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佐星歸心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鬆與時遷收拾行裝,朝著東京進發,當夜在路上住了客棧,次日出門已換了模樣。
二人扮作河北的絲綢販子,武鬆是當家的掌櫃,時遷則是跟班。經時遷喬裝後的武鬆,眼睛小了三分,多了兩抹胡須,看上去多了幾分文氣,雖然改動不大,但除非十分相熟的人才認得出。
武鬆在清河縣開出的憑由(路引)是不敢再用了,好在宋時重視行商,擔心盤查過多會影響商賈與貨物流動,因此這一製度基本上形同虛設,隻有在北方邊境才查得嚴些。
進了東京城,二人先尋個客棧,吃喝歇息一會,打算次日依照林衝告知的地址去找徐寧家。
夏夜的東京城更是熱鬧,兩人閑不住,出門閑逛起來,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二人信步閑遊,看一會雜耍,聽一會戲,十分自在。
這時,見右邊胡同口的青石墩上坐著一個算卦先生,他頜下一綹胡須,頭帶抹眉頭巾,身穿葛布直身,撐著一把遮陰涼傘,傘下掛一個紙招牌,上麵寫著“先天神數”四個大字。
這先生見了武鬆和時遷,從涼傘下走了出來,攔在二人麵前,道:“兩位官人,來卜一卦如何?”
時遷笑道:“自古以來,沒見過卦師吆喝叫賣的,今兒個開了眼,居然遇著攔路的。”
武鬆倒是覺得事出蹊蹺必有因,他問道:“先生算的可準?”
算卦先生將二人引至招牌前,指了指招牌道:“有一句不對,分文不取不說,我自己砸了卦攤。”
武鬆仔細一看,招牌上有十六個小字,寫道:荊南李助,十文一數,字字有準,術勝管輅。
見到“荊南李助”四字,武鬆不禁心中一震,怎麽會遇到他?
李助是個很神秘的人物,他是淮西王慶手下的軍師,有些計謀,王慶落草就是他攛掇成的。
李助另一個本事是劍術,甚至用劍術打敗過盧俊義。但他就像金庸筆下的令狐衝,他的本事全都在那柄寶劍上,丟了寶劍就隻能任人宰割。
“先生幫我卜一卦,我想問問,今次來東京,事能成否?”武鬆掏出十枚銅錢給了李助。
李助笑嗬嗬接過銅錢,問道:“官人貴姓?從何處來?”
武鬆笑吟吟不答,時遷反問道:“先生術勝管輅,難道猜不著我家官人姓氏來曆?”
李助笑著搖頭,但也並不追問。他從袖中掏出一個紫檀的卦筒,卦筒裏是三枚銅錢,將其中一枚遞給武鬆,道:“官人拿著這枚銅錢,對著西方默念心願。”
武鬆照著做了,迴來將銅錢交給李助,李助將三枚銅錢放入卦筒,一邊搖著一邊口中念叨:“日吉辰良,天地開張。聖人作易,幽讚神明。包羅萬象,道合乾坤……今有水泊梁山武姓君子,對天買卦……奉請周易文王先師,鬼穀先師……”
武鬆聽得心驚,李助是如何知道自己身份的?
李助搖了兩次,迭成一卦,看著卦象道:“官人此來東京,所求之事難成,因為你要見的人,不在家。”
武鬆道:“我不見這人也無妨,隻要成事。”
李助道:“若聽我話,往西北陽武縣坊市上去尋。”
“多謝先生。”武鬆施了一禮,忽地伸手揪住李助前襟,喝問道,“你如何識得我?”
李助一驚,但立刻鎮定下來,道:“卜象者能識天地,識一人又算什麽?”
武鬆道:“你說出我這位兄弟姓甚名誰,我便饒你。”
李助道:“實不相瞞,武家哥哥與我有牽絆,我才能算得出是你,這位——”
話音未落,時遷抬手在李助臉上打了一拳,道:“現在有牽絆了。”
李助被時遷打得一愣,怒道:“我雖算不出你名姓,卻也看得出,你這人一生都靠別人錢財,要麽是賊盜一流,要麽是吃軟飯的。不過憑你的容貌,吃軟飯怕是不行了。”
時遷也有點懵了,難道這人真是算出來的?聽說過世上有鐵口神算之流,真臨到自己頭上,卻讓人瘮得慌。
武鬆鬆開了手,道:“李助先生果真不虛言,你既是算出來的,那就是自己本事,我也不會追究。卻不知你與我有何牽絆。”
李助道:“我早年學卦術時,師父就說我,一輩子吃不得官飯,逃不過草莽埋身。我隻想逆天改命,算來算去,隻遇水才能得生。江湖人說,濟州水泊梁山是絕好地,大頭領姓武,我便為自己卜了一個連心卦。剛才二位哥哥走過來時,小可心潮翻湧,知道是卦象動了,這才鬥膽一試。”
武鬆與時遷對視一眼,忍不住道:“竟有這般神奇?”
李助道:“實不相瞞,我這一路都是隨著卦象走的,天若要我亡,那便遇不到哥哥了。”
“就這麽一麵之緣,你就願意隨我落草?”
李助道:“隻要哥哥點頭,水裏來火裏去!”
麵對這樣的奇人,武鬆當然不會放過,當即道:“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李助大喜,於是丟了卦攤,三人同到酒樓去暢飲一通。席間,李助也隱約道出世道之亂,軍心之頹,如今大宋就是一個表麵光鮮的棉被,內裏盡是敗絮。
“倘若外敵來犯,真有亡國之虞。”李助低聲道。武鬆點點頭沒說什麽,開封城內還是不議國事為好。
吃飽喝足,武鬆問道:“先生可要隨我迴梁山泊?”
李助道:“師父叫我六月迴荊南一趟,見了師父之後,我再去梁山拜見哥哥。”
“好,我隨時恭候。”武鬆掏出二十兩紋銀道,“給先生做路費。”
李助也不客氣,接過銀子揣了起來。
此時,武鬆腦中忽然響起玄女的聲音:“天佐星歸心。”
武鬆像被人一棒子打傻了,立在原地一動不動。他知道《水滸傳》中隻有個地佐星小溫侯呂方,然而,現在李助居然成了天佐星!天佐星李助,就這樣歸心了?
自己到底是觸發了什麽bug,還是說,自己以為的一百零八名星君的排位,根本就是錯的呢?
難怪一直沒有“天雄星歸心”的話出現,說不定天雄星已經不是林衝了。
二人扮作河北的絲綢販子,武鬆是當家的掌櫃,時遷則是跟班。經時遷喬裝後的武鬆,眼睛小了三分,多了兩抹胡須,看上去多了幾分文氣,雖然改動不大,但除非十分相熟的人才認得出。
武鬆在清河縣開出的憑由(路引)是不敢再用了,好在宋時重視行商,擔心盤查過多會影響商賈與貨物流動,因此這一製度基本上形同虛設,隻有在北方邊境才查得嚴些。
進了東京城,二人先尋個客棧,吃喝歇息一會,打算次日依照林衝告知的地址去找徐寧家。
夏夜的東京城更是熱鬧,兩人閑不住,出門閑逛起來,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二人信步閑遊,看一會雜耍,聽一會戲,十分自在。
這時,見右邊胡同口的青石墩上坐著一個算卦先生,他頜下一綹胡須,頭帶抹眉頭巾,身穿葛布直身,撐著一把遮陰涼傘,傘下掛一個紙招牌,上麵寫著“先天神數”四個大字。
這先生見了武鬆和時遷,從涼傘下走了出來,攔在二人麵前,道:“兩位官人,來卜一卦如何?”
時遷笑道:“自古以來,沒見過卦師吆喝叫賣的,今兒個開了眼,居然遇著攔路的。”
武鬆倒是覺得事出蹊蹺必有因,他問道:“先生算的可準?”
算卦先生將二人引至招牌前,指了指招牌道:“有一句不對,分文不取不說,我自己砸了卦攤。”
武鬆仔細一看,招牌上有十六個小字,寫道:荊南李助,十文一數,字字有準,術勝管輅。
見到“荊南李助”四字,武鬆不禁心中一震,怎麽會遇到他?
李助是個很神秘的人物,他是淮西王慶手下的軍師,有些計謀,王慶落草就是他攛掇成的。
李助另一個本事是劍術,甚至用劍術打敗過盧俊義。但他就像金庸筆下的令狐衝,他的本事全都在那柄寶劍上,丟了寶劍就隻能任人宰割。
“先生幫我卜一卦,我想問問,今次來東京,事能成否?”武鬆掏出十枚銅錢給了李助。
李助笑嗬嗬接過銅錢,問道:“官人貴姓?從何處來?”
武鬆笑吟吟不答,時遷反問道:“先生術勝管輅,難道猜不著我家官人姓氏來曆?”
李助笑著搖頭,但也並不追問。他從袖中掏出一個紫檀的卦筒,卦筒裏是三枚銅錢,將其中一枚遞給武鬆,道:“官人拿著這枚銅錢,對著西方默念心願。”
武鬆照著做了,迴來將銅錢交給李助,李助將三枚銅錢放入卦筒,一邊搖著一邊口中念叨:“日吉辰良,天地開張。聖人作易,幽讚神明。包羅萬象,道合乾坤……今有水泊梁山武姓君子,對天買卦……奉請周易文王先師,鬼穀先師……”
武鬆聽得心驚,李助是如何知道自己身份的?
李助搖了兩次,迭成一卦,看著卦象道:“官人此來東京,所求之事難成,因為你要見的人,不在家。”
武鬆道:“我不見這人也無妨,隻要成事。”
李助道:“若聽我話,往西北陽武縣坊市上去尋。”
“多謝先生。”武鬆施了一禮,忽地伸手揪住李助前襟,喝問道,“你如何識得我?”
李助一驚,但立刻鎮定下來,道:“卜象者能識天地,識一人又算什麽?”
武鬆道:“你說出我這位兄弟姓甚名誰,我便饒你。”
李助道:“實不相瞞,武家哥哥與我有牽絆,我才能算得出是你,這位——”
話音未落,時遷抬手在李助臉上打了一拳,道:“現在有牽絆了。”
李助被時遷打得一愣,怒道:“我雖算不出你名姓,卻也看得出,你這人一生都靠別人錢財,要麽是賊盜一流,要麽是吃軟飯的。不過憑你的容貌,吃軟飯怕是不行了。”
時遷也有點懵了,難道這人真是算出來的?聽說過世上有鐵口神算之流,真臨到自己頭上,卻讓人瘮得慌。
武鬆鬆開了手,道:“李助先生果真不虛言,你既是算出來的,那就是自己本事,我也不會追究。卻不知你與我有何牽絆。”
李助道:“我早年學卦術時,師父就說我,一輩子吃不得官飯,逃不過草莽埋身。我隻想逆天改命,算來算去,隻遇水才能得生。江湖人說,濟州水泊梁山是絕好地,大頭領姓武,我便為自己卜了一個連心卦。剛才二位哥哥走過來時,小可心潮翻湧,知道是卦象動了,這才鬥膽一試。”
武鬆與時遷對視一眼,忍不住道:“竟有這般神奇?”
李助道:“實不相瞞,我這一路都是隨著卦象走的,天若要我亡,那便遇不到哥哥了。”
“就這麽一麵之緣,你就願意隨我落草?”
李助道:“隻要哥哥點頭,水裏來火裏去!”
麵對這樣的奇人,武鬆當然不會放過,當即道:“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李助大喜,於是丟了卦攤,三人同到酒樓去暢飲一通。席間,李助也隱約道出世道之亂,軍心之頹,如今大宋就是一個表麵光鮮的棉被,內裏盡是敗絮。
“倘若外敵來犯,真有亡國之虞。”李助低聲道。武鬆點點頭沒說什麽,開封城內還是不議國事為好。
吃飽喝足,武鬆問道:“先生可要隨我迴梁山泊?”
李助道:“師父叫我六月迴荊南一趟,見了師父之後,我再去梁山拜見哥哥。”
“好,我隨時恭候。”武鬆掏出二十兩紋銀道,“給先生做路費。”
李助也不客氣,接過銀子揣了起來。
此時,武鬆腦中忽然響起玄女的聲音:“天佐星歸心。”
武鬆像被人一棒子打傻了,立在原地一動不動。他知道《水滸傳》中隻有個地佐星小溫侯呂方,然而,現在李助居然成了天佐星!天佐星李助,就這樣歸心了?
自己到底是觸發了什麽bug,還是說,自己以為的一百零八名星君的排位,根本就是錯的呢?
難怪一直沒有“天雄星歸心”的話出現,說不定天雄星已經不是林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