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服服地過完年,李駿準備要返迴薊縣了,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來,自己還沒查看過房杜二人的屬性。
這一錯過,至少要等一年,這讓好奇寶寶李駿如何忍得住。
趕忙找了個理由,就說是為二人餞行,把兩個人又拉到了府上宴飲。
看見二人聯袂到來,李駿笑嗬嗬地把他們迎進宴會廳。
這種熱情讓二人受寵若驚,感動地差點當場落淚。
李駿一邊笑著,一邊唿叫係統查詢二人的屬性。
“姓名:房喬,年齡:23,
武力:55,力量:50,統帥:62,智謀:97,內政:95,
技能一理政:處理內政事務時,智謀+2,內政+3;
技能二房謀杜斷:和杜如晦在同一陣營效力時,智謀+3,內政+3。”
“姓名:杜如晦,年齡:23,
武力:55,力量:50,統帥:65,智謀:96,內政:96,
技能一理政:處理內政事務時,智謀+2,內政+3;
技能二房謀杜斷:和房玄齡在同一陣營效力時,智謀+3,內政+3。”
不得不說,兩個人真是“好基友”,不僅屬性差不多,連技能都一樣——都一樣牛逼。
李駿感覺這波真是血賺,不僅撈到兩塊膏腴之地,還血賺三名頂級人才。
現在的自己絕對算得上兵強馬壯,討論綜合實力,絕對不輸袁家的兩個“才俊”。
等今明兩年,把小棒子們都給收拾了,自己就在半島那裏重新立一個州。
然後三大宰相一人一個州,自己當個輕輕鬆鬆的甩手掌櫃,苟幾年發育,然後爆兵平推天下,想想都美得很。
和兩大人才宴飲一番,又對二人“推心置腹”地鼓勵一番,再灌點心靈雞湯,今天的任務就算圓滿完成。
再休息幾日,等天氣漸暖,李駿便帶著家眷啟程迴幽州了。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李駿一行人終於在二月底趕迴了薊縣。
休整幾日,李駿便馬不停蹄地主持了春耕大典,然後就是巡查各地的春耕情況。
這些可以說是李駿這些年必做之事。
無農不穩,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中國數千年曆史,有無數朝代都是亡於土地兼並,又興於勸課農桑。
一直忙到五月初,李駿終於迴到了薊縣,不等他休息幾日,暗衛的消息就來了。
原來樓班這次不僅僅獲得了高句麗、扶餘和三韓這五個盟友,更是獲得了丘力居的支持,唯獨蹋頓死活不同意參與。
李駿立刻命人給蹋頓送去了密信,言明隻要蹋頓按兵不動,便有大功勞。
結果蹋頓居然迴信,表明願意派兵參與此戰,隻是希望李駿能保舉他為烏桓大單於。
看著蹋頓躍然紙上的野心,李駿差點氣笑了
“哈哈哈,這個蹋頓想得真是美,他以為我是白癡嗎?”
唐婉抬頭看著自己男人,有些驚訝道
“李駿,你準備把蹋頓一起收拾了?”
“當然,這個蹋頓野心太大了,不能留,以後沒了樓班牽製這個家夥會成為禍患,必須一道組特。”
“我們兵力夠嗎?”
“嗬嗬,幹掉他還需要我們動手?婉兒,你派人去樓班那裏散播消息,就說蹋頓要聯合我謀奪大單於之位。”
唐婉有些疑惑地看向李駿
“丘力居和樓班會信嗎?”
李駿冷笑一聲
“放心吧,我會讓奉孝他們去安排的,一定讓丘力居和樓班深信不疑。”
唐婉有些害怕地看了一眼李駿
“你啊,越來越陰險,越來越可怕了,不知道你將來會不會連我也算計。”
“怎麽可能,你永遠是我的最愛。”
“就你嘴甜……”
“當然甜,你要不要來嚐嚐……”
“哎呀,大白天的就不正經,還征北將軍呢,討厭……”
接下來一個多月,一個流言傳遍了烏桓各個部落:
命烏桓西部大人蹋頓和征北將軍李駿達成協議,合力出兵鏟除丘力居和樓班。
事成之後,李駿會保舉蹋頓為烏桓大單於。
不過這個流言一開始並沒有多少人相信,因為明眼人早就看出來了,李駿希望的是兩部烏桓互相牽製。
包括丘力居和樓班在內,都沒有相信這個流言。
誰想到數日之後,連續幾個消息傳來,卻讓很多人不得不懷疑之前流言的真實性。
第一個消息,趙雲率領背嵬軍和一萬驍果軍突然出現在遼東,一同出現的還有李駿的心腹謀士郭嘉。
第二個消息,盧龍塞等各處長城關隘,還有幽州北疆都開始戒嚴。
第三個消息傳來,更是坐實了之前的流言——李駿上書朝廷,要冊封蹋頓為烏桓大單於繼承人。
烏桓山,烏桓大單於牙帳之中響起了暴怒的聲音。
現任大單於丘力居狠狠地砸碎了自己心愛的白玉酒樽
“狼子野心,真是狼子野心,本單於還春秋鼎盛,這個白眼狼居然就想著篡位了。”
能臣氐之立刻進言道
“大單於,這蹋頓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我看不如聯係樓班大人趁早出兵,鏟除蹋頓這個隱患。”
其他人紛紛附和
“是啊大單於,若是我們攻打遼東膠著之時,這蹋頓趁虛而入可怎麽辦?”
“沒錯,父親,兒臣願意為先鋒,把那蹋頓的首級取來”
一個聲音從帳外傳來,眾人轉頭看去,發現樓班正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
“樓班?你不在遼東準備戰事,到這裏來幹嘛?”
樓班對著丘力居行禮道
“父親,內部不安寧,您讓兒臣如何放心和李駿作戰?”
丘力居心中的天平徹底倒向了自己的親兒子,一拍大腿
“好,既然你有此勇氣,為父就把王庭衛隊的指揮權交給你。”
樓班大喜,他此次前來就是想向父親借兵的,有了這三千最精銳的王庭衛隊,自己鏟除蹋頓的作戰就十拿九穩了。
接下來就簡單了,樓班集結本部六千兵馬和臨時召集的五千青壯,加上三千王庭衛隊,總計一萬四千騎兵向蹋頓殺去。
自流言開始,蹋頓便開始警惕,這邊樓班剛剛起兵,蹋頓就得到了消息。
蹋頓一麵派人去幽州向李駿求援,一麵集結起八千餘騎兵向東而去,抵擋樓班的大軍。
新的一次烏桓內戰,在李駿和郭嘉的謀劃推動下即將開始。
這一錯過,至少要等一年,這讓好奇寶寶李駿如何忍得住。
趕忙找了個理由,就說是為二人餞行,把兩個人又拉到了府上宴飲。
看見二人聯袂到來,李駿笑嗬嗬地把他們迎進宴會廳。
這種熱情讓二人受寵若驚,感動地差點當場落淚。
李駿一邊笑著,一邊唿叫係統查詢二人的屬性。
“姓名:房喬,年齡:23,
武力:55,力量:50,統帥:62,智謀:97,內政:95,
技能一理政:處理內政事務時,智謀+2,內政+3;
技能二房謀杜斷:和杜如晦在同一陣營效力時,智謀+3,內政+3。”
“姓名:杜如晦,年齡:23,
武力:55,力量:50,統帥:65,智謀:96,內政:96,
技能一理政:處理內政事務時,智謀+2,內政+3;
技能二房謀杜斷:和房玄齡在同一陣營效力時,智謀+3,內政+3。”
不得不說,兩個人真是“好基友”,不僅屬性差不多,連技能都一樣——都一樣牛逼。
李駿感覺這波真是血賺,不僅撈到兩塊膏腴之地,還血賺三名頂級人才。
現在的自己絕對算得上兵強馬壯,討論綜合實力,絕對不輸袁家的兩個“才俊”。
等今明兩年,把小棒子們都給收拾了,自己就在半島那裏重新立一個州。
然後三大宰相一人一個州,自己當個輕輕鬆鬆的甩手掌櫃,苟幾年發育,然後爆兵平推天下,想想都美得很。
和兩大人才宴飲一番,又對二人“推心置腹”地鼓勵一番,再灌點心靈雞湯,今天的任務就算圓滿完成。
再休息幾日,等天氣漸暖,李駿便帶著家眷啟程迴幽州了。
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李駿一行人終於在二月底趕迴了薊縣。
休整幾日,李駿便馬不停蹄地主持了春耕大典,然後就是巡查各地的春耕情況。
這些可以說是李駿這些年必做之事。
無農不穩,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中國數千年曆史,有無數朝代都是亡於土地兼並,又興於勸課農桑。
一直忙到五月初,李駿終於迴到了薊縣,不等他休息幾日,暗衛的消息就來了。
原來樓班這次不僅僅獲得了高句麗、扶餘和三韓這五個盟友,更是獲得了丘力居的支持,唯獨蹋頓死活不同意參與。
李駿立刻命人給蹋頓送去了密信,言明隻要蹋頓按兵不動,便有大功勞。
結果蹋頓居然迴信,表明願意派兵參與此戰,隻是希望李駿能保舉他為烏桓大單於。
看著蹋頓躍然紙上的野心,李駿差點氣笑了
“哈哈哈,這個蹋頓想得真是美,他以為我是白癡嗎?”
唐婉抬頭看著自己男人,有些驚訝道
“李駿,你準備把蹋頓一起收拾了?”
“當然,這個蹋頓野心太大了,不能留,以後沒了樓班牽製這個家夥會成為禍患,必須一道組特。”
“我們兵力夠嗎?”
“嗬嗬,幹掉他還需要我們動手?婉兒,你派人去樓班那裏散播消息,就說蹋頓要聯合我謀奪大單於之位。”
唐婉有些疑惑地看向李駿
“丘力居和樓班會信嗎?”
李駿冷笑一聲
“放心吧,我會讓奉孝他們去安排的,一定讓丘力居和樓班深信不疑。”
唐婉有些害怕地看了一眼李駿
“你啊,越來越陰險,越來越可怕了,不知道你將來會不會連我也算計。”
“怎麽可能,你永遠是我的最愛。”
“就你嘴甜……”
“當然甜,你要不要來嚐嚐……”
“哎呀,大白天的就不正經,還征北將軍呢,討厭……”
接下來一個多月,一個流言傳遍了烏桓各個部落:
命烏桓西部大人蹋頓和征北將軍李駿達成協議,合力出兵鏟除丘力居和樓班。
事成之後,李駿會保舉蹋頓為烏桓大單於。
不過這個流言一開始並沒有多少人相信,因為明眼人早就看出來了,李駿希望的是兩部烏桓互相牽製。
包括丘力居和樓班在內,都沒有相信這個流言。
誰想到數日之後,連續幾個消息傳來,卻讓很多人不得不懷疑之前流言的真實性。
第一個消息,趙雲率領背嵬軍和一萬驍果軍突然出現在遼東,一同出現的還有李駿的心腹謀士郭嘉。
第二個消息,盧龍塞等各處長城關隘,還有幽州北疆都開始戒嚴。
第三個消息傳來,更是坐實了之前的流言——李駿上書朝廷,要冊封蹋頓為烏桓大單於繼承人。
烏桓山,烏桓大單於牙帳之中響起了暴怒的聲音。
現任大單於丘力居狠狠地砸碎了自己心愛的白玉酒樽
“狼子野心,真是狼子野心,本單於還春秋鼎盛,這個白眼狼居然就想著篡位了。”
能臣氐之立刻進言道
“大單於,這蹋頓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我看不如聯係樓班大人趁早出兵,鏟除蹋頓這個隱患。”
其他人紛紛附和
“是啊大單於,若是我們攻打遼東膠著之時,這蹋頓趁虛而入可怎麽辦?”
“沒錯,父親,兒臣願意為先鋒,把那蹋頓的首級取來”
一個聲音從帳外傳來,眾人轉頭看去,發現樓班正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
“樓班?你不在遼東準備戰事,到這裏來幹嘛?”
樓班對著丘力居行禮道
“父親,內部不安寧,您讓兒臣如何放心和李駿作戰?”
丘力居心中的天平徹底倒向了自己的親兒子,一拍大腿
“好,既然你有此勇氣,為父就把王庭衛隊的指揮權交給你。”
樓班大喜,他此次前來就是想向父親借兵的,有了這三千最精銳的王庭衛隊,自己鏟除蹋頓的作戰就十拿九穩了。
接下來就簡單了,樓班集結本部六千兵馬和臨時召集的五千青壯,加上三千王庭衛隊,總計一萬四千騎兵向蹋頓殺去。
自流言開始,蹋頓便開始警惕,這邊樓班剛剛起兵,蹋頓就得到了消息。
蹋頓一麵派人去幽州向李駿求援,一麵集結起八千餘騎兵向東而去,抵擋樓班的大軍。
新的一次烏桓內戰,在李駿和郭嘉的謀劃推動下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