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避其鋒芒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滔一聲慘叫落下馬去,他這一墜馬,唿延灼心神大亂,隻是第一次陣戰,兩名先鋒官一個被擒,一個生死不知,這仗還怎麽打?
“全力追擊!”唿延灼怒極,命連環馬盡數壓上。
然而梁山好漢都是輕騎,重甲又哪裏追得上,眼見梁山軍陣都退了迴去,麵前數道交錯壕溝,官軍隻得退兵。
魯智深退迴了本陣,憤憤道:“什麽連環甲,擋不住灑家一禪杖!”
秦明在一旁笑而不語,魯智深說得不錯,他們所用的重兵器專能破甲,但若是單人獨騎也就罷了,連環馬陣鋪天蓋地,不下三四千人,豈是他們兩個能殺光的?
一旦陷入陣中,除非生出雙翅,否則必被踏成肉泥。
武鬆也是第一次見到連環馬,他真正理解了具裝重騎的可怕之處,這數千騎兵,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隻露四蹄,人掛甲隻露著一雙眼睛。
什麽刀槍箭矢都無大用處,除非有上千個秦明、魯智深這樣的猛將,或可與之抗衡,但那無異於做夢一樣。
林衝道:“大哥,此陣不可力敵,待鉤鐮槍練成,攻守之勢立刻逆轉,何必急在一時。”
魯智深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隻是這半日廝殺,幾人立功,自己卻連根毛都沒沾到,心中有些抑鬱。
吳用笑道:“諸位莫怕無功可立,待破了連環馬,必有大顯身手之時。”
大軍迴了梁山,眾人都為今日打了勝仗而高興,隻有武鬆默不作聲。連環甲他已看過,這玩意兒用來防守或者針對步兵還行,對騎兵根本追不上,又受地形限製,沒什麽可怕的。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淩振的火炮。
武鬆命手下暫退出鴨嘴灘小寨,寨中一人不留,以防火炮攻擊,另叫三阮在鴨嘴灘背麵陳列水軍,防止官兵尋船渡過來。
吳用道:“大頭領好謹慎,自岸邊到鴨嘴灘小寨有七八裏遠,縱是火炮也打不了這麽遠。”
聞煥章道:“加亮先生差矣,我在東京時,曾隨一個好友見識過火藥窯子作,試射之霹靂炮,有的能打到十餘裏外。雖準頭差些,威力卻不可小覷。”
武鬆麵色不善,道:“若真如此,須早將對麵炮手擒下,免生禍害!”
再說官軍營寨中,韓滔被一箭傷了左目,險些丟了性命,已被送迴東京去醫治。
唿延灼送走韓滔,心中憂愁,他今日鬥將,本來想憑著家傳武藝斬殺幾個山賊,挫一挫梁山銳氣,萬沒想到梁山賊子如此武藝高強,非但沒勝,反倒折了自家兩員大將,可謂得不償失。更讓唿延灼憂慮的是,山賊似乎認得連環馬,完全沒有交戰意圖,見了就跑,而連環馬雖強,卻隻在陸上有用,過不得水泊,這可如何是好?
思忖良久,唿延灼命人喚淩振入帳。淩振到了帥帳,唿延灼道:“我久聞你大名,特意與高太尉將你從甲仗庫調來,以對付梁山賊人。如今賊人見了連環馬便避戰,隻等你火炮建功。”
淩振道:“屬下今日勘探遠近,在岸邊便可炮擊賊寇坡下那座山寨,叫他們聞炮聲而喪膽。”
唿延灼道:“好,待到入夜便行事!”
淩振道:“屬下有一個主意,今日炮擊敵寨,隻為震懾。待到明日再交戰時,將軍率連環馬將賊寇趕迴水泊,屬下將火炮裝船,便可直擊敵軍大寨!”
唿延灼大喜:“如此甚妙!”
戌時,淩振率手下軍漢出營,用大車將各式火炮拉到水泊邊上。他此次共帶了三種火炮,第一是風火炮,第二是金輪炮,第三是子母炮。
眾軍漢在水邊搭建好炮架,淩振逐個調整角度,便裝填火藥,開始放炮。
武鬆剛剛練完了金剛訣,在院子中擦洗完畢,忽然聽到遠處傳來炮響,便穿上衣裳來到宛子城關外查看。
但見水泊對麵火光閃動,聲響巨大,片刻後,有山下嘍囉來報,官軍一連放了十餘炮,有三枚打到鴨嘴灘小寨中,落彈處,木柱已成齏粉。其餘都失了準頭,有的入水,有的自寨子頂上飛過去。
這時,吳用、聞煥章也都出來查看,聽到奏報,聞煥章道:“第一輪隻是試射,下一輪會更準。”
武鬆暗讚,這個聞先生真是內行。他曾經讀過類似的兵器知識,後世用來調整火炮射擊精度的東西叫炮用象限儀,實際上就是通過改變火炮射擊角度,決定炮彈飛出的距離。
宋朝時當然沒有這玩意,隻能憑借炮手經驗來調整。
片刻後,第二輪射擊完畢,又有嘍囉來報,此次六發打入寨中,其餘偏出。待到第三輪時,十餘發炮彈隻有一發偏出。
聞煥章驚道:“這炮手不俗,隻三輪試射,便將炮口調教得如此之準。”
吳用問道:“既然火炮威力驚人,何不在陣前使用?”
“容易誤傷。第一輪試射是最不準的,炮口低上幾分,就打到自家陣中了。”武鬆解釋道,“除非昨日試射好了,但咱們探馬齊備,這麽大動靜,怎瞞得過人?”
火炮一共打了十幾輪才停止,次日清晨,眾人一起去查看,發現鴨嘴灘小寨已經破爛不堪,火炮射來的石彈小的比拳頭大,大的有七八斤重,若是挨著人身,隻怕筋斷骨折。
眾人都稱讚武鬆料敵之先,武鬆道:“有此火炮在,心裏總不踏實,總要想法子誘敵深入。”
次日,唿延灼又來搦戰,梁山卻不應戰,隻在宛子城中不出。
過了辰時,唿延灼見梁山讓出空蕩蕩水泊,便命軍漢將征調來小船下水,將一墩墩火炮運到船上,打算炮擊宛子城。
有探子在蘆葦叢中見了,火速迴報,武鬆得知後大喜,道:“此人雖懂火炮,卻是個外行!”
眾人不解道:“大頭領何出此言?”
武鬆道:“小船單薄,火炮後坐力巨大,哪有將火炮置於小船上發射的,一輩子也找不到準頭!這人怕是沒經過幾次實戰。”
聞煥章道:“火器庫中,生鏽的火炮比沒生鏽的多,哪有什麽實戰?”
“既如此,阮氏兄弟的買賣來了!”吳用喜道。
“全力追擊!”唿延灼怒極,命連環馬盡數壓上。
然而梁山好漢都是輕騎,重甲又哪裏追得上,眼見梁山軍陣都退了迴去,麵前數道交錯壕溝,官軍隻得退兵。
魯智深退迴了本陣,憤憤道:“什麽連環甲,擋不住灑家一禪杖!”
秦明在一旁笑而不語,魯智深說得不錯,他們所用的重兵器專能破甲,但若是單人獨騎也就罷了,連環馬陣鋪天蓋地,不下三四千人,豈是他們兩個能殺光的?
一旦陷入陣中,除非生出雙翅,否則必被踏成肉泥。
武鬆也是第一次見到連環馬,他真正理解了具裝重騎的可怕之處,這數千騎兵,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隻露四蹄,人掛甲隻露著一雙眼睛。
什麽刀槍箭矢都無大用處,除非有上千個秦明、魯智深這樣的猛將,或可與之抗衡,但那無異於做夢一樣。
林衝道:“大哥,此陣不可力敵,待鉤鐮槍練成,攻守之勢立刻逆轉,何必急在一時。”
魯智深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隻是這半日廝殺,幾人立功,自己卻連根毛都沒沾到,心中有些抑鬱。
吳用笑道:“諸位莫怕無功可立,待破了連環馬,必有大顯身手之時。”
大軍迴了梁山,眾人都為今日打了勝仗而高興,隻有武鬆默不作聲。連環甲他已看過,這玩意兒用來防守或者針對步兵還行,對騎兵根本追不上,又受地形限製,沒什麽可怕的。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淩振的火炮。
武鬆命手下暫退出鴨嘴灘小寨,寨中一人不留,以防火炮攻擊,另叫三阮在鴨嘴灘背麵陳列水軍,防止官兵尋船渡過來。
吳用道:“大頭領好謹慎,自岸邊到鴨嘴灘小寨有七八裏遠,縱是火炮也打不了這麽遠。”
聞煥章道:“加亮先生差矣,我在東京時,曾隨一個好友見識過火藥窯子作,試射之霹靂炮,有的能打到十餘裏外。雖準頭差些,威力卻不可小覷。”
武鬆麵色不善,道:“若真如此,須早將對麵炮手擒下,免生禍害!”
再說官軍營寨中,韓滔被一箭傷了左目,險些丟了性命,已被送迴東京去醫治。
唿延灼送走韓滔,心中憂愁,他今日鬥將,本來想憑著家傳武藝斬殺幾個山賊,挫一挫梁山銳氣,萬沒想到梁山賊子如此武藝高強,非但沒勝,反倒折了自家兩員大將,可謂得不償失。更讓唿延灼憂慮的是,山賊似乎認得連環馬,完全沒有交戰意圖,見了就跑,而連環馬雖強,卻隻在陸上有用,過不得水泊,這可如何是好?
思忖良久,唿延灼命人喚淩振入帳。淩振到了帥帳,唿延灼道:“我久聞你大名,特意與高太尉將你從甲仗庫調來,以對付梁山賊人。如今賊人見了連環馬便避戰,隻等你火炮建功。”
淩振道:“屬下今日勘探遠近,在岸邊便可炮擊賊寇坡下那座山寨,叫他們聞炮聲而喪膽。”
唿延灼道:“好,待到入夜便行事!”
淩振道:“屬下有一個主意,今日炮擊敵寨,隻為震懾。待到明日再交戰時,將軍率連環馬將賊寇趕迴水泊,屬下將火炮裝船,便可直擊敵軍大寨!”
唿延灼大喜:“如此甚妙!”
戌時,淩振率手下軍漢出營,用大車將各式火炮拉到水泊邊上。他此次共帶了三種火炮,第一是風火炮,第二是金輪炮,第三是子母炮。
眾軍漢在水邊搭建好炮架,淩振逐個調整角度,便裝填火藥,開始放炮。
武鬆剛剛練完了金剛訣,在院子中擦洗完畢,忽然聽到遠處傳來炮響,便穿上衣裳來到宛子城關外查看。
但見水泊對麵火光閃動,聲響巨大,片刻後,有山下嘍囉來報,官軍一連放了十餘炮,有三枚打到鴨嘴灘小寨中,落彈處,木柱已成齏粉。其餘都失了準頭,有的入水,有的自寨子頂上飛過去。
這時,吳用、聞煥章也都出來查看,聽到奏報,聞煥章道:“第一輪隻是試射,下一輪會更準。”
武鬆暗讚,這個聞先生真是內行。他曾經讀過類似的兵器知識,後世用來調整火炮射擊精度的東西叫炮用象限儀,實際上就是通過改變火炮射擊角度,決定炮彈飛出的距離。
宋朝時當然沒有這玩意,隻能憑借炮手經驗來調整。
片刻後,第二輪射擊完畢,又有嘍囉來報,此次六發打入寨中,其餘偏出。待到第三輪時,十餘發炮彈隻有一發偏出。
聞煥章驚道:“這炮手不俗,隻三輪試射,便將炮口調教得如此之準。”
吳用問道:“既然火炮威力驚人,何不在陣前使用?”
“容易誤傷。第一輪試射是最不準的,炮口低上幾分,就打到自家陣中了。”武鬆解釋道,“除非昨日試射好了,但咱們探馬齊備,這麽大動靜,怎瞞得過人?”
火炮一共打了十幾輪才停止,次日清晨,眾人一起去查看,發現鴨嘴灘小寨已經破爛不堪,火炮射來的石彈小的比拳頭大,大的有七八斤重,若是挨著人身,隻怕筋斷骨折。
眾人都稱讚武鬆料敵之先,武鬆道:“有此火炮在,心裏總不踏實,總要想法子誘敵深入。”
次日,唿延灼又來搦戰,梁山卻不應戰,隻在宛子城中不出。
過了辰時,唿延灼見梁山讓出空蕩蕩水泊,便命軍漢將征調來小船下水,將一墩墩火炮運到船上,打算炮擊宛子城。
有探子在蘆葦叢中見了,火速迴報,武鬆得知後大喜,道:“此人雖懂火炮,卻是個外行!”
眾人不解道:“大頭領何出此言?”
武鬆道:“小船單薄,火炮後坐力巨大,哪有將火炮置於小船上發射的,一輩子也找不到準頭!這人怕是沒經過幾次實戰。”
聞煥章道:“火器庫中,生鏽的火炮比沒生鏽的多,哪有什麽實戰?”
“既如此,阮氏兄弟的買賣來了!”吳用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