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無牽無掛入江湖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了阮氏三雄上山,武鬆了卻一件大事。有這三兄弟在,梁山泊的水軍力量至少能發揮出五成功力,對付尋常來犯之敵暫時應該夠用了。
讓武鬆略微意外的是,當晚的酒宴上,阮小二提起了吳用,言語中多有推崇尊重之意,顯然是想讓武鬆將吳用招攬過來。
武鬆自然也有過這想法,但吳用是個很特別的人,他心裏也在猶豫,便暫時應承了下來。
武鬆在宛子城住了三天,這三天陪李師師最多,東看看西轉轉,甜言蜜語哄著。後世的土味情話說出來,將這位學識不淺的才女逗得前仰後合。
“師師,咱們的婚事,就在宛子城辦吧。委屈是委屈了你,但我向你保證,今後定會為你打下一大片江山來。”
李師師偎依在武鬆懷裏,被他的豪言壯語撩的身子軟綿綿的,一動都不想動:“我一個女人家,要什麽江山,我隻要你平平安安的。”
“你也知道,走上這條路,注定是無法迴頭的。總有一天,讓朝廷也不敢正視梁山,讓各州各府都仰視梁山,那才是真正的平平安安。”
“官人,你是要做皇帝嗎?”
武鬆搖搖頭:“皇帝有什麽用,趙姓做了這麽多年皇帝,天下百姓還是一樣吃苦。我隻想要百姓不吃苦,不被外族欺辱,與旁的事都無關。”
李師師又把身子蹭了蹭,道:“師師真是天下最幸運的人,遇上官人,眼界也開闊了許多。”
“別急,總有一天,咱們能安安靜靜地去江南水鄉劃船,去白山黑水抓老虎,去北方草原上騎馬打獵……”
第四天,武鬆與時遷離開了梁山,返迴了清河。
上次接家眷到梁山,武鬆並沒讓時遷接武植過來,他知道自家哥哥是個執拗的人,新修的祖宅,新娶的媳婦,日子剛剛有了些起色,時遷不可能勸得動他。這件事,必須要自己當麵說清楚才行。
武鬆任都頭半年有餘,最近這兩個月四處亂跑,實在是對不起自己那份工資,這趟迴去好歹得和知縣照個麵,要不然人家以為自己失蹤了。
二人快馬加鞭,日行百餘裏,三天就趕到了清河縣,武鬆直接迴了家,進了院子,發現武植正坐在院子當中發呆。
見武鬆迴來,武植扭過身子去,像是小孩子賭氣似的。
武鬆喚了聲“哥哥,武二迴來了”,武植仍是不答,倒是劉寡婦從廂房走出來,對武植嗔道:“兄弟迴來,也不說個話。”
武植氣唿唿道:“我武植沒有做賊人的兄弟!”
武鬆笑著走到武植麵前:“哥哥,哪個做賊人了,我狠狠教訓他一頓。”
武植哼一聲道:“武二,你這些日子都做了什麽事?我聽人說,你在外麵闖了大禍,是不是?林教頭家眷和師師姑娘為何要搬走?”
武鬆道:“哥哥,我不瞞你,我的確闖了禍,殺了人,我犯下的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不但他們要走,你也得走!”
原本武鬆不想說這些,但見哥哥武植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心中也有些不耐煩。若是哄他,必定要聽他嘮叨“對不起列祖列宗”之類的話,還未必哄得好。幹脆嚇一嚇他,先搬到梁山再說吧。
果然,武植的手開始哆嗦:“你,你說什麽?株連九族?你……你到底做了什麽?”
武鬆道:“我殺了當朝太尉的兒子,又劫了蔡太師的生辰綱,莫說九族,就是有十八族也都逃不過。”
武植呆了半響,猛地起身推了武鬆一把,帶著哭腔道:“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好好的日子不過,做那些大逆不道的事……嗚嗚……”
一旁的劉寡婦也嚇得夠嗆,但她倒是比武植冷靜些,若是沒有武鬆,她已被張大戶逼迫的生不如死。後來聽說張大戶被人殺死在被窩裏,劉寡婦心裏認定是武鬆在為她報仇。
“兄弟,咱們隻有你這麽一個兄弟,榮華富貴也好,株連九族也好,誰都撇不下誰。你要我們去哪,我們就去哪。”劉寡婦道。
武鬆又是詫異又是驚喜,自己這個嫂子可比哥哥心態好多了。他對劉寡婦深鞠一躬,道:“嫂嫂放心,武二還能把你們推進火坑嗎,咱們去山東,那邊的家都安置好了。”
武植這時也止住哭聲,道:“山東,山東不也是朝廷管轄……”
說歸說,罵歸罵,事已至此,清河縣是留不住了。
武鬆找個由頭辭退了家中仆人侍女,連奴契一起還給了他們,又教時遷施展易容妙手,將自己化成蠟黃臉的病懨懨模樣。
清河縣衙中,孟文英一見武鬆,不由得驚道:“二郎這是怎麽了?”
武鬆懶洋洋道:“相公有所不知,我上次去東京便染了場病,找了幾個大夫,說是水土不服,卻吃什麽藥都不見好。這些日子耽誤了許多公務,武鬆心裏實在有愧……”
“不妨事不妨事,既是病了,就迴家好好將養。”孟文英對武鬆還是很感激的,武鬆不但幫他解決了山賊,還替他護送過兩次晉身之禮,這也算是自己人了。
雖然第二次去東京後連個迴信都沒有,但後來知道禮物早已送到太師府了,武鬆並沒耽誤正事。現在才得知,原來這麽壯的漢子也會生病。
武鬆再三告罪,離開縣衙時又和孟雄、關衙役、孫機密幾人打了個招唿,心中暗道,江湖不遠,來日方長吧。
迴到家,見武植和劉寡婦、劉婆婆三人正在拾掇東西,他也沒打擾,一起和時遷去了李家莊。
此次離開清河,除了與酒坊還有些關聯之外,其他一切都要放下了,兩間宅院和劉家餅鋪的房契都扔給了劉承啟,能賣就賣,不能賣就空置著,無所謂了。
劉承啟也不多問,他早聽叔叔說過,武鬆這人非比尋常,可不能當做普通人對待。
王進在李家莊呆得倒是很悠閑,除了按期跑一趟蒲州押運酒曲,其他時候就是操練武藝。武鬆也知道,讓王進做這種事實在是大材小用,但現在的他實在是無人可用。
兩件宅院,東西實在不少,武植和劉寡婦又都是過日子的人,連鍋碗瓢盆都要帶著,武鬆又氣又笑,將粗重物事全都丟了下去。
“哥哥,這東西不值幾文錢,帶它作甚?”
武植嘟噥道:“家裏東西,用得順手。”
武鬆扔了一些破舊雜物,車上騰出些空來,便去書房中搬了許多冊書籍填補上,然後他發現,李師師的古琴居然丟在了書房角落裏,便也帶上了車。
當夜,武鬆用銀兩賄賂了守門士兵,兩輛大車出了清河,悄沒聲地向山東行進。
至此,武鬆算是徹底斬斷官麵上最後一絲牽絆,無牽無掛踏入了江湖。
讓武鬆略微意外的是,當晚的酒宴上,阮小二提起了吳用,言語中多有推崇尊重之意,顯然是想讓武鬆將吳用招攬過來。
武鬆自然也有過這想法,但吳用是個很特別的人,他心裏也在猶豫,便暫時應承了下來。
武鬆在宛子城住了三天,這三天陪李師師最多,東看看西轉轉,甜言蜜語哄著。後世的土味情話說出來,將這位學識不淺的才女逗得前仰後合。
“師師,咱們的婚事,就在宛子城辦吧。委屈是委屈了你,但我向你保證,今後定會為你打下一大片江山來。”
李師師偎依在武鬆懷裏,被他的豪言壯語撩的身子軟綿綿的,一動都不想動:“我一個女人家,要什麽江山,我隻要你平平安安的。”
“你也知道,走上這條路,注定是無法迴頭的。總有一天,讓朝廷也不敢正視梁山,讓各州各府都仰視梁山,那才是真正的平平安安。”
“官人,你是要做皇帝嗎?”
武鬆搖搖頭:“皇帝有什麽用,趙姓做了這麽多年皇帝,天下百姓還是一樣吃苦。我隻想要百姓不吃苦,不被外族欺辱,與旁的事都無關。”
李師師又把身子蹭了蹭,道:“師師真是天下最幸運的人,遇上官人,眼界也開闊了許多。”
“別急,總有一天,咱們能安安靜靜地去江南水鄉劃船,去白山黑水抓老虎,去北方草原上騎馬打獵……”
第四天,武鬆與時遷離開了梁山,返迴了清河。
上次接家眷到梁山,武鬆並沒讓時遷接武植過來,他知道自家哥哥是個執拗的人,新修的祖宅,新娶的媳婦,日子剛剛有了些起色,時遷不可能勸得動他。這件事,必須要自己當麵說清楚才行。
武鬆任都頭半年有餘,最近這兩個月四處亂跑,實在是對不起自己那份工資,這趟迴去好歹得和知縣照個麵,要不然人家以為自己失蹤了。
二人快馬加鞭,日行百餘裏,三天就趕到了清河縣,武鬆直接迴了家,進了院子,發現武植正坐在院子當中發呆。
見武鬆迴來,武植扭過身子去,像是小孩子賭氣似的。
武鬆喚了聲“哥哥,武二迴來了”,武植仍是不答,倒是劉寡婦從廂房走出來,對武植嗔道:“兄弟迴來,也不說個話。”
武植氣唿唿道:“我武植沒有做賊人的兄弟!”
武鬆笑著走到武植麵前:“哥哥,哪個做賊人了,我狠狠教訓他一頓。”
武植哼一聲道:“武二,你這些日子都做了什麽事?我聽人說,你在外麵闖了大禍,是不是?林教頭家眷和師師姑娘為何要搬走?”
武鬆道:“哥哥,我不瞞你,我的確闖了禍,殺了人,我犯下的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不但他們要走,你也得走!”
原本武鬆不想說這些,但見哥哥武植一幅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心中也有些不耐煩。若是哄他,必定要聽他嘮叨“對不起列祖列宗”之類的話,還未必哄得好。幹脆嚇一嚇他,先搬到梁山再說吧。
果然,武植的手開始哆嗦:“你,你說什麽?株連九族?你……你到底做了什麽?”
武鬆道:“我殺了當朝太尉的兒子,又劫了蔡太師的生辰綱,莫說九族,就是有十八族也都逃不過。”
武植呆了半響,猛地起身推了武鬆一把,帶著哭腔道:“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好好的日子不過,做那些大逆不道的事……嗚嗚……”
一旁的劉寡婦也嚇得夠嗆,但她倒是比武植冷靜些,若是沒有武鬆,她已被張大戶逼迫的生不如死。後來聽說張大戶被人殺死在被窩裏,劉寡婦心裏認定是武鬆在為她報仇。
“兄弟,咱們隻有你這麽一個兄弟,榮華富貴也好,株連九族也好,誰都撇不下誰。你要我們去哪,我們就去哪。”劉寡婦道。
武鬆又是詫異又是驚喜,自己這個嫂子可比哥哥心態好多了。他對劉寡婦深鞠一躬,道:“嫂嫂放心,武二還能把你們推進火坑嗎,咱們去山東,那邊的家都安置好了。”
武植這時也止住哭聲,道:“山東,山東不也是朝廷管轄……”
說歸說,罵歸罵,事已至此,清河縣是留不住了。
武鬆找個由頭辭退了家中仆人侍女,連奴契一起還給了他們,又教時遷施展易容妙手,將自己化成蠟黃臉的病懨懨模樣。
清河縣衙中,孟文英一見武鬆,不由得驚道:“二郎這是怎麽了?”
武鬆懶洋洋道:“相公有所不知,我上次去東京便染了場病,找了幾個大夫,說是水土不服,卻吃什麽藥都不見好。這些日子耽誤了許多公務,武鬆心裏實在有愧……”
“不妨事不妨事,既是病了,就迴家好好將養。”孟文英對武鬆還是很感激的,武鬆不但幫他解決了山賊,還替他護送過兩次晉身之禮,這也算是自己人了。
雖然第二次去東京後連個迴信都沒有,但後來知道禮物早已送到太師府了,武鬆並沒耽誤正事。現在才得知,原來這麽壯的漢子也會生病。
武鬆再三告罪,離開縣衙時又和孟雄、關衙役、孫機密幾人打了個招唿,心中暗道,江湖不遠,來日方長吧。
迴到家,見武植和劉寡婦、劉婆婆三人正在拾掇東西,他也沒打擾,一起和時遷去了李家莊。
此次離開清河,除了與酒坊還有些關聯之外,其他一切都要放下了,兩間宅院和劉家餅鋪的房契都扔給了劉承啟,能賣就賣,不能賣就空置著,無所謂了。
劉承啟也不多問,他早聽叔叔說過,武鬆這人非比尋常,可不能當做普通人對待。
王進在李家莊呆得倒是很悠閑,除了按期跑一趟蒲州押運酒曲,其他時候就是操練武藝。武鬆也知道,讓王進做這種事實在是大材小用,但現在的他實在是無人可用。
兩件宅院,東西實在不少,武植和劉寡婦又都是過日子的人,連鍋碗瓢盆都要帶著,武鬆又氣又笑,將粗重物事全都丟了下去。
“哥哥,這東西不值幾文錢,帶它作甚?”
武植嘟噥道:“家裏東西,用得順手。”
武鬆扔了一些破舊雜物,車上騰出些空來,便去書房中搬了許多冊書籍填補上,然後他發現,李師師的古琴居然丟在了書房角落裏,便也帶上了車。
當夜,武鬆用銀兩賄賂了守門士兵,兩輛大車出了清河,悄沒聲地向山東行進。
至此,武鬆算是徹底斬斷官麵上最後一絲牽絆,無牽無掛踏入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