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呂布、張飛等人,才到劉和麵前。劉和接到稟報,稱除婦孺之外,所有留守青壯,皆已被剿滅。劉和隨後便下令,將俘虜全部關押起來。


    自己則帶典韋,去離石府庫查看。府庫中,錢財糧草不少。一個時辰後,於夫羅單於也迴來了,他向劉和稟報稱:所有從離石三門逃走的人,都已被射殺。劉和聽後,便讓其去休息了。


    翌日,劉和命典韋拘押戰俘,嚴刑拷打,詢問軍情。隨後,劉和召集眾將,商議對策。諸將到齊後,劉和嚴肅地說:“據戰俘交代,楊奉此番,領近萬白波青壯,襲擾河東。走前留下三千人及所有家眷,留守離石,另派二千人駐防中陽。”


    如今離石,已被我軍占據,須趁楊奉撤迴之前,奪下中陽。眾人皆點頭認可!劉和便說道:“今日休整,明日領軍南下中陽。再將數千老弱俘虜,全部遣散。子義領一百精銳,混入其中。這些俘虜,定然會去中陽,子義便與吾等,當夜趁黑打開南門,裏應外合,奪下中陽。”太史慈聽罷,便拱手領命。隨後眾人各自散去。


    次日,劉和命張遼,及五百人留守離石,自己則率領餘下將士趕往中陽。此時,楊奉已撤離至於離縣。先前,於離有邊軍駐守,但自南匈奴叛漢後,三千邊軍被調往雁門。楊奉正是摸清了邊軍的情況,才再次出兵襲擾河東。


    兩日過後,大軍行至中陽城北不遠處。待距離中陽五裏之時,劉和又命於夫羅單於,率領三千匈奴騎兵,佯裝追擊俘虜,以迷惑中陽留守的白波賊。


    過了半個時辰,中陽城牆上的白波賊。便遠遠發現,北邊突然出現許多人。隨後,便立馬迴報守將。片刻之後,守將便發現。前麵這些人,好似離石縣中留守家眷。


    而此刻,數千人已至中陽城下。然後告知城上,言說匈奴騎兵,已然攻破離石。此刻還有數千騎兵,在後追擊。請求白波守將快開城門,放眾人入城,躲避匈奴追擊。


    白波守將聽罷,並未細想。便下令開城門。讓這些人入城!隨即,太史慈便隨數千俘虜,一起湧入城中。當於夫羅得知消息,便派人去後麵,告知劉和情況。而匈奴騎兵,則在中陽北邊停留。不久後,白波守將。自然也看見匈奴騎兵,出現在中陽北邊不遠。


    半個時辰後,劉和率領千人抵達。劉和與於夫羅的騎兵會合,直逼中陽城下,並要求城上守將,開城投降。守將拒不投降,劉和便下令大軍,安營紮寨,擺出明日攻城的架勢。


    天黑後,劉和領千人,繞行至中陽南邊。於夫羅率麾下三千騎兵,留在北門外,迷惑城上白波賊。太史慈此刻,已行至南麵城門處。見南門口守備,不過百人。遂下令,分成三隊,一隊十人,直接去開城門。剩餘兩隊,皆左右擋住白波賊增援。


    命令一下,百人皆衝向南門口。守備城門的白波賊,被打的措手不及。太史慈未用多久,便將近百白波賊,全部解決。城門亦被打開了。


    而潛伏城外的劉和,見南門已開,當即下令,命眾人衝入城中。一千騎兵接到命令,如離弦之箭,衝入中陽城中。白波守將得知南門已破,頓感大勢已去,便立即下令,讓部分白波賊從西門逃走,自己則率領其餘人,向東門撤退。


    片刻之後,於夫羅在北邊接到手下迴報,稱東,西兩處,有不少人出城逃竄。於夫羅當即下令,東西各分千人,追擊賊兵,自己則繼續領千人,堵在北麵。


    臨近子時,劉和便也進入中陽。此刻城內,所有留守的白波賊,均已被殺或投降。由於夜晚天黑,也有少許白波賊逃走了。


    第二日,劉和又將所有俘虜全部遣散。並將中陽有用的物資,全部運迴離石。凡不能帶走之物,全部一把火燒了。


    關羽率軍追擊楊奉,行至於離東邊,茲氏縣時,楊奉經手下得知,追兵乃是冀州軍,且兵力過萬。有些驚慌失措,誤以為是劉和親自領軍,於是當機立斷,下令全軍急撤離石。


    數日後,楊奉正在行軍,已然距離中陽約百裏。手下突然報之楊奉,言說前麵出現數十人,乃從中陽逃竄而來。楊奉聽罷一驚,便讓手下領人來見。片刻之後,楊奉見到這些人。詢問過後,得知離石與中陽二縣,皆已失守,頓時氣極。當即下令,大軍疾行,欲奪迴二縣。同時派手下,時刻打探後麵官軍消息。


    兩日後,斥候也迴報劉和。言說離石外三十裏,發現萬餘白波賊軍。正朝離石方向趕來!劉和便讓手下前來議事。


    眾人齊聚之後,劉和便告知情況。隨後便說道:雲長此刻,定然領軍在後追擊楊奉。而中陽所有物資,已然被吾軍運迴離石。吾軍便在離石駐守,牽製楊奉。待雲長襲其後路,吾等再出城與雲長,前後夾擊楊奉。這萬餘白波賊必敗。眾人便皆拱手領命。


    一日後,楊奉手下告知。言說中陽縣內,已空無一物,皆被敵軍燒毀,甚至連城門也被拆了。楊奉聽罷,眉頭緊皺,便下令全軍進兵離石,定要將離石奪迴。因為眼下,雖然搶掠了不少錢糧,但身後有冀州軍追著,若無離石依靠,定然無法抵禦劉和大軍,到時恐怕會被劉和剿滅。所以讓手下眾人,要不惜一切代價,奪迴離石,否則在場眾人,都將性命不保。手下眾人聽罷,也都知曉楊奉所言不假,便皆拱手領命。


    臨近天黑,楊奉所領白波賊軍,便行至離石城下。見到城上,既有官軍,也有匈奴兵。一時也不解!劉和得知消息後,便行至城上,朝下望去。便也見離石城下,大量白波賊軍。便交代眾將,輪流領軍守夜。謹防白波賊夜襲。


    翌日,楊奉下令建造攻城器械。並分兵圍住離石。劉和此時,並不著急。其與白波賊軍,大戰數次。知曉這些黃巾餘孽戰力,離石雖算不得大縣。然卻也是西河治所,且手下還有,擅射的匈奴騎兵。駐守數日,不成問題。想必雲長領軍,也離楊奉不遠。楊奉此刻,還想著奪迴離石,其此番,定然在劫難逃!


    由於時間緊迫,白波賊軍趕製兩日。便也造好兩個衝錘,四部攻城雲梯,十幾架長梯。楊奉便下令,明日吃過早食,便攻城。韓暹領軍四千,帶上衝錘及一部雲梯,還有一半長梯。從南門進攻。李樂帶二千人,帶一部雲梯及餘下所有長梯。從北門進攻。自己帶餘下六千餘人,攻打東門。


    第二日,離石城外三路白波賊軍,擺開陣勢,準備同時攻城。劉和觀察情況後,便將三千匈奴軍,分成三隊。分別防守南,北,東三門。又讓呂布領麾下五百人,與匈奴千人一起,防守南門。讓於夫羅去防守北門,再派太史慈領二百精銳,協助於夫羅。再讓張遼,領百人去西門防備。餘下之人,皆隨劉和,防守東門。


    關羽此刻,還在領軍追擊。距離離石,還有近百裏,斥候迴報關羽。言說離石城外,白波賊軍正在攻城。關羽聽罷,當即便下令。大軍明日開始疾行,定要盡快趕到離石!


    而離石這邊,楊奉指揮攻城半日,依舊無法攻破離石。匈奴騎兵所用之弓,雖沒有劉和麾下,重弩射程遠,然在百步之內,甚是精準。登上雲梯之白波賊,基本都是被匈奴兵射死。縱然有登上城牆之人,亦非劉和麾下精銳敵手。騎軍所用馬槊,亦能遠遠刺向賊兵。而近身又可用雁翎刀斬殺!


    臨近天黑,手下報之楊奉。三門皆不能破,已然死傷近三千人。楊奉聞言,當即大罵眾人。便又下令,再製幾部攻城梯和衝錘。待攻城器械造好,所有將領及自己,全部披掛舉盾上陣。


    轉眼又過了兩日,白波賊又建造數架,攻城梯及衝錘。楊奉與手下幾位將領,皆也持盾提刀。楊奉便下令,所有人全部衝上去。頃刻之間,白波賊軍扛起衝錘,推著攻城梯,朝離石進兵。


    城上眾人,依舊奮力抵禦白波賊。而劉和亦發現,此番白波賊軍,甚為兇悍。士氣比之前日,明顯更高。典韋便指著一處說道:主公,那處賊兵,個個披甲,且多是青壯,是否乃是賊首?劉和聞言,便也看向典韋所指之處。卻如典韋所言,有數十人之軍備,比之附近賊兵,要好上不少。便讓典韋,領身邊二十人。去那邊攔住那數十人。不可讓其登城!


    典韋聽罷,便領著護衛劉和的二十精銳。趕往所指之處!片刻之後,劉和便見典韋那邊。已然陷入廝殺,正如典韋所言。這些人,定然乃是白波精銳,個個皆非,尋常白波賊兵。典韋也不慌,雙手各持鋼鐧,攔在雲梯口。縱然賊軍舉盾,也被典韋砸爛。這數十白波精銳,便大半死於典韋之手。


    在城下的楊奉,此時舉盾正激勵士氣。不久手下便來迴報,言說五十白波力士,已然戰死。楊奉亦抬頭,看向城牆一處,頓時也歎氣一聲。但還是下令,讓餘下之人。奮力衝上去!而關羽,早已得知離石消息。正一刻不停的朝向離石行軍!


    轉眼一個時辰後,白波賊軍已然死傷不少。但依舊攻不下離石!而楊奉手下此時來報,言說後麵追擊的官軍,距此不到二十裏了。楊奉聽罷,亦知曉自己必敗。便下令收兵,撤迴中陽。片刻之後,未死的白波賊兵。皆狼狽向後逃走!


    劉和見狀,便下令全軍集結。留張遼統領,呂布麾下五百人守城,餘下所有騎兵,皆出城追擊白波賊。同時派出斥候,前往東邊,打探雲長情況。經過一個時辰的整軍,劉和便領軍追擊而去。而關羽此時,還在趕往離石。


    由於匈奴皆輕騎,又是騎射手。劉和便讓於夫羅,領三千匈奴輕騎,先行追擊上去。見到白波賊,直接射殺。於夫羅便領命,領三千人馬,疾馳追擊而去。撤軍之時,楊奉便知曉,官軍定然會追至中陽。便讓胡才,領二千人往西撤,去藺縣。讓李樂,領二千人往北,去皋狼縣。自己領餘下之人,往中陽方向撤。眾人見楊奉如此說,便也領命。隨後便各自帶人,朝不同方向而去。


    於夫羅追擊不久,手下便迴報。言說前麵白波賊,分成三路。分別往西,北,南三個方向逃離。至於楊奉往哪逃,便也不知。於夫羅便讓手下一人,迴馬去告知劉和情況。自己領騎兵,追擊往南逃竄之人。


    而白波分兵不久,楊奉便又分成兩路。一路往南,一路往東。交代往南撤的眾人,過中陽不可入。不然被官軍圍困,必死無疑。直接繞開中陽,繼續往南去蒲子。自己領千餘人往東逃。如此,逃走的機會,更多出一分。


    過了半日,關羽領軍至離石。張遼便將情況,告知關羽。得知劉和已然領軍,追擊白波賊而去。便隻能駐紮離石,等待劉和消息。麾下步軍已然行軍許久,沒有精力再追擊了。


    劉和收到於夫羅消息,便讓張飛分一半人,去追擊北邊。自己領另一半人,追擊西邊。至於南邊,便交由於夫羅吧。而於夫羅此時,已追擊許久。想著這些人,定然往中陽撤。便也全部往中陽追擊!


    臨近天黑之時,劉和便追上胡才。當即便下令,全軍衝殺過去。一時間,張合,呂布,太史慈三人。便領身後數百騎軍,衝向白波賊軍。劉和身邊,隻剩典韋及十名騎軍保護。


    胡才見官軍殺來,便也顧不得其它,策馬拋棄眾人逃了。轉瞬之間,胡才手下二千人,皆死於騎軍馬槊之下。張飛這邊,也是如此。追上李樂後,便立即發起衝鋒。二千白波賊,未用多久,皆被騎軍衝殺而死。


    另一邊的於夫羅,此刻也射殺不少人。這些白波賊,還未逃至中陽。便有大半,死於匈奴弓矢之下。唯有楊奉領千餘人,趁機往東逃走。劉和見夜已深,也看不見什麽賊兵蹤跡!便下令收兵,返迴離石。


    翌日天亮,除張飛,於夫羅之外。其餘眾將,皆陸續返迴離石!劉和此時,正在官署等待消息。郭嘉已向劉和,匯報了大軍情況。不久後,張飛帶著李樂首級迴來。然後嗬嗬大笑報功,劉和便點點頭。讓張飛先去休息!


    臨近午時,於夫羅便也領軍,迴至離石。然後告知劉和,射殺南邊賊兵不少。卻並未發現楊奉,想來被其逃脫。劉和聽罷,便也不在意。經此一敗,整個白波賊軍已然瓦解。楊奉若是聰明,定然不會,再留在並州。劉和便決定,大軍在離石休整。同時派人去晉陽,告知丁原消息。再打探太原及雁門情況。


    十日後,斥候便至晉陽。將離石的情況,告知丁原。同時丁原寫了書信,交代來人帶給劉和。劉和也派出斥候,前往安邑。交代文聘領軍北上西河,將所有糧草輜重全部帶上。西河已定,河東上黨已無憂。眼下,須如何才能讓南匈奴叛軍,撤出雁門。


    又過了十日,劉和收到丁原書信。細看之後,便將書信遞給郭嘉。片刻之後,郭嘉便說道:眼下並州邊軍,在孟縣抵禦南匈奴叛軍。而前番邊軍損失不小,怕是無力擊退匈奴叛軍。丁原所領數千人,又是新軍。怕也無法與匈奴叛軍久持。


    劉和便迴道:不錯,並州邊軍加上丁原所領。人數不到兩萬,匈奴叛軍則有近八萬。縱然須分兵至東邊,防備幽州邊軍,然也是多出丁原,不少人馬。若想擊敗匈奴叛軍,惟有吾等這路兵馬可為。吾有一策,有些兇險。但若成,則匈奴叛軍定然撤出雁門。


    郭嘉聽罷,便開口問道:不知主公所言何策?劉和便指著地圖說道:領所有騎軍,北出西河入雲中,五原,朔方,定襄等地。收服南匈奴腹地部族,斷左右賢王根基。同時讓雲長領步軍,走汾陽入樓煩。從側翼威脅匈奴叛軍。若能攻占馬邑,則截斷匈奴叛軍退路。再擋住叛軍反撲,其定然會撤離雁門,入代郡北上,再迂迴數百裏迴定襄。然在此之前,若於夫羅,能收服這四郡之匈奴部族。則這八萬匈奴叛軍,隻能北上依附鮮卑矣!奉孝以為此策,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正並收藏亂世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