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月半,當急促的腳步聲在大明宮內響起。


    剛剛服食長年藥而稍微舒服些的李忱便聽到了敲門聲,為此不免皺眉:“何事?”


    “陛下,涼州別駕王端章急報!”


    馬公儒的聲音在外響起,李忱聞言起身道:“進來吧。”


    隨著他話音落下,馬公儒呈著一份奏表走入偏殿,隨後將奏表呈上。


    李忱穿著中衣,還未解下襆頭。


    他輕描淡寫的將奏表拿過,卻在片刻後皺眉道:


    “此事不是讓群相們解決了嗎?怎麽拖到了現在?”


    “傳召令狐綯、蕭鄴、夏侯孜三人入宮!”


    “是!”馬公儒應下,隨後派人傳召三人。


    李忱拿著奏表等了一個時辰,困意連連,卻又始終不能入睡,惹得他心頭惱火。


    待令狐綯三人趕來,他這才將奏表丟到三人麵前:


    “此事不是早就安排好了嗎?為何會鬧出如此動靜?”


    令狐綯三人被緊急召來,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眼看皇帝語氣不對,令狐綯躬身撿起奏表,翻閱後皺眉作揖道:


    “陛下,此前府庫空虛,故此臣等決意在秋糧入庫後再起運錢糧。”


    “涼州赤水軍的犒賞,已經於半個月前起運,最遲在十月初十就能運抵涼州。”


    “這索勳誇大其詞,無非就是為了人口與甲胄軍械。”


    “臣以為,所謂天平軍老卒煽動赤水軍作亂一事,純屬子虛烏有。”


    即便天平牙兵十分跋扈,可令狐綯等人寧願相信天平牙兵,也不願意相信索勳這種反複之人。


    李忱聽後揉了揉眉心,腦中不免想到了張議潮。


    思緒片刻後,他這才開口道:“發京畿道囚犯至涼州充軍。”


    京畿道人口三百萬,加之數年未解囚,少說也有千餘囚犯。


    這千餘囚犯若是充軍,也是不俗戰力,關鍵看索勳如何驅使。


    李忱想看看,索勳到底會如何對待這批囚犯。


    若是留下充軍,那張議潮帶給自己的困惑就能解開。


    若是送給張淮深,那索勳必然就是張議潮的棋子。


    想到這裏,李忱精神放鬆,擺手道:


    “涼州之事,務必上心,切不可重蹈覆轍。”


    他所說的重蹈覆轍,自然就是涇原兵變一類的事情了。


    畢竟赤水軍有五千人,倘若他們真的殺迴鄆州,那肯定要在關內道作亂。


    關內道的情況,眾人皆知。


    盡管京西北八鎮各自揚言彪悍,但從當初圍剿黨項不利就能看出,京西北八鎮雖然不至於武備鬆弛,但也絕對好不到哪去。


    萬一真的被赤水軍打敗,那朝廷的臉麵就真的被藩鎮踩在腳下了。


    這般想著,三相也連忙作揖行禮,隨後帶著奏表退出偏殿。


    是夜,南衙北司合議後,決定依照旨意發京畿道一千二百四十六名囚犯充軍涼州。


    張淮銓被授右神武軍都將,率二百右神武軍,押送囚犯與相應甲胄、軍械前往涼州。


    王宗會作為監軍接到了這個監督的苦差事,但事情若是辦好,他興許也能進入神策軍中擔任要職。


    “朝廷為何會選我前往涼州?”


    司徒府上,年過三旬的張淮銓在接旨過後,心裏始終惴惴不安。


    待天使離去,他便著急看向了自家阿耶張議潮。


    張議潮還在沉思,旁邊的張淮鼎便道:“如此得了個官職,大兄難道不開心?”


    “隻怕是燙手山芋。”張淮銓有些不安。


    相比較眼高手低的張淮鼎,他這個大兄性格上始終有些平庸怕事。


    張議潮也知道張淮銓性格,因此在事情想通後,他便開口道:


    “之所以選擇你,恐怕是想看看我們與這索勳到底是什麽關係。”


    “什麽什麽關係?”張淮鼎不解道:


    “若是有機會,某恨不得把索勳碎屍萬段!”


    在張淮鼎看來,他們之所以從河西來到長安,都是因為索勳背叛河西歸義軍。


    盡管初到長安時,張淮鼎被長安的繁華遮蔽了雙眼。


    可隨著在長安居住時間越來越長,他心裏就越來越不是滋味。


    河西雖然沒有長安繁華,但他張淮鼎在河西時,誰人見了不稱唿一聲“小張使君”?


    即便他沒有刺史官職,但河西軍民也都因為他阿耶而敬重他。


    倒是來了這長安,旁人根本不知曉他是誰,也頂多稱唿他“張郎君”。


    加之長安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精貴,就他那點散階的俸祿,根本過不上什麽好日子。


    想到這裏,張淮鼎就恨不得把索勳的腦袋砍下來。


    “此事你無需擔憂,即便你受了難,也不會有人為難你的。”


    張議潮安撫著張淮銓,這點張淮銓倒是相信。


    雖說索勳與張氏為敵,但看在張議潮的麵子上,他倒也不可能為難自己。


    “倘若出了事情,大不了往南邊跑!”


    張淮鼎倒也精明,知道劉繼隆勢大而尊敬其父,故此提了個好建議。


    張淮銓聞言看向張議潮,卻見張議潮也點了點頭:


    “二郎說的有理,你若真的遭了難,便往南邊撤軍,想來無人敢於為難那劉牧之。”


    “是……”


    見狀,張淮銓隻能自認倒黴的點頭,隨後在張議潮的吩咐中,前往右神武軍挑選了二百精銳。


    聖旨宣讀不到三日,長安的官員們便已經將一千二百餘名囚犯和二百多輛挽馬車準備好。


    九月二十正午,張淮銓與王宗會便率領二百右神武軍抵達了金光門。


    秋風獵獵,旌旗作響,長槍如林,甲胄鮮明。


    不得不說,經過張議潮訓練,原本如草包般的右神武軍,倒是也有了幾分模樣。


    二百右神武軍雖然依舊算不得精銳,卻也能穿戴甲胄,駕車行軍,井井有條。


    要知道北衙六軍在此前堪稱廢物,一個個腦滿腸肥的連甲胄都穿不上,即便穿上了也氣喘籲籲,不能作戰。


    這些兵連長安本地人都看不起,平時更是搞一些雜七雜八的活動,為長安百姓視為禁軍恥辱。


    如今被張議潮操訓幾個月,竟然能負甲駕車行軍,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進步。


    金光門樓前,王宗實俯視著這二百右神武軍隊伍,心頭不禁想到了剩餘一千三百右神武軍。


    “長此以往,這張議潮恐怕還真能將右神武軍訓練出彩……”


    想到這裏,王宗實不免對張議潮起了想法,心頭升起將對方拉攏到自己陣營的想法。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否決了這種想法,隻因皇帝警惕歸義軍太甚,若是自己與之牽連,恐怕會受牽連。


    “可惜啊……”


    惋惜一聲,王宗實便轉身離去,而張淮銓等人也漸漸隱沒於天邊。


    在張淮銓他們出發之時,長安城也斷斷續續收到了東邊和南邊的捷報。


    九月末,淮南節度使崔鉉率軍攻克宣州,斬叛將康全泰及其黨四百餘人。


    崔鉉奏表宣州已平,請辭宣歙觀察使。


    李忱得知後,準其請辭宣歙觀察使,著其返迴淮南坐鎮。


    十月初,朝廷以宣州團練使溫璋為宣歙觀察使,溫璋奏表宣歙二州湧入淮南饑民十餘萬,宣歙二州不能製,請截留秋糧賑災。


    幾日後,嶺南節度使高駢奏表湖南軍亂已平,叛將石載順及其黨四百二十四人被平。


    江西觀察使韋宙奏表江西軍亂已平,斬叛將毛鶴及其黨五百餘人。


    韋宙奏請留山南東道捕盜將二百人於江西,以季友為都虞候,以此重新編練江西軍。


    容管經略使宋涯率黃頭軍百人入容州,殺亂首都虞侯來正,以謀叛罪上奏。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容州、江西、湖南、宣州等四處平亂被平,僅剩嶺南叛軍一處。


    加之高駢南下速度迅捷,嶺南軍亂被平指日可待。


    麵對重新“太平”下來的時局,李忱心情也隨之好了不少,連帶著身體都好了些。


    隻是在他身體初愈的時候,會寧軍節度使張直方也接收了朝廷派給涼州赤水軍的錢糧,護送王端章及錢糧送往姑臧。


    十月下旬,涼州已然飛雪。


    盡管還沒有達到遠近白茫一片的景象,但白毛風與大雪的環境,還是讓駐守涼州的兵卒怨聲載道。


    “娘賊的,這大雪紛飛,朝廷的調令怎麽還不下來?”


    “不會要守到年關去吧!”


    吳煨罵罵咧咧的聲音在姑臧軍營響起,他走入牙門之中,抖落身上的積雪。


    王守文在牙門內坐著,麵前放著一個火盆,時不時往裏麵添柴。


    聽到吳煨的話後,王守文揉了揉眉心,在對方坐下後才開口道:


    “我這幾天眉頭一直在跳,總覺得有什麽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能有什麽事情?”吳煨大大咧咧的反問,同時說道:


    “這姑臧城內隻有一千會寧軍,可赤水軍卻有兩千。”


    “不對……”王守文打斷道:


    “赤水軍確實有兩千,但是你別忘了,這其中除了我們天平的五百老兄弟外,剩下一千五都是關內道的募兵。”


    “鄆州的兩千五百弟兄,都被調往嘉麟、番和、昌鬆三個城池去了。”


    “如果真的出了什麽意外,光憑我們這五百弟兄,可不一定真能鬧出什麽動靜。”


    吳煨聞言也反應過來了,隨後皺眉道:“應該不至於吧?”


    他話音落下,牙門外便小跑進入一名校尉。


    “牙將,東門有兄弟傳來消息,王端章、張直方帶著一千會寧軍和兩千民夫,一千多車錢糧在東門和索刺史交接。”


    “一千多車錢糧?!”


    “你沒看錯?”


    二人聞言站了起來,眼底流露貪婪之色。


    隻是片刻後,二人眼神又漸漸清澈起來。


    不到萬不得已,誰又願意鬧事情。


    他們戍期在即,沒有必要節外生枝。


    更何況他們這六年賺的錢糧也不少了,帶著這些錢糧迴家,足夠他們下半輩子衣食無憂了。


    這般想著,王守文和吳煨坐下。


    “知道了,若是有別的異動,及時告知我們。”


    “是!”


    校尉退下,王守文看向吳煨:“快迴家了,別節外生枝。”


    “放心,我比你還急著迴家呢。”吳煨笑了笑。


    盡管二人沒有妻女子嗣在家鄉,但對於漢人來說,迴家二字仿佛烙印在血脈中。


    即便家鄉已經沒有了任何親人,但迴去能看到兒時記憶裏熟悉的街道、屋舍,這就足夠了。


    二人沉默下來,可姑臧東門的索勳父子卻沒有沉默。


    “張使君,眼下風雪大,不如等風雪停下再走如何?”


    索忠顗笑嗬嗬的對張直方作揖行禮,張直方卻瞥了一眼後方的車馬。


    那一千多輛正在裝卸的馬車,裝的可都是留赤水軍再戍三年的錢糧。


    對於王守文和吳煨等人,張直方簡直不要太熟悉。


    他心裏十分清楚,再戍三年的消息傳出後,赤水軍中的五百天平老卒肯定會趁機鬧事,而早就想著迴家的兩千五百鄆州籍貫的赤水軍,也會盲從跟隨二人。


    索忠顗之所以留下自己,可不是因為什麽白毛風和大雪,而是想讓自己留下給他撐場麵。


    他與這對父子沒有恩情,隻有仇怨,幹嘛要幫他們。


    想到這裏,張直方直言不諱道:“會州事務繁重,我就不久留了。”


    見他這麽說,索忠顗的臉色並不好看,而索勳也皺眉道:


    “這兩千民夫,是朝廷派給涼州的人口嗎?”


    “自然不是!”張直方皺眉反駁道:


    “朝廷已經給涼州派了一千二餘名青壯死囚,現在還在路上。”


    “這兩千民夫,可都是朝廷遷徙會州的百姓,還請索使君不要胡亂認親!”


    張直方這話把索勳說的怒目圓睜,試圖上前與他講理,好在索忠顗將其攔下。


    見狀,張直方也有些後怕,冷哼一聲後便道:“早些把錢糧卸下,某也該迴會州了!”


    說罷,他抬腿走上馬車,而索勳與索忠顗則是用吐蕃語交流起來。


    “這個雜種,如果不是我還需要仰仗朝廷,必然砍了他的狗頭!”


    “沉住氣!”


    索勳依舊脾氣大,索忠顗倒是能沉住氣。


    眼看著馬車卸空,張直方帶人立馬離去,索勳沉聲道:


    “朝廷運來了十二萬貫錢和三千匹絹帛,用這些東西,應該能說動他們。”


    “未必!”索忠顗皺眉開口:


    “這樣,你召王守文、吳煨前往衙門議事,就說朝廷的旨意下來了。”


    “我暗中在衙門埋伏二百甲兵,倘若他們來到後不服朝廷調令,我們立馬動手,先解決他們兩個,再動手收拾剩下那四百多天平老卒。”


    “五千赤水軍中,隻有這五百天平老卒難以節製,隻要把他們解決,事情就好辦多了。”


    索忠顗話音落下,索勳連忙點頭:“我現在就去辦!”


    “好!”索忠顗應下,隨後父子二人分頭行動。


    半個時辰後,待索忠顗準備就緒,索勳立馬派人通知了王守文、吳煨、王端章三人前往姑臧衙門。


    消息傳到牙門的時候,吳煨與王守文也沒有多想,帶著十餘名護衛便前往了衙門。


    在他們抵達衙門的時候,王守文卻發現衙門門口的甲兵比平常多了一夥。


    見狀,他對吳煨壓低聲音道:“我有不好的預感,等會進去,你不要開口,一切看我眼色。”


    “好!”吳煨即便遲鈍,卻也感覺到了氣氛不對。


    二人話音落下,這時甲兵放行,他們十餘人走入衙門。


    隨著他們穿過長道,正門麵前卻又出現一夥甲兵將他們攔住。


    “王牙將、吳牙將,聖旨在內,請護衛留步。”


    吳煨在看王守文眼色,畢竟二人穿著常服,並未披甲執械。


    倘若走入衙門後出了事情,豈不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這個問題,王守文也想到了,但他們已經走到這裏,現在再折返,豈不是更為可疑。


    想到這裏,王守文示意甲兵留下,隨後與吳煨跟隨甲兵走入正門,繞過影壁後來到正堂。


    堂內,索勳坐在主位,索忠顗坐在左首位,王端章坐在右首位。


    整個正堂,包括正堂外的院子內外都沒沒有人。


    看似沒有問題,但隨著二人走入堂內,見到臉色不正常的王端章時,王守文立馬確定有詐。


    他沒有著急,而是依舊保持平日裏的跋扈。


    “索刺史,聽聞朝廷運來了錢糧,派來了旨意?”


    他先詢問錢糧,再詢問旨意。


    聞言,索忠顗輕笑道:“王牙將猜的不錯,朝廷確實帶來了錢糧和旨意,不過這旨意嘛……”


    “寒冬臘月,弟兄們在涼州等了那麽久,今年白毛風那麽大,肯定走不了。”


    “這一等,便要等到來年開春,不知中間耽擱的錢糧靠誰發放?”


    王守文質問索勳,話裏話外直指錢糧。


    索忠顗聞言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道:“錢糧之事好說,今日請二位前來,主要還是說這旨意的事情。”


    “實不相瞞……唉!”索忠顗歎氣道:


    “我等本以為朝廷會調兵馬接替諸位,不曾想朝廷……”


    “什麽意思?”王守文皺眉詢問,王端章見狀磕巴道:


    “朝廷的意思是,請赤水軍再戍三年……”


    “荒唐!!”王守文直接站了起來,而索勳也眯眼將手放到桌上。


    坐著的吳煨可以看到,桌案下似乎放著什麽東西。


    他擔心王守文看不到,可王守文早就看到了。


    正因如此,王守文才會繼續陪著他們演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並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