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天佑星歸心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時遷病體漸強,但仍是食少覺多,武鬆隻得獨自出門,這一次仍往州橋方向走。
武鬆昨晚仔細思量,越來越覺昨日遇見的少年黃煥不是普通人家孩子。即便說宋朝讀書人多,但黃煥關注的問題可不是經史子集,都是些治國要略、君王得失。
而且,黃煥昨天有一句失言,他說了四個字“通鑒中說”,立刻又住口不言。
何為通鑒?唯有《資治通鑒》。據說,《資治通鑒》是帝王之書,隻有黃帝和太子才能看,其餘臣子甚至皇子看了,都算是謀反。
黃煥會是太子?那不就是後來的欽宗趙桓嗎?
武鬆難以確定,因此又往茶樓方向走,看能不能再遇見黃煥,他對這個少年多了幾分好奇。
眼看到了州橋,街邊見一群人圍著叫好,隱約聽到棍棒舞動風聲。
武鬆是個好武之人,便湊上去看。隻見空場中一個九尺大漢正在耍棍,這人的棍法迅猛無比,一搗一劈都力貫正中,而圈點伸縮時又有槍法的奧妙。
眾人喝彩聲中,大漢棍法使得興起,一式“二郎救母”,大棍當空落下,在堅硬的黃土地上打出一道深痕來。
收了長棍,大漢反拿銅鑼,轉著圈的受賞,開封城裏人眼界開闊,即使手上沒功夫,眼睛裏卻不揉沙子,這大漢的棍棒的確折服人,於是一個個掏出銅錢碎銀來打賞。
武鬆趁機細看大漢,這人比自己還高幾分,臉龐輪廓剛硬如刀削,肩背粗壯似老樹,端的是罕見的好筋骨。
大漢走到武鬆身前,武鬆摸出五兩銀子來,讚道:“使得好棍法,倒似槍矛!”
大漢一怔:“哥哥是行家,隻是東京城內不許動槍矛。”
兩人隻說了這麽一句話,周圍人群便被衝散了,一群潑皮闖進圈內,先將大漢立在地上的棍棒盡都攪亂了,又伸手來捉大漢:“哪個許你在此演武的?”
大漢伸手去阻攔,幾個潑皮一起上手,將大漢的銅鑼掀翻在地,銅錢銀子都掉在地上。大漢暴怒,一腳踹翻一個潑皮,又揮拳打倒兩人。
潑皮搶起地上棍棒,一擁而上,圍觀人群盡都散了去,大漢勇武難當,雖是以一敵眾,也搶過一條棍棒,接連打翻了七八個人。
武鬆眼見路那頭來了一群公人,扯住大漢的手道:“官府來人了,趕緊走!”
大漢被武鬆扯了個趔趄,順勢撿起地上的五兩銀子,二人邁開長腿跑出兩條街去,直到僻靜處才停下。
“隻剩哥哥給的五兩銀子了。”大漢苦笑道。
武鬆問道:“賢兄如此武藝,何以淪落街頭?”
大漢搖搖頭:“本來在西軍混飯吃,被一個都虞侯欺淩,我一槍戳死了他便逃了出來。”
武鬆不禁無語,這大漢的本事比王進、魯智深也不差,三人都是能在陣前做主將的材料,在軍中卻都混不下去,可見邊軍也不是幹淨地方。
“敢問賢兄高姓大名?”
“小人杜嶨……”
杜嶨?杜嶨!
武鬆真想放聲大笑,這趟東京來得太值了!不但遇到了金劍先生李助,還遇到了王慶手下第一猛將杜嶨,這已經無法用運氣來解釋!實在是天助武鬆,天助梁山!
武鬆也說了自己姓名,杜嶨也是一驚,連忙參拜。敘禮完畢,杜嶨道:“哥哥好大膽子,你做下的大事江湖上都傳開了,居然還在東京!”
武鬆道:“區區東京,有什麽來不得?”
武鬆帶杜嶨迴了客棧,二人要了酒食痛飲,武鬆對杜嶨的武藝甚是好奇,若無名師指點,絕對練不成這樣的武藝,他可是少數幾個能與盧俊義鬥到數十迴合的猛人。
杜嶨喝了幾碗酒,才打開了話匣子。原來他竟是名將之後,祖上是唐朝中期的名將渾瑊。渾瑊曾是李光弼、郭子儀的部將,靠著騎射與槍矛功夫勇冠三軍,積累軍功無數,德宗年間,曾做到中書令、太師,去世後配饗唐德宗廟廷。
後來朝代更迭,戰亂不斷,渾姓為保家人平安,隱居於草原大漠,改姓為杜。後來家族日漸衰落,除了祖傳的武藝之外,也沒剩下什麽了。
武鬆不禁慨歎,就連如此顯赫的家族也都淹沒於曆史塵埃之中,後人還做了山匪強賊,真是世事難料。
“賢兄,隨我去梁山吧!招兵買馬,做一番大事!”
杜嶨哈哈大笑,納頭便拜:“小弟求之不得!”
然後,武鬆又收到了玄女娘娘的語音提示:“天佑星歸心。”
這次武鬆並沒有太過驚訝,憑杜嶨的本事,給一個天罡稱號絕對相稱。難怪遇到李助後緊接著就能遇到杜嶨,就像地佐星呂方和地佑星郭盛一樣,佐佑星宿果然是一對,基本上同時出現。
又在東京住了兩天,時遷身體已痊愈,武鬆又買了匹好馬,三人直奔陽武縣而來。
途中打尖,武鬆與掌櫃閑聊,這掌櫃倒是個博學的,說了些關於陽武縣的事。陽武縣自秦朝時設立,張良曾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那個博浪沙就是陽武縣所屬。
陽武縣縣城不大,與清河縣也差不多,打聽一番,得知縣裏有兩個坊市,一東一西,都有鐵匠鋪。
順路來到東坊市,三間鐵匠鋪逐個拜訪,沒尋到叫湯隆的,到了西坊市,走進第一家鐵匠鋪,屋裏有三個鐵匠正在揮錘,武鬆看到正中那人,心中暗唿:是他了!
湯隆或許是最好認的一個好漢,隻需記住他的綽號——金錢豹子,再對應他這一身麻點,大概就不會錯。
“兀那待詔,有好鋼鐵嗎?”武鬆直接問道。(待詔是對各種手藝人的尊稱,這裏就指鐵匠。)
湯隆抬頭看了一眼,或許是被武鬆高大的身形所懾,他下意識眯了下眼睛:“官人要打什麽物件?”
“若有好鐵,為我打十八般兵器各十套。”
湯隆提起腳下的鐵瓜錘,喝道:“你來消遣我不成?”他這鐵瓜錘有三十餘斤,柄長三尺有餘,揮起來威力奇大。
“誰願意消遣你,我又不是給不起錢?”武鬆掏出一個大金錠放在鐵砧上,猛地抬手一拍,金錠頓時變成一個金餅子。
湯隆一驚,喝道:“好殺才,不懷好意!”說罷雙手揮起鐵瓜錘,朝武鬆肩頭砸下來。
武鬆昨晚仔細思量,越來越覺昨日遇見的少年黃煥不是普通人家孩子。即便說宋朝讀書人多,但黃煥關注的問題可不是經史子集,都是些治國要略、君王得失。
而且,黃煥昨天有一句失言,他說了四個字“通鑒中說”,立刻又住口不言。
何為通鑒?唯有《資治通鑒》。據說,《資治通鑒》是帝王之書,隻有黃帝和太子才能看,其餘臣子甚至皇子看了,都算是謀反。
黃煥會是太子?那不就是後來的欽宗趙桓嗎?
武鬆難以確定,因此又往茶樓方向走,看能不能再遇見黃煥,他對這個少年多了幾分好奇。
眼看到了州橋,街邊見一群人圍著叫好,隱約聽到棍棒舞動風聲。
武鬆是個好武之人,便湊上去看。隻見空場中一個九尺大漢正在耍棍,這人的棍法迅猛無比,一搗一劈都力貫正中,而圈點伸縮時又有槍法的奧妙。
眾人喝彩聲中,大漢棍法使得興起,一式“二郎救母”,大棍當空落下,在堅硬的黃土地上打出一道深痕來。
收了長棍,大漢反拿銅鑼,轉著圈的受賞,開封城裏人眼界開闊,即使手上沒功夫,眼睛裏卻不揉沙子,這大漢的棍棒的確折服人,於是一個個掏出銅錢碎銀來打賞。
武鬆趁機細看大漢,這人比自己還高幾分,臉龐輪廓剛硬如刀削,肩背粗壯似老樹,端的是罕見的好筋骨。
大漢走到武鬆身前,武鬆摸出五兩銀子來,讚道:“使得好棍法,倒似槍矛!”
大漢一怔:“哥哥是行家,隻是東京城內不許動槍矛。”
兩人隻說了這麽一句話,周圍人群便被衝散了,一群潑皮闖進圈內,先將大漢立在地上的棍棒盡都攪亂了,又伸手來捉大漢:“哪個許你在此演武的?”
大漢伸手去阻攔,幾個潑皮一起上手,將大漢的銅鑼掀翻在地,銅錢銀子都掉在地上。大漢暴怒,一腳踹翻一個潑皮,又揮拳打倒兩人。
潑皮搶起地上棍棒,一擁而上,圍觀人群盡都散了去,大漢勇武難當,雖是以一敵眾,也搶過一條棍棒,接連打翻了七八個人。
武鬆眼見路那頭來了一群公人,扯住大漢的手道:“官府來人了,趕緊走!”
大漢被武鬆扯了個趔趄,順勢撿起地上的五兩銀子,二人邁開長腿跑出兩條街去,直到僻靜處才停下。
“隻剩哥哥給的五兩銀子了。”大漢苦笑道。
武鬆問道:“賢兄如此武藝,何以淪落街頭?”
大漢搖搖頭:“本來在西軍混飯吃,被一個都虞侯欺淩,我一槍戳死了他便逃了出來。”
武鬆不禁無語,這大漢的本事比王進、魯智深也不差,三人都是能在陣前做主將的材料,在軍中卻都混不下去,可見邊軍也不是幹淨地方。
“敢問賢兄高姓大名?”
“小人杜嶨……”
杜嶨?杜嶨!
武鬆真想放聲大笑,這趟東京來得太值了!不但遇到了金劍先生李助,還遇到了王慶手下第一猛將杜嶨,這已經無法用運氣來解釋!實在是天助武鬆,天助梁山!
武鬆也說了自己姓名,杜嶨也是一驚,連忙參拜。敘禮完畢,杜嶨道:“哥哥好大膽子,你做下的大事江湖上都傳開了,居然還在東京!”
武鬆道:“區區東京,有什麽來不得?”
武鬆帶杜嶨迴了客棧,二人要了酒食痛飲,武鬆對杜嶨的武藝甚是好奇,若無名師指點,絕對練不成這樣的武藝,他可是少數幾個能與盧俊義鬥到數十迴合的猛人。
杜嶨喝了幾碗酒,才打開了話匣子。原來他竟是名將之後,祖上是唐朝中期的名將渾瑊。渾瑊曾是李光弼、郭子儀的部將,靠著騎射與槍矛功夫勇冠三軍,積累軍功無數,德宗年間,曾做到中書令、太師,去世後配饗唐德宗廟廷。
後來朝代更迭,戰亂不斷,渾姓為保家人平安,隱居於草原大漠,改姓為杜。後來家族日漸衰落,除了祖傳的武藝之外,也沒剩下什麽了。
武鬆不禁慨歎,就連如此顯赫的家族也都淹沒於曆史塵埃之中,後人還做了山匪強賊,真是世事難料。
“賢兄,隨我去梁山吧!招兵買馬,做一番大事!”
杜嶨哈哈大笑,納頭便拜:“小弟求之不得!”
然後,武鬆又收到了玄女娘娘的語音提示:“天佑星歸心。”
這次武鬆並沒有太過驚訝,憑杜嶨的本事,給一個天罡稱號絕對相稱。難怪遇到李助後緊接著就能遇到杜嶨,就像地佐星呂方和地佑星郭盛一樣,佐佑星宿果然是一對,基本上同時出現。
又在東京住了兩天,時遷身體已痊愈,武鬆又買了匹好馬,三人直奔陽武縣而來。
途中打尖,武鬆與掌櫃閑聊,這掌櫃倒是個博學的,說了些關於陽武縣的事。陽武縣自秦朝時設立,張良曾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那個博浪沙就是陽武縣所屬。
陽武縣縣城不大,與清河縣也差不多,打聽一番,得知縣裏有兩個坊市,一東一西,都有鐵匠鋪。
順路來到東坊市,三間鐵匠鋪逐個拜訪,沒尋到叫湯隆的,到了西坊市,走進第一家鐵匠鋪,屋裏有三個鐵匠正在揮錘,武鬆看到正中那人,心中暗唿:是他了!
湯隆或許是最好認的一個好漢,隻需記住他的綽號——金錢豹子,再對應他這一身麻點,大概就不會錯。
“兀那待詔,有好鋼鐵嗎?”武鬆直接問道。(待詔是對各種手藝人的尊稱,這裏就指鐵匠。)
湯隆抬頭看了一眼,或許是被武鬆高大的身形所懾,他下意識眯了下眼睛:“官人要打什麽物件?”
“若有好鐵,為我打十八般兵器各十套。”
湯隆提起腳下的鐵瓜錘,喝道:“你來消遣我不成?”他這鐵瓜錘有三十餘斤,柄長三尺有餘,揮起來威力奇大。
“誰願意消遣你,我又不是給不起錢?”武鬆掏出一個大金錠放在鐵砧上,猛地抬手一拍,金錠頓時變成一個金餅子。
湯隆一驚,喝道:“好殺才,不懷好意!”說罷雙手揮起鐵瓜錘,朝武鬆肩頭砸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