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駿在晉陽過年,因此一年一度的年終總結大會改在了晉陽進行。
不少文臣武將也順便把家眷接到了晉陽過年。
這倒是讓關羽高興壞了,這麽多有錢人在晉陽過年,不知道會采購多少東西,對並州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在李駿的言傳身教下,加上幽州這幾年的成功,麾下文武都已經潛移默化的接受了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的理念。
李駿也帶了兩個新人參加了年終大會。
指著身邊的兩個青年文士,李駿介紹道
“大家認識一下,這位是即將上任的河東太守房喬,字玄齡,這位是河內太守杜如晦,字克明。”
會議廳裏麵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特別是關羽表現得尤為高興。
沒錯,係統這次又雄起了,獎勵從一個人升級到了兩個人。
而且兩個人還不是一般人,“房謀杜斷”啊,後世大唐的兩大宰相,怎麽能不讓人興奮。
眾人相互認識過後坐下開始會議。
首先是於謙匯報了幽州和並州兩州在興平四年的總體情況。
幽州現在每年糧食已經開始有了盈餘,收上來的稅糧在支援了並州之後,還能入庫近百萬石。
並州今年的糧食缺口還在擴大,倒不是生產沒發展,隻因為人口遷入的多,因此糧食缺口還是很大。
今年一年,新生人口加上遷入的人口,並州的人口已經突破一百五十萬,到達了一百五十三萬。
比起幾年前收複並州時候的六十萬不到人口,現在已經翻了一倍還多了。
加上河東、河內兩郡的一百二十多萬人口,幽州的近七百萬人口,李駿治下人口已經到達九百一十五萬,眼看就要突破千萬人口了。
這是讓李駿最為興奮的,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能吃飽飯,自然願意多生。
相信明年人口過千萬輕輕鬆鬆。
在這個時代,有人就有實力,最直觀的就是富裕勞動力能夠把工商業發展起來。
稅收豐富起來,李駿就可以多養一些兵馬,現在的兵馬還是少了一些。
於謙匯報完,郭嘉此時正在匯報各軍情況
“目前我軍共有玄武軍六萬五千人,驍果軍一萬五千人,背嵬軍三千人,總計八萬三千人;
目前還有一萬八千餘人沒有換裝鐵甲和百煉鋼兵器,預計明年可以全部完成。”
郭嘉剛說完,戲忠便開口了
“主公,我軍明年應當適當擴軍,目前的這些兵馬防禦還行,若是主動出擊,實在捉襟見肘了一些。”
話音剛落,於謙就開口了
“兩州之地總共九百一十五萬人口,一百七十餘萬戶,按二十戶養一兵的規則,就算擴軍也隻能擴軍三千人,如果是騎兵,隻能擴軍一千人。”
此話一出,等於給所有人潑了一盆冷水,擴軍三千人實在是杯水車薪。
李駿有些為難地看向於謙
“廷益,就不能通融一下嗎?”
“主公,規則是您定下的,您應該清楚,這是絕對不能更改的。”
“廷益,你看這樣,這才我們擴軍五千騎兵,以後三年就不再擴軍了。”
於謙還想堅持,就在此時,唐婉送來了暗衛的最新情報打斷了會議。
李駿看了一眼就遞給了於謙。
於謙看完馬上就改變了主意
“那就擴招五千騎兵,五千步兵,隻是之後三年不允許再擴軍。”
於謙不再堅持,大家都開心了,李駿咧開嘴笑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討論一萬兵馬的額度怎麽分配,一群人爭得那叫一個麵紅耳赤。
最後決定,幽州和並州分別駐防三萬五千玄武軍,不過背嵬軍不再駐防定襄郡。
背嵬軍人數不變,主要是沒那麽多的生產力生產步人甲。
驍果軍鐵騎擴編至一萬兩千人,輕騎擴編至八千人。
當然,這是現實,擴軍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不是像遊戲那樣點點鼠標就行的。
招募兵馬,訓練,淘汰,武裝,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本上要到秋後才能真正形成戰鬥力。
而李駿等的就是秋後,原本準備休養生息的興平五年,因為剛剛的情報而不得不改變計劃了。
野心漸大的樓班想要擺脫李駿的控製,準備高句麗、扶餘和三韓對遼東和昌黎發動攻擊。
幾方在十一月便達成了盟約,準備在明年五月發動進攻。
李駿的計劃是先穩守,再反擊。
還是一樣的策略,先示敵以弱,把幾方主力都拉出來,然後一鼓而破。
迴到書房,李駿把情報遞給一頭霧水的郭嘉、戲忠、房玄齡、杜如晦、關羽、張遼等人
“既然他們都不想好過,那就都別過來,都來當我大漢百姓吧。”
“主公是有什麽想法?”
李駿看向眾人
“奉孝、誌才,你們二人主導,擬定作戰方案,對於膽敢來犯之敵,一律亡族滅種,要讓他們記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眾人起身行禮
“屬下遵命。”
過年的好心情都被樓班這個白眼狼破壞了,李駿非常不高興。
迴到後院以後便把正在看書的何蓮抱起來去了張穎的小院,好好發泄了一番。
就連晚飯都是唐婉命人端到小院來吃的。
第二天李駿才神清氣爽地離開張穎的小院,帶著眾女出門去采買年貨。
醃製的蔬菜,雞鴨牛羊豬等等各種肉類,還有新的首飾,胭脂水粉,好看的布匹,整整買了幾馬車的東西。
可以說花錢如流水,李駿不得不慶幸自己身邊有一個美女總裁帶著一群美人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正是有了唐婉她們的經濟支持,讓自己能夠在不盤剝百姓的前提下過上舒適奢華的生活。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靠著做生意的利潤反哺財政,讓自己能夠一直維持著龐大的軍隊。
不像曆史上的劉大耳朵,先坑馬商,再坑糜家,最後入蜀了玩直百錢坑百姓。
最後豬哥哥北伐,很多時候就是倒在國力太弱的問題之下。
要是當時益州有巔峰時期的幾百萬人口,憑借天府之國的優勢,未嚐不能成功啊。
李駿一直堅信,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在絕對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浮雲。
兵強馬壯的百萬大軍推過去,給他十個豬哥哥加十個司馬懿都白搭。
不少文臣武將也順便把家眷接到了晉陽過年。
這倒是讓關羽高興壞了,這麽多有錢人在晉陽過年,不知道會采購多少東西,對並州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在李駿的言傳身教下,加上幽州這幾年的成功,麾下文武都已經潛移默化的接受了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的理念。
李駿也帶了兩個新人參加了年終大會。
指著身邊的兩個青年文士,李駿介紹道
“大家認識一下,這位是即將上任的河東太守房喬,字玄齡,這位是河內太守杜如晦,字克明。”
會議廳裏麵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特別是關羽表現得尤為高興。
沒錯,係統這次又雄起了,獎勵從一個人升級到了兩個人。
而且兩個人還不是一般人,“房謀杜斷”啊,後世大唐的兩大宰相,怎麽能不讓人興奮。
眾人相互認識過後坐下開始會議。
首先是於謙匯報了幽州和並州兩州在興平四年的總體情況。
幽州現在每年糧食已經開始有了盈餘,收上來的稅糧在支援了並州之後,還能入庫近百萬石。
並州今年的糧食缺口還在擴大,倒不是生產沒發展,隻因為人口遷入的多,因此糧食缺口還是很大。
今年一年,新生人口加上遷入的人口,並州的人口已經突破一百五十萬,到達了一百五十三萬。
比起幾年前收複並州時候的六十萬不到人口,現在已經翻了一倍還多了。
加上河東、河內兩郡的一百二十多萬人口,幽州的近七百萬人口,李駿治下人口已經到達九百一十五萬,眼看就要突破千萬人口了。
這是讓李駿最為興奮的,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能吃飽飯,自然願意多生。
相信明年人口過千萬輕輕鬆鬆。
在這個時代,有人就有實力,最直觀的就是富裕勞動力能夠把工商業發展起來。
稅收豐富起來,李駿就可以多養一些兵馬,現在的兵馬還是少了一些。
於謙匯報完,郭嘉此時正在匯報各軍情況
“目前我軍共有玄武軍六萬五千人,驍果軍一萬五千人,背嵬軍三千人,總計八萬三千人;
目前還有一萬八千餘人沒有換裝鐵甲和百煉鋼兵器,預計明年可以全部完成。”
郭嘉剛說完,戲忠便開口了
“主公,我軍明年應當適當擴軍,目前的這些兵馬防禦還行,若是主動出擊,實在捉襟見肘了一些。”
話音剛落,於謙就開口了
“兩州之地總共九百一十五萬人口,一百七十餘萬戶,按二十戶養一兵的規則,就算擴軍也隻能擴軍三千人,如果是騎兵,隻能擴軍一千人。”
此話一出,等於給所有人潑了一盆冷水,擴軍三千人實在是杯水車薪。
李駿有些為難地看向於謙
“廷益,就不能通融一下嗎?”
“主公,規則是您定下的,您應該清楚,這是絕對不能更改的。”
“廷益,你看這樣,這才我們擴軍五千騎兵,以後三年就不再擴軍了。”
於謙還想堅持,就在此時,唐婉送來了暗衛的最新情報打斷了會議。
李駿看了一眼就遞給了於謙。
於謙看完馬上就改變了主意
“那就擴招五千騎兵,五千步兵,隻是之後三年不允許再擴軍。”
於謙不再堅持,大家都開心了,李駿咧開嘴笑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討論一萬兵馬的額度怎麽分配,一群人爭得那叫一個麵紅耳赤。
最後決定,幽州和並州分別駐防三萬五千玄武軍,不過背嵬軍不再駐防定襄郡。
背嵬軍人數不變,主要是沒那麽多的生產力生產步人甲。
驍果軍鐵騎擴編至一萬兩千人,輕騎擴編至八千人。
當然,這是現實,擴軍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不是像遊戲那樣點點鼠標就行的。
招募兵馬,訓練,淘汰,武裝,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本上要到秋後才能真正形成戰鬥力。
而李駿等的就是秋後,原本準備休養生息的興平五年,因為剛剛的情報而不得不改變計劃了。
野心漸大的樓班想要擺脫李駿的控製,準備高句麗、扶餘和三韓對遼東和昌黎發動攻擊。
幾方在十一月便達成了盟約,準備在明年五月發動進攻。
李駿的計劃是先穩守,再反擊。
還是一樣的策略,先示敵以弱,把幾方主力都拉出來,然後一鼓而破。
迴到書房,李駿把情報遞給一頭霧水的郭嘉、戲忠、房玄齡、杜如晦、關羽、張遼等人
“既然他們都不想好過,那就都別過來,都來當我大漢百姓吧。”
“主公是有什麽想法?”
李駿看向眾人
“奉孝、誌才,你們二人主導,擬定作戰方案,對於膽敢來犯之敵,一律亡族滅種,要讓他們記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眾人起身行禮
“屬下遵命。”
過年的好心情都被樓班這個白眼狼破壞了,李駿非常不高興。
迴到後院以後便把正在看書的何蓮抱起來去了張穎的小院,好好發泄了一番。
就連晚飯都是唐婉命人端到小院來吃的。
第二天李駿才神清氣爽地離開張穎的小院,帶著眾女出門去采買年貨。
醃製的蔬菜,雞鴨牛羊豬等等各種肉類,還有新的首飾,胭脂水粉,好看的布匹,整整買了幾馬車的東西。
可以說花錢如流水,李駿不得不慶幸自己身邊有一個美女總裁帶著一群美人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正是有了唐婉她們的經濟支持,讓自己能夠在不盤剝百姓的前提下過上舒適奢華的生活。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靠著做生意的利潤反哺財政,讓自己能夠一直維持著龐大的軍隊。
不像曆史上的劉大耳朵,先坑馬商,再坑糜家,最後入蜀了玩直百錢坑百姓。
最後豬哥哥北伐,很多時候就是倒在國力太弱的問題之下。
要是當時益州有巔峰時期的幾百萬人口,憑借天府之國的優勢,未嚐不能成功啊。
李駿一直堅信,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在絕對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浮雲。
兵強馬壯的百萬大軍推過去,給他十個豬哥哥加十個司馬懿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