒暄一陣,便叫吳用帶著他們去做事了。
從梁山下來攻打鄆城、巨野,已是半個多月過去,雖然消息往來不曾間斷,但武鬆忽然有點想家了。
“我迴山上看看,巨野城就交給兩位先生了。”武鬆對聞煥章道。
說罷,武鬆與林衝兩個騎馬先奔鄆城縣趕來。
之所以先去鄆城,一來武鬆要看看鄆城是否也與巨野治理方法一致,二來是惦記著朱仝。
朱仝此人,武藝並非頂尖,但人品絕對沒的說,隻要能收歸己有,絕對是個可信任的人物。
到了鄆城,見城門大開,勒韁走進城區,偶爾可見一隊隊梁山嘍囉往來巡視,衣著整肅,並無絲毫閑散姿態。
“高成朔這人著實可用啊。”武鬆欣慰道。
林衝道:“也少不了王進哥哥的功勞。”他和王進在梁山上一起做教頭,除了教授槍棒,連軍容軍姿都約束甚嚴,深知梁山嘍囉的行為舉止非一朝一夕之功。
將走到縣衙,正見史進帶著一哨人馬過來,史進見了武鬆、林衝二人,下馬便拜,喜道:“兩位哥哥,看我又搶了上萬兩金銀!”
武鬆聞言,氣不打一處來,一腳將史進蹬出一丈多遠:“搶!搶!你這殺才很會搶嗎?”
林衝忍住笑攔住武鬆:“大頭領息怒,史進一時失言,莫怪他無知。”
史進初時發懵,聽了林衝的話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立刻笑嘻嘻磕頭:“哥哥打得好,是我說錯了話,再有一次,我就把這張嘴縫上!”
武鬆歎了口氣:“兄弟,自古沒有白頭賊,咱們打下哪裏,都要得民心,唯有這樣才能換得好名聲。隻要黎民百姓交口稱讚,沒人在乎咱們是如何起家的。”
“這些日子大夥嘔心瀝血,圖的是什麽,就為了讓百姓說一聲好!你出去搜羅金銀,也是有功勞的,但那叫劫富濟貧、造福黔首,懂不懂?”
“還有,絕不可見利忘義坑害了好人,更不能被小人利用,敗壞我梁山名聲,若被我知道有人敢殺良奪財,我絕不饒他!”
史進諾諾稱是,心中暗道,這些話不止說給我聽,更是叫我轉給高成朔哥哥才對。
三人一起走進官衙,發現門口站著兩人,正是高成朔與朱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