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奴家錯在哪裏?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潘金蓮!
武鬆自我感覺,穿越之後的心性與膽識比前世都強了無數,此刻卻有些不知所措了。
印象中的潘金蓮,就是一個心腸歹毒、下手狠辣、天性放蕩的淫婦,而麵前這個女子,分明就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看模樣,最多也就是十八九歲。
武鬆對此刻的潘金蓮難以產生半點恨意。
“官人,你可是武都頭?”見武鬆不答,潘金蓮又問了一遍。
武鬆迴過神道:“我是武鬆。”
潘金蓮聽武鬆語氣不善,眼淚已盈在眼眶中,強忍屈辱道:“奴家的市券和赤券都在屋內,奴家這便去取來……”
依照宋時官府律例,轉讓奴仆需兩份契約,市券即為賣身契,赤券則是寫明奴仆身份的籍契。兩份齊全便在官府備了案,隻要主人不願,皇帝也不得幹涉買賣。
潘金蓮轉身進了屋,眼淚劈裏啪啦掉了下來,自從賣身葬父後,她就像跌進了火坑,跳都跳不出來。短短半年已被賣了三次,聽人說,像自己這種常換東家的,今後就沒人要了。
這個武都頭麵冷如鐵,一看就是不好相處的,不好相處也就罷了,他若將自己趕迴去,劉大戶家還容得下自己嗎?
潘金蓮擦幹眼淚,取了兩張契約出來遞給武鬆,武鬆接過來便將契約扯得粉碎,潘金蓮驚唿一聲慌忙掩口。武鬆道:“從此你不再是奴仆了,你走吧。”
潘金蓮顫抖著身子道:“官人毀了奴家的籍契,奴家便是黑戶了,我還能到哪裏去?”
“什麽是黑戶?”武鬆一愣。
潘金蓮強忍住淚水道:“黑戶就是沒了身份……”
武鬆明白了,這東西就相當於後世的戶口本或身份證,官府處應該有備案的。對他而言,什麽黑戶白戶都不在意,可對一個弱女子來說卻至關重要。有了這張籍契她就是宋朝子民,沒了籍契,隻有她自己認得自己,若是連官府的備案也丟了,世上就沒這個人了,他日被擒被辱被殺,都未必有人追究。
“官人告訴我,奴家到底做錯了什麽?”潘金蓮盈盈跪倒,已是泣不成聲。
這句話問得武鬆又是心下一顫,前世的你因我而動春心,又遇著王婆、西門慶兩個惡人,走上一條不歸路。今世因我在清河做了都頭,張大戶不敢將你許給我哥哥,你還會有犯錯的機會嗎?
今世不同前生,哥哥已經有情投意合的佳偶,武鬆也不似前世顛沛流離,那麽你潘金蓮將會如何?
或許今世的我們,都會有不同的命吧,可千萬不要,再讓我殺你一迴!
“你起來吧,我留下你。”武鬆心意已定,語氣也從容了許多,“記住,莫行惡念,莫做惡事,否則誰也救不得你!”
潘金蓮隻聽到“留下”二字,心中一塊大石落了地,既然留下了,自己便能安穩地活下去了吧。
“把你的籍契拚好,我去縣衙為你補上一份。”武鬆將碎紙放在地上,轉身離去。
迴到東院,武大正等他吃飯,納悶道:“先前那兩人是哪個,帶你去了哪裏?”
“有一樁案子,現在無事了。”武鬆看著哥哥,不禁又想起了潘金蓮的誅心一問,“奴家錯在哪裏?”
平心而論,錯就錯在這兩個人不相配的人成了夫妻,隻有這大錯特錯的世道,才會有這樣的荒唐事!想到此處,不禁又對張大戶添了幾分恨意,若不是他將潘金蓮許給哥哥,哪會有接下來的一樁樁慘案?
肆意擺弄他人命運,這簡直比殺人更可恨!
吃飽了飯,武鬆提著食盒到西院,見潘金蓮正在灶前忙碌,撂下食盒道:“我吃過了,這是給你的,不必做了。”
潘金蓮聞言迴過頭,見了食盒先施個“萬福”禮,惶恐道:“奴家會做飯,官人明日來嚐嚐。”
武鬆道:“也好,些許小事,不必總施禮。”
潘金蓮背過身去慢慢吃著,忽然道了句:“這是武大的炊餅。”
武鬆聽了不知是何滋味,淡淡道:“對,武大是我兄長。”
潘金蓮身子一震,又施禮道:“奴家不知是武大爺的——”
“起來吧。吃著飯為自己取個名字,金蓮這名字不好。”
“是張大戶改過的,奴家也不喜歡。”潘金蓮忍不住看了看自己的小腳,她本來的名字叫潘蓮兒,隻是不知道武都頭喜歡什麽樣的名字。
吃過飯,潘金蓮將食盒刷得幹幹淨淨,立在武鬆麵前道:“奴家想好了,叫潘奴兒,官人可喜歡?”
“哪有人願意為奴的?不好。”武鬆沉吟片刻道,想起《射雕英雄傳》中的穆念慈來,道,“你叫‘心慈’吧,潘心慈,今後與人為善,定會過上好日子。”
“謝官人賜名,原來官人也是愛讀書的。”潘心慈盈盈一拜,隻覺“心慈”二字比“金蓮”強得多。
武鬆問道:“你也愛讀書嗎?”
“奴家也識得幾個字,見前院有個書房,想來劉大戶愛讀。”
武鬆還沒看過前院的廂房,聞言便走了過去。打開門,迎麵是一張鏤空的木製屏風,轉過屏風,兩牆書架裝的滿滿當當,琴、劍、瓶、鼎安放得錯落有致,壁上書畫、桌上的文房四寶亦都精致可人。
武鬆隨意翻了翻,書架上經史子集皆有,還有《六臣注文選》、《杜工部詩史》一類文集,雜書也是不少。
這些書都無翻閱痕跡,桌上筆墨也都是新的,武鬆不禁暗笑,劉耀祖顯然是附庸風雅,真正讀書人哪怕遷到千裏之外,也舍不得丟下書的。
武鬆在書架上隨意抽出一本,就這麽站著讀了起來,不知不覺便讀了半個時辰,待他放下時,才發現這本書是《韓昌黎集》。
真是奇了怪,這麽正經的書,自己居然看得進去?武鬆閉目迴想起來,剛才讀過的幾十頁書竟曆曆在目,他心中狂喜,這個本領可著實了不得,自己多多讀書,那就是如假包換的文武雙全!
這時,武鬆才發現潘心慈一直侍立在門旁等候,便道:“隨我去拜見哥哥。”
武大見兄弟領著一個美貌女子迴來,不禁有些納悶,待潘心慈口唿“奴婢拜見大老爺”時,他頓時呆住,自己何時成大老爺了?
武鬆將來龍去脈一說,武大仍是難以置信,這麽大一座宅院說送便送了,劉大戶家裏到底有多少錢?
潘心慈見廚下的碗筷散亂,便去收拾,武大急忙攔住,武鬆道:“哥哥歇著吧,叫她做便是。”
武大又開始搓手,他從小到大都是伺候別人,被人伺候還真挺不自在的。
武鬆笑道:“哥哥是勤快人,但還是養傷要緊,今後定會有事教你做的。”
武鬆自我感覺,穿越之後的心性與膽識比前世都強了無數,此刻卻有些不知所措了。
印象中的潘金蓮,就是一個心腸歹毒、下手狠辣、天性放蕩的淫婦,而麵前這個女子,分明就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看模樣,最多也就是十八九歲。
武鬆對此刻的潘金蓮難以產生半點恨意。
“官人,你可是武都頭?”見武鬆不答,潘金蓮又問了一遍。
武鬆迴過神道:“我是武鬆。”
潘金蓮聽武鬆語氣不善,眼淚已盈在眼眶中,強忍屈辱道:“奴家的市券和赤券都在屋內,奴家這便去取來……”
依照宋時官府律例,轉讓奴仆需兩份契約,市券即為賣身契,赤券則是寫明奴仆身份的籍契。兩份齊全便在官府備了案,隻要主人不願,皇帝也不得幹涉買賣。
潘金蓮轉身進了屋,眼淚劈裏啪啦掉了下來,自從賣身葬父後,她就像跌進了火坑,跳都跳不出來。短短半年已被賣了三次,聽人說,像自己這種常換東家的,今後就沒人要了。
這個武都頭麵冷如鐵,一看就是不好相處的,不好相處也就罷了,他若將自己趕迴去,劉大戶家還容得下自己嗎?
潘金蓮擦幹眼淚,取了兩張契約出來遞給武鬆,武鬆接過來便將契約扯得粉碎,潘金蓮驚唿一聲慌忙掩口。武鬆道:“從此你不再是奴仆了,你走吧。”
潘金蓮顫抖著身子道:“官人毀了奴家的籍契,奴家便是黑戶了,我還能到哪裏去?”
“什麽是黑戶?”武鬆一愣。
潘金蓮強忍住淚水道:“黑戶就是沒了身份……”
武鬆明白了,這東西就相當於後世的戶口本或身份證,官府處應該有備案的。對他而言,什麽黑戶白戶都不在意,可對一個弱女子來說卻至關重要。有了這張籍契她就是宋朝子民,沒了籍契,隻有她自己認得自己,若是連官府的備案也丟了,世上就沒這個人了,他日被擒被辱被殺,都未必有人追究。
“官人告訴我,奴家到底做錯了什麽?”潘金蓮盈盈跪倒,已是泣不成聲。
這句話問得武鬆又是心下一顫,前世的你因我而動春心,又遇著王婆、西門慶兩個惡人,走上一條不歸路。今世因我在清河做了都頭,張大戶不敢將你許給我哥哥,你還會有犯錯的機會嗎?
今世不同前生,哥哥已經有情投意合的佳偶,武鬆也不似前世顛沛流離,那麽你潘金蓮將會如何?
或許今世的我們,都會有不同的命吧,可千萬不要,再讓我殺你一迴!
“你起來吧,我留下你。”武鬆心意已定,語氣也從容了許多,“記住,莫行惡念,莫做惡事,否則誰也救不得你!”
潘金蓮隻聽到“留下”二字,心中一塊大石落了地,既然留下了,自己便能安穩地活下去了吧。
“把你的籍契拚好,我去縣衙為你補上一份。”武鬆將碎紙放在地上,轉身離去。
迴到東院,武大正等他吃飯,納悶道:“先前那兩人是哪個,帶你去了哪裏?”
“有一樁案子,現在無事了。”武鬆看著哥哥,不禁又想起了潘金蓮的誅心一問,“奴家錯在哪裏?”
平心而論,錯就錯在這兩個人不相配的人成了夫妻,隻有這大錯特錯的世道,才會有這樣的荒唐事!想到此處,不禁又對張大戶添了幾分恨意,若不是他將潘金蓮許給哥哥,哪會有接下來的一樁樁慘案?
肆意擺弄他人命運,這簡直比殺人更可恨!
吃飽了飯,武鬆提著食盒到西院,見潘金蓮正在灶前忙碌,撂下食盒道:“我吃過了,這是給你的,不必做了。”
潘金蓮聞言迴過頭,見了食盒先施個“萬福”禮,惶恐道:“奴家會做飯,官人明日來嚐嚐。”
武鬆道:“也好,些許小事,不必總施禮。”
潘金蓮背過身去慢慢吃著,忽然道了句:“這是武大的炊餅。”
武鬆聽了不知是何滋味,淡淡道:“對,武大是我兄長。”
潘金蓮身子一震,又施禮道:“奴家不知是武大爺的——”
“起來吧。吃著飯為自己取個名字,金蓮這名字不好。”
“是張大戶改過的,奴家也不喜歡。”潘金蓮忍不住看了看自己的小腳,她本來的名字叫潘蓮兒,隻是不知道武都頭喜歡什麽樣的名字。
吃過飯,潘金蓮將食盒刷得幹幹淨淨,立在武鬆麵前道:“奴家想好了,叫潘奴兒,官人可喜歡?”
“哪有人願意為奴的?不好。”武鬆沉吟片刻道,想起《射雕英雄傳》中的穆念慈來,道,“你叫‘心慈’吧,潘心慈,今後與人為善,定會過上好日子。”
“謝官人賜名,原來官人也是愛讀書的。”潘心慈盈盈一拜,隻覺“心慈”二字比“金蓮”強得多。
武鬆問道:“你也愛讀書嗎?”
“奴家也識得幾個字,見前院有個書房,想來劉大戶愛讀。”
武鬆還沒看過前院的廂房,聞言便走了過去。打開門,迎麵是一張鏤空的木製屏風,轉過屏風,兩牆書架裝的滿滿當當,琴、劍、瓶、鼎安放得錯落有致,壁上書畫、桌上的文房四寶亦都精致可人。
武鬆隨意翻了翻,書架上經史子集皆有,還有《六臣注文選》、《杜工部詩史》一類文集,雜書也是不少。
這些書都無翻閱痕跡,桌上筆墨也都是新的,武鬆不禁暗笑,劉耀祖顯然是附庸風雅,真正讀書人哪怕遷到千裏之外,也舍不得丟下書的。
武鬆在書架上隨意抽出一本,就這麽站著讀了起來,不知不覺便讀了半個時辰,待他放下時,才發現這本書是《韓昌黎集》。
真是奇了怪,這麽正經的書,自己居然看得進去?武鬆閉目迴想起來,剛才讀過的幾十頁書竟曆曆在目,他心中狂喜,這個本領可著實了不得,自己多多讀書,那就是如假包換的文武雙全!
這時,武鬆才發現潘心慈一直侍立在門旁等候,便道:“隨我去拜見哥哥。”
武大見兄弟領著一個美貌女子迴來,不禁有些納悶,待潘心慈口唿“奴婢拜見大老爺”時,他頓時呆住,自己何時成大老爺了?
武鬆將來龍去脈一說,武大仍是難以置信,這麽大一座宅院說送便送了,劉大戶家裏到底有多少錢?
潘心慈見廚下的碗筷散亂,便去收拾,武大急忙攔住,武鬆道:“哥哥歇著吧,叫她做便是。”
武大又開始搓手,他從小到大都是伺候別人,被人伺候還真挺不自在的。
武鬆笑道:“哥哥是勤快人,但還是養傷要緊,今後定會有事教你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