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誰能想到老皇帝居然在背地裏下了這麽大一局棋。
他當時不僅要借定國公府的勢頭把所有的事情都平定下來,現在還想要做卸磨殺驢的事情。
定國公府家的那位小姐倒黴,千辛萬苦的給老皇帝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可是大兒子死了,二兒子又是一副對皇位一點兒都沒有興趣的模樣,唯一的一個小女兒如今也是病歪歪的。
她可不一樣。
這麽多年,她一直堅定的跟在老皇帝身邊,老皇帝說什麽是什麽,而且好不容易養出來顧安這麽個兒子,她從來都不相信什麽愛情,現在要的是當太後!
這時候就算不為了兒子,也要為了自己,她也該借著跟在皇帝這麽多年的便利開始籌謀之後的事情了,而且如今顧恆那個蠢貨還沒有摸清楚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顧行簡又遠在天邊,隻要運作得當,這京城不愁不是自己的!
福壽公公來到公主府宣旨的時候,沈慎行第一反應就是死也不能讓顧昭惜進去。
誰知道現在皇帝會不會趁著二殿下不在憤怒之下直接一杯毒酒灌下去,到時候顧昭惜就算有再多的準備恐怕也沒有辦法好好的活著出來,畢竟皇宮還是皇帝的地盤兒。
“公公,您一共兩封聖旨。”
福壽這時候也覺得尷尬,但是他知道很多旁人不知道的事情。
“其中一封聖旨是召皇太女殿下進宮,另一封則是讓南伯侯府的小世子也跟著一起進去,有什麽事情自然是要當麵兒說了,日後才方便對外澄清。”
這到底有什麽好澄清的?老皇帝年輕的時候既要又要,現在老了,想要把所有的好處都攥到手裏,把定國公一家最後一絲油水都榨幹,但沒想到臨了碰到了兩個硬茬子。
最後不就是這個結果麽……
顧昭惜對外打著身體不好的旗號,所以一直沒有動彈,這時候就連接聖旨都是給沈慎行代勞。
“福壽公公。”沈慎行輕車熟路的往對方的口袋裏塞了沉甸甸的一袋金子,“上頭還有什麽消息指示?我們家皇太女這些日子身子骨實在不好,若是這次進宮時間長,我好備上狐裘。”
福壽掂了掂金子,臉上的確出現了猶豫的神色。不為了別的,實在是皇帝最近的身子的確不好了。
若不是實在沒有精力去和先皇後留下的這一兒一女鬥一鬥,也是著急給何浩然留下一條後路,否則皇帝不可能在麵對流言的時候這般生氣。
而目前來看贏麵最大的無非是現在在皇宮中的華妃娘娘和領兵出征的二殿下。
二殿下為人勇武,實有君主之才,而且背後又有妹妹如此謀劃支持,皇宮中的華妃娘娘則是搶占了先機,若是先動手做些什麽,傳位的聖旨上寫著的是誰的名字那就不一定了。
不過按照自己這麽多年伺候在皇帝身邊來看,就算華妃娘娘真的把先機搶占了,最後將五皇子送上皇位,那也要看五皇子到底能不能夠守住皇位。
顧行簡和顧昭惜這對兄妹著實不是好欺負的,除非將二人徹底挫骨揚灰,否則隻要活一個,那麽五皇子的這個皇位就坐不穩,遲早有一天被他們給踹下來。
他是跟在皇帝身邊這麽長時間的老太監,俗話說的好,一朝君子一朝臣,像他這種老太監在皇帝駕崩去世之後無非有兩種結局,第一種結局就是繼續伺候在新皇帝身邊,第二種結局就是去給老皇帝守皇陵。
他雖然從小就跟著老皇帝,但是這時候卻並不想去守皇陵,誰也不知道那邊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況,而且他也不知道去守皇陵之後是否能好好的活著迴來?
現在也是時候站隊了。
想明白了這件事情之後,福壽公公臉上的笑容就殷勤了不少。
“陛下近日聽到朝野之間的流言實在太過於生氣,所以便想著找皇太女殿下進宮問問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兒,順便把南伯侯府的那位小世子叫進去,也當堂對質一下。”
當堂對峙……沈慎行有些不屑的抽了抽唇角,臉上的神色多了幾分諷刺。
“駙馬若是擔心皇太女的身子,不如借此機會給皇太女殿下多收拾幾身衣裳,平日裏要用的一切物件兒也都帶著,咱家看今兒就算不是要變天,接下來的幾日也說不準啊。”
這老太監張口就是勸說自己和顧昭惜謀反。
不過目前看起來二殿下不在京中……
“福壽公公,這邊請。”沈慎行從善如流的把人請到了一旁,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真誠,“公公為了傳旨,一路上緊趕慢趕的,還是多喝一口茶吧。”
這是要先把福壽公公留下,然後去找顧昭惜把要說的話都說完,等待顧昭惜的意思,然後再出來做決定,並沒有打算直接拒絕福壽公公的意思。
福壽聽到這句話之後也非常高興,他沒想到臨到最後自己居然能夠結這麽大個善緣,哪怕皇太女殿下真的不願意按照自己說的那樣先下手為強。
至少也會記得自己今日對她的幫助。
“吞海,看著南伯侯府世子殿下,現在外邊的世道很亂世子,殿下若是不能好好的待在府裏,一不小心出去了,遭遇了什麽流民強盜,那就不是我們應該負的責任了。”
話說的倒是漂亮,但實際上卻並不是如此,隻要何浩然敢踏出公主府一步,吞海就會立即手起刀落,先把他的頭砍下來。
顧昭惜知道了福壽公公傳過來的消息,手上的魚竿居然連動都沒動上一下。
“我的殿下,這時候到底該如何做?您倒是給個說法,再這樣拖下去,恐怕過來傳旨的就不是福壽公公了,禦林軍統領直接壓著您進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沈慎行在一旁搓著手,但是語氣裏卻絲毫不見焦慮。他不知道顧昭惜在幹什麽,但卻知道他是在等一個機會或者是等一句話。
顧昭惜又在原地釣魚,釣了整整一盞茶的時間,微微的勾了勾唇角,這才把目光看向在一旁的沈慎行。
“望塵莫不是忘了前些日子孤給你的允諾?”
沈慎行全身上下的毛孔一炸,他不可置信的看著在一旁釣魚的顧昭惜。
他怎麽可能忘記前些日子的那一席話,顧昭惜給了自己許諾,在她不知道的情況下絕對不能肆意妄為,但若是她知道並且允許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在最大限度內發揮才能,並且會得到她的無條件支持。
其實當時自己聽到這個承諾之後並沒有當真,畢竟顧昭惜表麵上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但實際上卻和她的哥哥一樣,獨斷專行,自己這麽多年之所以能夠好好的活下來,主要原因是沒有觸及到顧昭惜的要點。
經過那幾次走鋼絲之後,沈慎行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捅馬蜂窩了,但沒想到今天聽到顧昭惜這麽說,好像並不是在開玩笑的。
“殿下……”沈慎行有些試探的開口。
顧昭惜卻悠然的把手中的魚竿放到一旁,臉上的神色輕鬆,輕輕的拍了拍手,“沈望塵,你到底有多少本事都拿出來,孤等著。”
說完之後竟什麽都不安排,直接轉身去了前廳,笑眯眯的跟著福壽公公就進了宮。
沈慎行在一旁看著,下巴都要驚掉了。
就算真的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自己,最起碼要理解一下當下到底是什麽情況,也要把她這邊到底有什麽後手交代一下。
轉身就進去了?難不成就不害怕老皇帝真的抽風,直接一碗毒藥灌下去?
“殿下!夜深露重,多穿幾件厚衣裳去吧。”他這時候就算再怎麽不慌也忍不住開口攔了一下。
用稍微難聽點兒的話說,顧昭惜卻像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一樣,連頭都沒迴,“不必了。父皇那裏什麽沒有,事事哪能都需要孤親自做準備?福壽公公,有勞了。”
顧昭惜這一套操作不僅讓沈慎行徹底愣住,在一旁喝了半杯茶,等了好一會兒的福壽公公也有些茫然。
這是有打算還是沒打算?皇太女殿下總不能是因為二殿下如今醒了就高興的連北都找不著了,或者是自信過頭了吧?什麽都不準備直接進宮,而且還是在有人提醒的這種危急關頭?
沈慎行抓起手邊的茶壺,一飲而盡。搶在了顧昭惜出府之前,帶著吞海出了長公主府。
一路上顧昭惜端的是八風不動,壓根兒不在乎過一會兒到底會遭遇些什麽,臉上的笑容也是像每次和朝廷中那些大臣們打招唿時候一樣溫和。
福壽公公坐在馬車上,看著麵前的這位皇太女殿下最終還是忍不住的開口詢問,“殿下,陛下哪兒要問的話,想來您心裏都是有數的?”
“公公這是說的哪兒的話?孤是父皇親封的皇太女,更是皇帝的臣子,身為臣子不能擅自揣奪君上的想法,如今君上要召喚臣子進宮詢問,臣子自然是要領命的,至於君上要詢問什麽,等過一會兒就知道了。”
滴水不漏。
福壽自覺失言,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和顧昭惜糾結,隻盼著剛才急匆匆的跑出去的那位沈大人真的是有地方去,也有事兒要做。
顧昭惜進宮之後,直奔禦書房。
老皇帝早就已經坐在上麵,看著進來的人隻有顧昭惜,壓根兒沒有看到何浩然,他憤怒之下抄起手邊的茶盞,衝著顧昭惜就砸了過去。
“你以為你二哥如今醒了,現在就有靠山了,甚至可以毀了和朕的約定?朕告訴你,朕如今還沒有老,也沒有死,當時怎麽把皇太女的位置給你,如今就能怎麽收迴來。”
顧昭惜沒有像皇上想的那樣躲開這杯茶,挺直的跪在原地,連動都沒動一下,硬生生的受了這一茶盞。
滾燙的茶水在她肩頭氳開,顧昭惜臉上的表情甚至都沒有變一下。
“父皇在說什麽?兒臣為什麽一點兒都聽不懂?”
這種什麽都知道,但是卻硬是裝作什麽都不懂的樣子,真的把皇帝氣到了,近日來京中傳的那些流言蜚語不就是自己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和南伯侯府府家的小姐之間的事兒麽!
當時的事情自己瞞的非常好,就連定國公和他女兒都一點兒也不知道。
他不知道顧昭惜是從哪裏知曉的事情經過,而且自己也把她要的皇太女之位給了,現在老二雖然醒了,但是自己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舉動。
唯一能夠說明的就是謝聽白那小子現在被扣上了一個通敵叛國的名頭,顧昭惜要為了那小子出氣,或者想借著這個機會幹脆和自己撕破臉!
“我們當時說好的那件事情現在傳的滿天飛!你不覺得你該給朕一個很好的解釋嗎?”
皇帝果然忍不住了,一字一句都說了個清清楚楚,壓低了的聲音看著似乎並沒有什麽明顯的效果,畢竟守在禦書房外麵的福壽聽的可是一清二楚。
顧昭惜微微抬頭,從原地站了起來,“父皇此言差矣。當年的事情既然能夠被兒臣查出來,那為什麽不可能被旁人查出來呢?這件事情可怪不得而成,要怪就怪父皇當時留下來的尾巴實在是太多了。”
她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過於糾結,也不會繼續跪在皇帝麵前,如果說之前自己和老皇帝之間還有幾分父女之情,那麽剛才這一茶杯摔下去,二人之間的情分可算是徹底到頭了。
畢竟……他字字句句都是“朕”,話裏話外擔心的也還是那個見不得光的兒子。
“父皇可以換一個角度想,兒臣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而且兄長也清醒過來了,根本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與您撕破臉。更何況謝聽白的事情還存疑,而且不相信父皇會莫名其妙的打破平衡,對謝聽白動手,所以這背後究竟是何人指使的,父皇還是應該好好的打聽一下。”
“如今父皇大張旗鼓把正在閉府的兒臣叫到皇宮裏,又宣南伯侯府的世子一同進宮,到底是想要替幕後之人把這件事兒做實,還是說真的懷疑了兒臣動手啊?”
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調轉了風向。
顧昭惜風輕雲淡,倒是和坐在桌子前麵氣得吹胡子瞪眼的皇帝成了非常明顯的對比。
“兒臣和二哥不同,父皇既然已經給出了足夠的誠意,兒臣自然會遵守和父皇之間的約定,如今到底是有誰看不慣,兒臣想此事應該由父皇親自去查一查才行。”
顧昭惜擺明了什麽都不管,幹脆利落的把所有的事情都栽到了華妃的身上。
皇帝很顯然現在已經被她說動了,不過還有些許的猶豫。
“浩然他現在……”
也不知道自己的母後如今若是還活著,聽著父皇一口一句浩然,會不會直接氣瘋過去。
顧昭惜臉上的神色多了幾分溫和,現在的自己已經不再渴求於從父母那裏得到愛了,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事情,竟意外的有趣兒。
他當時不僅要借定國公府的勢頭把所有的事情都平定下來,現在還想要做卸磨殺驢的事情。
定國公府家的那位小姐倒黴,千辛萬苦的給老皇帝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可是大兒子死了,二兒子又是一副對皇位一點兒都沒有興趣的模樣,唯一的一個小女兒如今也是病歪歪的。
她可不一樣。
這麽多年,她一直堅定的跟在老皇帝身邊,老皇帝說什麽是什麽,而且好不容易養出來顧安這麽個兒子,她從來都不相信什麽愛情,現在要的是當太後!
這時候就算不為了兒子,也要為了自己,她也該借著跟在皇帝這麽多年的便利開始籌謀之後的事情了,而且如今顧恆那個蠢貨還沒有摸清楚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顧行簡又遠在天邊,隻要運作得當,這京城不愁不是自己的!
福壽公公來到公主府宣旨的時候,沈慎行第一反應就是死也不能讓顧昭惜進去。
誰知道現在皇帝會不會趁著二殿下不在憤怒之下直接一杯毒酒灌下去,到時候顧昭惜就算有再多的準備恐怕也沒有辦法好好的活著出來,畢竟皇宮還是皇帝的地盤兒。
“公公,您一共兩封聖旨。”
福壽這時候也覺得尷尬,但是他知道很多旁人不知道的事情。
“其中一封聖旨是召皇太女殿下進宮,另一封則是讓南伯侯府的小世子也跟著一起進去,有什麽事情自然是要當麵兒說了,日後才方便對外澄清。”
這到底有什麽好澄清的?老皇帝年輕的時候既要又要,現在老了,想要把所有的好處都攥到手裏,把定國公一家最後一絲油水都榨幹,但沒想到臨了碰到了兩個硬茬子。
最後不就是這個結果麽……
顧昭惜對外打著身體不好的旗號,所以一直沒有動彈,這時候就連接聖旨都是給沈慎行代勞。
“福壽公公。”沈慎行輕車熟路的往對方的口袋裏塞了沉甸甸的一袋金子,“上頭還有什麽消息指示?我們家皇太女這些日子身子骨實在不好,若是這次進宮時間長,我好備上狐裘。”
福壽掂了掂金子,臉上的確出現了猶豫的神色。不為了別的,實在是皇帝最近的身子的確不好了。
若不是實在沒有精力去和先皇後留下的這一兒一女鬥一鬥,也是著急給何浩然留下一條後路,否則皇帝不可能在麵對流言的時候這般生氣。
而目前來看贏麵最大的無非是現在在皇宮中的華妃娘娘和領兵出征的二殿下。
二殿下為人勇武,實有君主之才,而且背後又有妹妹如此謀劃支持,皇宮中的華妃娘娘則是搶占了先機,若是先動手做些什麽,傳位的聖旨上寫著的是誰的名字那就不一定了。
不過按照自己這麽多年伺候在皇帝身邊來看,就算華妃娘娘真的把先機搶占了,最後將五皇子送上皇位,那也要看五皇子到底能不能夠守住皇位。
顧行簡和顧昭惜這對兄妹著實不是好欺負的,除非將二人徹底挫骨揚灰,否則隻要活一個,那麽五皇子的這個皇位就坐不穩,遲早有一天被他們給踹下來。
他是跟在皇帝身邊這麽長時間的老太監,俗話說的好,一朝君子一朝臣,像他這種老太監在皇帝駕崩去世之後無非有兩種結局,第一種結局就是繼續伺候在新皇帝身邊,第二種結局就是去給老皇帝守皇陵。
他雖然從小就跟著老皇帝,但是這時候卻並不想去守皇陵,誰也不知道那邊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況,而且他也不知道去守皇陵之後是否能好好的活著迴來?
現在也是時候站隊了。
想明白了這件事情之後,福壽公公臉上的笑容就殷勤了不少。
“陛下近日聽到朝野之間的流言實在太過於生氣,所以便想著找皇太女殿下進宮問問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兒,順便把南伯侯府的那位小世子叫進去,也當堂對質一下。”
當堂對峙……沈慎行有些不屑的抽了抽唇角,臉上的神色多了幾分諷刺。
“駙馬若是擔心皇太女的身子,不如借此機會給皇太女殿下多收拾幾身衣裳,平日裏要用的一切物件兒也都帶著,咱家看今兒就算不是要變天,接下來的幾日也說不準啊。”
這老太監張口就是勸說自己和顧昭惜謀反。
不過目前看起來二殿下不在京中……
“福壽公公,這邊請。”沈慎行從善如流的把人請到了一旁,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真誠,“公公為了傳旨,一路上緊趕慢趕的,還是多喝一口茶吧。”
這是要先把福壽公公留下,然後去找顧昭惜把要說的話都說完,等待顧昭惜的意思,然後再出來做決定,並沒有打算直接拒絕福壽公公的意思。
福壽聽到這句話之後也非常高興,他沒想到臨到最後自己居然能夠結這麽大個善緣,哪怕皇太女殿下真的不願意按照自己說的那樣先下手為強。
至少也會記得自己今日對她的幫助。
“吞海,看著南伯侯府世子殿下,現在外邊的世道很亂世子,殿下若是不能好好的待在府裏,一不小心出去了,遭遇了什麽流民強盜,那就不是我們應該負的責任了。”
話說的倒是漂亮,但實際上卻並不是如此,隻要何浩然敢踏出公主府一步,吞海就會立即手起刀落,先把他的頭砍下來。
顧昭惜知道了福壽公公傳過來的消息,手上的魚竿居然連動都沒動上一下。
“我的殿下,這時候到底該如何做?您倒是給個說法,再這樣拖下去,恐怕過來傳旨的就不是福壽公公了,禦林軍統領直接壓著您進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沈慎行在一旁搓著手,但是語氣裏卻絲毫不見焦慮。他不知道顧昭惜在幹什麽,但卻知道他是在等一個機會或者是等一句話。
顧昭惜又在原地釣魚,釣了整整一盞茶的時間,微微的勾了勾唇角,這才把目光看向在一旁的沈慎行。
“望塵莫不是忘了前些日子孤給你的允諾?”
沈慎行全身上下的毛孔一炸,他不可置信的看著在一旁釣魚的顧昭惜。
他怎麽可能忘記前些日子的那一席話,顧昭惜給了自己許諾,在她不知道的情況下絕對不能肆意妄為,但若是她知道並且允許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在最大限度內發揮才能,並且會得到她的無條件支持。
其實當時自己聽到這個承諾之後並沒有當真,畢竟顧昭惜表麵上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但實際上卻和她的哥哥一樣,獨斷專行,自己這麽多年之所以能夠好好的活下來,主要原因是沒有觸及到顧昭惜的要點。
經過那幾次走鋼絲之後,沈慎行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捅馬蜂窩了,但沒想到今天聽到顧昭惜這麽說,好像並不是在開玩笑的。
“殿下……”沈慎行有些試探的開口。
顧昭惜卻悠然的把手中的魚竿放到一旁,臉上的神色輕鬆,輕輕的拍了拍手,“沈望塵,你到底有多少本事都拿出來,孤等著。”
說完之後竟什麽都不安排,直接轉身去了前廳,笑眯眯的跟著福壽公公就進了宮。
沈慎行在一旁看著,下巴都要驚掉了。
就算真的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自己,最起碼要理解一下當下到底是什麽情況,也要把她這邊到底有什麽後手交代一下。
轉身就進去了?難不成就不害怕老皇帝真的抽風,直接一碗毒藥灌下去?
“殿下!夜深露重,多穿幾件厚衣裳去吧。”他這時候就算再怎麽不慌也忍不住開口攔了一下。
用稍微難聽點兒的話說,顧昭惜卻像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一樣,連頭都沒迴,“不必了。父皇那裏什麽沒有,事事哪能都需要孤親自做準備?福壽公公,有勞了。”
顧昭惜這一套操作不僅讓沈慎行徹底愣住,在一旁喝了半杯茶,等了好一會兒的福壽公公也有些茫然。
這是有打算還是沒打算?皇太女殿下總不能是因為二殿下如今醒了就高興的連北都找不著了,或者是自信過頭了吧?什麽都不準備直接進宮,而且還是在有人提醒的這種危急關頭?
沈慎行抓起手邊的茶壺,一飲而盡。搶在了顧昭惜出府之前,帶著吞海出了長公主府。
一路上顧昭惜端的是八風不動,壓根兒不在乎過一會兒到底會遭遇些什麽,臉上的笑容也是像每次和朝廷中那些大臣們打招唿時候一樣溫和。
福壽公公坐在馬車上,看著麵前的這位皇太女殿下最終還是忍不住的開口詢問,“殿下,陛下哪兒要問的話,想來您心裏都是有數的?”
“公公這是說的哪兒的話?孤是父皇親封的皇太女,更是皇帝的臣子,身為臣子不能擅自揣奪君上的想法,如今君上要召喚臣子進宮詢問,臣子自然是要領命的,至於君上要詢問什麽,等過一會兒就知道了。”
滴水不漏。
福壽自覺失言,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和顧昭惜糾結,隻盼著剛才急匆匆的跑出去的那位沈大人真的是有地方去,也有事兒要做。
顧昭惜進宮之後,直奔禦書房。
老皇帝早就已經坐在上麵,看著進來的人隻有顧昭惜,壓根兒沒有看到何浩然,他憤怒之下抄起手邊的茶盞,衝著顧昭惜就砸了過去。
“你以為你二哥如今醒了,現在就有靠山了,甚至可以毀了和朕的約定?朕告訴你,朕如今還沒有老,也沒有死,當時怎麽把皇太女的位置給你,如今就能怎麽收迴來。”
顧昭惜沒有像皇上想的那樣躲開這杯茶,挺直的跪在原地,連動都沒動一下,硬生生的受了這一茶盞。
滾燙的茶水在她肩頭氳開,顧昭惜臉上的表情甚至都沒有變一下。
“父皇在說什麽?兒臣為什麽一點兒都聽不懂?”
這種什麽都知道,但是卻硬是裝作什麽都不懂的樣子,真的把皇帝氣到了,近日來京中傳的那些流言蜚語不就是自己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和南伯侯府府家的小姐之間的事兒麽!
當時的事情自己瞞的非常好,就連定國公和他女兒都一點兒也不知道。
他不知道顧昭惜是從哪裏知曉的事情經過,而且自己也把她要的皇太女之位給了,現在老二雖然醒了,但是自己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舉動。
唯一能夠說明的就是謝聽白那小子現在被扣上了一個通敵叛國的名頭,顧昭惜要為了那小子出氣,或者想借著這個機會幹脆和自己撕破臉!
“我們當時說好的那件事情現在傳的滿天飛!你不覺得你該給朕一個很好的解釋嗎?”
皇帝果然忍不住了,一字一句都說了個清清楚楚,壓低了的聲音看著似乎並沒有什麽明顯的效果,畢竟守在禦書房外麵的福壽聽的可是一清二楚。
顧昭惜微微抬頭,從原地站了起來,“父皇此言差矣。當年的事情既然能夠被兒臣查出來,那為什麽不可能被旁人查出來呢?這件事情可怪不得而成,要怪就怪父皇當時留下來的尾巴實在是太多了。”
她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過於糾結,也不會繼續跪在皇帝麵前,如果說之前自己和老皇帝之間還有幾分父女之情,那麽剛才這一茶杯摔下去,二人之間的情分可算是徹底到頭了。
畢竟……他字字句句都是“朕”,話裏話外擔心的也還是那個見不得光的兒子。
“父皇可以換一個角度想,兒臣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而且兄長也清醒過來了,根本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與您撕破臉。更何況謝聽白的事情還存疑,而且不相信父皇會莫名其妙的打破平衡,對謝聽白動手,所以這背後究竟是何人指使的,父皇還是應該好好的打聽一下。”
“如今父皇大張旗鼓把正在閉府的兒臣叫到皇宮裏,又宣南伯侯府的世子一同進宮,到底是想要替幕後之人把這件事兒做實,還是說真的懷疑了兒臣動手啊?”
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調轉了風向。
顧昭惜風輕雲淡,倒是和坐在桌子前麵氣得吹胡子瞪眼的皇帝成了非常明顯的對比。
“兒臣和二哥不同,父皇既然已經給出了足夠的誠意,兒臣自然會遵守和父皇之間的約定,如今到底是有誰看不慣,兒臣想此事應該由父皇親自去查一查才行。”
顧昭惜擺明了什麽都不管,幹脆利落的把所有的事情都栽到了華妃的身上。
皇帝很顯然現在已經被她說動了,不過還有些許的猶豫。
“浩然他現在……”
也不知道自己的母後如今若是還活著,聽著父皇一口一句浩然,會不會直接氣瘋過去。
顧昭惜臉上的神色多了幾分溫和,現在的自己已經不再渴求於從父母那裏得到愛了,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事情,竟意外的有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