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半天的光景,紅袖招發生的“命案”就傳遍了整座太安城。
可能市井百姓隻會把這樁命案當做飯後茶餘時的談資,說不定還會有人嘲諷那個名叫隋便的青年不自量力,竟然敢得罪親勳翊衛旅帥,如今死了也是白死,但有洞悉朝堂動向的明眼人卻能夠在這其中嗅到一絲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異氣息。
裴子添身後站著的可是的東宮之主。
而且聽說在紅袖招中裴子添也是受到當今涼王李景涼的指使。
一來二去裴子添行兇殺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而且太子一係必然會深受牽連,說不定還會因此傷筋動骨。
大梁滅隋後,皇帝李湯按功封賞,如今的二殿下李濟民被封為天策將軍,已經近乎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然後在李雍和被立為太子後,李濟民與李景涼分別被冊封為秦王與涼王,至於公主李畫扇也是被封為太平公主。
在李湯看來這樣也算是給子女都有了一個交代。
隻是李濟民雖然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但臣畢竟是臣,而儲君在不久後卻會被立為君王。
而且眾所周知大梁的半壁江山都是秦王李濟民打下來的,所有隻是一個秦王的頭銜恐怕後者並不能夠滿足,況且他的部下中也有不少人心存扶龍之誌。
反正都是姓李,那個位置誰來坐都一樣。
天晟大道,秦王府。
在紅袖招案發後,整座秦王府表麵上風平浪靜但私底下已經暗潮湧動。
短短兩炷香的功夫,秦王李濟民已經見過了刑部尚書嚴嘉祈,兵部侍郎沈雲驍,最後站在書房外的一位則是與隋便相識的上都護府副都護董和。
等到這位官居四品的當朝大員走進書房後,原本被對著房門的一名男子轉過身來,對著滿頭華發的老人笑吟吟地說道:“讓董老久等了。”
董和自問也是見過大場麵的,不然麵對當初發生在西洲邊陲的場場伏殺也不會顯得那般氣定神閑,饒是如此,在他初見這位秦王時,神色中亦是詫異與震驚。
眉入長鬢,雙眼溫和,鼻梁秀挺麵如冠玉,分明就一副溫潤君子模樣。
但他知道大梁的半壁江山皆是由眼前人打下的,而且他看起來還是這般年輕,年輕到向來不服老的自己都開始明白何為“長江後浪推前浪”。
“董老?”李濟民輕聲喊道。
被一聲詢問打斷神遊思緒的董和迴過神來,看向秦王,歉意道:“年紀大了就容易走神,讓秦王殿下看笑話了。”
李濟民笑著說道:“既然董老都這般說了,那我們所幸就不端著架子了,坐下來說。”
董和點點頭,“那老夫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等到兩人入座後,府中下人很快就端送上來兩盞香氣嫋嫋的熱茶。
董和端起茶盞,輕輕一嗅,便知道這是產自劍南道那邊的雀舌兒。
“好茶。”董和抿了一口,說道:“比起老嚴和沈侍郎,我可算是有口福的了。”
方才他一直等候在門外,可能是因為事發突然,嚴嘉祈和沈雲驍他們兩人可是半滴茶水都沒顧上喝。
“事關重大,特別是刑部那邊需要準備的尤其多,所有就多交代了些給嚴尚書。”李濟民解釋道:“至於沈侍郎,董老是知道的,兵部的人可沒幾個好茶的。”
董和聞言不著痕跡地點點頭,笑道:“一群大老粗。”
李濟民雙指輕輕抹過杯盞,“是不懂得風花雪月,但一國之重除了吏戶兩部外,就數兵部肩上擔子最重。”
董和放下茶盞,說道:“裴大器那個家夥在兵部的關係很深,特別是幾個主事的侍郎都曾經是他的下屬。”
裴大器是裴子添的父親,裴家的掌舵人,也是如今“四征”之中的東征將軍。
李濟民聞言搖搖頭,說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裴子添,而且我已經讓沈雲驍與那幾個侍郎打過招唿了,若是不想身受牽連在這件事上最好是選擇袖手旁觀。”
“我說的隻是最壞的結果。”董和輕輕轉動那串念珠,神色平靜地說道:“裴大器這個家夥的秉性我還了解的,若裴家子弟真有在天子腳下犯法的,他隻會綁著將其送去刑部。”
是性子使然也是裴家門風使然。
“但這次出事的卻是裴子添。”李濟民沉聲說道。
裴家子弟中,這位裴老將軍最器重的就是裴子添,甚至打算將他培養為裴家的掌舵人。
董和停下手中的念珠,冷不丁地問道:“隋便是真死了嗎?”
雖說他與隋便隻見過一麵,但後者對他卻有救命之恩,雖然是職責所在但這份恩情他董和必須得記住。
而且若不是自己那個少年人就不會招惹上太子一係,他的死自己難逃幹係。
“已經派人去確認了。”李濟民說道:“隻是裴子添身為三境武夫...”
他久經沙場,當然清楚軍中悍卒特別是淬體武夫的厲害。
穿金裂石千軍辟易。
董和聞言心中了然,這麽說來生還的可能是不大了。
他輕歎一聲,自己是又欠了一條命嗎。
李濟民雙手攏袖,緘默不語。
自己又何嚐對那位雲騎尉沒有招攬之心呢。
年紀輕輕便已經軍功卓著的武將,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整個大梁,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裴子添身為太子心腹,太子府那邊肯定不會放任不管,勢必會有所動作。”在房中一陣寂靜後,董和突然開口道。
“四弟現在想摘出去都不容易,大哥現在隻怕無暇他顧了。”李濟民寬慰道。
清楚先前紅袖招內明細的董和點點頭,但還是忍不住說道:“不得不防。”
李濟民輕嗯一聲,“董老放心,我會有所安排。”
“那接下來就可以去裴家拿人了。”董和繼續撚動念珠,沉聲說道。
李濟民聞言站起身來,看向窗外那棵梧桐樹,負手道:“刑部那邊已經動身後。”
仍舊坐在那的董和看了眼始終沒動過的杯盞,提醒道:“秦王殿下,再不喝茶就涼了。”
看著已經有葉落地的梧桐,李濟民滿臉正色,說道:“是啊,天亮了。”
當年自己領軍征戰時,隻要天一轉涼勢必會有人頭落地。
不知想到了什麽,秦王李濟民粲然一笑,這太安城是不是太安靜了?
與此同時一位身著官服的捉刀郎已經帶人來到了四春館。
禮部雖然與刑部同為六部,但刑部的權力相較於禮部要大些,而且這次捉刀郎帶人氣勢洶洶趕來,大有膽敢阻攔就一並拿下的勢頭,所以四春館的人不敢有任何阻攔,任由他們闖了進去。
聽到館內的動靜,睡意本就極淺的房玄策睜開眼睛,隨意披了身衣服就走出房去。
帶人闖進四春館的捉刀郎姓吳,單名一個晴字。
看到房玄策走出房門,吳晴大步走上前去,神色冰冷地問道:“隋便在哪?”
房玄策看了眼來人身上的官服,又瞥了眼他腰間的腰牌,顧左右而言他道:“原來是刑部的捉刀郎大人。”
“紅袖招之人說當時有人趁亂帶走了隋便的屍體,而且路人也看到你背著隋便迴到了四春館,所以我再問一遍,隋便在哪?”吳晴緊盯著麵前的文弱書生,質問道。
像這種讀書人,在那座刑部大獄中可挨不了幾次酷刑。
“就在那。”房玄策指向身後的某間房,“這不還沒來得及下葬諸位官老爺就來了。”
吳晴又看了他一眼,吩咐道:“看住他,從現在起不準任何人進出四春館。”
隨後他便帶人疾步朝房間走去。
“大人,隻不過是個死人而已,也值得你這般興師動眾?而且死者為大,我覺得還是不要這麽多人進去驚擾到他為好。”被兩位衙府官兵看住的房玄策出聲說道。
吳晴聞言腳步一頓,在思慮片刻後就很快做出決定,“你們守在這裏,我自己進去。”
“是。”
然後房玄策就眼看著這位捉刀郎走進房中。
“比預料房中要來的快些,看來局勢變動要比預想得還要猛烈。”寸步難移的房玄策呢喃道。
吳晴走進房間後,見到的不是躺在床榻上生氣全無的死屍,而是慵懶斜臥在地毯上閉目養神的隋便。
“刑部的動作這麽快,是得到了秦王的授意?”聽到房門被人推開,隋便睜開眼眸,說道。
吳晴在確認無誤後,眉頭微皺,眼眸深處有一縷詫異閃過,“你沒死?”
隋便眯了眯眼,反問道:“怎麽?尚書大人這麽想我死嗎?”
吳晴看了眼安靜的門外,手掌抵在腰間刀柄之上,說道:“隻是意外你硬挨裴子添一拳後竟然沒事,而且...你不死刑部很難真正定他的罪。”
裴子添什麽樣的境界修為自己清楚,若是換做自己哪怕不死也要重傷昏迷,甚至武道根基都會被毀,但這個隋便此時竟還有心思與自己談笑風生。
這個少年絕對是個危險人物。
“我死不死他裴子添都要進獄的。”隋便點撥道:“難道那位沒有告訴你隻要你走出這道門,隋便就死了。”
吳晴聞言默不作聲,右手握在刀柄上,眸底有寒芒一閃而過。
察覺到他心思的隋便輕咳一聲,看似隨意招了招手,嗤笑問道:“是我對你太客氣了?”
旋即吳晴大氣都不敢出一聲,額頭上冷汗直流。
一柄雪白長劍不知何時已經抵在他的額頭處。
若是再進半寸,他就再也走不出這座四春館了。
可能市井百姓隻會把這樁命案當做飯後茶餘時的談資,說不定還會有人嘲諷那個名叫隋便的青年不自量力,竟然敢得罪親勳翊衛旅帥,如今死了也是白死,但有洞悉朝堂動向的明眼人卻能夠在這其中嗅到一絲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異氣息。
裴子添身後站著的可是的東宮之主。
而且聽說在紅袖招中裴子添也是受到當今涼王李景涼的指使。
一來二去裴子添行兇殺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而且太子一係必然會深受牽連,說不定還會因此傷筋動骨。
大梁滅隋後,皇帝李湯按功封賞,如今的二殿下李濟民被封為天策將軍,已經近乎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
然後在李雍和被立為太子後,李濟民與李景涼分別被冊封為秦王與涼王,至於公主李畫扇也是被封為太平公主。
在李湯看來這樣也算是給子女都有了一個交代。
隻是李濟民雖然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但臣畢竟是臣,而儲君在不久後卻會被立為君王。
而且眾所周知大梁的半壁江山都是秦王李濟民打下來的,所有隻是一個秦王的頭銜恐怕後者並不能夠滿足,況且他的部下中也有不少人心存扶龍之誌。
反正都是姓李,那個位置誰來坐都一樣。
天晟大道,秦王府。
在紅袖招案發後,整座秦王府表麵上風平浪靜但私底下已經暗潮湧動。
短短兩炷香的功夫,秦王李濟民已經見過了刑部尚書嚴嘉祈,兵部侍郎沈雲驍,最後站在書房外的一位則是與隋便相識的上都護府副都護董和。
等到這位官居四品的當朝大員走進書房後,原本被對著房門的一名男子轉過身來,對著滿頭華發的老人笑吟吟地說道:“讓董老久等了。”
董和自問也是見過大場麵的,不然麵對當初發生在西洲邊陲的場場伏殺也不會顯得那般氣定神閑,饒是如此,在他初見這位秦王時,神色中亦是詫異與震驚。
眉入長鬢,雙眼溫和,鼻梁秀挺麵如冠玉,分明就一副溫潤君子模樣。
但他知道大梁的半壁江山皆是由眼前人打下的,而且他看起來還是這般年輕,年輕到向來不服老的自己都開始明白何為“長江後浪推前浪”。
“董老?”李濟民輕聲喊道。
被一聲詢問打斷神遊思緒的董和迴過神來,看向秦王,歉意道:“年紀大了就容易走神,讓秦王殿下看笑話了。”
李濟民笑著說道:“既然董老都這般說了,那我們所幸就不端著架子了,坐下來說。”
董和點點頭,“那老夫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等到兩人入座後,府中下人很快就端送上來兩盞香氣嫋嫋的熱茶。
董和端起茶盞,輕輕一嗅,便知道這是產自劍南道那邊的雀舌兒。
“好茶。”董和抿了一口,說道:“比起老嚴和沈侍郎,我可算是有口福的了。”
方才他一直等候在門外,可能是因為事發突然,嚴嘉祈和沈雲驍他們兩人可是半滴茶水都沒顧上喝。
“事關重大,特別是刑部那邊需要準備的尤其多,所有就多交代了些給嚴尚書。”李濟民解釋道:“至於沈侍郎,董老是知道的,兵部的人可沒幾個好茶的。”
董和聞言不著痕跡地點點頭,笑道:“一群大老粗。”
李濟民雙指輕輕抹過杯盞,“是不懂得風花雪月,但一國之重除了吏戶兩部外,就數兵部肩上擔子最重。”
董和放下茶盞,說道:“裴大器那個家夥在兵部的關係很深,特別是幾個主事的侍郎都曾經是他的下屬。”
裴大器是裴子添的父親,裴家的掌舵人,也是如今“四征”之中的東征將軍。
李濟民聞言搖搖頭,說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裴子添,而且我已經讓沈雲驍與那幾個侍郎打過招唿了,若是不想身受牽連在這件事上最好是選擇袖手旁觀。”
“我說的隻是最壞的結果。”董和輕輕轉動那串念珠,神色平靜地說道:“裴大器這個家夥的秉性我還了解的,若裴家子弟真有在天子腳下犯法的,他隻會綁著將其送去刑部。”
是性子使然也是裴家門風使然。
“但這次出事的卻是裴子添。”李濟民沉聲說道。
裴家子弟中,這位裴老將軍最器重的就是裴子添,甚至打算將他培養為裴家的掌舵人。
董和停下手中的念珠,冷不丁地問道:“隋便是真死了嗎?”
雖說他與隋便隻見過一麵,但後者對他卻有救命之恩,雖然是職責所在但這份恩情他董和必須得記住。
而且若不是自己那個少年人就不會招惹上太子一係,他的死自己難逃幹係。
“已經派人去確認了。”李濟民說道:“隻是裴子添身為三境武夫...”
他久經沙場,當然清楚軍中悍卒特別是淬體武夫的厲害。
穿金裂石千軍辟易。
董和聞言心中了然,這麽說來生還的可能是不大了。
他輕歎一聲,自己是又欠了一條命嗎。
李濟民雙手攏袖,緘默不語。
自己又何嚐對那位雲騎尉沒有招攬之心呢。
年紀輕輕便已經軍功卓著的武將,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整個大梁,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裴子添身為太子心腹,太子府那邊肯定不會放任不管,勢必會有所動作。”在房中一陣寂靜後,董和突然開口道。
“四弟現在想摘出去都不容易,大哥現在隻怕無暇他顧了。”李濟民寬慰道。
清楚先前紅袖招內明細的董和點點頭,但還是忍不住說道:“不得不防。”
李濟民輕嗯一聲,“董老放心,我會有所安排。”
“那接下來就可以去裴家拿人了。”董和繼續撚動念珠,沉聲說道。
李濟民聞言站起身來,看向窗外那棵梧桐樹,負手道:“刑部那邊已經動身後。”
仍舊坐在那的董和看了眼始終沒動過的杯盞,提醒道:“秦王殿下,再不喝茶就涼了。”
看著已經有葉落地的梧桐,李濟民滿臉正色,說道:“是啊,天亮了。”
當年自己領軍征戰時,隻要天一轉涼勢必會有人頭落地。
不知想到了什麽,秦王李濟民粲然一笑,這太安城是不是太安靜了?
與此同時一位身著官服的捉刀郎已經帶人來到了四春館。
禮部雖然與刑部同為六部,但刑部的權力相較於禮部要大些,而且這次捉刀郎帶人氣勢洶洶趕來,大有膽敢阻攔就一並拿下的勢頭,所以四春館的人不敢有任何阻攔,任由他們闖了進去。
聽到館內的動靜,睡意本就極淺的房玄策睜開眼睛,隨意披了身衣服就走出房去。
帶人闖進四春館的捉刀郎姓吳,單名一個晴字。
看到房玄策走出房門,吳晴大步走上前去,神色冰冷地問道:“隋便在哪?”
房玄策看了眼來人身上的官服,又瞥了眼他腰間的腰牌,顧左右而言他道:“原來是刑部的捉刀郎大人。”
“紅袖招之人說當時有人趁亂帶走了隋便的屍體,而且路人也看到你背著隋便迴到了四春館,所以我再問一遍,隋便在哪?”吳晴緊盯著麵前的文弱書生,質問道。
像這種讀書人,在那座刑部大獄中可挨不了幾次酷刑。
“就在那。”房玄策指向身後的某間房,“這不還沒來得及下葬諸位官老爺就來了。”
吳晴又看了他一眼,吩咐道:“看住他,從現在起不準任何人進出四春館。”
隨後他便帶人疾步朝房間走去。
“大人,隻不過是個死人而已,也值得你這般興師動眾?而且死者為大,我覺得還是不要這麽多人進去驚擾到他為好。”被兩位衙府官兵看住的房玄策出聲說道。
吳晴聞言腳步一頓,在思慮片刻後就很快做出決定,“你們守在這裏,我自己進去。”
“是。”
然後房玄策就眼看著這位捉刀郎走進房中。
“比預料房中要來的快些,看來局勢變動要比預想得還要猛烈。”寸步難移的房玄策呢喃道。
吳晴走進房間後,見到的不是躺在床榻上生氣全無的死屍,而是慵懶斜臥在地毯上閉目養神的隋便。
“刑部的動作這麽快,是得到了秦王的授意?”聽到房門被人推開,隋便睜開眼眸,說道。
吳晴在確認無誤後,眉頭微皺,眼眸深處有一縷詫異閃過,“你沒死?”
隋便眯了眯眼,反問道:“怎麽?尚書大人這麽想我死嗎?”
吳晴看了眼安靜的門外,手掌抵在腰間刀柄之上,說道:“隻是意外你硬挨裴子添一拳後竟然沒事,而且...你不死刑部很難真正定他的罪。”
裴子添什麽樣的境界修為自己清楚,若是換做自己哪怕不死也要重傷昏迷,甚至武道根基都會被毀,但這個隋便此時竟還有心思與自己談笑風生。
這個少年絕對是個危險人物。
“我死不死他裴子添都要進獄的。”隋便點撥道:“難道那位沒有告訴你隻要你走出這道門,隋便就死了。”
吳晴聞言默不作聲,右手握在刀柄上,眸底有寒芒一閃而過。
察覺到他心思的隋便輕咳一聲,看似隨意招了招手,嗤笑問道:“是我對你太客氣了?”
旋即吳晴大氣都不敢出一聲,額頭上冷汗直流。
一柄雪白長劍不知何時已經抵在他的額頭處。
若是再進半寸,他就再也走不出這座四春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