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盡快開戰,否則再這樣下去軍心浮動,不用打我們就敗了”
陸遜見到大軍上下這種情況,心急如焚,於是他找來了主張投降的朱然和潘璋等人。
朱然很冷靜,他早就分析過兩軍實力,於是聽說陸遜想開戰不禁開口問道
“伯言,你覺得我們還能贏嗎?”
陸遜見狀,也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義封、文珪,就算我們要降也要立足於打,否則將來我們作為敗軍之將在陳軍陣營之中永遠抬不起頭來。”
朱然和潘璋了然,微微頷首,算是同意了陸遜的想法。
有了朱然和潘璋的支持,陸遜立即派人去陳軍大營下戰書。
龜縮了多日的吳軍突然要主動開戰,這倒是出乎了夏侯惇的預料。
不過此時的夏侯惇很自信,根本不怕,當即同意了吳軍的挑戰。
這幾日,吳軍大營之中終於穩定了下來,畢竟馬上要開打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心思也就都收了起來。
五日後,吳陳雙方十七萬大軍在秣陵城北擺開陣勢。
十一月的寒風之中,一切顯得極其肅殺,場麵讓人不寒而栗。
平原作戰,沒有什麽奇謀,隻有生麵硬剛,大家拚的就是硬實力。
雙方都沒有選擇穩守反擊,而是主動出擊想要一舉擊潰敵軍。
雖然是平原,但是地勢並不開闊,虎豹騎也沒法從兩翼突襲,這讓陸遜的壓力小了很多。
借助水軍調來的大批強弓勁弩,吳軍對虎豹騎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開戰不到一個半時辰,很快雙方第一線的軍隊就沒了陣型,數萬士兵混戰在一起。
整個戰場上喊殺聲、金鐵交擊之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每一息的時間,都有數十名士兵躺下,來不及起身,很快便被踩踏致死。
閻行、曹純和曹休在混戰中帶著親衛左衝右突,不斷砍殺著吳軍士兵。
這邊丁奉、徐盛、潘璋等人也不甘示弱,憑借著過人的武力在陳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
這場混戰一直持續到黃昏,雙方都打得筋疲力竭這才不得不鳴金收兵。
整個戰場上隻留下近兩萬具屍體。
大戰結束之後,雙方的輔兵和民夫開始出來默默地打掃戰場。
不僅要收攏掉落的兵器、甲胄,還要挖坑掩埋屍體。
數萬輔兵和民夫打著火把一直忙碌到深夜才迴營休息。
還好,這種大戰不可能天天打,不然最先累趴下的一定是輔兵和民夫。
他們可不像唐軍的後勤營,吃得好,訓練充足,這些可都是軍隊最底層的人,平時隻能穿著草鞋,喝著稀粥勉強度日。
休整三日,兩軍再度開戰,這一次吳軍吃了大虧,原因很簡單,箭矢供應不上了。
沒了強弓勁弩,虎豹騎傷亡小了不少,曹純和曹休打得更加得心應手。
這一天,吳軍傷亡超過一萬五千人,而陳軍的傷亡隻有九千多人。
就在夏侯惇準備第三次開戰的時候,陸遜和朱然卻突然派人來了。
來人的目的很簡單,打也打過了,也證明了他們不是軟柿子,現在可以談談價錢了。
四大家族的要求很簡單,要權力,要土地,要人口,總之一句話,要保證自身利益不受損。
有開價自然有還價,夏侯惇作為主將自然狠狠地換了一個價碼:
四大家族必須要交出三成的土地和人口,而且本家必須遷往壽春或者譙縣。
夏侯惇的條件他們當然不會答應,交出部分土地人口那還勉強能接受,但是讓他們遷走這不行。
他們四大家族的根基在江東,本家遷走了,根基就斷了,那他們就變成了案板上的肉,隨便曹操捏扁搓圓。
談不攏那就隻有繼續談,或者繼續打。
不過陸遜他們不願意了,就這點軍隊是他們最大的籌碼之一,再打下去就沒得談了。
雙方你來我往地又折騰了兩輪,終於談妥了條件:
顧陸朱張為首的十幾個大世家,每家都要派出至少一名嫡係人才去曹操身邊任職,其實就是人質;
由四大家族選出代表分別擔任吳郡、丹陽、會稽、豫章太守;
江東兵權由曹操和江東世家各掌一半。
作為迴報,江東世家需要全力支持曹操的統治,除此之外,他們還要交出三成土地,兩成人口和全部私兵,還要拿出一百萬石糧食。
雖然雙方達成了協議,但是丁奉和徐盛寧死不降,念及同僚之誼,陸遜和朱然他們也沒有為難二人。
就在吳軍正式投降前兩天,丁奉和徐盛率領一萬多兵馬退迴了建鄴。
就這一萬多兵馬迴到建鄴也大半遣散了,隻剩下不足五千人。
孫權這一下真正到了山窮水盡了。
整個建鄴城裏也是各大家族掌控,他這個吳王真正能掌控的隻有六千多兵馬。
見孫權如此頹廢,蔣欽、周泰等人紛紛開始勸說
“殿下,快走吧,先去會稽避禍再謀東山再起啊。”
聽到會稽兩個字,孫權突然眼前一亮
“會稽……會稽……對,孤的妹夫在餘杭給孤準備了戰船,我們可以乘船北上。”
幾人聽到這話,表情各異,特別是丁奉和蔣欽、周泰三人。
他們三人都是江東人,讓他們背井離鄉北上他們是不太願意的。
隻有徐盛,他本來就是徐州琅琊人,去李駿那裏是個不錯的選擇。
孫權看到幾人的表情便明白了,於是他迴到王座上坐下,目光灼灼地說
“孤不勉強,若是不願意走就留下,若是願意走,明日午時在東門集合。”
“諾。”
第二天午時,隻有丁奉一人沒來,其他三人都帶著家眷和親衛來到了東門口。
丁奉也沒有把事情做絕,他率領三千兵馬南下,準備為孫權擋住夏侯惇的追兵。
就這樣,吳王孫權帶著數千人的隊伍,隻帶著少量金銀細軟前往會稽郡餘杭縣。
丁奉南下之後擺開陣勢擋住了夏侯惇大軍北上的腳步。
也沒有開戰,丁奉隻是把大營紮在大路之上擋住陳軍。
五日之後,估摸著孫權已經走遠,丁奉便下令全軍投降。
兩日後,夏侯惇大軍兵不血刃地進入建鄴,半個多月後,也就建興五年十二月底,陳軍占領吳郡。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唐軍占領了整個豫章郡,以及會稽郡烏傷、章安一線,隨即向南繼續推進。
而陳軍占領了會稽南部的餘杭、山陰、餘姚等地也就沒有繼續南下。
至此,江東之戰徹底結束,在這個時空,吳國成為了第一個滅亡的大諸侯。
陸遜見到大軍上下這種情況,心急如焚,於是他找來了主張投降的朱然和潘璋等人。
朱然很冷靜,他早就分析過兩軍實力,於是聽說陸遜想開戰不禁開口問道
“伯言,你覺得我們還能贏嗎?”
陸遜見狀,也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義封、文珪,就算我們要降也要立足於打,否則將來我們作為敗軍之將在陳軍陣營之中永遠抬不起頭來。”
朱然和潘璋了然,微微頷首,算是同意了陸遜的想法。
有了朱然和潘璋的支持,陸遜立即派人去陳軍大營下戰書。
龜縮了多日的吳軍突然要主動開戰,這倒是出乎了夏侯惇的預料。
不過此時的夏侯惇很自信,根本不怕,當即同意了吳軍的挑戰。
這幾日,吳軍大營之中終於穩定了下來,畢竟馬上要開打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心思也就都收了起來。
五日後,吳陳雙方十七萬大軍在秣陵城北擺開陣勢。
十一月的寒風之中,一切顯得極其肅殺,場麵讓人不寒而栗。
平原作戰,沒有什麽奇謀,隻有生麵硬剛,大家拚的就是硬實力。
雙方都沒有選擇穩守反擊,而是主動出擊想要一舉擊潰敵軍。
雖然是平原,但是地勢並不開闊,虎豹騎也沒法從兩翼突襲,這讓陸遜的壓力小了很多。
借助水軍調來的大批強弓勁弩,吳軍對虎豹騎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開戰不到一個半時辰,很快雙方第一線的軍隊就沒了陣型,數萬士兵混戰在一起。
整個戰場上喊殺聲、金鐵交擊之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每一息的時間,都有數十名士兵躺下,來不及起身,很快便被踩踏致死。
閻行、曹純和曹休在混戰中帶著親衛左衝右突,不斷砍殺著吳軍士兵。
這邊丁奉、徐盛、潘璋等人也不甘示弱,憑借著過人的武力在陳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
這場混戰一直持續到黃昏,雙方都打得筋疲力竭這才不得不鳴金收兵。
整個戰場上隻留下近兩萬具屍體。
大戰結束之後,雙方的輔兵和民夫開始出來默默地打掃戰場。
不僅要收攏掉落的兵器、甲胄,還要挖坑掩埋屍體。
數萬輔兵和民夫打著火把一直忙碌到深夜才迴營休息。
還好,這種大戰不可能天天打,不然最先累趴下的一定是輔兵和民夫。
他們可不像唐軍的後勤營,吃得好,訓練充足,這些可都是軍隊最底層的人,平時隻能穿著草鞋,喝著稀粥勉強度日。
休整三日,兩軍再度開戰,這一次吳軍吃了大虧,原因很簡單,箭矢供應不上了。
沒了強弓勁弩,虎豹騎傷亡小了不少,曹純和曹休打得更加得心應手。
這一天,吳軍傷亡超過一萬五千人,而陳軍的傷亡隻有九千多人。
就在夏侯惇準備第三次開戰的時候,陸遜和朱然卻突然派人來了。
來人的目的很簡單,打也打過了,也證明了他們不是軟柿子,現在可以談談價錢了。
四大家族的要求很簡單,要權力,要土地,要人口,總之一句話,要保證自身利益不受損。
有開價自然有還價,夏侯惇作為主將自然狠狠地換了一個價碼:
四大家族必須要交出三成的土地和人口,而且本家必須遷往壽春或者譙縣。
夏侯惇的條件他們當然不會答應,交出部分土地人口那還勉強能接受,但是讓他們遷走這不行。
他們四大家族的根基在江東,本家遷走了,根基就斷了,那他們就變成了案板上的肉,隨便曹操捏扁搓圓。
談不攏那就隻有繼續談,或者繼續打。
不過陸遜他們不願意了,就這點軍隊是他們最大的籌碼之一,再打下去就沒得談了。
雙方你來我往地又折騰了兩輪,終於談妥了條件:
顧陸朱張為首的十幾個大世家,每家都要派出至少一名嫡係人才去曹操身邊任職,其實就是人質;
由四大家族選出代表分別擔任吳郡、丹陽、會稽、豫章太守;
江東兵權由曹操和江東世家各掌一半。
作為迴報,江東世家需要全力支持曹操的統治,除此之外,他們還要交出三成土地,兩成人口和全部私兵,還要拿出一百萬石糧食。
雖然雙方達成了協議,但是丁奉和徐盛寧死不降,念及同僚之誼,陸遜和朱然他們也沒有為難二人。
就在吳軍正式投降前兩天,丁奉和徐盛率領一萬多兵馬退迴了建鄴。
就這一萬多兵馬迴到建鄴也大半遣散了,隻剩下不足五千人。
孫權這一下真正到了山窮水盡了。
整個建鄴城裏也是各大家族掌控,他這個吳王真正能掌控的隻有六千多兵馬。
見孫權如此頹廢,蔣欽、周泰等人紛紛開始勸說
“殿下,快走吧,先去會稽避禍再謀東山再起啊。”
聽到會稽兩個字,孫權突然眼前一亮
“會稽……會稽……對,孤的妹夫在餘杭給孤準備了戰船,我們可以乘船北上。”
幾人聽到這話,表情各異,特別是丁奉和蔣欽、周泰三人。
他們三人都是江東人,讓他們背井離鄉北上他們是不太願意的。
隻有徐盛,他本來就是徐州琅琊人,去李駿那裏是個不錯的選擇。
孫權看到幾人的表情便明白了,於是他迴到王座上坐下,目光灼灼地說
“孤不勉強,若是不願意走就留下,若是願意走,明日午時在東門集合。”
“諾。”
第二天午時,隻有丁奉一人沒來,其他三人都帶著家眷和親衛來到了東門口。
丁奉也沒有把事情做絕,他率領三千兵馬南下,準備為孫權擋住夏侯惇的追兵。
就這樣,吳王孫權帶著數千人的隊伍,隻帶著少量金銀細軟前往會稽郡餘杭縣。
丁奉南下之後擺開陣勢擋住了夏侯惇大軍北上的腳步。
也沒有開戰,丁奉隻是把大營紮在大路之上擋住陳軍。
五日之後,估摸著孫權已經走遠,丁奉便下令全軍投降。
兩日後,夏侯惇大軍兵不血刃地進入建鄴,半個多月後,也就建興五年十二月底,陳軍占領吳郡。
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唐軍占領了整個豫章郡,以及會稽郡烏傷、章安一線,隨即向南繼續推進。
而陳軍占領了會稽南部的餘杭、山陰、餘姚等地也就沒有繼續南下。
至此,江東之戰徹底結束,在這個時空,吳國成為了第一個滅亡的大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