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花榮和杜嶨跪拜叩首,武鬆心中暗道,倘若江湖人結拜,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無論遠近親疏,都定要拉過來磕幾個頭,互稱兄弟,但這樣的兄弟,又有多少情分呢?


    朱武也曾和史進結為兄弟,史進被囚於華州,他和陳達、楊春三人卻坐視不理,最後還是魯智深舍身涉險,自投羅網後才引來梁山大軍救出史進;宋江和晁蓋也是結義兄弟,卻為了權位之爭將晁蓋孤立,乃至失去了一切。


    花榮此刻看中杜嶨,那便隻和杜嶨結義,絕不會為了大家麵上好看,將武鬆和林衝也硬拉進來。


    花榮並不是江湖人,但這樣純粹的人,在江湖上很難尋得見了,值得結交!


    二人結拜後,杜嶨變成了花榮的大哥,花榮將自己渾家崔氏和妹子花小妹叫出來相見,也拜了杜嶨。


    結拜之後,花榮仍拉著三人去演武,問起武鬆用何兵器,武鬆說是雙刀,不便切磋對戰。花榮便道:“哥哥與我切磋拳腳,如何?”


    武鬆笑道:“賢弟真是好武之人,隻是我手重,你多擔待。”


    林衝和杜嶨對視一眼,知道花榮要吃苦頭了。在梁山上,他們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和武鬆比試拳腳,武鬆非但力氣奇大,手腳都硬的像石頭,擋他幾拳便手臂發麻。


    更讓人無奈的是,即使打到武鬆身上,他也渾不在意,放眼梁山,也隻有魯智深才能和武鬆鬥到百合以上。


    二人整束衣裝落到場中,花榮使得是本朝最常見的太祖長拳,他臂長腿長,打起拳來煞是好看。武鬆則用周侗教他的羅漢拳應對。


    這兩種拳法,一個“行似遊龍,動如閃電”,一個“步隨手變,剛柔並濟”。打了十幾個迴合,花榮忍不住叫了聲“且住”,便收手跳出圈外。


    “哥哥這身子難道是鐵鑄的?花榮認輸了!”花榮扯開衣袖,見自己白皙的手臂都泛青發紅,那是與武鬆格擋碰撞所致。


    武鬆連連告罪,道:“我練的都是粗笨功夫,上不得台麵,疆場廝殺,還須兄弟的快馬長槍才行。”


    花榮有些鬱悶,他素來心高氣傲,想不到武鬆三人都壓了自己一頭。


    杜嶨道:“兄弟,武藝一說,本就各有所長,該讓我們見識一下弓箭神技了。”


    花榮命手下軍漢拿過幾副弓箭,武鬆對弓箭是全然不會,隻能拉得開弓,羽箭去何處,那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林衝倒是練過射術,但眼見荒廢已久,五十步外的靶子,十支箭還脫了三支。杜嶨比林衝強了不少,十支箭都上靶,有兩支還落在靶心處。


    花榮拿過自己的黑漆弓來,搭上羽箭,卻不瞄靶心,而是朝天上射了一箭。羽箭飛出幾十丈高,又急墜直下,這時,花榮的第二支箭射出,流星趕月一般,將空中下落的羽箭當中攔斷!


    武鬆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這射術,豈止驚人,簡直非人!


    花榮又接連射出六支箭,六支箭都射在另一張空靶上,密密匝匝一小簇。走近了看去,發現這六支箭竟在靶上排出一朵六出雪花的形狀來。


    “果真神技!”三人齊聲讚歎。


    武鬆連連慨歎:“賢弟有此射術,沙場上誰人敢站在你身前?”


    花榮道:“我家先祖定下的規矩,沙場之上除非救人時緊迫,否則不許暗箭傷人。”


    四人各自見識了彼此本領,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相識不過一日,倒似是多年兄弟般熟絡。


    當晚花榮又設下宴席款待三人,席間觥籌交錯,花榮便問起武鬆是如何與宋江相識。


    武鬆道:“我久仰鄆城及時雨宋公明哥哥大名,特意到鄆城去拜訪的,後來又一同去了托塔天王晁蓋家中,結識東溪村吳用先生,可謂不虛此行。”


    林衝卻知道武鬆那次的經曆,道:“去了趟鄆城,卻又惹了場官司。”


    花榮問及詳情,林衝便將宋江邀雷橫、朱仝與武鬆結識,雷橫卻想拿武鬆邀功之事說了。


    花榮聽了破口大罵:“這小人!又害我公明哥哥名聲,又差點讓武鬆哥哥陷於險地,該殺!”


    “兄弟莫動怒,憑他能奈我何?”武鬆道。


    “公明哥哥什麽都好,就是交遊太廣,良莠不齊,唉,我與他也有四五年不見了。”


    武鬆適時道:“四五年前賢弟才多大,隻怕還未成人吧。”


    “不錯!我與公明哥哥相識那年才十五歲。”


    花榮十五歲那年父親病逝,他帶著花小妹兩個無依無靠。依照宋時選官製度,像花榮這樣的將門子弟是可以采用察舉製做官的,也的確有父親的舊友推舉花榮做官。


    但是,此時的官場腐敗成風,所謂察舉製,早就成了賣官鬻爵的樂土,不管你有多大本事、是什麽人推舉上來的,不用銀子鋪路,一概無視。


    花家世代為國效命,最後落得後世子弟連官都做不上。與此同時,花家官邸被收迴,花榮不得已帶著花小妹住了客棧。


    此時的花榮武藝有成,他得知難為自己的人是青州知府慕容彥達,便要去刺殺。恰好這日宋江路過青州,與花榮住在同一家客棧,聞聽兄妹二人在房中哭泣,宋江起了憐憫之心,便敲開房門詢問。


    花榮好不容易尋著人傾訴,便將事情始末一一說了,宋江聞聽,立刻阻止花榮刺殺慕容知府的念頭,道:“你且再等幾日,或許事情會有轉機。否則你犯下死罪,拋下你妹妹孤苦伶仃,豈是為人父兄的本分?”


    三天後,花榮接到了一紙任狀,命他到清風寨做一個武知寨。雖然一個知寨比起應得的官職差之甚遠,好歹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這時花榮才知道,宋江為了他這件事花了許多銀子,托了不少人情。從此之後,花榮敬宋江如父如兄,每月信件往來、逢年過節捎送禮物,從無遺漏。


    “果然不愧是及時雨!”武鬆三人齊讚,宋江這件事做的,任誰都挑不出瑕疵來。


    與素昧平生之人偶遇,就能傾力相助不圖迴報,這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難怪花榮對宋江如此相敬,他的命運,已經因宋江而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聲會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聲會色並收藏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