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兒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明朝末年的那場戰爭。


    想當年,闖王意氣風發,率領他的大順鐵騎,奪關拔寨,強渡黃河天險,一路北上,最終完成了戰略目標,實現了對京城的包圍。一場生死較量,在所難免。


    為了躲避戰亂,城裏的一些有錢人和郊外的一些百姓,紛紛逃離家園。


    當時南部地區已遭遇多年戰火,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倒是北部山區,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避免了戰火的波及。相比於戰火不斷的南方,民眾的生活幸福感,反而優於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因此,它成為了戰時人們最理想的避難所。


    一些達官貴人,包括平民百姓,紛紛拖家帶口,就近鑽入了北部大山。


    李自成和多爾袞山海關大戰後,闖王戰敗,被迫撤出北京。這時政治前景不再撲朔迷離,而是日漸明朗,這個北方新興的部落,取代大明國己是誰都阻止不了的了。


    隻是在這一帶進行的三方會戰,破壞力驚人,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京都,再到鄉村,到處是殘垣斷壁。百業凋零,民不聊生。


    而從不被看好的北部山區,主要是青龍山一帶,原本是人煙稀少,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卻因為大量難民的湧入,一夜之間,變得熱鬧起來。


    一些地理條件好的地方,由於接納了過多的外來人口,已人滿為患,開始拒絕新移民的進入。


    迫使這些外來人口向更偏僻的地方遷移。


    這些難民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富裕家庭,他們從原居地帶來了大量資金,對活躍當地經濟,做了巨大貢獻。


    而那些逃難來的平民,沒有多少財富可以帶,但他們有勤勞的雙手,為了生存,便四處開荒。一處處亙古荒野,被他們開發出來,變成了田園。


    貧民對山區的開發,同樣功不可沒。


    但這種繁榮,注定是曇花一現,沒有可持續性。


    隨著戰爭的結束,一些頂級富人,他們中不乏明宗室顯貴,躲避戰爭的目的已經達到,要他們在這窮山溝待下去是不可能的。


    他們是第一批撤走的人。


    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所持有的資金,在移民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隨著他們的撤離,大量資金開始向山外迴流。山裏的經濟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虛假繁榮後,又恢複了他本來的麵目,重迴蕭條之中。


    許多人想跟風重迴故裏,但許多人的家產田園,已毀於戰火。如果迴去,一切還要重新開始,許多人的財力不支持。並且拖兒帶女的,搬家極其不易,因此大部分人選擇留了下來。


    留下來的這些人,身份也很快發生了轉變。


    比如一些拔尖的大戶人家,剛來時憑借著從家裏帶來的財富,日子還過得去。但時間長了,坐吃山空,再多的財富也有損耗一盡的時候。到這些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已基本淪為貧民了。


    由於都是山地,丘陵,土地相當貧瘠,根本不長東西,種的麥稞還沒人的胡子長,很難養活這麽多的人口。為了活命,山民們便想起了一種最有效的生存方式,那便是組團到山上,幹土匪。


    然後成群結隊地去搶官家糧倉,搶大戶的金銀,幹起了不勞而獲的勾當。


    官府們對這種現象也沒辦法。這些人,本身並不是惡人,隻是不這樣幹,就沒有了活路。


    你打他們吧,他們本身就是一幫烏合之眾,不抗揍。你打,他就跑,滿山溝裏跑的那種。都是本地人,熟悉地形,滿山給你兜圈子。


    實在沒地方跑了,得,散夥,化整為零,各迴各家,各找各媽,又都成了良民百姓。


    一時間山上又風平浪靜,見不到一個土匪的影子了。


    然而官兵一走,又舊病複發,重新上山。如此反複,拖都能把你拖死。


    官府們習慣了土匪這些事,也就對這一片山區死了心,見怪不怪了。平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你不做太出格的事,愛咋地咋地,官家也懶得管了。


    反正這些山匪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沒有任何政治野心,造反也就是為了填飽肚子。比起南方的三藩,鄭芝龍之流,這些百姓不但不具有任何威脅,反而是大大的良民了。


    所以康熙一向認為這兒是安全的,對外總是宣稱這兒是模範地區。


    說白了,就是不想在這塊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用兵,不願在這兒耗費國家的錢財,不願士兵在這兒做無謂的犧牲。


    好鋼用在刀刃上,朝廷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太多了。隻要這個地方不出大的亂子,官家就心滿意足了。


    這次康熙北巡,除了搭救宋海,活擒張凡,便有威懾這些土匪的意思。


    雖然土匪多如牛毛,但除了雙羊山上的張凡實力大之外,其餘的康熙正眼都不瞧他們一眼。


    而張凡,因為涉嫌和萬忠是一夥的,注定他不會有好下場。康熙親自出馬,可見他抓捕張凡的決心之大。


    誰料還沒對張凡動手,便出現了這一檔子事,所有的計劃,都被迫停止。


    現在對野豬溝的搜索已經告一段落,沒有發現目標,那麽,誰才是這起謀殺案的罪魁禍首呢?


    敢打皇帝的主意,這豈止是吃了狗膽,簡直是虎膽。


    沒有一定的實力,絕對做不出這事來。


    誰幹的?土匪?


    剛才說了,這兒土匪多如牛毛,但除了張凡實力較大外,其餘的都不成氣候。


    而從雙羊山下來的情報,說雙羊山土匪兵員毫發未動,張凡也沒出老窩。


    顯然雙羊山未參與。


    可是那天參與伏擊的武士,人人武藝高強,其擁有的搏殺技藝,就連皇家衛士也自歎不如。


    這樣強悍的力量,非常年訓練不可達到,民間可以有這樣的高手,但一次整合出這麽多,幾乎不可能。


    就連一般的山頭,甚至雙羊山,也不可能一次出動這麽多高手。


    顯然,一次搞出這麽多高手參與,背後一定有強大的實力支持,並且有一定的人才庫。


    這時,這次伏擊背後的真兇,開始逐漸浮出水麵。


    這應該是萬忠組織的一次暗殺活動。


    因為在這蠻荒之地,隻有他才有實力搞這麽大的動作。


    據那天參加打鬥的侍衛迴憶,許多蒙麵人刀法老到,武藝高強,無論放哪兒,都是一流的高手。


    而這樣的高手,僅萬忠從京中,就帶走了近百人。他們都是東廠出身,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當年那些小夥子,如今正值盛年,武藝也更加嫻熟。


    況且幾十年過去了,他們肯定不會停步不前,會有許多年輕新生代加入他們的隊伍,如果單憑當年萬忠帶走的那些人,人才不是斷層了嗎?後繼乏人,談何發展?


    鎖定兇手是萬忠的,還有以下理由。


    首先他有能力,也有動機。


    再一點,就是他是搞情報出身。有可能是這樣:皇家隊伍剛一出京城,萬忠就得到了情報,並從容不迫地組織了這次行動。


    你想,康熙這次出動的全是騎兵精銳,日行百裏,輕輕鬆鬆,到野豬溝不過幾天時間,如果沒有精確情報的支持,哪有時間組織這次伏擊?


    萬忠就不同了,他在京裏有臥底,而且不止一個,甚至朝中大臣也都可能為他收買,為他服務。


    這個事實是存在的,隻是人家隱藏的深,一時無法破解而已。


    也許康熙還未動身,萬忠已經謀劃好了這次行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是奸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寶獵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寶獵人並收藏他是奸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