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


    “嗚嗚嗚——”


    矩州城南十餘裏外,梁纘抓住機會,當即吹響號角,一千馬步兵當即結雁形陣發起衝鋒。


    “穩住陣腳!”


    蠻軍中,大纛下的段榜成頭皮發麻,連忙指揮大軍穩住陣腳。


    蠻軍紛紛停下腳步,試圖穩住陣腳。


    但與此同時,梁纘所率一千嶺南馬步兵趁機壓上,如矛頭與他們撞在一起。


    雙方死傷者無數,蠻兵為了填補豁口,不斷向正南方向增派人手,以至於左右兩側防守薄弱。


    張璘見狀,也顧不得等待藺茹真將,當即率領五百精騎發起突擊。


    “殺!!”


    五百精騎勢如破竹,直接從側翼進攻蠻軍。


    百餘名精騎張弓搭箭,瞄準蠻軍麵頰、小腿等暴露的地方麵突放箭。


    不過二十餘步的距離,箭矢在瞬息間射穿第一批甲兵的麵頰,蠻兵栽倒甚眾。


    二排及三排甲兵及時持槍填補,但張璘也沒有莽撞衝擊,而是吹哨撤退。


    待他撤離,他又繼續吹響號角,進行二次麵突。


    一時間,麵突中箭倒下者甚眾,加上正南方向的梁纘所部不斷進攻,蠻軍陣腳岌岌可危。


    “嗚嗚嗚——”


    南方再度響起號角,藺茹真將所部一千四百餘精騎殺來。


    他們繞過正南方向的主戰場,來到蠻軍右側,與張璘所部形成左右夾擊。


    相比較張璘所部,藺茹真將所部的番兵更多,經驗更足。


    他們看出了蠻軍舍棄弓弩而持刀槍後,當即慢慢悠悠的開始靠近,抵近後放箭麵突。


    這樣可以節省馬力,對敵軍造成更大的殺傷。


    當然,這種站樁式的打法並不好看,但十分實用。


    至少從陣上來看,幾乎每個唿吸都有數十名蠻兵因為麵部重箭而倒下。


    一盞茶後,蠻兵的陣型已經十分薄弱,不得不縮小陣型。


    隻是段榜成這麽做後,藺茹真將所部精騎能麵突到的蠻軍也更多了。


    “殺!!”


    梁纘不再著急,他隻需要牽製著正麵的蠻兵,讓精騎麵突收割左右兩翼蠻兵便可。


    箭如雨下,南詔的步卒大多被左右兩翼的嶺南精騎以弓箭麵突而死,正南的戰場卻在僵持,段榜成四周的蠻兵數量越來越少……


    眼看局勢不可控,段榜成當即與自己身旁十餘名精騎交代道:“準備突圍……”


    十餘名精騎錯愕,但還是點了點頭。


    “殺!!”


    “嗚嗚嗚——”


    號角聲繼續作響,段榜成也不再猶豫,當即吹哨:“向北撤退!”


    “嗶嗶——”


    刺耳的哨聲作響,已經死傷大半的蠻軍承受不住死傷,連忙開始邊打邊撤。


    梁纘並不著急進攻,因為他們的死傷也不少。


    正麵主攻的嶺南兵卒,負傷者不少於二百人。


    梁纘妥善安置好這二百人後,當即命人吹哨,將南邊的挽馬群喚來。


    數十名馬步兵驅趕著挽馬群北上,而藺茹真將及張璘卻依舊在追擊著蠻兵。


    一刻鍾後,幸存的七百多名馬步兵翻身上馬,騎著挽馬向北追擊。


    藺茹真將及張璘所部兩千精騎卻依舊在抵近麵突,直到陣內的蠻兵更換弓弩,在外圍蠻兵保護下開始反擊,二人才率部撤到百步之外。


    饒是如此,兩條腿且作戰半響的蠻兵卻還是不可不免的慢了下來。


    他們向北走出三裏,便被梁纘所率七百步卒追上。


    此時的他們早已精疲力盡,而嶺南軍卻依舊遊刃有餘。


    陣內的蠻兵不免絕望,而梁纘所率步卒也作勢向北邊趕去。


    由於地勢寬闊,蠻兵根本無法阻擋。


    段榜成見狀,深知北路被斷絕就是死路一條,當即咬牙吹響木哨。


    “嗶嗶——”


    眨眼間,他與其身旁十餘名精騎衝出蠻兵陣中,在蠻兵絕望的目光下將他們舍棄,頭也不迴的向北突圍。


    “我去追!!”


    張璘拔高聲音,十分激動。


    不等藺茹真將有所行動,他立即率領數百精騎追了上去,而梁纘也下馬率步卒列陣。


    “投降不殺!”


    藺茹真將分兵,以騎兵包圍蠻兵三個方向。


    蠻兵的陣腳徹底被定死,但凡有所移動,便要遭遇嶺南軍的四麵夾擊。


    眼見主將將其拋棄,陣中蠻兵紛紛放下了軍械,藺茹真將也擺手下令受降。


    “駕!駕!”


    與此同時,突圍後的段榜成直接舍棄了矩州,往北邊的播州逃去。


    張璘對其窮追不舍,很快便追出十餘裏。


    雙方馬力不足,便且追且停的向北而去。


    “張璘呢?”


    大軍及民夫渡過烏蠻水後,高駢便安排王重任帶領他們前往清州城,而他則是策馬向北,質問梁纘等人。


    “蠻軍將領向北突圍,張郎率數百精騎追去了!”


    “……”高駢眉頭緊皺,心頭暗罵張璘這麽多年還是如此魯莽。


    “藺茹真將,你率精騎向北追去,若是遇到段宗榜兵馬,立即與張璘返迴清州。”


    “隻要拿下清州,段宗榜就不得不轉道向黔水北撤往唐興,我軍也能從容收複黔領諸地。”


    “末將領命!”藺茹真將不敢耽誤,當即率領精騎朝北方追去。


    “收攏傷兵,撤往清州!”


    高駢收迴目光,吩咐起梁纘。


    梁纘聞言指著遠處的那千餘降卒:“節帥,這俘虜的降卒……”


    高駢聞言眯了眯眼睛,冷聲道:“我軍大破段宗榜三萬蠻軍,甲首三千,俘蠻近萬!”


    “這……”梁纘明白了,自家節帥並不準備留下降卒。


    可是前者甲首三千還好說,但後者呢?他去哪裏俘虜一萬蠻人?


    “節帥,這蠻人……”


    梁纘臉色不太好看,高駢卻抬了抬下巴:“矩州、莊州、清州等縣地界那麽多蠻卒,不都是我們的降卒嗎?”


    梁纘眼前一亮,當即作揖:“末將明了,謝節帥指點!”


    “走吧!”高駢調轉馬頭,梁纘則是迴頭看向自己身旁的兩名都將。


    不多時,高駢身後響起了叫罵與砍殺、求饒聲,鮮血染紅了這片大地,三千套染血的甲胄及壘砌的首級被運走。


    “駕!駕!”


    日暮過後,張璘依舊追擊段榜成等十餘騎,段榜成等人走走停停,連夜向北逃亡三十餘裏。


    張璘本想繼續追擊,奈何沒有帶足口糧,唯有向南撤去。


    相比較他,段榜成則是不斷逃亡,在翌日清晨時,終於碰上了自家阿父的塘兵。


    又渴又餓的段榜成可謂狼狽,身旁僅剩三名精騎,每個人都被射成了刺蝟。


    若非甲胄厚實,他們恐怕早就身死了。


    哪怕是段榜成本人,脫下甲胄後也渾身染血,二十餘處箭傷令人膽寒。


    “大兒,你……”


    他被塘兵送往了後方中軍處,段宗榜得知消息後,也大概猜到了矩州失守,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家大兒竟然傷成了這樣。


    “阿哥,你……”


    此時的段榜成渾身是傷,箭傷結痂,看得尤為恐怖。


    “阿父,我丟了矩州……”


    段榜成試圖起身行禮,但被段宗榜按住了。


    大禮段氏為西涼武威段氏南下後的大姓,盡管此時的段氏已經成為大禮的“白蠻”大族,但口語上依舊保持著漢晉的部分稱唿。


    “無礙,矩州本來也讓出去的,他們有多少兵馬?”


    段宗榜安慰著自家大兒,段榜成也立馬道:“兩千精騎,均是西番大馬!”


    “除此之外,還有一千馬步兵,另外遠處還有上萬人。”


    “他們在渡烏蠻水,而我與這三千兵馬交戰,距離太遠,看不清其中有多少民夫,多少兵馬。”


    “隻是從他們渡河方向來看,恐怕是要去清州城……”


    “好了!”段宗榜心疼看著自家負傷的大兒,安撫好他後,便轉身走出營帳,深吸了口氣。


    “大軍將,清州退路被截斷,我們恐怕……”


    兩名將領忍不住開口,段宗榜也並未被衝昏頭腦。


    杜元忠帶著七千兵馬,押送播州漢蠻撤迴祿州後,他手中便隻剩兩萬三千兵馬了。


    如今自家大兒折損三千人,他麾下便隻有兩萬兵馬了。


    若是硬著頭皮去進攻清州,倒也不是拿不下,但就是沒有這個必要。


    黔江北道雖然難走,但也能順利走到唐興,直接走唐興進攻大唐的朱提便是。


    哪怕他很想為自家大兒報仇,但也不能用兩萬兵馬的性命做賭注。


    “改走黔江北道,另外派出輕騎,告訴杜清平官,警惕唐軍入寇。”


    “是!”


    段宗榜將軍令下發,隨後便壓著脾氣返迴了自己的牙帳。


    與此同時,高駢率軍趁夜拿下清州城,將城內三千多土蠻打作南蠻,盡數俘虜。


    男蠻被斬首,女蠻被充作營妓,供將士發泄。


    是夜,清州城火光衝天,女人的慘叫聲不斷……


    翌日,段宗榜率軍走黔江北道,而夷州的宋涯集結軍隊,趁機收複了空無一人的播州三縣。


    捷報傳往長安,送抵時,已經是八月下旬了。


    “高駢大破段宗榜,甲胄三千,俘蠻近萬,收複矩州及黔領之地。”


    “宋涯、索勳收複播州,段宗榜退走黔水北道……大捷!大捷啊!”


    鹹寧宮內,李漼聽著宦官剛剛說罷的奏表,忍不住自傲起來。


    “以宋涯、高駢之才,攻入南蠻境內,也不過這幾日吧?”


    麵對他的自傲,裴休眉頭微皺,白敏中更是站了出來,為其澆了一盆冷水。


    “陛下,段宗榜倉促撤退被襲,此乃高駢出人意料之舉。”


    “雖說官軍在黔中道取得了烏蠻水大捷,但矩州、播州等處百姓均被掠走。”


    “縱使二人再有才幹,然黔中殘破,無法供給錢糧,自然無法支撐他二人率軍攻入南蠻境內。”


    “與之相同的,還有安南的王式。”


    白敏中話音說罷,蔣伸接著站出來作揖道:


    “陛下,以往黔中道及嶺南道錢糧,大多靠劍南道及山南西道、江南西道轉運。”


    “如今劍南道糧價驟漲,西川、東川錢糧不足,隻能駐守,無法反擊。”


    鹹寧宮內身影,隻剩下了裴休、白敏中、蔣伸三人,而令狐綯則是消失不見。


    幾日前,李漼罷黜令狐綯,以其為宣武、義成、淮南等四鎮節度使。


    昭義軍節度使畢瑊被調京中任禮部尚書,朔方軍節度使唐持被調任昭義節度使。


    會州並入朔方,以會寧節度使張直方為靈、武、會三州觀察使,朔方軍節度使,兵額七千人。


    這麽做的目的,主要是向劉繼隆釋放善意。


    畢竟張直方並不是什麽將才,這點也能從他被趕出涼州,引起會州番亂可見。


    讓這樣一個人節製隴右沿邊的會、靈二州,統帥朔方軍,也能說明朝廷無意對隴右尋釁。


    如今的大唐需要收緊拳頭,先把南詔的事情擺平,所以安撫隴右及河朔三鎮是要事。


    “高駢此人我記得,王內相曾與朕提過他。”


    “有他與宋涯在黔中坐鎮,想來黔中應該能安穩下來。”


    李漼依舊聽取建議,既然白敏中和裴休、蔣伸三人都說不能出擊,那他就依照三人的話風說下去。


    不過身為皇帝,他還是得有一定想法的。


    “隻是這西南兵事每持續一個月,都是二十餘萬貫的錢糧度支,朕心難安。”


    李漼話音落下,白敏中等人也頷首表示認可。


    如今西南沿邊動用的軍隊近六萬,而維係這六萬大軍糧秣的民夫就高達十餘萬。


    每打一個月,都需要花費二十幾萬貫。


    如果沿邊諸將都能像王式、高駢這樣打出大捷,那倒也沒什麽。


    可若是一直僵持下去,大唐的底子可不一定有現在的大禮厚。


    想到這裏,白敏中主動開口道:


    “眼下唯有催促崔使相圍剿海中洲的裘甫亂賊,隨後停罷浙東討擊兵馬。”


    西南的兵事耗費錢糧,東南也同樣。


    崔鉉麾下還有四萬從宣武、淮南等鎮征調的兵馬,每月耗費十餘萬貫。


    如果能盡快討平裘甫,這十餘萬貫的錢糧就能投入到西南的兵事上,也就能適時做出反擊了。


    “既然如此,那就勞煩白相催促吧。”


    李漼話音落下,當即便站了起來:“王式、高駢、宋涯三人皆有功,南衙不可忘犒賞之事!”


    他沒有自己決定犒賞,而是把這個問題交給了白敏中三人。


    不等三人打斷,他就走下了金台,而宦官也趁機開口道:“散朝!”


    “田允,擺駕馬球場。”


    “奴婢領諭……”


    望著李漼與宦官外出的背影,白敏中三人對視,忍不住搖了搖頭。


    與此同時,身在隴右的劉繼隆也得到了南邊的軍情。


    “果然,有高駢、王式這兩人在,即便大力出兵,也討不得好。”


    隴右都護府內,劉繼隆細細觀看三仙樓搜集的軍情,忍不住點了點頭。


    “段宗榜……這是段思平祖宗吧?”


    劉繼隆在高駢對手段宗榜的名字上停留片刻,忍不住笑了笑。


    楊緝思、段宗榜等人,也算威震中南半島的大禮名將了。


    隻可惜到了與中原的戰爭中,他們的才能便顯露不出來了。


    不管是安南的王式,還是黔中的高駢、宋涯,其水平都要高於他們。


    倒是西川的夏侯孜和東川的崔慎由,盡管頂著使相的名頭,但軍略才能卻讓人皺眉。


    “節帥,高駢這廝都能把南蠻子打得甲首三千,若是我們去南邊,恐怕都能把南蠻子滅了!”


    堂內,張昶倒是毫不吝嗇的誇讚自己。


    高進達聞言也笑道:“南詔也算西南一雄,朝廷與昔年的吐蕃也沒少在其手上吃虧,張郎君可不能太過自傲。”


    “哈哈,要是我領兵,那我肯定不敢自傲,但若是節帥領兵,肯定能滅了南蠻子!”


    張昶倒也豁達,幹脆承認了自己不行。


    劉繼隆見他們二人這麽說,當即也開口道:“這夏侯孜節節敗退,崔慎由駐兵僰道城(宜賓)而止步不前。”


    “盡管段宗榜、楊緝思被高駢、王式擊退,但大禮底蘊深厚,征召兵馬不是難事。”


    “依我之見,這次進攻應該是祐世隆對大唐幾個方向的試探。”


    “現在試探結束,北邊明顯要比東邊好打,那祐世隆恐怕要準備攻取嶲、戎二州了。”


    “白敏中如果不能及時調遣高駢、宋涯馳援戎州,估計戎州南部的朱提、靖川、聘州、馴州就得丟失了。”


    劉繼隆說著自己的判斷,張昶聽後笑道:“亂些好,南邊越亂,逃入隴右境內的人口就越多!”


    “也不能太亂……”高進達搖搖頭道:


    “按照這樣逃亡下去,西川的糧價會越來越高,而我們雖然暫時還能養活逃亡入境的百姓,但時間久了,數量多了也不好。”


    “關中的糧價已經漲到每石一千二百錢了,西川和東川一石糧食也漲到了千錢左右。”


    “關內道不用多說,糧價就沒有低於千錢過。”


    “如今來看,我們四周中,竟然就屬我們糧價最低。”


    “若非節帥禁止隴右糧食販往劍南諸州,恐怕其它藩鎮的牙商早就來采買糧食,抬高我隴右糧價了。”


    高進達說罷,崔恕也眉頭緊皺道:


    “雖說其他地方的牙商不能前來采買,可河西的張節帥和維西的尚摩鄢他們卻需要不少糧食。”


    “為了維係我軍西北、西南兩側安危,又不得不販賣糧食給他們。”


    “南邊若是亂的太久,我們也會被影響到的。”


    見高進達和崔恕都這麽說,張昶也閉上了嘴,眼神試探的看向自家節帥。


    劉繼隆感受著他的目光,緩緩將手中三仙樓的情報放下,臉上依舊沉穩自信。


    “放心,三年後這場戰事就有轉機了。”


    “屆時哪怕繼續打下去,也影響不到我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並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