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臨危受命,帶著吳國最後的一萬三千兵馬趕到了丹徒城南三十裏處,為了湊這些兵馬孫權可以說是砸鍋賣鐵,甚至抽調了吳王宮的衛隊。
此時的陸遜其實心裏並沒有多少底,實在是形勢太危急了,長江天塹已破,自己兵力又不占優,主動進攻無異於飛蛾撲火。
理性分析,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直接投降,無奈孫權不願意,非要搏命一擊。
陸遜也覺得,打都不打就直接投降難免讓曹操看扁了他們江東世家,因此四家人商議之後決定要先立足於打,哪怕隻是打個旗鼓相當,他們也有更多籌碼和曹操談判。
沒錯,以顧陸朱張為首的江東世家在得知陳軍已經過江之後便沒有再打下去的打算了,在他們看來孫權不過是躺在父兄功勞簿的廢物,根本比不上曹操。
東吳這些年能夠四麵出擊,除了有長江天塹作為依托有恃無恐,剩下的都靠他們一眾世家支持罷了。
現在長江防線已破,若是他們跟著孫權和曹操拚命,那就是玉石俱焚,完全不符合他們世家的利益,因此他們此時已經在謀劃後路了。
孫權也知道現在是個什麽情況,但是他沒的選,魯肅病故,呂蒙也病入膏肓,他身邊真是一個心腹之人都沒有,手中無論是政權還是兵權都已經被一眾世家掌控。
作為吳王的他似乎隻能坐在那裏等著成為曹操的階下囚,想想還真是可悲啊!
長江防線既然已經被突破,朱然的大軍再守著牛渚便毫無意義,留下蔣欽率領三萬餘水軍和五千步兵繼續布防,朱然率領主力兩萬五千人返迴建鄴。
朱家已經派人來通知他了,要和談就必須先打掉過江的夏侯淵大軍,否則談判的主動權就在曹操手上,那樣對他們世家來說不是什麽好事情。
因此雖然沒有孫權的命令,朱然還是和潘璋率領主力返迴了,他們要配合陸遜剿滅夏侯淵、曹休、曹純以及他們麾下的兵馬。
此時的丹徒一帶,八千虎豹騎已經集結完畢,經過休整此時可以說兵強馬壯,加上五千降兵,八千廣陵調來的兵馬,此時的陳軍已經有了和吳軍決戰的實力。
因此夏侯淵根本不著急,他在等,等著吳軍主力送上門來,他好以逸待勞擊潰吳軍主力,隻要這些主力一敗,吳國各地自然望風而降,根本不需要他一個一個去攻城。
“將軍,將軍,吳軍來了,吳軍主力來了”
這日夏侯淵正在吃午飯,就見一名副將興衝衝地跑了進來,嘴裏還不停地喊著。
“慌什麽,毛毛躁躁的成何體統”
夏侯淵雖然嘴上是教訓,但是臉上露出的神色掩蓋不住他的興奮,隻見他緊接著便問道
“來了多少兵馬,帶兵的是何人?”
“來了兩三萬人,看旗幟應該是朱然和潘璋,二人和陸遜沒有合兵一處,相隔三十裏下寨。”
夏侯淵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吳軍這是怕被虎豹騎一衝而潰,因此相隔一些距離下寨,這樣不僅避免了一邊戰敗另一邊被波及,兩軍之間也可以相互唿應。
和曹純、曹休研究了一會,夏侯淵便發現了吳軍如此布局的漏洞所在
“想得倒挺好,隻是他們就不怕我各個擊破?終究是南方人,他們太小看騎兵了。”
確定了戰術夏侯淵心情便放鬆下來,派人給朱然和陸遜下戰書,約定三日後決戰。
此時的吳王宮之中,孫權氣喘籲籲地坐在地上,身邊一片淩亂,下麵跪著十幾名內侍和宮女。
他很憤怒,他沒想到世家已經做得如此明目張膽,居然完全無視他這個吳王直接調動兵馬了
“都是一些亂臣賊子,亂臣賊子,居然如此欺辱孤,孤將來一定要和你們清算。”
旁邊跪著的內侍之中有世家安插的眼線,這些人心中不禁嗤笑不已,嘲笑孫權的無能狂怒,都什麽時候了,這個吳王還分不清大小王,真是可笑至極。
而此時的後宮之中,吳國太手中拿著一封剛剛收到的書信正在出神。
吳國太雖然是女人,但也是跟著孫堅打江山的,心裏和明鏡一樣,現在兒子的處境她很明白,但是她也沒有任何辦法,娘家吳家如今已經勢微,根本幫不了孫權。
手裏的書信是女兒通過暗衛傳給她的,讓她如果事不可為就帶著全家乘海船北上去青州,然後轉道洛陽養老。
孫權雖然不是吳國太親生,但是養了這麽多年她又豈會不懂孫權的心思,蠅營狗苟多年,最後頂掉孫策上位,孫權的野心不可謂不大,又怎麽會甘心去李駿那裏寄人籬下呢。
想到這裏,吳國太不禁歎了一口氣,不禁低聲道
“唉,香香有心了,隻是恐怕仲謀不會甘心啊,罷了,若是事不可為,妾身就保住孫家香火吧。”
吳國太下定了決心,便派人把送信之人叫到後宮
“不知道先生可準備好船隻?”
“老夫人放心,大唐海軍戰船已經準備好,若是老夫人要走三日內戰船便到,隻是因為丹徒已失,恐怕需要老夫人前往餘杭登船。”
吳國太點了點頭
“還要勞煩先生跑一趟餘杭,妾身給你一封手令,可以讓戰船先在餘杭靠岸做好準備。”
“諾,屬下這就去準備車馬,老夫人要走隨時派人來通知屬下便是。”
“好,勞煩先生了。”
“老夫人言重了,這是屬下應該做的。”
在孫權不知道的地方,幾乎所有人都已經在為退路做好了準備,真可以說離心離德。
此時若是眾誌成城背水一戰結果還未可知,隻可惜大家心裏都有自己的盤算,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一切的結局似乎還沒開打就已經注定了。
不出意外就要出意外了,十月底的一天夜裏,牛渚吳軍大營,十幾名世家麾下的中低層將官聚在一起正在商議。
領頭之人看眾人到齊便直接開門見山
“家主的命令你們接到了嗎?”
眾人連連點頭,齊聲道
“收到了。”
“好,我派人過江去聯絡,你們迴去盡可能地聯絡其他人,三日後發動。”
“諾!”
眾人分散而去,開始尋找身邊關係親密之人互相串聯、拉攏,與此同時一隻小舟悄悄過了長江,直奔陳軍水寨。
此時的陸遜其實心裏並沒有多少底,實在是形勢太危急了,長江天塹已破,自己兵力又不占優,主動進攻無異於飛蛾撲火。
理性分析,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直接投降,無奈孫權不願意,非要搏命一擊。
陸遜也覺得,打都不打就直接投降難免讓曹操看扁了他們江東世家,因此四家人商議之後決定要先立足於打,哪怕隻是打個旗鼓相當,他們也有更多籌碼和曹操談判。
沒錯,以顧陸朱張為首的江東世家在得知陳軍已經過江之後便沒有再打下去的打算了,在他們看來孫權不過是躺在父兄功勞簿的廢物,根本比不上曹操。
東吳這些年能夠四麵出擊,除了有長江天塹作為依托有恃無恐,剩下的都靠他們一眾世家支持罷了。
現在長江防線已破,若是他們跟著孫權和曹操拚命,那就是玉石俱焚,完全不符合他們世家的利益,因此他們此時已經在謀劃後路了。
孫權也知道現在是個什麽情況,但是他沒的選,魯肅病故,呂蒙也病入膏肓,他身邊真是一個心腹之人都沒有,手中無論是政權還是兵權都已經被一眾世家掌控。
作為吳王的他似乎隻能坐在那裏等著成為曹操的階下囚,想想還真是可悲啊!
長江防線既然已經被突破,朱然的大軍再守著牛渚便毫無意義,留下蔣欽率領三萬餘水軍和五千步兵繼續布防,朱然率領主力兩萬五千人返迴建鄴。
朱家已經派人來通知他了,要和談就必須先打掉過江的夏侯淵大軍,否則談判的主動權就在曹操手上,那樣對他們世家來說不是什麽好事情。
因此雖然沒有孫權的命令,朱然還是和潘璋率領主力返迴了,他們要配合陸遜剿滅夏侯淵、曹休、曹純以及他們麾下的兵馬。
此時的丹徒一帶,八千虎豹騎已經集結完畢,經過休整此時可以說兵強馬壯,加上五千降兵,八千廣陵調來的兵馬,此時的陳軍已經有了和吳軍決戰的實力。
因此夏侯淵根本不著急,他在等,等著吳軍主力送上門來,他好以逸待勞擊潰吳軍主力,隻要這些主力一敗,吳國各地自然望風而降,根本不需要他一個一個去攻城。
“將軍,將軍,吳軍來了,吳軍主力來了”
這日夏侯淵正在吃午飯,就見一名副將興衝衝地跑了進來,嘴裏還不停地喊著。
“慌什麽,毛毛躁躁的成何體統”
夏侯淵雖然嘴上是教訓,但是臉上露出的神色掩蓋不住他的興奮,隻見他緊接著便問道
“來了多少兵馬,帶兵的是何人?”
“來了兩三萬人,看旗幟應該是朱然和潘璋,二人和陸遜沒有合兵一處,相隔三十裏下寨。”
夏侯淵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吳軍這是怕被虎豹騎一衝而潰,因此相隔一些距離下寨,這樣不僅避免了一邊戰敗另一邊被波及,兩軍之間也可以相互唿應。
和曹純、曹休研究了一會,夏侯淵便發現了吳軍如此布局的漏洞所在
“想得倒挺好,隻是他們就不怕我各個擊破?終究是南方人,他們太小看騎兵了。”
確定了戰術夏侯淵心情便放鬆下來,派人給朱然和陸遜下戰書,約定三日後決戰。
此時的吳王宮之中,孫權氣喘籲籲地坐在地上,身邊一片淩亂,下麵跪著十幾名內侍和宮女。
他很憤怒,他沒想到世家已經做得如此明目張膽,居然完全無視他這個吳王直接調動兵馬了
“都是一些亂臣賊子,亂臣賊子,居然如此欺辱孤,孤將來一定要和你們清算。”
旁邊跪著的內侍之中有世家安插的眼線,這些人心中不禁嗤笑不已,嘲笑孫權的無能狂怒,都什麽時候了,這個吳王還分不清大小王,真是可笑至極。
而此時的後宮之中,吳國太手中拿著一封剛剛收到的書信正在出神。
吳國太雖然是女人,但也是跟著孫堅打江山的,心裏和明鏡一樣,現在兒子的處境她很明白,但是她也沒有任何辦法,娘家吳家如今已經勢微,根本幫不了孫權。
手裏的書信是女兒通過暗衛傳給她的,讓她如果事不可為就帶著全家乘海船北上去青州,然後轉道洛陽養老。
孫權雖然不是吳國太親生,但是養了這麽多年她又豈會不懂孫權的心思,蠅營狗苟多年,最後頂掉孫策上位,孫權的野心不可謂不大,又怎麽會甘心去李駿那裏寄人籬下呢。
想到這裏,吳國太不禁歎了一口氣,不禁低聲道
“唉,香香有心了,隻是恐怕仲謀不會甘心啊,罷了,若是事不可為,妾身就保住孫家香火吧。”
吳國太下定了決心,便派人把送信之人叫到後宮
“不知道先生可準備好船隻?”
“老夫人放心,大唐海軍戰船已經準備好,若是老夫人要走三日內戰船便到,隻是因為丹徒已失,恐怕需要老夫人前往餘杭登船。”
吳國太點了點頭
“還要勞煩先生跑一趟餘杭,妾身給你一封手令,可以讓戰船先在餘杭靠岸做好準備。”
“諾,屬下這就去準備車馬,老夫人要走隨時派人來通知屬下便是。”
“好,勞煩先生了。”
“老夫人言重了,這是屬下應該做的。”
在孫權不知道的地方,幾乎所有人都已經在為退路做好了準備,真可以說離心離德。
此時若是眾誌成城背水一戰結果還未可知,隻可惜大家心裏都有自己的盤算,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一切的結局似乎還沒開打就已經注定了。
不出意外就要出意外了,十月底的一天夜裏,牛渚吳軍大營,十幾名世家麾下的中低層將官聚在一起正在商議。
領頭之人看眾人到齊便直接開門見山
“家主的命令你們接到了嗎?”
眾人連連點頭,齊聲道
“收到了。”
“好,我派人過江去聯絡,你們迴去盡可能地聯絡其他人,三日後發動。”
“諾!”
眾人分散而去,開始尋找身邊關係親密之人互相串聯、拉攏,與此同時一隻小舟悄悄過了長江,直奔陳軍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