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虎不得不把搜索的範圍進一步擴大,甚至去了臥虎山以外的地區。連一向被他忽視的臥虎山東部邊緣地帶,也去走了一遭。
雖然什麽也沒發現,卻在那兒救下了一個人,並和這人成為了朋友。不得不說,這是他這幾年在這一帶遊蕩最大的收獲。
他救下的這個人叫柳如福,是一個獵人,救下他純屬一個意外。
那天,於虎從睡覺的小山坡爬了起來,準備乘著涼爽,趕快走出這片山區。
自從接受了這個不該接受的任務之後,於虎的苦日子就來了。風餐露宿,住無定所。像這種露宿荒山野嶺的情況,早就是家常便飯了。
長期的野外生活,他懂得了如何選擇自己的宿營地,從沒被野獸侵憂過。
當他路過一個小山崗時,警覺起來,經驗告訴他,那兒不對勁。
他停下來細聽,是的,沒有聽錯,從前邊的草叢裏,傳來了人輕微的呻吟聲。
在這麽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竟然發出人的聲音,換做一般人,魂早嚇飛了。
於虎不怕。
他有一身好武藝,又天生膽大。加上這幾年獨闖江湖,閱曆豐富,啥事沒見過。
逐抖擻精神,快步向前,去看個究竟。
來到那簇草叢前,看到的情況使他大為吃涼。一個人躺在草叢裏,氣息微弱,生命垂危。
他身上衣衫破碎,皮膚上布滿抓痕,一把沾滿血的獵力扔在旁邊,不遠處還有幾具狼的屍體。
周邊草上濺滿了血液。
可以推斷,這個人碰到了狼群,受到了攻擊。他用刀自救,命保住了,卻因失血過多,生命垂危。
在長期的荒野生活中,於虎積累了很多生活經驗。尤其對於那些生長於大山裏的草藥,哪些是用來止痛的,哪些是止血的,特別注意。身上總帶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隨身藥物,馬上派上了用場。
他從眾多藥材中,先取出止血的,敷在那個人傷口上,又給那個人喂了好多水。那個人逐漸蘇醒過來,眼神無力地看著於虎,向他道謝,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雖然止了血,止了痛,這個人身體仍很虛弱,不能行走。
把他一個人扔在這兒,可能還有生命危險。
傳說這兒是野狼活動最猖獗的一片區域,孤身一人在這兒,隨時會受到狼群的攻擊。
於虎決定好人做到底,把他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由於這個人已完全不能行走,於虎便背起他,走下了山。
山腳下有一個不大的村莊,村口有一個關帝廟,很小,沒有廟祝道士,卻很幹淨。
於虎決定在這兒小住幾天,等待著這個人病情好轉後,再做打算。
山裏人純樸,見廟裏來了兩個落難的外地人,便各盡所能,紛紛上前對二人行使幫助。
有送水的,有送飯的,使二人不必為食物發愁。
幾天下來,那個人狀態好了許多。
在以後的交談中,於虎了解到這個人姓柳名如福,家住坡東柳家莊,是一個獵人。家有一子一女。前些年兒子去外地討生活,至今未歸。他現在和十六歲的小女兒柳英以及妻子趙氏一起生活。
幾天前,應邀和同村的幾個夥伴上山打獵,不料落了單,夜裏遭到幾頭惡狼偷襲。雖然經過一番搏鬥,保住了性命,也身受重傷。
不是碰到於虎,後果不堪設想。
幾天後,老柳傷勢好轉。於虎出錢從村裏雇了一輛馬車,把老柳送迴了柳家莊。
柳家莊位於臥虎山東簏,是於虎從來不曾涉足過的地方。
村子不大,都姓柳,一個祖宗的後代。
一條叫趙王河的河流,從村子南蜿蜒流過。
河水清澈見底,眾多的魚族生活其中。
夏秋兩季,河邊長滿了各種花草,雖地處塞北,卻有江南水鄉的靈氣和感覺。
村民都沿河而居,把整個村子無限地拉長。戶與戶之間,離的很遠,把個人口不多的村子,整成了一個大村落。
老柳的家就在村子的最東部,像其它民居一樣,也在趙王河邊。
自從丈夫打獵走了之後,妻子趙氏最初也沒感覺到什麽。幾天後,同去打獵的人都迴來了,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收獲。唯獨不見丈夫歸來,才有些著急。
向人們去打聽,說是在打獵過程中,老柳自動脫離了隊伍。可能是發現了大獵物,一個人悶聲發大財去了吧。反正後來人們等不到他,也尋不到他,也就算了,各自迴了家。
以前,大家一塊出獵,中途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各打各的獵,又不是沒發生過,很正常。
大家相信過幾天老柳就會迴來的,並沒有意識到這事的嚴重性。仍舊每天各忙各的,各做各的事,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隻有柳家人,每天過著心神不寧的生活。柳英更是每天翹首西望,渴望看到父親歸來的身影,哪怕空手而迴。
時間一天天過去,和他一塊出去的獵人,二次打獵都迴來了,老柳卻還無蹤跡。
這事就不正常了,柳家人就發動親屬去找。
那麽大的山區,沒有目標,去哪兒找呢?
當老柳在關帝廟裏享受著於虎的精心照顧時,他可能想不到,家人們正在四處找他。
找了幾天,一點蹤跡也沒有。雖然大家不說,但誰心裏都有一種不祥的感覺,都認為老柳兇多吉少。
出來尋找,也隻是給柳家人一些心理上的安慰罷了。
能想到的地方都找了,最險惡的野狼嶺,野豬灘都找了,什麽也沒找到。趙氏沒辦法,就把人撤了迴來,在家靜等消息。
大多數人的想法,老柳已不在人世了。
所以當老柳平安迴來後,人們認為這簡直是個生命史上的奇跡,紛紛前去道賀,並感謝於虎的善良,建議他在這兒多住些日子。
柳家人也熱情攙留他,於虎不得不在這個小村莊,做個短期的停留。
這期間老柳曾問過他的身世,於虎說自己隻是個流浪漢,至始至終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
在柳家小住的這些日子裏,最高興的是柳家小妹柳英。
幾年前,唯一的哥哥去了他鄉,再也沒有迴來。失去了哥哥的疼愛,嗬護,她就像個大姑娘一樣承擔起她這個年齡段不該承擔的責任。
挑水,做飯,種菜,日子過的單調而又苦悶。
於虎一來,她就喜歡上了這個異姓哥哥,她一再勸說父親,把這個人留下來。
這麽好的人,幹嘛要選擇流浪呢?有個穩定的家多好。
為了能留住於虎,他喜歡吃什麽,柳英就動手做什麽。
雖然家底子並不好,柳英還是起大早到興隆鎮上,去買一些自己家人平時不舍得吃的肉食,以豐富自家的餐桌,甚至親自到河裏打新鮮的魚。
這一切都是為了能留住於虎。
柳家的好,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於虎當然明白。
為了不冷了這一家人的心,他勉強在柳家住了十來天。之後,無論柳氏夫婦和柳英怎樣勸說,都留不住他,堅持要走。
雖然柳家待他如親人無二,他在這兒居住也沒有一點陌生感,就像迴到了家中一樣。可是他一想到自己的任務,康熙的委托,就心急如焚。
那夥刺殺康熙的罪犯,至今都沒有落網,甚至連他們在哪兒,都還是一個謎,他感到有愧於人,更辜負了皇上的重托。
逐決定迴京一次,向康熙就這些年的查訪情況,做一個說明。
柳家人很是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柳英幾乎哭成了一個淚人。
走時於虎身上背了一個大大的行囊,裏麵全是吃的,都是柳英連夜做的,那麽多,不全帶上都不行。
臨走, 於虎和柳家人約定,明年的這個時候,他還會來這的。然後不顧柳英如何傷心地哭,毅然決然地扭頭離去。
走了很遠,迴過頭來,見柳英仍站在那兒,向他眺望,招手。
雖然什麽也沒發現,卻在那兒救下了一個人,並和這人成為了朋友。不得不說,這是他這幾年在這一帶遊蕩最大的收獲。
他救下的這個人叫柳如福,是一個獵人,救下他純屬一個意外。
那天,於虎從睡覺的小山坡爬了起來,準備乘著涼爽,趕快走出這片山區。
自從接受了這個不該接受的任務之後,於虎的苦日子就來了。風餐露宿,住無定所。像這種露宿荒山野嶺的情況,早就是家常便飯了。
長期的野外生活,他懂得了如何選擇自己的宿營地,從沒被野獸侵憂過。
當他路過一個小山崗時,警覺起來,經驗告訴他,那兒不對勁。
他停下來細聽,是的,沒有聽錯,從前邊的草叢裏,傳來了人輕微的呻吟聲。
在這麽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竟然發出人的聲音,換做一般人,魂早嚇飛了。
於虎不怕。
他有一身好武藝,又天生膽大。加上這幾年獨闖江湖,閱曆豐富,啥事沒見過。
逐抖擻精神,快步向前,去看個究竟。
來到那簇草叢前,看到的情況使他大為吃涼。一個人躺在草叢裏,氣息微弱,生命垂危。
他身上衣衫破碎,皮膚上布滿抓痕,一把沾滿血的獵力扔在旁邊,不遠處還有幾具狼的屍體。
周邊草上濺滿了血液。
可以推斷,這個人碰到了狼群,受到了攻擊。他用刀自救,命保住了,卻因失血過多,生命垂危。
在長期的荒野生活中,於虎積累了很多生活經驗。尤其對於那些生長於大山裏的草藥,哪些是用來止痛的,哪些是止血的,特別注意。身上總帶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隨身藥物,馬上派上了用場。
他從眾多藥材中,先取出止血的,敷在那個人傷口上,又給那個人喂了好多水。那個人逐漸蘇醒過來,眼神無力地看著於虎,向他道謝,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雖然止了血,止了痛,這個人身體仍很虛弱,不能行走。
把他一個人扔在這兒,可能還有生命危險。
傳說這兒是野狼活動最猖獗的一片區域,孤身一人在這兒,隨時會受到狼群的攻擊。
於虎決定好人做到底,把他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由於這個人已完全不能行走,於虎便背起他,走下了山。
山腳下有一個不大的村莊,村口有一個關帝廟,很小,沒有廟祝道士,卻很幹淨。
於虎決定在這兒小住幾天,等待著這個人病情好轉後,再做打算。
山裏人純樸,見廟裏來了兩個落難的外地人,便各盡所能,紛紛上前對二人行使幫助。
有送水的,有送飯的,使二人不必為食物發愁。
幾天下來,那個人狀態好了許多。
在以後的交談中,於虎了解到這個人姓柳名如福,家住坡東柳家莊,是一個獵人。家有一子一女。前些年兒子去外地討生活,至今未歸。他現在和十六歲的小女兒柳英以及妻子趙氏一起生活。
幾天前,應邀和同村的幾個夥伴上山打獵,不料落了單,夜裏遭到幾頭惡狼偷襲。雖然經過一番搏鬥,保住了性命,也身受重傷。
不是碰到於虎,後果不堪設想。
幾天後,老柳傷勢好轉。於虎出錢從村裏雇了一輛馬車,把老柳送迴了柳家莊。
柳家莊位於臥虎山東簏,是於虎從來不曾涉足過的地方。
村子不大,都姓柳,一個祖宗的後代。
一條叫趙王河的河流,從村子南蜿蜒流過。
河水清澈見底,眾多的魚族生活其中。
夏秋兩季,河邊長滿了各種花草,雖地處塞北,卻有江南水鄉的靈氣和感覺。
村民都沿河而居,把整個村子無限地拉長。戶與戶之間,離的很遠,把個人口不多的村子,整成了一個大村落。
老柳的家就在村子的最東部,像其它民居一樣,也在趙王河邊。
自從丈夫打獵走了之後,妻子趙氏最初也沒感覺到什麽。幾天後,同去打獵的人都迴來了,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收獲。唯獨不見丈夫歸來,才有些著急。
向人們去打聽,說是在打獵過程中,老柳自動脫離了隊伍。可能是發現了大獵物,一個人悶聲發大財去了吧。反正後來人們等不到他,也尋不到他,也就算了,各自迴了家。
以前,大家一塊出獵,中途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各打各的獵,又不是沒發生過,很正常。
大家相信過幾天老柳就會迴來的,並沒有意識到這事的嚴重性。仍舊每天各忙各的,各做各的事,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隻有柳家人,每天過著心神不寧的生活。柳英更是每天翹首西望,渴望看到父親歸來的身影,哪怕空手而迴。
時間一天天過去,和他一塊出去的獵人,二次打獵都迴來了,老柳卻還無蹤跡。
這事就不正常了,柳家人就發動親屬去找。
那麽大的山區,沒有目標,去哪兒找呢?
當老柳在關帝廟裏享受著於虎的精心照顧時,他可能想不到,家人們正在四處找他。
找了幾天,一點蹤跡也沒有。雖然大家不說,但誰心裏都有一種不祥的感覺,都認為老柳兇多吉少。
出來尋找,也隻是給柳家人一些心理上的安慰罷了。
能想到的地方都找了,最險惡的野狼嶺,野豬灘都找了,什麽也沒找到。趙氏沒辦法,就把人撤了迴來,在家靜等消息。
大多數人的想法,老柳已不在人世了。
所以當老柳平安迴來後,人們認為這簡直是個生命史上的奇跡,紛紛前去道賀,並感謝於虎的善良,建議他在這兒多住些日子。
柳家人也熱情攙留他,於虎不得不在這個小村莊,做個短期的停留。
這期間老柳曾問過他的身世,於虎說自己隻是個流浪漢,至始至終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
在柳家小住的這些日子裏,最高興的是柳家小妹柳英。
幾年前,唯一的哥哥去了他鄉,再也沒有迴來。失去了哥哥的疼愛,嗬護,她就像個大姑娘一樣承擔起她這個年齡段不該承擔的責任。
挑水,做飯,種菜,日子過的單調而又苦悶。
於虎一來,她就喜歡上了這個異姓哥哥,她一再勸說父親,把這個人留下來。
這麽好的人,幹嘛要選擇流浪呢?有個穩定的家多好。
為了能留住於虎,他喜歡吃什麽,柳英就動手做什麽。
雖然家底子並不好,柳英還是起大早到興隆鎮上,去買一些自己家人平時不舍得吃的肉食,以豐富自家的餐桌,甚至親自到河裏打新鮮的魚。
這一切都是為了能留住於虎。
柳家的好,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於虎當然明白。
為了不冷了這一家人的心,他勉強在柳家住了十來天。之後,無論柳氏夫婦和柳英怎樣勸說,都留不住他,堅持要走。
雖然柳家待他如親人無二,他在這兒居住也沒有一點陌生感,就像迴到了家中一樣。可是他一想到自己的任務,康熙的委托,就心急如焚。
那夥刺殺康熙的罪犯,至今都沒有落網,甚至連他們在哪兒,都還是一個謎,他感到有愧於人,更辜負了皇上的重托。
逐決定迴京一次,向康熙就這些年的查訪情況,做一個說明。
柳家人很是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柳英幾乎哭成了一個淚人。
走時於虎身上背了一個大大的行囊,裏麵全是吃的,都是柳英連夜做的,那麽多,不全帶上都不行。
臨走, 於虎和柳家人約定,明年的這個時候,他還會來這的。然後不顧柳英如何傷心地哭,毅然決然地扭頭離去。
走了很遠,迴過頭來,見柳英仍站在那兒,向他眺望,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