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叫小李的莊稼人,種了幾畝地,日子過得還不錯。這一年,天旱,從春到夏,一滴雨沒下,莊稼全死了,小李窮得連飯都吃不飽。
有一天,小李聽人說,離這兒很遠的地方有個金山,山上有金子,也有銀子,誰拿到就是誰的。小李一聽,心裏想:我何不趁這機會去一趟,弄些金銀迴來呢?於是,他打點行裝,就出發了。
走了不知多少天,來到一座大山裏,隻見一座高入雲天的山峰,直插空中,圍著一圈雲霧,看樣子金山就在那雲霧當中。小李高興極了,就順著山路往山上爬。爬呀爬,爬了三天三夜,才爬到半山腰,累得他腰酸背疼,腿抽筋,渾身一點勁都沒有了。小李往山下一看,哎呀,真嚇人,山這麽高,這麽陡,自己爬了三天三夜才爬了一半,心裏想:再爬三天三夜,我這條命怕也保不住了。他這麽一想,勁頭就沒有了,往石頭上一坐,就嗚嗚地哭了起來。
這時候,從山下上來一個白胡子老頭,拄著根棍,走到小李跟前,問:“後生,你為什麽哭呀?”
小李就把家裏遭了災,自己出來尋金山,爬了三天三夜,爬得腰酸背疼,腿抽筋,怕保不住性命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白胡子老頭聽了,哈哈一笑,說:“後生,別哭了,我給你一根棍,你拄著它下山去吧。”
小李一聽,心裏想:這老頭真可惡,我費了這麽大勁才爬到半山腰,他倒叫我下山!他想到這裏,氣唿唿地說:“老頭,我是要上山尋金山的,你怎麽叫我下山呢?”
白胡子老頭一聽,哈哈一笑,說:“你這後生真有意思,這金山不是就在你眼前嗎?”
小李往對麵一看,隻見對麵雲霧繚繞的山頭上,露著一塊大石頭,像一座石碑,樣子挺怪的。小李說:“那石頭就是金山?你別哄我了。石頭就是石頭,怎麽是金山呢?”
白胡子老頭說:“那石頭就是金山。實話告訴你吧,我就是這金山的山神。我這金山有規矩,誰要是到這裏來尋金山,得爬三天三夜的山,要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才能拿金子。如果你勁頭還足,那就說明你的貪心太大,貪心太大的人,就不能給他金子。你下山去吧,過三年再來,那時金山上的金子多得很,你要多少有多少。”
小李一聽,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自己白爬了三天三夜的山,白受了這些罪。他這麽一想,就不哭了,站起來拄著棍下山去了。
小李下了山,迴到家裏,歇了三天,身體就恢複了。他從此就辛勤勞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頭,也不歇一天。他這樣幹了三年,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不但吃得飽,穿得暖,還有了積蓄。
這一天,小李又想起金山來了,他就打點行裝,又上山了。
他爬了三天三夜的山,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和上次一樣。這時候,白胡子老頭又拄著棍從山下走上來了,走到小李跟前,問:“後生,你這次為什麽又哭了?”
小李就把三年前怎樣遇著山神,山神怎樣給他一根棍,叫他三年後再來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白胡子老頭聽了,哈哈一笑,說:“你這次不該再哭了,快跟我上山拿金子去吧。”
小李一聽,高興極了,就跟在白胡子老頭後頭往山上走。走呀走,走了不大一會兒,就到了山頂。白胡子老頭指著對麵雲霧繚繞的山頭說:“你看,那不就是金山嗎?”
小李順著白胡子老頭指的方向一看,隻見雲霧當中,露著一塊大石頭,像一座石碑,樣子挺怪的。小李說:“這石頭就是金山?你別哄我了。石頭就是石頭,怎麽是金山呢?”
白胡子老頭說:“這石頭就是金山。你走近去看看吧。”
小李走近一看,原來這石頭是個石碾盤。他再仔細一看,碾盤邊上放著幾個碾盤大的金子,白花花,亮晶晶的,怪好看。小李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石碾盤就是金山。他就圍著碾盤轉了幾圈,又用手摸了摸那些金子,心裏說:這些金子夠我花一輩子了。
白胡子老頭說:“後生,快把這些金子拿迴家去吧。”
小李一聽,說:“老頭,這金山這麽沉,我怎麽能拿得動呢?”
白胡子老頭說:“我叫你拿,你就能拿得動。因為你現在不是貪心不足,而是心地善良,勤勞肯幹,金子就會跟著你。”
小李聽了,心裏一陣激動,連忙點頭答應。白胡子老頭從口袋裏拿出一把小鏟子,鏟起幾個金子遞給小李,說:“這是你的勞動成果,你拿迴去吧。”
小李接過金子,小心翼翼地裝進包裹裏,再三向白胡子老頭道謝。他扛著金子下山了,心裏充滿了喜悅和感激。
迴到家裏,小李把金子藏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開始了更加辛勤的勞作。他把金子當做鼓勵自己的動力,不辭勞苦地耕種土地,收獲豐碩的莊稼。他用金子換來了更多的種子和工具,提高了耕作效率。他把金子用於購買糧食和日用品,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人,他的善舉贏得了鄉親們的尊敬和愛戴。
三年後,小李再次上山去見白胡子老頭。這次他不是為了金山上的金子,而是為了感謝老人的教誨和幫助。他帶著豐收的果實和感激之情,再次來到了山神廟。
白胡子老頭見到小李,笑著說:“後生,你做得很好。我已經把你的名字登記在山神冊上,你將會得到更多的福報。”
小李聽了,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意。他感謝山神的指引和庇佑,也感謝自己的勤勞和善良。從此,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將善舉傳承給後代,讓他們也受到金山神靈的恩惠。
小李的故事傳遍了鄉裏,激勵著人們追求勤勞、善良和誠信的價值觀。他用勤勞和善良換來了金山,也贏得了內心的幸福和鄉親們的尊重。他的故事成為了一個美好的傳說,流傳在人們的心中,激勵著後人不斷努力,追求美好生活。
有一天,小李聽人說,離這兒很遠的地方有個金山,山上有金子,也有銀子,誰拿到就是誰的。小李一聽,心裏想:我何不趁這機會去一趟,弄些金銀迴來呢?於是,他打點行裝,就出發了。
走了不知多少天,來到一座大山裏,隻見一座高入雲天的山峰,直插空中,圍著一圈雲霧,看樣子金山就在那雲霧當中。小李高興極了,就順著山路往山上爬。爬呀爬,爬了三天三夜,才爬到半山腰,累得他腰酸背疼,腿抽筋,渾身一點勁都沒有了。小李往山下一看,哎呀,真嚇人,山這麽高,這麽陡,自己爬了三天三夜才爬了一半,心裏想:再爬三天三夜,我這條命怕也保不住了。他這麽一想,勁頭就沒有了,往石頭上一坐,就嗚嗚地哭了起來。
這時候,從山下上來一個白胡子老頭,拄著根棍,走到小李跟前,問:“後生,你為什麽哭呀?”
小李就把家裏遭了災,自己出來尋金山,爬了三天三夜,爬得腰酸背疼,腿抽筋,怕保不住性命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白胡子老頭聽了,哈哈一笑,說:“後生,別哭了,我給你一根棍,你拄著它下山去吧。”
小李一聽,心裏想:這老頭真可惡,我費了這麽大勁才爬到半山腰,他倒叫我下山!他想到這裏,氣唿唿地說:“老頭,我是要上山尋金山的,你怎麽叫我下山呢?”
白胡子老頭一聽,哈哈一笑,說:“你這後生真有意思,這金山不是就在你眼前嗎?”
小李往對麵一看,隻見對麵雲霧繚繞的山頭上,露著一塊大石頭,像一座石碑,樣子挺怪的。小李說:“那石頭就是金山?你別哄我了。石頭就是石頭,怎麽是金山呢?”
白胡子老頭說:“那石頭就是金山。實話告訴你吧,我就是這金山的山神。我這金山有規矩,誰要是到這裏來尋金山,得爬三天三夜的山,要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才能拿金子。如果你勁頭還足,那就說明你的貪心太大,貪心太大的人,就不能給他金子。你下山去吧,過三年再來,那時金山上的金子多得很,你要多少有多少。”
小李一聽,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自己白爬了三天三夜的山,白受了這些罪。他這麽一想,就不哭了,站起來拄著棍下山去了。
小李下了山,迴到家裏,歇了三天,身體就恢複了。他從此就辛勤勞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頭,也不歇一天。他這樣幹了三年,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不但吃得飽,穿得暖,還有了積蓄。
這一天,小李又想起金山來了,他就打點行裝,又上山了。
他爬了三天三夜的山,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和上次一樣。這時候,白胡子老頭又拄著棍從山下走上來了,走到小李跟前,問:“後生,你這次為什麽又哭了?”
小李就把三年前怎樣遇著山神,山神怎樣給他一根棍,叫他三年後再來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白胡子老頭聽了,哈哈一笑,說:“你這次不該再哭了,快跟我上山拿金子去吧。”
小李一聽,高興極了,就跟在白胡子老頭後頭往山上走。走呀走,走了不大一會兒,就到了山頂。白胡子老頭指著對麵雲霧繚繞的山頭說:“你看,那不就是金山嗎?”
小李順著白胡子老頭指的方向一看,隻見雲霧當中,露著一塊大石頭,像一座石碑,樣子挺怪的。小李說:“這石頭就是金山?你別哄我了。石頭就是石頭,怎麽是金山呢?”
白胡子老頭說:“這石頭就是金山。你走近去看看吧。”
小李走近一看,原來這石頭是個石碾盤。他再仔細一看,碾盤邊上放著幾個碾盤大的金子,白花花,亮晶晶的,怪好看。小李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石碾盤就是金山。他就圍著碾盤轉了幾圈,又用手摸了摸那些金子,心裏說:這些金子夠我花一輩子了。
白胡子老頭說:“後生,快把這些金子拿迴家去吧。”
小李一聽,說:“老頭,這金山這麽沉,我怎麽能拿得動呢?”
白胡子老頭說:“我叫你拿,你就能拿得動。因為你現在不是貪心不足,而是心地善良,勤勞肯幹,金子就會跟著你。”
小李聽了,心裏一陣激動,連忙點頭答應。白胡子老頭從口袋裏拿出一把小鏟子,鏟起幾個金子遞給小李,說:“這是你的勞動成果,你拿迴去吧。”
小李接過金子,小心翼翼地裝進包裹裏,再三向白胡子老頭道謝。他扛著金子下山了,心裏充滿了喜悅和感激。
迴到家裏,小李把金子藏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開始了更加辛勤的勞作。他把金子當做鼓勵自己的動力,不辭勞苦地耕種土地,收獲豐碩的莊稼。他用金子換來了更多的種子和工具,提高了耕作效率。他把金子用於購買糧食和日用品,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人,他的善舉贏得了鄉親們的尊敬和愛戴。
三年後,小李再次上山去見白胡子老頭。這次他不是為了金山上的金子,而是為了感謝老人的教誨和幫助。他帶著豐收的果實和感激之情,再次來到了山神廟。
白胡子老頭見到小李,笑著說:“後生,你做得很好。我已經把你的名字登記在山神冊上,你將會得到更多的福報。”
小李聽了,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意。他感謝山神的指引和庇佑,也感謝自己的勤勞和善良。從此,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將善舉傳承給後代,讓他們也受到金山神靈的恩惠。
小李的故事傳遍了鄉裏,激勵著人們追求勤勞、善良和誠信的價值觀。他用勤勞和善良換來了金山,也贏得了內心的幸福和鄉親們的尊重。他的故事成為了一個美好的傳說,流傳在人們的心中,激勵著後人不斷努力,追求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