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生,你的意思是不是說‘鳥盡弓藏’?”蘇慕問道。張謙立刻打斷他的話,“將軍,小心說話!作為下屬,不要隨便說出這樣的話,此乃不可言明之事就是心照不宣的。”
張謙說完後,看著蘇慕有些不明白的看著他解釋道:“將軍,我們正在處理的是關乎咱們軍隊和幽州邊境的大事,這不是鬧著玩的。”張謙嚴肅地說,眼神裏透露出不能兒戲的嚴厲。
聽到張謙這麽說,蘇慕也收起了輕鬆的表情,意識到自己剛才說話太輕率了。
在這封建時代,每一句話都可能關係到生死,作為一位將軍,他應該更加謹慎地言辭。
“先生說得對,我這個人吧,這個嘴,太隨意了。”蘇慕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迴應張謙。
他們又都不說話了,隻聽見牛群慢悠悠前進的聲音和馬蹄聲在山穀裏迴蕩。過了一會兒,張謙打破了沉默:“將軍,雖然我們和烏丸人的合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我們迴去徐無後還需要製定出詳細的計劃和策略。如何分配資源、設立貿易路線、處理可能出現的衝突,這些都需要我們深思熟慮。”
“嗯,先生說得沒錯。迴去後咱們一起商討,有了結果讓潘武出來巡視一圈,他作為副將也得熟悉榆關和盧龍,”蘇慕點頭表示同意,“我們的目標是保證邊境地區的長期穩定,如果馬匹之靠蒙戈的鮮卑那方麵會滋生鮮卑人的野心。況且,現在鮮卑人的馬匹都給了盧龍關。”
“沒錯,將軍!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張謙用沉穩的語調說,“我們現在在幽東的勢力不穩,將軍又是新當的將軍,跟地方氏族什麽的都沒有基礎,需要考慮包容各方利益,讓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這樣才能保持將軍發展的想法可以有時間去實施。”
蘇慕非常讚同的點了點頭,“知我者,張先生也!”
“哈哈哈!”張謙聽著蘇慕的話覺得很搞笑,一個將軍學著文人的感懷。
一直是張謙給蘇慕講解怎麽做官,張謙也有很多地方是不明白的。“將軍,為什麽你一直都是把軍隊分開啊?”張謙問道。
“先生,我坦白說吧。我算是個空降的指揮官!”蘇慕說完,注意到張謙困惑的眼神,迅速意識到他可能不理解這個後世的說法,於是急忙補充解釋:“我的意思是,我之前通常指揮的是小隊,三五成群,頂多也就一百多人。在接到平叛的命令時,往往隻能臨時收編潰散的兵力。我自己其實從未真正指揮過幾千人的大軍。人們常說‘將無才則累死三軍’,我深怕自己的不足會讓信任我的部下付出生命的代價。”
“將軍過謙了。”張謙聽完蘇慕的解釋後說道。
“真的,這不是謙虛,我還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將軍,邊做邊學。”蘇慕認真地說。
看到蘇慕如此真摯的態度,張謙意識到他並非在推諉,而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不安與自省。“將軍,據我所知,您第一次領軍就成功攔截了北逃的匈奴,鎮壓叛亂、征討烏丸,這些戰績豈是一個不懂軍事的人能夠實現的?”張謙反問道,語氣中透露出對蘇慕功績的肯定和讚許。
“沒錯,”蘇慕點頭承認,“但那些都有運氣的幫助,而且都是小規模的戰鬥,和現在指揮一整個軍隊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擔心自己力不從心。”
“將軍無需自貶。”張謙正色道,“一個能從實戰中學習並成長的將軍,遠勝過那些隻知紙上談兵的將領。您的實戰經驗,加上願意學習和適應的心態,必將使您成為一名偉大的將領。”
蘇慕被張謙的話所鼓舞,心中的忐忑稍微緩解了一些。“謝謝先生的鼓勵,我會盡我所能,不負眾望。”說完後蘇慕覺得不對啊,張謙怎麽問起來自己帶兵的事了,“先生您要是有什麽想說的就說,怎麽突然關心起我帶兵的事了?”
“將軍還記得我跟送糧草的時候就跟您說過,我來之前給郡守府去信,要兵,而且咱們成軍的原因也是因為幽東的防務,咱們現在管理的地方有兩關一道,還有一個徐無縣,雖然是半荒廢都沒有縣丞的縣吧,我得要兵,要糧食,而郡守看到我的信,應該會在明年年初的時候給補齊這些。”張謙說道。
“原來如此,先生深謀遠慮,是為長遠之計。”蘇慕恍然大悟,隨即又露出一絲憂慮,“也不知道潘武把徐無縣弄得怎麽樣了?因為兵災荒廢了那麽久,如果想要恢複往日的繁榮,恐怕是不容易啊!”
“將軍,您別太操心了。咱們迴去後一看就全明白了。”張謙安慰蘇慕說。
“對了,先生,你剛才提到要補充的兵是什麽兵呀?”蘇慕想起了剛才的對話,好奇地問。
張謙想了一下,“應該是鋪從軍。”聽到這個,蘇慕想起自己剛到這個世界時,別人也叫他輔助部隊的兵,他心想這輔助部隊難道不是正規軍嗎?他們也有武器和盔甲的啊!
想到這兒,蘇慕不禁笑了,“先生,這鋪從軍、地方兵、邊防軍,我雖然都知道一些,也都見過,但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麽區別呢?”
現在不是南北朝那種軍隊編製,也不是隋唐時期的府兵製度,所以從武器和盔甲上是看不出來區別的。
“將軍,您也是一路從士兵走過來的,想想看,您剛當兵的時候吃的是什麽呢?是先吃還是後吃?”張謙這麽一說,蘇慕馬上就懂了,原來是根據糧食供給的不同來區分不同類型的兵。
“邊防軍有專門的縣提供糧食,地方兵就像您當初一樣,至於鋪從軍,他們得自己帶糧食,通常是一縣的人帶著糧食去參加大規模的戰鬥。”張謙繼續解釋說。
“哦,我明白了!”蘇慕點了點頭,心中的疑團終於解開了。“所以先生您之前提到的鋪從軍,其實是一種需要自備糧食的部隊。”
“沒錯,將軍理解得快。”張謙微微一笑,他欣賞蘇慕的聰明和求知欲。“在幽州這片大地上,戰事頻發,兵種的劃分更多是為了適應不同的戰爭需求和地理環境。鋪從軍多由民間壯丁組成,他們在非農忙時期參與軍事活動,既能保家衛國,又不誤農時,是一種很有效的兵力組織形式。”
“確實如此。”蘇慕感慨地說,“這樣的兵力安排既考慮了百姓的生活,又充分利用了人力資源。隻是…”他頓了頓,眉頭微微皺起,“不脫產的士兵,是沒辦法心無旁騖的。”
“將軍說的是。”張謙認真地說,“但這也正是作為將領的能力所在。我相信,有將軍在,能使鋪從軍成為一支有紀律、有戰鬥力的隊伍,無論是保衛邊境還是穩定內部,都行。”
“哈哈哈,我先謝過先生了。”隨著兩人交談間,夜色越發深沉,蘇慕下令駐紮,他心裏突然明白,舞台不一樣,看到的不一樣,人的高度決定了很多東西。
牛車緩緩停在寂靜的道路上,星空下的夜行顯得平靜而堅定。蘇慕和張謙心中都明白,他們肩負著重任,蘇慕看著士兵們裝好的帳篷對張謙說道:“先生這一路陪我聊了不好,早些休息,明早咱們就上路,估計明天晚上能到。”
“好,將軍也早些休息。”張謙說道。
“將軍,我們已經到了。”張謙的聲音把蘇慕從思考中拉了迴來。
蘇慕望向徐無城外頭那些一排排的房子,還有那條變寬了的黎水河,感覺有點迷離。眼前這些景象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在後世見過的那些村子,那時候的房屋多半是用土塊壘起來的,煙囪裏冒著嫋嫋炊煙。
“潘武幹得真不錯!”蘇慕迴頭對張謙說。
張謙輕輕地點了點頭,說:“對,潘副將軍確實是嚴格按照您的命令去做事的。如果不是工程基本上完成了,他也不會讓我去送糧食。其實送糧食隻是個借口,他主要想讓我來看看您。”
蘇慕歎了口氣,慢慢地說:“這一年裏,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打仗和緊張中度過了。”
說完後蘇慕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窗外,那些忙碌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辛勤。他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平和與寧靜,“看那些人,他們應該很快就能住進新房子了吧。”蘇慕的聲音帶著一絲欣慰。
張謙隨著蘇慕的視線望去,迴答道:“是啊,將軍,潘武他在建設過程中非常注重百姓的生活,確保他們的生活盡可能少受影響。新的居住環境會讓他們的日子好過許多。”
蘇慕輕輕點了點頭,深刻理解一個堅固的後方對於整個戰局的支撐作用。“正如良木擇地而棲,穩固的基石是吸引鳳凰的前提。”
他緩緩轉向張謙,目光中流露出堅決與深邃,“我們奮鬥的目標,絕非僅僅在於戰場上的勝利,更在於確保這些百姓能擁有一個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隨著蘇慕他們這些人啊,牛啊的到達徐無,潘武帶著將校們來找蘇慕,一見麵迎麵就是一句:“將軍威武!”潘武帶頭說完,後麵的人齊刷刷的高喊:“將軍威武。”
“哈哈哈!”蘇慕笑完後,拍了拍潘武說道:“副將軍辛苦了!”兩個人都是從漁陽走出來的,彼此之間應了那句話,玩歸玩,鬧歸鬧,都知道對方的重要性。
牛馬自有人帶到該待著的地方,蘇慕在潘武的陪同下走進了大堂,一進屋,撲麵而來的熱氣。“好久沒有待過這麽暖和的屋子了。”蘇慕說道。
潘武帶著幾分自豪地迴應:“將軍,這都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我們改善了官署的取暖設施。現在即便嚴冬臘月,屋內也能保持暖意融融。”
蘇慕頷首讚賞,目光在寬敞明亮的大堂內一掃而過。牆上掛著的是新繪製的徐無城及其周邊地區的詳盡地圖,桌上擺放著各類軍情報告和民間疾苦的奏折。
“看來你不僅關心戰場,也未忘百姓疾苦。”蘇慕說著,伸手取過一份奏折,細細閱讀起來。
潘武站在一旁,靜待蘇慕閱覽完畢。片刻後,蘇慕放下手中的奏折,因為他一直打哈欠,眼皮發沉,不知不覺的就栽倒了,還好他是坐在床上,就是火炕那種床,潘武感覺不對,過去給他放平,“快去喊張先生。”潘武說完有親衛趕緊去找張謙。
張謙急匆匆地跟著親衛迴到官署大堂,看到蘇慕已經平躺在床上,麵色不太對勁。他迅速地診斷了一番,然後對潘武說:“將軍應該是過度勞累了,需要好好休息。我會安排人煎藥,並派人守夜觀察。”
潘武點點頭,臉上滿是擔憂,“這一年多來,將軍幾乎沒怎麽好好休息過,一直在前線奔波。”
張謙歎了口氣,看著蘇慕安靜的麵容,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將軍身為一軍之首,但是遇到事情都是親力親為。先讓他休息休息吧!”
在張謙的安排下,蘇慕被妥善照顧,而潘武則暫時接過了日常事務的大旗,確保徐無城的建設和防禦工作不至於因蘇慕的休息而有所耽擱。
隨著夜色的加深,官署內的燈火依舊明亮,映照著潘武忙碌的身影。他在桌前審閱文件、發布命令,每一個決策都盡力模仿蘇慕的風格,嚴謹而細致。偶爾他會站起身來,走到蘇慕休息的床邊,確認他的唿吸依舊平穩後,再次迴到工作中。
這一夜,徐無城異常安靜和平和,仿佛連風都知道,他們的將軍需要好好地休息,第二天,蘇慕依舊沒有醒來,潘武有些著急,“張先生,您看這怎麽辦?”潘武問著張謙。
我略懂一些,這是外邪入體,加上一直的高度緊張,有些心力交瘁,我有一份方子,咱們試一試吧,另外,咱們這個事不能說。”張謙說完後,潘武點點頭,表示認同。
張謙說完後,看著蘇慕有些不明白的看著他解釋道:“將軍,我們正在處理的是關乎咱們軍隊和幽州邊境的大事,這不是鬧著玩的。”張謙嚴肅地說,眼神裏透露出不能兒戲的嚴厲。
聽到張謙這麽說,蘇慕也收起了輕鬆的表情,意識到自己剛才說話太輕率了。
在這封建時代,每一句話都可能關係到生死,作為一位將軍,他應該更加謹慎地言辭。
“先生說得對,我這個人吧,這個嘴,太隨意了。”蘇慕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迴應張謙。
他們又都不說話了,隻聽見牛群慢悠悠前進的聲音和馬蹄聲在山穀裏迴蕩。過了一會兒,張謙打破了沉默:“將軍,雖然我們和烏丸人的合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我們迴去徐無後還需要製定出詳細的計劃和策略。如何分配資源、設立貿易路線、處理可能出現的衝突,這些都需要我們深思熟慮。”
“嗯,先生說得沒錯。迴去後咱們一起商討,有了結果讓潘武出來巡視一圈,他作為副將也得熟悉榆關和盧龍,”蘇慕點頭表示同意,“我們的目標是保證邊境地區的長期穩定,如果馬匹之靠蒙戈的鮮卑那方麵會滋生鮮卑人的野心。況且,現在鮮卑人的馬匹都給了盧龍關。”
“沒錯,將軍!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張謙用沉穩的語調說,“我們現在在幽東的勢力不穩,將軍又是新當的將軍,跟地方氏族什麽的都沒有基礎,需要考慮包容各方利益,讓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這樣才能保持將軍發展的想法可以有時間去實施。”
蘇慕非常讚同的點了點頭,“知我者,張先生也!”
“哈哈哈!”張謙聽著蘇慕的話覺得很搞笑,一個將軍學著文人的感懷。
一直是張謙給蘇慕講解怎麽做官,張謙也有很多地方是不明白的。“將軍,為什麽你一直都是把軍隊分開啊?”張謙問道。
“先生,我坦白說吧。我算是個空降的指揮官!”蘇慕說完,注意到張謙困惑的眼神,迅速意識到他可能不理解這個後世的說法,於是急忙補充解釋:“我的意思是,我之前通常指揮的是小隊,三五成群,頂多也就一百多人。在接到平叛的命令時,往往隻能臨時收編潰散的兵力。我自己其實從未真正指揮過幾千人的大軍。人們常說‘將無才則累死三軍’,我深怕自己的不足會讓信任我的部下付出生命的代價。”
“將軍過謙了。”張謙聽完蘇慕的解釋後說道。
“真的,這不是謙虛,我還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將軍,邊做邊學。”蘇慕認真地說。
看到蘇慕如此真摯的態度,張謙意識到他並非在推諉,而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不安與自省。“將軍,據我所知,您第一次領軍就成功攔截了北逃的匈奴,鎮壓叛亂、征討烏丸,這些戰績豈是一個不懂軍事的人能夠實現的?”張謙反問道,語氣中透露出對蘇慕功績的肯定和讚許。
“沒錯,”蘇慕點頭承認,“但那些都有運氣的幫助,而且都是小規模的戰鬥,和現在指揮一整個軍隊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擔心自己力不從心。”
“將軍無需自貶。”張謙正色道,“一個能從實戰中學習並成長的將軍,遠勝過那些隻知紙上談兵的將領。您的實戰經驗,加上願意學習和適應的心態,必將使您成為一名偉大的將領。”
蘇慕被張謙的話所鼓舞,心中的忐忑稍微緩解了一些。“謝謝先生的鼓勵,我會盡我所能,不負眾望。”說完後蘇慕覺得不對啊,張謙怎麽問起來自己帶兵的事了,“先生您要是有什麽想說的就說,怎麽突然關心起我帶兵的事了?”
“將軍還記得我跟送糧草的時候就跟您說過,我來之前給郡守府去信,要兵,而且咱們成軍的原因也是因為幽東的防務,咱們現在管理的地方有兩關一道,還有一個徐無縣,雖然是半荒廢都沒有縣丞的縣吧,我得要兵,要糧食,而郡守看到我的信,應該會在明年年初的時候給補齊這些。”張謙說道。
“原來如此,先生深謀遠慮,是為長遠之計。”蘇慕恍然大悟,隨即又露出一絲憂慮,“也不知道潘武把徐無縣弄得怎麽樣了?因為兵災荒廢了那麽久,如果想要恢複往日的繁榮,恐怕是不容易啊!”
“將軍,您別太操心了。咱們迴去後一看就全明白了。”張謙安慰蘇慕說。
“對了,先生,你剛才提到要補充的兵是什麽兵呀?”蘇慕想起了剛才的對話,好奇地問。
張謙想了一下,“應該是鋪從軍。”聽到這個,蘇慕想起自己剛到這個世界時,別人也叫他輔助部隊的兵,他心想這輔助部隊難道不是正規軍嗎?他們也有武器和盔甲的啊!
想到這兒,蘇慕不禁笑了,“先生,這鋪從軍、地方兵、邊防軍,我雖然都知道一些,也都見過,但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麽區別呢?”
現在不是南北朝那種軍隊編製,也不是隋唐時期的府兵製度,所以從武器和盔甲上是看不出來區別的。
“將軍,您也是一路從士兵走過來的,想想看,您剛當兵的時候吃的是什麽呢?是先吃還是後吃?”張謙這麽一說,蘇慕馬上就懂了,原來是根據糧食供給的不同來區分不同類型的兵。
“邊防軍有專門的縣提供糧食,地方兵就像您當初一樣,至於鋪從軍,他們得自己帶糧食,通常是一縣的人帶著糧食去參加大規模的戰鬥。”張謙繼續解釋說。
“哦,我明白了!”蘇慕點了點頭,心中的疑團終於解開了。“所以先生您之前提到的鋪從軍,其實是一種需要自備糧食的部隊。”
“沒錯,將軍理解得快。”張謙微微一笑,他欣賞蘇慕的聰明和求知欲。“在幽州這片大地上,戰事頻發,兵種的劃分更多是為了適應不同的戰爭需求和地理環境。鋪從軍多由民間壯丁組成,他們在非農忙時期參與軍事活動,既能保家衛國,又不誤農時,是一種很有效的兵力組織形式。”
“確實如此。”蘇慕感慨地說,“這樣的兵力安排既考慮了百姓的生活,又充分利用了人力資源。隻是…”他頓了頓,眉頭微微皺起,“不脫產的士兵,是沒辦法心無旁騖的。”
“將軍說的是。”張謙認真地說,“但這也正是作為將領的能力所在。我相信,有將軍在,能使鋪從軍成為一支有紀律、有戰鬥力的隊伍,無論是保衛邊境還是穩定內部,都行。”
“哈哈哈,我先謝過先生了。”隨著兩人交談間,夜色越發深沉,蘇慕下令駐紮,他心裏突然明白,舞台不一樣,看到的不一樣,人的高度決定了很多東西。
牛車緩緩停在寂靜的道路上,星空下的夜行顯得平靜而堅定。蘇慕和張謙心中都明白,他們肩負著重任,蘇慕看著士兵們裝好的帳篷對張謙說道:“先生這一路陪我聊了不好,早些休息,明早咱們就上路,估計明天晚上能到。”
“好,將軍也早些休息。”張謙說道。
“將軍,我們已經到了。”張謙的聲音把蘇慕從思考中拉了迴來。
蘇慕望向徐無城外頭那些一排排的房子,還有那條變寬了的黎水河,感覺有點迷離。眼前這些景象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在後世見過的那些村子,那時候的房屋多半是用土塊壘起來的,煙囪裏冒著嫋嫋炊煙。
“潘武幹得真不錯!”蘇慕迴頭對張謙說。
張謙輕輕地點了點頭,說:“對,潘副將軍確實是嚴格按照您的命令去做事的。如果不是工程基本上完成了,他也不會讓我去送糧食。其實送糧食隻是個借口,他主要想讓我來看看您。”
蘇慕歎了口氣,慢慢地說:“這一年裏,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打仗和緊張中度過了。”
說完後蘇慕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窗外,那些忙碌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辛勤。他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平和與寧靜,“看那些人,他們應該很快就能住進新房子了吧。”蘇慕的聲音帶著一絲欣慰。
張謙隨著蘇慕的視線望去,迴答道:“是啊,將軍,潘武他在建設過程中非常注重百姓的生活,確保他們的生活盡可能少受影響。新的居住環境會讓他們的日子好過許多。”
蘇慕輕輕點了點頭,深刻理解一個堅固的後方對於整個戰局的支撐作用。“正如良木擇地而棲,穩固的基石是吸引鳳凰的前提。”
他緩緩轉向張謙,目光中流露出堅決與深邃,“我們奮鬥的目標,絕非僅僅在於戰場上的勝利,更在於確保這些百姓能擁有一個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隨著蘇慕他們這些人啊,牛啊的到達徐無,潘武帶著將校們來找蘇慕,一見麵迎麵就是一句:“將軍威武!”潘武帶頭說完,後麵的人齊刷刷的高喊:“將軍威武。”
“哈哈哈!”蘇慕笑完後,拍了拍潘武說道:“副將軍辛苦了!”兩個人都是從漁陽走出來的,彼此之間應了那句話,玩歸玩,鬧歸鬧,都知道對方的重要性。
牛馬自有人帶到該待著的地方,蘇慕在潘武的陪同下走進了大堂,一進屋,撲麵而來的熱氣。“好久沒有待過這麽暖和的屋子了。”蘇慕說道。
潘武帶著幾分自豪地迴應:“將軍,這都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我們改善了官署的取暖設施。現在即便嚴冬臘月,屋內也能保持暖意融融。”
蘇慕頷首讚賞,目光在寬敞明亮的大堂內一掃而過。牆上掛著的是新繪製的徐無城及其周邊地區的詳盡地圖,桌上擺放著各類軍情報告和民間疾苦的奏折。
“看來你不僅關心戰場,也未忘百姓疾苦。”蘇慕說著,伸手取過一份奏折,細細閱讀起來。
潘武站在一旁,靜待蘇慕閱覽完畢。片刻後,蘇慕放下手中的奏折,因為他一直打哈欠,眼皮發沉,不知不覺的就栽倒了,還好他是坐在床上,就是火炕那種床,潘武感覺不對,過去給他放平,“快去喊張先生。”潘武說完有親衛趕緊去找張謙。
張謙急匆匆地跟著親衛迴到官署大堂,看到蘇慕已經平躺在床上,麵色不太對勁。他迅速地診斷了一番,然後對潘武說:“將軍應該是過度勞累了,需要好好休息。我會安排人煎藥,並派人守夜觀察。”
潘武點點頭,臉上滿是擔憂,“這一年多來,將軍幾乎沒怎麽好好休息過,一直在前線奔波。”
張謙歎了口氣,看著蘇慕安靜的麵容,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將軍身為一軍之首,但是遇到事情都是親力親為。先讓他休息休息吧!”
在張謙的安排下,蘇慕被妥善照顧,而潘武則暫時接過了日常事務的大旗,確保徐無城的建設和防禦工作不至於因蘇慕的休息而有所耽擱。
隨著夜色的加深,官署內的燈火依舊明亮,映照著潘武忙碌的身影。他在桌前審閱文件、發布命令,每一個決策都盡力模仿蘇慕的風格,嚴謹而細致。偶爾他會站起身來,走到蘇慕休息的床邊,確認他的唿吸依舊平穩後,再次迴到工作中。
這一夜,徐無城異常安靜和平和,仿佛連風都知道,他們的將軍需要好好地休息,第二天,蘇慕依舊沒有醒來,潘武有些著急,“張先生,您看這怎麽辦?”潘武問著張謙。
我略懂一些,這是外邪入體,加上一直的高度緊張,有些心力交瘁,我有一份方子,咱們試一試吧,另外,咱們這個事不能說。”張謙說完後,潘武點點頭,表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