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度根和軻比能臥薪嚐膽幾年,終於攢了十萬騎兵,沒想到入侵漠南才一個多月,已經折損近一半了。
最關鍵的是東西也沒搶到多少,漢人的塢堡堅固無比,那些世家的牧民、護衛往塢堡一縮他們這些騎兵就隻能望城興歎。
雖然強攻那些塢堡也不是攻不破,隻是不劃算而已。
因此這次南下,鮮卑人總共搶到的牛羊也不過數萬頭,糧食基本一粒都沒見到。
現在正麵交戰也輸了,二人都不知道迴去該怎麽麵對一眾部族頭人的詰難了。
但是他們也沒的選擇,隻能退兵,否則再打下去就要全軍覆沒了。
鮮卑人想收兵,嶽飛卻不答應
“這些鮮卑人想跑了,傳令下去,讓驍果軍和烈陽軍纏住敵軍。”
“諾。”
號角聲和旗幟配合,把嶽飛的命令傳達了下去,隨即驍果軍和烈陽軍便緊隨鮮卑人身後追殺了上去。
“這些該死的漢人,他們想全殲我們,怎麽辦!”
“兩位賢王,我們和漢人決一死戰吧!”
“是啊,我們是長生天庇佑的草原勇士,怎麽能懼怕漢人呢!”
步度根和軻比能隻管埋頭逃跑,完全無視身邊一眾將領的嘰嘰喳喳。
一口氣退出去近百裏,二人才停下馬蹄準備喘口氣。
二人相視一眼,無奈苦笑著搖了搖頭。
雖然都沒說話,但是也都明白互相眼神裏透露的無力感。
不是他們沒有野心,如果沒有野心他們就不會殺和連,組織大軍南下了。
更不是他們沒有勇氣,他們也嚐試過和唐軍正麵抗衡。
實在是實力差距太過懸殊了,唐軍的裝備太好了。
他們損失七八名騎兵才能換到一名唐軍士兵的傷亡,這個戰損比太誇張了。
按這個戰損比,要想全殲這七八萬人的唐軍,他們鮮卑人至少需要五十萬大軍。
且不說湊不湊得出來五十萬大軍,光五十萬大軍的消耗他們鮮卑人都供應不起。
步度根不禁心中悲戚,感歎道
“難道我們鮮卑一族隻能等待滅亡了嗎?”
軻比能雖然也很沮喪,但是他的不甘心使其無比憤怒
“說什麽喪氣話,當年我們先祖可以遠遁漠北臥薪嚐膽數百年,我們也可以!”
步度根白了他一眼
“臥薪嚐膽數百年,結果呢?還是右賢王你覺得我們兩個是敗家子?”
這話就有點紮心了,臥薪嚐膽數百年,結果還是被漢人壓著揍,這事實也太過殘酷了一些。
軻比能答不上來,不過仍然不服氣,牛眼一瞪,大聲質問
“那你說怎麽辦?難道投降去當李駿的奴隸、順民,還是當那什麽二等漢人?”
步度根起身,拍了拍屁股,拉著軻比能的手臂正色道
“右賢王,我想再試試,再不行我就帶族人投降,至少族人能夠吃飽飯。”
軻比能胸中的熱血再次燃燒
“好,我們就再試一試,現在就趕迴王庭,再努力幾年。”
結果步度根再次潑了一盆冷水
“就是不知道李駿會不會又要我們進貢……”
不得不說,步度根確實是烏鴉嘴,嶽飛果然派人追上來要求二人補償損失。
步度根此時隻想扇自己幾個耳光。
這次折損了數萬鮮卑青壯,不僅沒撈到好處,還要再次進貢,對鮮卑人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不過這次嶽飛也沒要多,一萬多俘虜要了鮮卑人一萬頭牛,一百車各種珍貴皮草,外加三千年輕女子。
這個結果還不算難接受,二人咬著牙應了下來。
其實不是嶽飛心慈手軟,主要是怕要多了鮮卑人拿不出來反而要破釜沉舟。
他不怕鮮卑人跳腳,主要擔心會耽誤李駿的大計。
若是天策軍被拖在草原上幾年,會大大拖累唐軍一統天下的腳步。
嶽飛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盡快返迴兗州休整,為明年再次南下養精蓄銳。
收到鮮卑人的贖金,放迴俘虜,嶽飛把繳獲的戰馬、牛羊就近補償給了受損失的牧場主,大軍便開始南下返迴。
眼看就要九月了,他們要在入冬前返迴兗州休整。
就在大軍凱旋的前一天,李駿的命令也終於到了。
帶隊的虎賁軍校尉掏出李駿的手令:
冊封呂布為九原縣侯,正一品太保,開府儀同三司;
封段煨為漠南都督府都督,正三品。
不過這次李駿派了兩名小將前來,一名正是二十五歲的淩統,出任漠南都督府中郎將;
還有一人是李駿從以前收養的孤兒中找到的少年英才,姓鄧名艾,南陽棘陽人,今年十七歲,出任淩統麾下左郎將。
僅僅十七歲就能出任從六品的郎將,李駿對他的寵愛十分明顯。
大家也不是傻子,自然對這個口吃的少年也是十分看重。
鄧艾沒想到,當初自己作為交換的戰利品來到李駿治下能夠有今日的際遇。
因為一篇科舉時的策論被李駿看中並發掘,十四歲就跟在郭嘉和戲忠身邊學習兵法,李駿親自傳授武藝。
如今更是年紀輕輕就被派到漠南曆練,鄧艾不傻,他知道李駿這是要培養自己獨當一麵。
要知道他的上司淩統已經被李駿賜婚了次女,張夫人所生的李淑。
還有另一個天才諸葛亮,更是被李駿賜婚了嫡長女李媛。
鄧艾自認為不比二人差,無非年齡差了一些,隻要自己好好磨礪,一定不比他們差。
事實上確實如此,若是論政務,鄧艾肯定比不上諸葛亮,但是論統兵作戰,鄧艾拿都是第一檔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麽李駿發現鄧艾時會那麽高興,那麽在意,甚至可以說不遺餘力的培養。
眼見著關羽等人都步入中年了,自己必須要培養後備力量。
淩統、鄧艾、關平、關興、張苞這些人都是現在李駿大力培養的後備力量。
交接好工作,呂布帶著家眷跟著大軍一起南下返迴洛陽。
征戰了一生,為的就是功名,沒想到最後陰差陽錯地實現了。
以後不僅不需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拚殺了,還能含飴弄孫,想想這個日子就美得很。
騎在馬上,呂布不禁都笑出了聲。
馬車裏,看著丈夫不住揚起的嘴角,嚴氏也很開心。
以後能夠過安穩日子,兒子也有了,女兒也有了好歸宿,現在連外孫都有了,她的心裏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最關鍵的是東西也沒搶到多少,漢人的塢堡堅固無比,那些世家的牧民、護衛往塢堡一縮他們這些騎兵就隻能望城興歎。
雖然強攻那些塢堡也不是攻不破,隻是不劃算而已。
因此這次南下,鮮卑人總共搶到的牛羊也不過數萬頭,糧食基本一粒都沒見到。
現在正麵交戰也輸了,二人都不知道迴去該怎麽麵對一眾部族頭人的詰難了。
但是他們也沒的選擇,隻能退兵,否則再打下去就要全軍覆沒了。
鮮卑人想收兵,嶽飛卻不答應
“這些鮮卑人想跑了,傳令下去,讓驍果軍和烈陽軍纏住敵軍。”
“諾。”
號角聲和旗幟配合,把嶽飛的命令傳達了下去,隨即驍果軍和烈陽軍便緊隨鮮卑人身後追殺了上去。
“這些該死的漢人,他們想全殲我們,怎麽辦!”
“兩位賢王,我們和漢人決一死戰吧!”
“是啊,我們是長生天庇佑的草原勇士,怎麽能懼怕漢人呢!”
步度根和軻比能隻管埋頭逃跑,完全無視身邊一眾將領的嘰嘰喳喳。
一口氣退出去近百裏,二人才停下馬蹄準備喘口氣。
二人相視一眼,無奈苦笑著搖了搖頭。
雖然都沒說話,但是也都明白互相眼神裏透露的無力感。
不是他們沒有野心,如果沒有野心他們就不會殺和連,組織大軍南下了。
更不是他們沒有勇氣,他們也嚐試過和唐軍正麵抗衡。
實在是實力差距太過懸殊了,唐軍的裝備太好了。
他們損失七八名騎兵才能換到一名唐軍士兵的傷亡,這個戰損比太誇張了。
按這個戰損比,要想全殲這七八萬人的唐軍,他們鮮卑人至少需要五十萬大軍。
且不說湊不湊得出來五十萬大軍,光五十萬大軍的消耗他們鮮卑人都供應不起。
步度根不禁心中悲戚,感歎道
“難道我們鮮卑一族隻能等待滅亡了嗎?”
軻比能雖然也很沮喪,但是他的不甘心使其無比憤怒
“說什麽喪氣話,當年我們先祖可以遠遁漠北臥薪嚐膽數百年,我們也可以!”
步度根白了他一眼
“臥薪嚐膽數百年,結果呢?還是右賢王你覺得我們兩個是敗家子?”
這話就有點紮心了,臥薪嚐膽數百年,結果還是被漢人壓著揍,這事實也太過殘酷了一些。
軻比能答不上來,不過仍然不服氣,牛眼一瞪,大聲質問
“那你說怎麽辦?難道投降去當李駿的奴隸、順民,還是當那什麽二等漢人?”
步度根起身,拍了拍屁股,拉著軻比能的手臂正色道
“右賢王,我想再試試,再不行我就帶族人投降,至少族人能夠吃飽飯。”
軻比能胸中的熱血再次燃燒
“好,我們就再試一試,現在就趕迴王庭,再努力幾年。”
結果步度根再次潑了一盆冷水
“就是不知道李駿會不會又要我們進貢……”
不得不說,步度根確實是烏鴉嘴,嶽飛果然派人追上來要求二人補償損失。
步度根此時隻想扇自己幾個耳光。
這次折損了數萬鮮卑青壯,不僅沒撈到好處,還要再次進貢,對鮮卑人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不過這次嶽飛也沒要多,一萬多俘虜要了鮮卑人一萬頭牛,一百車各種珍貴皮草,外加三千年輕女子。
這個結果還不算難接受,二人咬著牙應了下來。
其實不是嶽飛心慈手軟,主要是怕要多了鮮卑人拿不出來反而要破釜沉舟。
他不怕鮮卑人跳腳,主要擔心會耽誤李駿的大計。
若是天策軍被拖在草原上幾年,會大大拖累唐軍一統天下的腳步。
嶽飛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盡快返迴兗州休整,為明年再次南下養精蓄銳。
收到鮮卑人的贖金,放迴俘虜,嶽飛把繳獲的戰馬、牛羊就近補償給了受損失的牧場主,大軍便開始南下返迴。
眼看就要九月了,他們要在入冬前返迴兗州休整。
就在大軍凱旋的前一天,李駿的命令也終於到了。
帶隊的虎賁軍校尉掏出李駿的手令:
冊封呂布為九原縣侯,正一品太保,開府儀同三司;
封段煨為漠南都督府都督,正三品。
不過這次李駿派了兩名小將前來,一名正是二十五歲的淩統,出任漠南都督府中郎將;
還有一人是李駿從以前收養的孤兒中找到的少年英才,姓鄧名艾,南陽棘陽人,今年十七歲,出任淩統麾下左郎將。
僅僅十七歲就能出任從六品的郎將,李駿對他的寵愛十分明顯。
大家也不是傻子,自然對這個口吃的少年也是十分看重。
鄧艾沒想到,當初自己作為交換的戰利品來到李駿治下能夠有今日的際遇。
因為一篇科舉時的策論被李駿看中並發掘,十四歲就跟在郭嘉和戲忠身邊學習兵法,李駿親自傳授武藝。
如今更是年紀輕輕就被派到漠南曆練,鄧艾不傻,他知道李駿這是要培養自己獨當一麵。
要知道他的上司淩統已經被李駿賜婚了次女,張夫人所生的李淑。
還有另一個天才諸葛亮,更是被李駿賜婚了嫡長女李媛。
鄧艾自認為不比二人差,無非年齡差了一些,隻要自己好好磨礪,一定不比他們差。
事實上確實如此,若是論政務,鄧艾肯定比不上諸葛亮,但是論統兵作戰,鄧艾拿都是第一檔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麽李駿發現鄧艾時會那麽高興,那麽在意,甚至可以說不遺餘力的培養。
眼見著關羽等人都步入中年了,自己必須要培養後備力量。
淩統、鄧艾、關平、關興、張苞這些人都是現在李駿大力培養的後備力量。
交接好工作,呂布帶著家眷跟著大軍一起南下返迴洛陽。
征戰了一生,為的就是功名,沒想到最後陰差陽錯地實現了。
以後不僅不需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拚殺了,還能含飴弄孫,想想這個日子就美得很。
騎在馬上,呂布不禁都笑出了聲。
馬車裏,看著丈夫不住揚起的嘴角,嚴氏也很開心。
以後能夠過安穩日子,兒子也有了,女兒也有了好歸宿,現在連外孫都有了,她的心裏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