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


    鹹通二年三月下旬,春寒漸退,川南的山川河穀間,戰鼓再度擂響。


    大禮皇帝祐世隆在黎州邛部城外集結七萬大軍,以範脆些、趙諾眉為將,直撲西川唐軍夏侯孜駐守的清溪關。


    大禮的兵鋒如烈火般席卷而來,蜀中的局勢驟然緊張。


    原本因為冬雪而平息的戰火再度高漲,蜀中大地仿佛被一層陰雲籠罩。


    “殺!!”


    “嗚嗚……”


    清溪關外,大禮大軍如潮水般湧向清溪關。


    清平官範脆些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手握長刀,冷聲下令:“攻城!”


    大禮兵卒推動著雲車,冒著城關上唐軍的箭雨,越過被沙土填滿的護城河,將雲車撞在了清溪關牆上。


    伴隨著雲車的雲梯放下並勾住女牆,大禮的將士們,士氣瞬間高漲,奮力攀爬城牆。


    “不要慌亂,我們有大軍萬五,民夫八萬,何懼南蠻!”


    清溪關頭,楊複恭身披重甲,手持鄣刀,親自指揮守城。


    作為節度使的夏侯孜並不在城頭馬道上,而是躲到了清溪關內的臨時衙門中。


    “放箭!滾石準備!”楊複恭的聲音如雷霆般在城頭迴蕩。


    唐軍步卒切換弓弩,箭矢齊射,如雨般傾瀉而下,將大禮兵卒壓製得寸步難行。


    滾石與檑木從城頭砸下,慘叫聲此起彼伏。


    然而,大禮的攻勢並未因此減弱,作為前軍將領的範脆些更是冷笑著下令:“繼續進攻!今日必破清溪關!”


    距離前軍數裏之外,坐在牙帳之中的祐世隆更是展露著不符合他這個年紀的冷靜。


    哪怕數裏外的喊殺聲震徹寰宇,他卻依舊冷靜打量地圖,用手指點道:


    “清溪關固然重要,但高駢手下的戎州十五城更為重要。”


    “告訴段大軍將,我希望在僰道城慶祝小年!”


    大禮小年為六月,而今已經三月下旬,距離小年不過兩個半月,可見祐世隆給出的壓力有多大。


    對此,湖津城外的段宗榜卻無法反駁,隻能在輕騎將軍令送抵後接下,隨後率領六萬如狼似虎的蠻兵,直撲王重任駐守的城池。


    總州城不過是尚在高駢手中戎州十五城的其中一座,城小而高,並不好攻打。


    尤其是經過王重任在冬季的加固,這座小城更是顯得固若金湯。


    四月初五,當大禮的蠻軍兵臨城下,王重任卻站在城頭,目光如炬,冷臉下令:“投石準備!”


    在他的軍令聲中,城頭馬道上的三十二台小型配重投石機被甲兵操作,不多時發起進攻。


    “放!”


    “砰砰砰——”


    三十二台小型配重投石機將三十斤重的投石拋出百餘步後沉重落下,驚嚇到無數蠻兵。


    若是大城打出如此遠且沉重的投石機,蠻兵們並不會被嚇到。


    畢竟大城的馬道夠寬,可以修建較大的投石機。


    但問題在於,總州不過是個小城,城頭的馬道連兩丈都湊不足。


    這樣狹長的馬道,怎麽可能搭建大型投石機?


    “看樣子唐軍的投石機比我們的更好……”


    總州城外,坐鎮中軍的段宗榜用腳踢了踢被蠻兵帶來的那顆巨大投石。


    諸將聞言鬆了一口氣,本以為大軍將要圍而攻之,卻不想唿吸間段宗榜冷哼道:


    “投石機能打遠而打不了近,五百人攻不到總州城下,那就用五千人…五萬人!”


    “總之奉皇帝旨意,小年前必須拿下戎州全境,尤其是僰道城!”


    “殺!!!”


    伴隨著段宗榜的軍令下達,總州城外的蠻兵開始發起進攻,每一次進攻猶如總攻。


    除了段宗榜身邊的三千精騎外,其餘步卒都參加到了進攻總州的戰事中去。


    蠻兵扛著藤牌,冒著投石與箭矢,奮力衝鋒。


    王重任親自指揮守城,滾石與檑木從城頭砸下,蠻兵的慘叫聲此起彼伏。


    “將軍,南蠻的攻勢太猛了!”


    一名都將焦急地說著,但王重任卻冷笑道:“再猛也得守住!”


    “傳令下去,誰敢後退一步,軍法處置!”


    “是……”


    都將連忙派人將軍令傳達全軍,而總州城內不過兩千步卒,且還是高駢去年新訓的那些步卒。


    正因如此,與高駢南征北戰的將領們,此刻心裏都沒有底。


    “使君!”


    距離總州七十裏開外的奉州城內,身為都虞侯的梁纘走入縣衙內,而高駢端坐主位,麵前擺著地圖。


    奉州縣距離總州縣雖然很近,但其實歸屬瀘州管轄。


    不過瀘州屬於東川管轄,因此高駢可以將中軍放在奉州縣。


    “段宗榜開始強攻了?”


    高駢頭也不抬的詢問起來,而梁瓚也連忙點頭:“迴稟使君,段宗榜確實開始強攻了。”


    “嗯……”高駢不緊不慢應下,隨後才道:


    “他這麽著急,想來是南蠻的酋龍試圖在戎州作亂。”


    “不過有我在戎州,即便酋龍親率大軍前來,也奈何不了戎州……”


    他十分自信,而這份自信源於實力。


    他已經得到消息,劉繼隆願意賣騾馬給他,數量超過三千匹。


    有了這三千匹騾馬,加上他在東川收集的騾馬、挽馬和黃牛,他麾下最少有七千步卒能迅速支援總州。


    不過劉繼隆的那三千多匹挽馬才剛剛南下,最少還有兩個月才能抵達前線。


    在此之前,他還需要冷靜消耗段宗榜,等待一個機會後打出大捷。


    想到這裏,高駢坐鎮中軍,憑借前方軍情,冷靜地把握戰局。


    與此同時,前線的總州城戰事也逐漸焦灼起來。


    “殺!”


    馬道上,王重任率領百名牙兵成了救火隊,親自揮刀劈開一名蠻兵大半脖頸,在對方不可置信的目光中奔走各處。


    總州城的馬道不過丈三寬度,隨著群蠻攻入城頭,那些投石機紛紛失去作用,道上卻成了絞肉之地。


    不斷有蠻兵在佯攻時被檑木、滾石、滾水擊倒,但後續的蠻兵卻踩著同袍屍身繼續衝鋒。


    “漢狗!”


    “南蠻子!!”


    一名身材敦實的蠻將爬上城頭,手持兩把鐵鐧在陣中揮舞,左突右擊。


    眼見此處唐軍陣腳不穩,王重任連忙從遠處快走而來,率軍殺入好不容易站穩陣腳的南蠻軍中。


    蠻將挺身上前,卻被王重任持厚重鄣刀劈在肩頭,就連披膊處的甲片都崩壞不少。


    “將軍小心!”牙兵眼見有其他蠻兵試圖偷襲王重任,連忙一腳將其踹開,結陣將這群蠻兵限製住同時,盡數打殺在了此處。


    蠻將被王重任限製,加上其牙兵驍勇,不待他求援,便被牙兵割了腦袋。


    “換刀!”


    緩了兩口氣的王重任嘶吼叫嚷著,眾人這才看見他手中那鄣刀滿是缺口,已然發鈍。


    “嗚嗚嗚——”


    忽的,城外號角聲再度響起,馬道上的唐軍臉色一變,紛紛向外看去。


    但見蠻兵如潮水般繼續湧來,而他們卻還沒摧毀幾座呂公車及雲車。


    “唯死守爾!!”


    王重任更換鄣刀,振臂高唿。


    在他四周的東川將士們臉色一變,但最終還是選擇如王重任那般,高唿著清理馬道上屍體。


    城外,十餘台呂公車與雲車如巨獸般緊貼城牆,車頂覆蓋的生牛皮在陽光下泛著油膩的光澤。


    屍首在牆下堆積如山,腐爛的氣味在空氣中彌漫,牆根處的土壤都被染成了猩紅色,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腥臭味。


    大禮的進攻持續了一輪又一輪,直到天色漸晚,段宗榜才鳴金收兵而去。


    許多疲憊的唐軍靠在女牆上,四周躺滿了屍體。


    還有力氣的東川將士,則是把蠻兵的甲胄扒下來,將屍體丟到了城外。


    “今日宰牛十頭,羊二百隻犒軍!”


    “還有力氣的弟兄們,把馬道清理幹淨,將石脂倒往城外牆根,點火焚燒屍體!”


    “本將親自為你們燒水洗漱,莫不可讓城外的蠻子小瞧我東川將士!”


    王重任為將多年,自然知道用什麽來提升士氣。


    大戰過後,沒有什麽比一頓香噴噴的肉食更能激勵士氣。


    熱水能洗去不少人的疲乏,也能讓城外蠻子瞧見己方守城自信。


    正因如此,還活著的東川將士,紛紛將馬道清理幹淨,輪換著去城下洗漱。


    熱水珍貴,每人僅僅一桶熱水,但配合兩桶涼水,也足夠洗幹淨他們身上的血汙。


    幹淨的戰襖已經準備好,而那些甲胄和染血的衣物也被城內健婦們取走清洗起來。


    總州倉庫內的物資數不勝數,戰前高駢便與王重任說過,隻要能守下總州,倉庫任他揮霍。


    不多時,洗漱幹淨的將士們便見到了分量十足的肉食與飯菜。


    每個人都狼吞虎咽的吃幹淨了碗內的飯食,哪怕期間不斷有人作嘔,但腹中的饑餓,早已讓他們忘記了戰場上的血腥。


    “兵馬使,還有二千五百四十六名弟兄。”


    城樓處,一名都將急匆匆走入城樓,將點數過後的將士數量告訴了王重任。


    王重任聞言點了點頭,咽下嘴裏的飯菜後才道:“今日陣上,蠻兵死傷不少於三千。”


    “若是如此廝殺殺去,段宗榜定然討不得好。”


    “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我們隻要守住前三日,後麵群蠻的士氣就高漲不起來了。”


    說話間,王重任又向都將開口道:“給奉州發去消息,請援兵五百人補額!”


    “是!”都將作揖應下,隨後連夜派出輕騎向北,趕在翌日天明前來到了奉州城外。


    高駢起得很早,因此輕騎來不及吃上一口熱乎飯,便被帶到了高駢麵前。


    麵對王重任對局勢的分析,高駢點頭認可,同時從總州後方的唐川、連州等城調出五百步卒,馳援總州。


    接下來幾日,段宗榜不斷指揮群蠻強攻,喋血總州城下的蠻兵數量不下萬人。


    對於自己的戰績,高駢自然是大書特書的奏表了朝廷。


    相較於他在東線的亮眼表現,西線的夏侯孜就沒有那麽亮眼了。


    雙方雖然拉鋸於清溪關,但西川唐軍的死傷數量,遠遠高於東川兵馬。


    “高千裏以東川兩萬餘兵馬守住戎州十五城,折損兵卒一千六百而殺蠻人上萬,乃新朝對南蠻所戰大功矣!”


    四月中旬,在一處山水盎然間,數萬人馬以山下離宮為中心,向外紮營十餘裏。


    得知高駢在東川的亮眼表現後,王宗實急忙從長安趕來此地,為的就是第一時間送上捷報。


    離宮正殿上,李漼聽著王宗實的匯報,笑容浮現臉上:


    “好!高千裏能禦敵於總州,皆乃內相舉薦之功,擢賞內相金銀器件各三十!”


    “謝陛下……”


    王宗實畢恭畢敬行禮感謝,但他倒不是多缺這金銀器件,而是準備以高駢之能來舉薦他人。


    “陛下,高千裏手中兵卒不過兩萬,卻能抵禦群蠻六萬兵馬。”


    “反倒是西川夏侯使相,手中擁兵五萬,光馬軍便有五千,騾軍更是一萬,結果卻被酋龍打得閉門不出,實在有違我天朝臉麵。”


    “臣建議換下夏侯使相,暫時以監軍楊複恭為將!”


    “這……”聽到王宗實的話,李漼也反應了過來,明白王宗實的意圖後,他便佯裝猶豫。


    “這件事,朕恐怕需要和白相公他們商量商量才行。”


    “這是自然。”王宗實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笑著應下。


    “既然如此,那就等朕祭拜完泰陵,返迴長安後再議吧,此事勞請內相記住,到時提醒朕。”


    李漼這般說著,王宗實也連忙應下。


    君臣寒暄幾陣,待王宗實退出離宮,李漼臉上才露出一抹不屑。


    王宗實是什麽想法,他再清楚不過。


    若非手中沒有充足的力量將其扳倒,他早就出手收拾他了。


    他從他阿耶身上沒學到別的東西,唯獨學到了隱忍和挑撥。


    對付北司這群宦官,自己是萬萬不能與之正麵對立的,萬一對方狗急跳牆,自己恐怕會落得文宗那般下場。


    唯有挑撥北司群宦關係,再利用南衙力量,他才有可能扳倒王宗實。


    想到這裏,李漼漸漸沉下心思,而南邊的捷報也在此時送抵了南衙。


    “高千裏倒是不愧為良將,竟然能遏製兵力三倍於己的段宗榜。”


    “沒錯,這段宗榜也算南蠻名將,卻不想在千裏手下兩度吃虧。”


    “如此看來,即便丟失總州也無妨,若是南蠻每奪一城都需要付出如此死傷,那他們連戎州都拿不下,便要盡喪男丁了。”


    “哈哈哈……”


    南衙之中,笑聲不斷。


    這笑聲來源於白敏中、裴休及蔣伸三人。


    麵對高駢再創佳績,三人這些日子裏壓抑的情緒得到了釋放。


    三人壓抑的來源,並非是南邊的戰事,而是來自於皇帝的巡遊。


    在年初定下的巡遊中,皇帝的出巡人數應該不超過三萬,時間不超過一個月。


    如今不僅時間超過了大半個月,就連巡遊的隊伍規模遠超此前所說的三萬人,甚至可以說翻了一番。


    如此多的人馬出巡,每日消耗錢糧多達數千貫,更別提皇帝還喜歡犒賞伶人、樂工。


    這一個半月的出巡還沒結束,度支卻已經支出了三十萬貫。


    這筆錢若是丟到南邊的戰事上,都足夠高駢再募一萬兵馬了。


    如此局麵,三人怎麽能不壓抑,怎麽能不頭疼?


    好在高駢的捷報讓三人舒緩了一口氣,但這口氣也沒能舒緩太久。


    “相公……”


    一名舍人從外走入堂內,來到白敏中耳畔低聲說出了王宗實試圖更換夏侯孜的事情。


    聞言,白敏中微微皺眉。


    盡管他也想換掉夏侯孜,但那也是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


    如今清溪關之戰如火如荼,這種時候換下夏侯孜,換上楊複恭,且不說楊複恭能不能服眾,單說臨陣換將就是大忌。


    “真是荒唐……”


    白敏中眉頭緊皺,隨即將王宗實的事情告訴了裴休和蔣伸。


    二人聽後,麵上臉色也並不好看,但礙於王宗實實力,隻能皺眉思考如何阻止此事。


    “夏侯使相雖有過錯,卻不至於陣上裁換。”


    “此時,我會與至尊說清楚的。”


    白敏中眼見兩人不敢出頭,當即便站了出來,而裴休與蔣伸聽後也紛紛支持道:


    “白相此言倒是說到了我二人心間,屆時我三人當共進退。”


    “是極……”


    麵對裴休和蔣伸的態度,白敏中也十分滿意。


    相比較令狐綯、崔鉉等人,裴休和蔣伸這兩種人反倒容易相處,也更容易辦事。


    “對了,此次高千裏奏表中提及向隴右采買馬匹一事,希望朝廷撥錢繼續采買馬匹,不知白相如何看待?”


    蔣伸拿起奏表,想看看白敏中是什麽態度。


    對此,白敏中先是皺眉,而後又舒展道:“隴右勢大則朝廷衰弱。”


    “按理來說,理應遏製隴右發展,但如今南邊戰火紛飛,不宜節外生枝。”


    “若是從關內道和河東采買馬匹,其價遠高於隴右,倒不如便宜他,算是安撫。”


    “是極……”裴休與蔣伸先後點頭附和,他們也認為不該節外生枝。


    以朝廷錢糧,三次加稅後又加鹽鐵茶酒等雜項,這才勉強讓朝廷度支平衡。


    眼下南邊戰火支出甚大,若是再在隴右點燃戰火,實非明智之舉。


    “既然如此,那就調撥二十萬錢帛供東川采買馬匹所用吧。”


    裴休做出決定,白敏中與蔣伸也先後點頭認可下來。


    不多時,經三省裁定的詔書便送往了北邊的奉先縣。


    高駢是王宗實的人,想來王宗實見到這份詔書後,不僅不會反對,反而會十分支持。


    有了這批錢糧,高駢也應該能守住戎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並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