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努力下,洞口的石頭終於清理得差不多了,於是幾個擅於搞偵察的寨兵,受大家的委托,先爬出洞,探聽外麵的情況。
他們發現敵人的帳篷連成一片,每個帳篷裏都亮著燈光。
在帳篷周邊,有許多崗哨。雖然是深夜,一點也不影響他們的忠誠度,隻見他們在崗位前走來走去,盡心盡力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帳篷的位置原本是一片樹林,為了安全,完顏宏下令把周圍樹木全都砍光了。如果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出現,就會被抓現行。
意識到再向前去有被發現的危險,幾個偵察兵簡短商議了一下,便決定向東搜索。
向東不遠就是樹林,就是千軍萬馬藏在裏麵,在夜色的掩護下,也不會被發現。
經查,去往這個方向的路上,完顏宏沒設置一點障礙。
這些人除了留兩個人在這兒繼續觀察外,其餘的都迴了洞,並把探到的情況,向雷寧作了稟報。
雷寧認為時間急迫,現在把人分流出去,很有必要,於是開始組織人出洞。
在幾個偵察兵的引導下,人們一個個貓著腰,鑽出了洞。
按照計劃,在總攻發起前,所有參戰人員,必須走出洞子,到開闊地埋伏。這樣當進攻的信號發出時,才能和另兩處援兵遙相唿應,共同向敵發起攻擊,以達到出其不意,克敵製勝的效果。
而在洞中藏匿不出,到攻擊時再出洞子,則有可能因受到洞口的限製,大家又殺敵心切,造成擁擠踐踏,引起不必要的傷亡。
當這些人全部爬出洞,在樹林裏埋伏好後,幾個偵察兵又去碼頭接應兩支援軍去了。
按照計劃,天黑不久,兩支援兵如約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山坳裏,並完成了會師。稍事休息後,他們便趁著茫茫夜色,向寨門包抄過去。
在離寨門大約二百步的地方,停止了前進。
寨牆上沒有巡邏的士兵,甚至一點燈光也沒有,靜得出奇。
一個軍官走出隊列,來到城門前,輕輕地拍了三下巴掌。
對麵迴了三下。
這時,就見懸著的吊橋,被慢慢地放了下來。
原來,寨門己被成功奪取,這些都是內應幹的,他們都是黃花山的土匪。
為了配合遠道而來的大軍,黃花山的土匪,做足了戰前準備工作。他們精挑細選,派了幾十名精通武藝的弟兄,分多波次向寨裏滲透。
白天潛伏在廢墟中,晚上按計劃,把守寨門的金兵,全部幹掉。由於金兵在東島除了幾個守寨門的人之外,並沒駐軍,他們很快完成了對東島的占領。
在先頭人員的引導下,後麵的大部隊安全過了寨門。
這時候,他們的隊形做了一次變動。
原本黃花山的土匪,是在隊伍的尾部,調整隊列後,他們變成了先鋒。
而韓成帶領的騎兵,全員下馬,為了不弄出聲響,蹄上都綁了軟布,馬口噙環,鈴鐺摘除。
在先頭人員過去五百步之後,韓成才帶隊伍跟進。
如此一個大的行動,硬是沒搞出一點聲響。
很快,大隊人馬來到拒馬河邊,碼頭前,黑壓壓都是準備過河的人,很是壯觀。
這時候,黃花山的土匪,已經完成了對河的測試,找到了最佳渡河點。
那便是渡口南邊二百步遠的地方。
這兒的河岸地形開闊,便於隊伍集結。
對岸則是茂密的樹林,大隊人馬過河後,是很理想的藏身之處。
黑喑中,對岸人影晃動。他們是黃花山的土匪,過河打探消息的。經過觀察,確定金兵在這附近沒有駐防,才向大部隊發出了渡河的信號。
先渡河的照例是黃花山的土匪。
那時的河麵還沒做清淤,水麵較淺,河裏也沒障礙物,泅渡相當容易。
先渡過河的那部分人,很快完成了對河對岸的占領,並步步為營,直逼金兵帳篷群。
直到離金兵營帳不遠的地方,才停了下來。
後繼部隊陸續過河。
土匪過完後,是韓成的馬隊。
當馬軍約踱過一半的時候,鳳凰山頂上,出現了異常情況。
在山頂,突然燃起了一堆火。
初時火不大,但很快,火頭猛然暴起,直衝天際,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
使人們懷疑,有人在火裏放了油料或什麽助燃物,才使得大火如此猛烈。
一般人不明白這火的意義,隻有救援人員,才明白這是所有抗金人員共同商議好的,山頂火光一起,便是向金兵全麵發動進攻的信號。
這時,韓成的騎兵隊伍,正在過河階段,開始還小心翼翼,生怕弄出聲響。見山上火起,知道攻擊的時間節點已到,紛紛翻身上馬,揮舞著刀,向前衝去。
一時間,殺聲四起,人們從不同的方向,衝向金兵大帳。
雷寧拿著一杆長槍,衝在隊伍的最前麵。
這些天,破金兵逼得幾乎陷入了絕境的他,委屈壞了。一肚子的火氣,正需要找地方發泄。此刻,他把滿腔的怒火,化作力量,吼叫著,向金兵大營衝去。
韓成的騎兵,緊隨其後,從另一個方向,向金兵大帳發動了進攻。
當山下的人們向敵發動總攻的同時,落雁山頂的肉搏戰已經打響。
這些人把襲擊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在戰鬥打響前,他們把埋伏點一直向前推進,直到離敵人大帳隻有十幾步遠時,才停了下來。
他們一邊等待著殺敵的信號,一邊靜靜地觀察前方大帳的動靜。
為了做到行動的統一性,他們在動身前,被嚴曆警告,決不能單方麵釆取行動,要有全局觀,看到信號後,大家一齊動手。如果他們先動手,勢必引起山下完顏宏的注意。而這時宋軍可能還沒布置到位,那對於整個戰鬥布置,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
他們在等待總攻的信號時,驚訝地發現,山頂的金兵並沒有像他們最初想的那樣強大。在管理上也有問題,如他們在山頂隻布置了一個遊動哨。開始這個哨兵還在帳篷外走來走去,但不久,可能是冷,也可能是心存僥幸,覺得沒危險,這個哨兵也一頭紮到了帳篷裏,除了偶爾從帳篷向外探一下頭,再未向外麵走動一步。
除了觀察故方帳篷,他們還把目光放遠,投放到鳳凰山頂上。
尤其注意一個地方,那便是了望台附近。
此刻,那兒人影晃動,正在忙碌著什麽。
他們知道那些人正在做點火的準備。
這意味著,決戰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了。這些人都表現得極度興奮,並做好了衝擊的準備。
神聖的一刻到了,鳳凰頂忽然火光衝天。
人們馬上從地上一躍而起,猛虎一般向帳篷撲去。
最先中招的是那個哨兵,他還沒明白是怎麽迴事,便做了刀下之鬼。
由於斬首這個哨兵弄出的動靜太大,把屋裏的士兵都給驚醒了。這些士兵借著火光一看,可不得了啦,有人偷營來了。大帳裏一下子湧進來好多麵目猙獰的壯漢,正在舉刀砍向他們。知道不好,欲起身反抗,為時已晚,很快,一個個身首異處,做了他鄉之鬼。
他們發現敵人的帳篷連成一片,每個帳篷裏都亮著燈光。
在帳篷周邊,有許多崗哨。雖然是深夜,一點也不影響他們的忠誠度,隻見他們在崗位前走來走去,盡心盡力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帳篷的位置原本是一片樹林,為了安全,完顏宏下令把周圍樹木全都砍光了。如果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出現,就會被抓現行。
意識到再向前去有被發現的危險,幾個偵察兵簡短商議了一下,便決定向東搜索。
向東不遠就是樹林,就是千軍萬馬藏在裏麵,在夜色的掩護下,也不會被發現。
經查,去往這個方向的路上,完顏宏沒設置一點障礙。
這些人除了留兩個人在這兒繼續觀察外,其餘的都迴了洞,並把探到的情況,向雷寧作了稟報。
雷寧認為時間急迫,現在把人分流出去,很有必要,於是開始組織人出洞。
在幾個偵察兵的引導下,人們一個個貓著腰,鑽出了洞。
按照計劃,在總攻發起前,所有參戰人員,必須走出洞子,到開闊地埋伏。這樣當進攻的信號發出時,才能和另兩處援兵遙相唿應,共同向敵發起攻擊,以達到出其不意,克敵製勝的效果。
而在洞中藏匿不出,到攻擊時再出洞子,則有可能因受到洞口的限製,大家又殺敵心切,造成擁擠踐踏,引起不必要的傷亡。
當這些人全部爬出洞,在樹林裏埋伏好後,幾個偵察兵又去碼頭接應兩支援軍去了。
按照計劃,天黑不久,兩支援兵如約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山坳裏,並完成了會師。稍事休息後,他們便趁著茫茫夜色,向寨門包抄過去。
在離寨門大約二百步的地方,停止了前進。
寨牆上沒有巡邏的士兵,甚至一點燈光也沒有,靜得出奇。
一個軍官走出隊列,來到城門前,輕輕地拍了三下巴掌。
對麵迴了三下。
這時,就見懸著的吊橋,被慢慢地放了下來。
原來,寨門己被成功奪取,這些都是內應幹的,他們都是黃花山的土匪。
為了配合遠道而來的大軍,黃花山的土匪,做足了戰前準備工作。他們精挑細選,派了幾十名精通武藝的弟兄,分多波次向寨裏滲透。
白天潛伏在廢墟中,晚上按計劃,把守寨門的金兵,全部幹掉。由於金兵在東島除了幾個守寨門的人之外,並沒駐軍,他們很快完成了對東島的占領。
在先頭人員的引導下,後麵的大部隊安全過了寨門。
這時候,他們的隊形做了一次變動。
原本黃花山的土匪,是在隊伍的尾部,調整隊列後,他們變成了先鋒。
而韓成帶領的騎兵,全員下馬,為了不弄出聲響,蹄上都綁了軟布,馬口噙環,鈴鐺摘除。
在先頭人員過去五百步之後,韓成才帶隊伍跟進。
如此一個大的行動,硬是沒搞出一點聲響。
很快,大隊人馬來到拒馬河邊,碼頭前,黑壓壓都是準備過河的人,很是壯觀。
這時候,黃花山的土匪,已經完成了對河的測試,找到了最佳渡河點。
那便是渡口南邊二百步遠的地方。
這兒的河岸地形開闊,便於隊伍集結。
對岸則是茂密的樹林,大隊人馬過河後,是很理想的藏身之處。
黑喑中,對岸人影晃動。他們是黃花山的土匪,過河打探消息的。經過觀察,確定金兵在這附近沒有駐防,才向大部隊發出了渡河的信號。
先渡河的照例是黃花山的土匪。
那時的河麵還沒做清淤,水麵較淺,河裏也沒障礙物,泅渡相當容易。
先渡過河的那部分人,很快完成了對河對岸的占領,並步步為營,直逼金兵帳篷群。
直到離金兵營帳不遠的地方,才停了下來。
後繼部隊陸續過河。
土匪過完後,是韓成的馬隊。
當馬軍約踱過一半的時候,鳳凰山頂上,出現了異常情況。
在山頂,突然燃起了一堆火。
初時火不大,但很快,火頭猛然暴起,直衝天際,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
使人們懷疑,有人在火裏放了油料或什麽助燃物,才使得大火如此猛烈。
一般人不明白這火的意義,隻有救援人員,才明白這是所有抗金人員共同商議好的,山頂火光一起,便是向金兵全麵發動進攻的信號。
這時,韓成的騎兵隊伍,正在過河階段,開始還小心翼翼,生怕弄出聲響。見山上火起,知道攻擊的時間節點已到,紛紛翻身上馬,揮舞著刀,向前衝去。
一時間,殺聲四起,人們從不同的方向,衝向金兵大帳。
雷寧拿著一杆長槍,衝在隊伍的最前麵。
這些天,破金兵逼得幾乎陷入了絕境的他,委屈壞了。一肚子的火氣,正需要找地方發泄。此刻,他把滿腔的怒火,化作力量,吼叫著,向金兵大營衝去。
韓成的騎兵,緊隨其後,從另一個方向,向金兵大帳發動了進攻。
當山下的人們向敵發動總攻的同時,落雁山頂的肉搏戰已經打響。
這些人把襲擊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在戰鬥打響前,他們把埋伏點一直向前推進,直到離敵人大帳隻有十幾步遠時,才停了下來。
他們一邊等待著殺敵的信號,一邊靜靜地觀察前方大帳的動靜。
為了做到行動的統一性,他們在動身前,被嚴曆警告,決不能單方麵釆取行動,要有全局觀,看到信號後,大家一齊動手。如果他們先動手,勢必引起山下完顏宏的注意。而這時宋軍可能還沒布置到位,那對於整個戰鬥布置,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
他們在等待總攻的信號時,驚訝地發現,山頂的金兵並沒有像他們最初想的那樣強大。在管理上也有問題,如他們在山頂隻布置了一個遊動哨。開始這個哨兵還在帳篷外走來走去,但不久,可能是冷,也可能是心存僥幸,覺得沒危險,這個哨兵也一頭紮到了帳篷裏,除了偶爾從帳篷向外探一下頭,再未向外麵走動一步。
除了觀察故方帳篷,他們還把目光放遠,投放到鳳凰山頂上。
尤其注意一個地方,那便是了望台附近。
此刻,那兒人影晃動,正在忙碌著什麽。
他們知道那些人正在做點火的準備。
這意味著,決戰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了。這些人都表現得極度興奮,並做好了衝擊的準備。
神聖的一刻到了,鳳凰頂忽然火光衝天。
人們馬上從地上一躍而起,猛虎一般向帳篷撲去。
最先中招的是那個哨兵,他還沒明白是怎麽迴事,便做了刀下之鬼。
由於斬首這個哨兵弄出的動靜太大,把屋裏的士兵都給驚醒了。這些士兵借著火光一看,可不得了啦,有人偷營來了。大帳裏一下子湧進來好多麵目猙獰的壯漢,正在舉刀砍向他們。知道不好,欲起身反抗,為時已晚,很快,一個個身首異處,做了他鄉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