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抗戰勝利後的國府陪都,到處洋溢著勝利的喜悅。羅家灣19號軍統局內部,主持軍統日常工作的毛主任坐在辦公室內,麵色凝重。
毛主任接收到戴老板自北平發來的電文後,擔心裏麵的言辭會刺激到上峰以及對戴老板有敵意的派係頭頭腦腦,使得他們聯合起來對軍統更加趕盡殺絕,便拖著沒有將電文上報。戴老板一直等不到複電,開始有了不好的預感。遂秘密聯係一直跟隨陳自強的尚振彪,尚振彪這才知道陳自強被捕的消息。戴老板詢問他陳自強的過往,想要從他那裏知道,陳自強是否秘密做了危及軍統和自己前途的事情。通過尚振彪的迴複,戴老板覺得並沒有什麽問題。隨即想到,對手可能招惹不起他戴老板,要從他的親信入手了。
他計劃借著肅奸任務收尾,在北平再等待幾天,可一直等到命令他迴重慶開會的最後期限,戴老板也沒收到迴電。他知道不能再拖延時間了,便決定在3月15日乘專機飛往重慶。臨行前他給自己的好朋友杜先生發了一條密電,請杜先生搭救他的門徒陳自強。尚振彪迴複完戴老板之後,當晚便去了陳自強家,追隨陳自強這麽多年,被他一手教導出來的尚振彪,早已成了軍統局內部一等一的高手,更兼現在擔任上海站站長,對跟蹤、監視、布防更是了然於胸。
他還未到陳自強家,遠遠地就看到周圍密布了崗哨,這些崗哨並沒有像軍統那樣偽裝的像模像樣,在他看來覺得十分不專業。這些人不是他派來的,也不是他熟悉的軍統方麵的人,那麽除了中統,便是淞滬警備司令部偵察營的人。戴老板直接打電話詢問自己,看來他對陳自強的被捕也無能為力,他也便不想招惹是非,轉頭去了另一個方向。來到原公共租界內,找到一名乞丐和他換了衣服,而後扮成叫花子模樣,沿街乞討,要飯要到了陳自強的家門口。
他敲開門之後,看到李如冰一個人在家帶孩子,給孩子喝的是自己熬的米粥。頓時眼圈泛紅,這是教導他,照顧他給他買西裝的大哥的妻子和女兒,作為掌握查處淞滬兩地日偽財產的主要負責人,窮成這種狀態,怎麽能誣告他貪汙呢?警惕的李如冰看到門外的乞丐,一眼便認出了是尚振彪,二人不僅在陪都警察廳稽查處共事,在陳自強接到任務赴陽澄湖執行期間一直都是他在照顧,所以相對來說比較熟悉。
尚振彪是陳自強被捕以來,家裏來的第一位客人,看到尚振彪這個軍統上海站站長打扮成乞丐模樣,她知道在抓捕陳自強的人監視下,即使有如此權勢的尚振彪也無能為力。為了不引起監視這個小家的人的注意,尚振彪長話短說。悄聲問道:“嫂子,如何搭救陳隊長?”
李如冰假裝去給他舀了一碗米湯遞給他,利用碗作掩護告訴尚振彪,陳自強被捕後,中統的人來搜查過家裏,她懷疑這些人的目標是戴老板。她想向重慶局本部示警,可電台被那些人搜走了,自己帶著孩子,又被監視居住,沒有辦法出去通風報信,請他一定聯係戴老板,看在陳自強這麽多年為軍統局立下汗馬功勞的份上,搭救於他。
尚振彪假裝米湯很熱的樣子,慢悠悠地喝著,用碗擋著嘴告訴她,他是從戴老板處知道陳隊長被捕的,看來戴老板也無能為力。
“嫂子,陳隊長在淞滬警備司令部和誰相熟?高層還有沒有他認識的人?”
“你們隊長這麽多年抗日、剿匪、追查敵偽資產,一心為d國服務,哪有結交什麽權貴。”說著禁不住流下眼淚。
“有人來了!”透過淚眼李如冰看到監視他們家的人向著門口而來,急忙提示道。尚振彪怒從心頭起,對一個對自己有恩,又忠心於d國的人這樣對待,他忍無可忍,把碗交給李如冰,身未轉,雙槍已經在手,迴身對著來人的腳下開了兩槍。那名特務嚇得跳著腳的後退,而後其他監視的特務紛紛圍了上來。
尚振彪看著這些人,吹著槍口毫不在乎,輕蔑地說道:“我是軍統上海站站長尚振彪,奉戴老板之命來看看抗日英雄陳隊長的家屬,怎麽不可以?讓你們頭兒過來和我說話。”
那些人似乎都不是什麽高級特工,個個猶豫不決,尚振彪隨即對天鳴槍,惹得鄰居紛紛探頭出來觀看。隻聽到尚振彪惡狠狠地對那些人說道:“滾!再讓我看見你們,我認識你們,我的槍不認識!”
那些來曆不明的人灰溜溜地走了。再迴頭看到李如冰抱著孩子苦得更加傷心了,孩子看到媽媽在哭,也哇哇地哭了起來。還沒結婚更沒有養過孩子的尚振彪收起槍,急得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勸慰。忽然李如冰哽咽著說道:“阿彪,謝謝你!你們隊長沒有看錯你。剛才你嚇唬那些人的時候,我想起來一個人,我們都認識,或許他可以救你們隊長。”
“誰?嫂子你快說,我去求他,無論如何也要把陳隊長救出來。”
“壽墨情。”
“他?那個被我們軟禁在稽查處的原平價委員會的壽處長?”
“嗯!你們隊長曾對我講過他被放出來了,上峰看在曾借他之身平息陪都物價之亂,被關了三年的份上,勞苦功高,讓他升任了行政院收複區全國性事業接收委員會蘇浙皖區辦公處的副處長,現在位高權重,又主管蘇浙皖區的經濟接收,他有能力又有條件能夠救出你們隊長。”
“好的嫂子,明天一上班我就去拜訪他,我這次出來的匆忙,這些錢你先拿著用,給孩子買些奶粉,你也買點米,明天我在安排人送些蔬菜和肉食過來。”
“阿彪,謝謝你!”說著李如冰又哽咽了起來。尚振彪告辭後,迴到上海站,派了也曾受過陳自強恩惠的行動二隊隊長來陳自強家周圍守護,以免那些敵特分子再來監視這對孤兒寡母。
毛主任接收到戴老板自北平發來的電文後,擔心裏麵的言辭會刺激到上峰以及對戴老板有敵意的派係頭頭腦腦,使得他們聯合起來對軍統更加趕盡殺絕,便拖著沒有將電文上報。戴老板一直等不到複電,開始有了不好的預感。遂秘密聯係一直跟隨陳自強的尚振彪,尚振彪這才知道陳自強被捕的消息。戴老板詢問他陳自強的過往,想要從他那裏知道,陳自強是否秘密做了危及軍統和自己前途的事情。通過尚振彪的迴複,戴老板覺得並沒有什麽問題。隨即想到,對手可能招惹不起他戴老板,要從他的親信入手了。
他計劃借著肅奸任務收尾,在北平再等待幾天,可一直等到命令他迴重慶開會的最後期限,戴老板也沒收到迴電。他知道不能再拖延時間了,便決定在3月15日乘專機飛往重慶。臨行前他給自己的好朋友杜先生發了一條密電,請杜先生搭救他的門徒陳自強。尚振彪迴複完戴老板之後,當晚便去了陳自強家,追隨陳自強這麽多年,被他一手教導出來的尚振彪,早已成了軍統局內部一等一的高手,更兼現在擔任上海站站長,對跟蹤、監視、布防更是了然於胸。
他還未到陳自強家,遠遠地就看到周圍密布了崗哨,這些崗哨並沒有像軍統那樣偽裝的像模像樣,在他看來覺得十分不專業。這些人不是他派來的,也不是他熟悉的軍統方麵的人,那麽除了中統,便是淞滬警備司令部偵察營的人。戴老板直接打電話詢問自己,看來他對陳自強的被捕也無能為力,他也便不想招惹是非,轉頭去了另一個方向。來到原公共租界內,找到一名乞丐和他換了衣服,而後扮成叫花子模樣,沿街乞討,要飯要到了陳自強的家門口。
他敲開門之後,看到李如冰一個人在家帶孩子,給孩子喝的是自己熬的米粥。頓時眼圈泛紅,這是教導他,照顧他給他買西裝的大哥的妻子和女兒,作為掌握查處淞滬兩地日偽財產的主要負責人,窮成這種狀態,怎麽能誣告他貪汙呢?警惕的李如冰看到門外的乞丐,一眼便認出了是尚振彪,二人不僅在陪都警察廳稽查處共事,在陳自強接到任務赴陽澄湖執行期間一直都是他在照顧,所以相對來說比較熟悉。
尚振彪是陳自強被捕以來,家裏來的第一位客人,看到尚振彪這個軍統上海站站長打扮成乞丐模樣,她知道在抓捕陳自強的人監視下,即使有如此權勢的尚振彪也無能為力。為了不引起監視這個小家的人的注意,尚振彪長話短說。悄聲問道:“嫂子,如何搭救陳隊長?”
李如冰假裝去給他舀了一碗米湯遞給他,利用碗作掩護告訴尚振彪,陳自強被捕後,中統的人來搜查過家裏,她懷疑這些人的目標是戴老板。她想向重慶局本部示警,可電台被那些人搜走了,自己帶著孩子,又被監視居住,沒有辦法出去通風報信,請他一定聯係戴老板,看在陳自強這麽多年為軍統局立下汗馬功勞的份上,搭救於他。
尚振彪假裝米湯很熱的樣子,慢悠悠地喝著,用碗擋著嘴告訴她,他是從戴老板處知道陳隊長被捕的,看來戴老板也無能為力。
“嫂子,陳隊長在淞滬警備司令部和誰相熟?高層還有沒有他認識的人?”
“你們隊長這麽多年抗日、剿匪、追查敵偽資產,一心為d國服務,哪有結交什麽權貴。”說著禁不住流下眼淚。
“有人來了!”透過淚眼李如冰看到監視他們家的人向著門口而來,急忙提示道。尚振彪怒從心頭起,對一個對自己有恩,又忠心於d國的人這樣對待,他忍無可忍,把碗交給李如冰,身未轉,雙槍已經在手,迴身對著來人的腳下開了兩槍。那名特務嚇得跳著腳的後退,而後其他監視的特務紛紛圍了上來。
尚振彪看著這些人,吹著槍口毫不在乎,輕蔑地說道:“我是軍統上海站站長尚振彪,奉戴老板之命來看看抗日英雄陳隊長的家屬,怎麽不可以?讓你們頭兒過來和我說話。”
那些人似乎都不是什麽高級特工,個個猶豫不決,尚振彪隨即對天鳴槍,惹得鄰居紛紛探頭出來觀看。隻聽到尚振彪惡狠狠地對那些人說道:“滾!再讓我看見你們,我認識你們,我的槍不認識!”
那些來曆不明的人灰溜溜地走了。再迴頭看到李如冰抱著孩子苦得更加傷心了,孩子看到媽媽在哭,也哇哇地哭了起來。還沒結婚更沒有養過孩子的尚振彪收起槍,急得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勸慰。忽然李如冰哽咽著說道:“阿彪,謝謝你!你們隊長沒有看錯你。剛才你嚇唬那些人的時候,我想起來一個人,我們都認識,或許他可以救你們隊長。”
“誰?嫂子你快說,我去求他,無論如何也要把陳隊長救出來。”
“壽墨情。”
“他?那個被我們軟禁在稽查處的原平價委員會的壽處長?”
“嗯!你們隊長曾對我講過他被放出來了,上峰看在曾借他之身平息陪都物價之亂,被關了三年的份上,勞苦功高,讓他升任了行政院收複區全國性事業接收委員會蘇浙皖區辦公處的副處長,現在位高權重,又主管蘇浙皖區的經濟接收,他有能力又有條件能夠救出你們隊長。”
“好的嫂子,明天一上班我就去拜訪他,我這次出來的匆忙,這些錢你先拿著用,給孩子買些奶粉,你也買點米,明天我在安排人送些蔬菜和肉食過來。”
“阿彪,謝謝你!”說著李如冰又哽咽了起來。尚振彪告辭後,迴到上海站,派了也曾受過陳自強恩惠的行動二隊隊長來陳自強家周圍守護,以免那些敵特分子再來監視這對孤兒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