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皇上考慮的周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那就趕快派人去查啊,查清他們的藏身之處,查清萬忠和三公主,誰對這個組織影響最大,誰在主持大局,好對症下藥。”
康熙告訴他,他已經決定這樣做了,下一步將派人去私訪萬忠一夥,隻是還沒找到最佳人選,讓於虎給他推薦一個。
“我可推薦不出這樣的人來。能幹這個話的,可不簡單。既要膽大心細,又要有足夠的智慧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比我私訪雙羊山,難多了。”
“對,做這種事的人,必須文武雙全才行。我看你對雙羊山石房子的調查,就很成功。所以,查訪三公主一事,還是你去得了。”
“我?”於虎搖了搖頭,“對設定好的目標調查,我還能行,但對於這種無頭案子,我一點經驗沒有。況且沒能抓住張凡,主要責任在我。這豈是一次失誤,其所造成的損失,簡直無可彌補。”
“所以,你才更應該接受這個任務,接受鍛煉。追查三公主和萬忠固然重要,但追捕張凡,同樣不能放鬆。從他身上可以得到許多有用的信息,綜合以上,此事非你不可。”
於虎見康熙如此看重自己,不好推托,便答應下來。
在床上躺了幾天,再也躺不住了,就向康熙辭行。
康熙建議他再休養幾天,無奈於虎鐵了心要走,隻好同意。
第二天,一輛遮擋的嚴嚴實實的馬車,向城北方向馳去。
車裏坐著康熙和於虎。
康熙又一次談到了這次私查三公主一夥的重要性,並祝願他早一日勝利歸來。
馬車在城外一個三叉路口停下,於虎從車上拿下一個包袱,跳下了車。
那包裏是他的幾身衣服,和一些金銀,另外還有一把劍,護身用的,僅此而已。
臨行,對著康熙強做笑臉,互相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大步向北去了。
目送他走了很遠,康熙才上了馬車,眼裏噙滿了淚水。
他舍不得於虎從自己身邊離開,他知道追查的對象潛伏的很深,其所麵臨的風險,堪比上刀山,下火海。他這一去,山高水長不知幾年能迴來,又以什麽方式迴來。
直到看不見於虎影子,康熙才叫車夫返宮。途中幾次掀起車簾,向於虎消失的地方迴望,那裏還有人的影子。
這時候,風刮了起來。已是深秋,風涼嗖嗖的,看來離冬天不遠了。
經過一番長途跋涉,於虎終於又來到了野豬溝,來到了那個熟悉的山口。
查訪萬忠,他感到無處下手,便來到了這個記憶深刻的地方,決定從這個山口開始查起,看這兒能否找到有用的線索。
雖然許多天過去了,在這兒打鬥過的痕跡依然很明顯。刀劍削飛的樹枝,地上蹬落的石頭,還有那地上星星點點的,正在被風沙逐漸掩蓋的血跡,這一切都似乎訴說著,發生在這兒的打鬥,是多麽地激烈。
可是在這兒找到有用的東西很難,那夥人從這兒撤走後,幾乎沒留下任何痕跡。
一連兩天,他對這個穀口以及當初康熙鑽進的樹林,進行地毯似的搜查,什麽也沒找到。
“這一切要從哪兒開始呢?”望著空曠的山穀,他思索著。
他記得,在當初的搏鬥中,自己隊伍裏有許多人受了傷,對方也有許多人掛了彩,他就曾用劍紮傷了一個人的腿,受傷後那個人很快撤出了戰鬥。
這些人受傷後怎樣走的?去了哪兒?他們受傷後也需要治療,又是怎樣醫治的?
他覺得,如果某地忽然出現大量受刀砍劍刺的傷病者,這個地方絕對有問題。
對,就從查訪這些受傷人員開始。
按照這個思路,他裝扮成一個賣雜貨的貨郎,每天挑著貨擔,走街串巷,以野豬溝為中心,穿行於各個村莊。
重點訪問那些鄉村郎中,以及江湖賣野藥的,問他們近期可曾發現或大量收治過受過傷的人員。
向村民打聽,最近哪兒有受傷的人員大量聚集等。
在查訪傷員的同時,還沒忘了查鹿的事。
很不順利,民間人士一致反映,沒見過哪個地方養鹿。
兩條路都走不通,都碰了壁。於虎十分焦急,轉而失望。
貧窮的山村,質樸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沒有秘密的。
你甚至會從這一個村,打聽到另一個村裏的事。
哪兒有了什麽稀奇事,很快就會傳遍四鄉八野,保密很難。
也就是說,那些人藏身於民間而不暴露身份,根本做不到。
一個有特殊身份背景的人,藏身民間幾十年,理論上可以,要做起來可不那麽容易。
在鄉村尋找這些人的熱情,終因失敗而漸漸冷卻下來。
既然排除了村莊,那就隻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這些人藏在山上,和山裏的土匪融合在一起了。
其實這個想法最初就有,隻是不知那個山頭嫌疑最大。
在排除了民間之後,別無選擇了,於虎的目光自然地盯上了這些山匪。
敢跟皇帝叫板,這山寨肯定具有一定的實力。似乎,這一下子淘汰掉了許多勢力弱小的山頭。
然而中國又有一句俗話,叫池小王八大,坑小野貨多。意意是越被人看不起的地方,越可能有逆天秘密。
最後,於虎決定,對這些所有土匪盤踞的山頭,不論其勢力大小,一視同仁,無差別地走訪一遍,不遺漏一處可疑點。
自然,雙羊山被排除在外。
由於雙羊山勢力太大,導致附近近百裏,沒有大股山匪存在。隻在其西南三百裏處,有幾股山匪較出名。康熙把宋義留在七十裏營,就有遏製這幾股土匪南下的意思。
這幾個山便是角山,炮台山,二郎山等。
經過查找,這些山都沒有發現有特別之處。
就是他抱最大希望的炮台山,也一無所獲。
不過在炮台上發現了兩個小養殖場,這曾給於虎帶來了極大希望。後來發現這兒養的都是雞呀豬呀等常見的家畜,並不存在鹿園。
山上同夥也證實,山上從沒養過鹿。
希望,就這樣又一次破滅了。
當把這一片區域查完後,不知不覺,已經四年過去了。
現在的於虎,已經徹底長大了,長成了一個高高大大,人見人愛的英俊少年。
在這四年中,他經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苦痛。無論嚴冬還是酷暑,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從這個山奔往那座山,總希望驚喜會在前麵那個山頭出現,直到查完炮台山,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難道這夥人有隱身術?或者藏在地下,不食人間煙火?所以才做到雖然存於世間,卻
從不被人發現。
他們到底藏在那裏?
康熙告訴他,他已經決定這樣做了,下一步將派人去私訪萬忠一夥,隻是還沒找到最佳人選,讓於虎給他推薦一個。
“我可推薦不出這樣的人來。能幹這個話的,可不簡單。既要膽大心細,又要有足夠的智慧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比我私訪雙羊山,難多了。”
“對,做這種事的人,必須文武雙全才行。我看你對雙羊山石房子的調查,就很成功。所以,查訪三公主一事,還是你去得了。”
“我?”於虎搖了搖頭,“對設定好的目標調查,我還能行,但對於這種無頭案子,我一點經驗沒有。況且沒能抓住張凡,主要責任在我。這豈是一次失誤,其所造成的損失,簡直無可彌補。”
“所以,你才更應該接受這個任務,接受鍛煉。追查三公主和萬忠固然重要,但追捕張凡,同樣不能放鬆。從他身上可以得到許多有用的信息,綜合以上,此事非你不可。”
於虎見康熙如此看重自己,不好推托,便答應下來。
在床上躺了幾天,再也躺不住了,就向康熙辭行。
康熙建議他再休養幾天,無奈於虎鐵了心要走,隻好同意。
第二天,一輛遮擋的嚴嚴實實的馬車,向城北方向馳去。
車裏坐著康熙和於虎。
康熙又一次談到了這次私查三公主一夥的重要性,並祝願他早一日勝利歸來。
馬車在城外一個三叉路口停下,於虎從車上拿下一個包袱,跳下了車。
那包裏是他的幾身衣服,和一些金銀,另外還有一把劍,護身用的,僅此而已。
臨行,對著康熙強做笑臉,互相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大步向北去了。
目送他走了很遠,康熙才上了馬車,眼裏噙滿了淚水。
他舍不得於虎從自己身邊離開,他知道追查的對象潛伏的很深,其所麵臨的風險,堪比上刀山,下火海。他這一去,山高水長不知幾年能迴來,又以什麽方式迴來。
直到看不見於虎影子,康熙才叫車夫返宮。途中幾次掀起車簾,向於虎消失的地方迴望,那裏還有人的影子。
這時候,風刮了起來。已是深秋,風涼嗖嗖的,看來離冬天不遠了。
經過一番長途跋涉,於虎終於又來到了野豬溝,來到了那個熟悉的山口。
查訪萬忠,他感到無處下手,便來到了這個記憶深刻的地方,決定從這個山口開始查起,看這兒能否找到有用的線索。
雖然許多天過去了,在這兒打鬥過的痕跡依然很明顯。刀劍削飛的樹枝,地上蹬落的石頭,還有那地上星星點點的,正在被風沙逐漸掩蓋的血跡,這一切都似乎訴說著,發生在這兒的打鬥,是多麽地激烈。
可是在這兒找到有用的東西很難,那夥人從這兒撤走後,幾乎沒留下任何痕跡。
一連兩天,他對這個穀口以及當初康熙鑽進的樹林,進行地毯似的搜查,什麽也沒找到。
“這一切要從哪兒開始呢?”望著空曠的山穀,他思索著。
他記得,在當初的搏鬥中,自己隊伍裏有許多人受了傷,對方也有許多人掛了彩,他就曾用劍紮傷了一個人的腿,受傷後那個人很快撤出了戰鬥。
這些人受傷後怎樣走的?去了哪兒?他們受傷後也需要治療,又是怎樣醫治的?
他覺得,如果某地忽然出現大量受刀砍劍刺的傷病者,這個地方絕對有問題。
對,就從查訪這些受傷人員開始。
按照這個思路,他裝扮成一個賣雜貨的貨郎,每天挑著貨擔,走街串巷,以野豬溝為中心,穿行於各個村莊。
重點訪問那些鄉村郎中,以及江湖賣野藥的,問他們近期可曾發現或大量收治過受過傷的人員。
向村民打聽,最近哪兒有受傷的人員大量聚集等。
在查訪傷員的同時,還沒忘了查鹿的事。
很不順利,民間人士一致反映,沒見過哪個地方養鹿。
兩條路都走不通,都碰了壁。於虎十分焦急,轉而失望。
貧窮的山村,質樸的村民,他們之間是沒有秘密的。
你甚至會從這一個村,打聽到另一個村裏的事。
哪兒有了什麽稀奇事,很快就會傳遍四鄉八野,保密很難。
也就是說,那些人藏身於民間而不暴露身份,根本做不到。
一個有特殊身份背景的人,藏身民間幾十年,理論上可以,要做起來可不那麽容易。
在鄉村尋找這些人的熱情,終因失敗而漸漸冷卻下來。
既然排除了村莊,那就隻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這些人藏在山上,和山裏的土匪融合在一起了。
其實這個想法最初就有,隻是不知那個山頭嫌疑最大。
在排除了民間之後,別無選擇了,於虎的目光自然地盯上了這些山匪。
敢跟皇帝叫板,這山寨肯定具有一定的實力。似乎,這一下子淘汰掉了許多勢力弱小的山頭。
然而中國又有一句俗話,叫池小王八大,坑小野貨多。意意是越被人看不起的地方,越可能有逆天秘密。
最後,於虎決定,對這些所有土匪盤踞的山頭,不論其勢力大小,一視同仁,無差別地走訪一遍,不遺漏一處可疑點。
自然,雙羊山被排除在外。
由於雙羊山勢力太大,導致附近近百裏,沒有大股山匪存在。隻在其西南三百裏處,有幾股山匪較出名。康熙把宋義留在七十裏營,就有遏製這幾股土匪南下的意思。
這幾個山便是角山,炮台山,二郎山等。
經過查找,這些山都沒有發現有特別之處。
就是他抱最大希望的炮台山,也一無所獲。
不過在炮台上發現了兩個小養殖場,這曾給於虎帶來了極大希望。後來發現這兒養的都是雞呀豬呀等常見的家畜,並不存在鹿園。
山上同夥也證實,山上從沒養過鹿。
希望,就這樣又一次破滅了。
當把這一片區域查完後,不知不覺,已經四年過去了。
現在的於虎,已經徹底長大了,長成了一個高高大大,人見人愛的英俊少年。
在這四年中,他經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苦痛。無論嚴冬還是酷暑,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過。從這個山奔往那座山,總希望驚喜會在前麵那個山頭出現,直到查完炮台山,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難道這夥人有隱身術?或者藏在地下,不食人間煙火?所以才做到雖然存於世間,卻
從不被人發現。
他們到底藏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