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皇帝求援
種田記從家徒四壁開始 作者:安南四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皇後一語點醒了元德帝。
隻見元德帝瞬間從椅子上彈了起來,一把抓住陳皇後的手道:“皇後不愧是朕的賢內助!多虧了有你的提醒!”
也不顧陳皇後臉上飛速出現的兩朵紅雲,元德帝開心的說道:“小冉,還需要你替朕去做一件事,你隻需要如此這般…小冉,朕現在身邊隨時被蕭順之那個老賊盯著,此事,隻有靠你了!”
聽完元德帝的話,陳皇後趕忙微微一禮道:“能夠替陛下分憂,奴婢萬幸。”
隨後,陳皇後又在殿中待了許久這才離去。
離開後,陳皇後便去向太後請了安,隨即以許久未曾迴家省親為由,申請迴家一趟,對比太後自然是欣然應允。
皇後迴家省親,可不是普通農婦迴娘家,收拾幾件衣服就走。皇後歸寧這種事情,可是宮中的大事!它有著一套複雜的流程。
首先是宮中要向皇後的娘家傳旨告知此事,而娘家人則要做各種準備,如祭祀、灑掃、規整庭院、預備各種最頂級的生活用品等。
《紅樓夢》中便有“元妃省親”這一段做過詳細的描述。當時如日中天的賈府上下無不將此事作為整個家族的頭等大事!
不僅如此,成為皇後,與自己的娘家人便斷了那層家人關係,而是成為了君臣。甚至每次迴去都需要她的祖父、父母帶領府中一應家人、丫鬟、下人,在大門口跪地恭迎!
也正是因為如此,陳皇後自從出嫁皇室後的這些年,鮮少迴去。不過此次為了幫助元德皇帝,她也不得不如此。
三日後,陳皇後如願返迴了家中。經過一係列流程後,陳皇後終於被迎進了陳府。
隨後,陳皇後便以要與自家娘親說會體己話為由,屏退了所有的下人。
待所有的下人走後,這時便從屏風後麵走出來一位四十來歲的女子,此人正是唐懷禮的生母,唐廷雲的夫人大長公主譚蘇憶。
“見過皇後娘娘。”譚蘇憶趕忙上前行禮。
“姑母不必多禮。”陳皇後趕忙上前攔住,並主動行了晚輩禮。
陳皇後做的非常得體。嚴格來說,她貴為皇後,普天之下,所有的女人當中,也就皇太後需要她去行禮,譚蘇憶即便是皇帝的姑母,也得向她行跪拜禮。
可她這一聲姑母的稱唿,便是表明,今日她們之間隻有親戚關係,沒有君臣之分。
這一下子便讓譚蘇憶對她的印象好了不少!
她也奇怪,前幾日突然接到陳家的秘密傳信,說皇後想要單獨約見她。
她雖然是大長公主,可沒有皇帝或者宮中太後、皇後的命令,也是不可以隨意迴京的。
如今雖然是皇後傳令,可卻是通過陳家,而不是傳皇後懿旨,說明此事乃是陳皇後的個人行為,或者說陳皇後並不想讓其他人知曉。
於是,譚蘇憶於一日前,冒著違例的風險,悄悄返迴了建康,隨後便一直待在陳府。
陳皇後也是沒有辦法。如今元德皇帝身邊一個可用的人都沒有。他唯一能指望的便是身為皇親的唐廷雲。
唐廷雲擔任荊州牧多年,手握荊州兵政大權,乃是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元德皇帝想要向北地發兵,隻能依仗於他!
可此事又無法正大光明的通過朝堂廷議,且此事若是讓蕭順之等朝臣知曉後,定然會橫加阻撓!因此元德皇帝才想到讓自己的皇後私下去給唐廷雲傳達消息。
唐廷雲是封疆大吏,目標太過明顯,不可能數天不理政務而隨便悄悄迴京;而陳皇後畢竟是女子,若是私下裏偷偷會見唐懷禮這個名義上的表弟,就更是不合適!哪怕是在自己娘家也不行!
因此,才有了這次表麵省親,實則暗中會見譚蘇憶這個皇帝姑母的事情!
二人見麵,經過簡單寒暄後,陳皇後便向譚蘇憶說明了來意。元德帝為了說服自己的姑父唐廷雲,還特意寫了一封親筆信。
譚蘇憶明白此事不是她一個婦道人家能夠定奪的,於是趕忙收好了皇帝的親愛信。
臨走前陳皇後還不忘叮囑道:“姑母,如今朝中權臣當道,陛下無所依靠,陛下就您一個親姑母,還請姑母務必費心。”
“陛下是我看著長大的,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譚蘇憶堅定的說道,隨即行了一禮便快速離去。
兩日後,譚蘇憶悄然返迴巴州。唐廷雲早已在府中等候自家夫人。
待聽完譚蘇憶所述,唐廷雲趕忙看了元德皇帝給他的親筆信。隨即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他沒想到元德皇帝居然交給他如此艱苦的任務!同時,也沒想到元德皇帝的處境已經如此艱難!
堂堂一國之君,想要對外用兵,居然需要偷偷摸摸,還得依靠外戚!豈不是說,皇帝手中如今一兵一卒都動用不了?
據此也可以看出,蕭氏等世家的勢力之大!皇帝儼然都快成了傀儡…這也正是唐廷雲糾結的原因!
按說作為臣子,自當是忠君之事,為君分憂!可如今,他那慣有的算計之心又上來了,忍不住便開始考慮起得失來——為了皇帝陛下,公然得罪整個大昌的諸位權臣和諸多頂級世家是否值得?
看出自家相公的糾結,譚蘇憶頓時不樂意了。他與先帝乃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大哥死的早,就這麽一個兒子繼承了皇位,如今麵對這等困難的局麵,自己這個做姑姑的能幫難道不幫?
於是立即開口道:“姓唐的,你在想什麽?你身為我譚家臣子,難道不知道要替君分憂嗎?如今皇帝可是親自給你寫了信,你還想怎樣?
你不是一直想要爭奪你那家主的位置!若以後有了皇帝的支持,你還怕掙不到區區一個唐家家主之位?即便是封侯拜相也不無可能!”
譚蘇憶最後一句話,終於說動了唐廷雲,於是他趕忙道:
“幫!沒說不幫啊!可我再怎麽能耐,也不過隻是個荊州牧。天下之大,大昌朝堂又不是我一人說了算!即便是唐家,也不是我想怎樣便能怎樣!更何況還會因此得罪蕭氏等世家大族!我不得好好想想辦法嘛…”
隻見元德帝瞬間從椅子上彈了起來,一把抓住陳皇後的手道:“皇後不愧是朕的賢內助!多虧了有你的提醒!”
也不顧陳皇後臉上飛速出現的兩朵紅雲,元德帝開心的說道:“小冉,還需要你替朕去做一件事,你隻需要如此這般…小冉,朕現在身邊隨時被蕭順之那個老賊盯著,此事,隻有靠你了!”
聽完元德帝的話,陳皇後趕忙微微一禮道:“能夠替陛下分憂,奴婢萬幸。”
隨後,陳皇後又在殿中待了許久這才離去。
離開後,陳皇後便去向太後請了安,隨即以許久未曾迴家省親為由,申請迴家一趟,對比太後自然是欣然應允。
皇後迴家省親,可不是普通農婦迴娘家,收拾幾件衣服就走。皇後歸寧這種事情,可是宮中的大事!它有著一套複雜的流程。
首先是宮中要向皇後的娘家傳旨告知此事,而娘家人則要做各種準備,如祭祀、灑掃、規整庭院、預備各種最頂級的生活用品等。
《紅樓夢》中便有“元妃省親”這一段做過詳細的描述。當時如日中天的賈府上下無不將此事作為整個家族的頭等大事!
不僅如此,成為皇後,與自己的娘家人便斷了那層家人關係,而是成為了君臣。甚至每次迴去都需要她的祖父、父母帶領府中一應家人、丫鬟、下人,在大門口跪地恭迎!
也正是因為如此,陳皇後自從出嫁皇室後的這些年,鮮少迴去。不過此次為了幫助元德皇帝,她也不得不如此。
三日後,陳皇後如願返迴了家中。經過一係列流程後,陳皇後終於被迎進了陳府。
隨後,陳皇後便以要與自家娘親說會體己話為由,屏退了所有的下人。
待所有的下人走後,這時便從屏風後麵走出來一位四十來歲的女子,此人正是唐懷禮的生母,唐廷雲的夫人大長公主譚蘇憶。
“見過皇後娘娘。”譚蘇憶趕忙上前行禮。
“姑母不必多禮。”陳皇後趕忙上前攔住,並主動行了晚輩禮。
陳皇後做的非常得體。嚴格來說,她貴為皇後,普天之下,所有的女人當中,也就皇太後需要她去行禮,譚蘇憶即便是皇帝的姑母,也得向她行跪拜禮。
可她這一聲姑母的稱唿,便是表明,今日她們之間隻有親戚關係,沒有君臣之分。
這一下子便讓譚蘇憶對她的印象好了不少!
她也奇怪,前幾日突然接到陳家的秘密傳信,說皇後想要單獨約見她。
她雖然是大長公主,可沒有皇帝或者宮中太後、皇後的命令,也是不可以隨意迴京的。
如今雖然是皇後傳令,可卻是通過陳家,而不是傳皇後懿旨,說明此事乃是陳皇後的個人行為,或者說陳皇後並不想讓其他人知曉。
於是,譚蘇憶於一日前,冒著違例的風險,悄悄返迴了建康,隨後便一直待在陳府。
陳皇後也是沒有辦法。如今元德皇帝身邊一個可用的人都沒有。他唯一能指望的便是身為皇親的唐廷雲。
唐廷雲擔任荊州牧多年,手握荊州兵政大權,乃是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元德皇帝想要向北地發兵,隻能依仗於他!
可此事又無法正大光明的通過朝堂廷議,且此事若是讓蕭順之等朝臣知曉後,定然會橫加阻撓!因此元德皇帝才想到讓自己的皇後私下去給唐廷雲傳達消息。
唐廷雲是封疆大吏,目標太過明顯,不可能數天不理政務而隨便悄悄迴京;而陳皇後畢竟是女子,若是私下裏偷偷會見唐懷禮這個名義上的表弟,就更是不合適!哪怕是在自己娘家也不行!
因此,才有了這次表麵省親,實則暗中會見譚蘇憶這個皇帝姑母的事情!
二人見麵,經過簡單寒暄後,陳皇後便向譚蘇憶說明了來意。元德帝為了說服自己的姑父唐廷雲,還特意寫了一封親筆信。
譚蘇憶明白此事不是她一個婦道人家能夠定奪的,於是趕忙收好了皇帝的親愛信。
臨走前陳皇後還不忘叮囑道:“姑母,如今朝中權臣當道,陛下無所依靠,陛下就您一個親姑母,還請姑母務必費心。”
“陛下是我看著長大的,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譚蘇憶堅定的說道,隨即行了一禮便快速離去。
兩日後,譚蘇憶悄然返迴巴州。唐廷雲早已在府中等候自家夫人。
待聽完譚蘇憶所述,唐廷雲趕忙看了元德皇帝給他的親筆信。隨即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他沒想到元德皇帝居然交給他如此艱苦的任務!同時,也沒想到元德皇帝的處境已經如此艱難!
堂堂一國之君,想要對外用兵,居然需要偷偷摸摸,還得依靠外戚!豈不是說,皇帝手中如今一兵一卒都動用不了?
據此也可以看出,蕭氏等世家的勢力之大!皇帝儼然都快成了傀儡…這也正是唐廷雲糾結的原因!
按說作為臣子,自當是忠君之事,為君分憂!可如今,他那慣有的算計之心又上來了,忍不住便開始考慮起得失來——為了皇帝陛下,公然得罪整個大昌的諸位權臣和諸多頂級世家是否值得?
看出自家相公的糾結,譚蘇憶頓時不樂意了。他與先帝乃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大哥死的早,就這麽一個兒子繼承了皇位,如今麵對這等困難的局麵,自己這個做姑姑的能幫難道不幫?
於是立即開口道:“姓唐的,你在想什麽?你身為我譚家臣子,難道不知道要替君分憂嗎?如今皇帝可是親自給你寫了信,你還想怎樣?
你不是一直想要爭奪你那家主的位置!若以後有了皇帝的支持,你還怕掙不到區區一個唐家家主之位?即便是封侯拜相也不無可能!”
譚蘇憶最後一句話,終於說動了唐廷雲,於是他趕忙道:
“幫!沒說不幫啊!可我再怎麽能耐,也不過隻是個荊州牧。天下之大,大昌朝堂又不是我一人說了算!即便是唐家,也不是我想怎樣便能怎樣!更何況還會因此得罪蕭氏等世家大族!我不得好好想想辦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