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啊!”看著蘇慕難得扭捏的樣子,張謙笑了笑,“為將者,統兵一方,不會寫字?寫不好就練!”
蘇慕聽到張謙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經曆了無數的磨練,變得更加堅韌不拔。在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學會了如何適應和變通。
張謙察覺到蘇慕那似乎有所預謀的壞笑,便知道這位將軍肯定有事要找自己。還沒等他開口詢問,就聽蘇慕說道:“先生,這是我的印信。” 說完,蘇慕從腰間解下一枚精致的小印章,遞到了張謙的手中。
張謙本以為蘇慕是讓他代寫奏折,卻沒想到蘇慕會直接給他印信。“將軍,這是您的私章吧?” 他疑惑地問。
“沒錯,‘鎮東將軍蘇慕’這六個字刻得還算對稱。” 蘇慕點了點頭,確認道。
“我明白,隻是這是您身份的象征。” 張謙提醒道。
“唉,先生,反正您幫我寫完奏折後我也是要蓋章的,不如這印信就交給您保管,您對朝局了解透徹,做事又比我穩重得多,我信任您。” 蘇慕說完,便匆匆準備離開。
張謙看著蘇慕那似逃非逃的背影,隻能再次苦笑著搖搖頭。對著已經快走出大堂的蘇慕喊道:“明日一早我就開始寫,定不會耽誤您的事!”
蘇慕揮了揮手,輕鬆地迴答:“不著急,先生,慢慢來。” 說罷,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留下張謙獨自在大堂中沉思,心中暗自計劃著如何為蘇慕解決這一棘手之事。
張謙在大堂中獨自坐了許久,反複思考著如何將蘇慕與阿古力的會談內容詳細而準確地記錄成文。
他知道這份奏折不僅關係到蘇慕的個人前途,更關係到榆關乃至整個幽州的安危。
終於,他決定先從蘇慕與阿古力的會談開始寫起,詳細描述會談的過程、雙方的態度以及達成的共識。他用心挑選每一個詞句,力求既真實又不失審慎。在寫到貿易的部分時,他特別提到了蘇慕如何考慮到國家利益,如何在談判中兼顧了邊疆的穩定和朝廷的利益。
寫著寫著,張謙突然停下筆來,他意識到這份奏折若是處理不當,可能會給蘇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他決定還是讓蘇慕先看看,再做定奪。
第二天一早,張謙找到蘇慕,將寫好的奏折草稿遞給他。“將軍,您先看看,如果有什麽地方需要修改,我們再一起討論。”
蘇慕接過奏折,仔細閱讀了每一個字。他不禁為張謙的文采和考慮周到而感到佩服。在看完整個奏折後,他對張謙說:“先生,您寫得太好了。我想,就這樣上奏吧。”
張謙心想,你到底看沒看啊?“將軍咱們還上奏不了洛陽,隻能先給郡守,看郡守定奪。”張謙說道。
“哦哦,我倒是忘了自己不過是個小角色。”蘇慕自嘲地一笑,卻沒有絲毫怒意。
“將軍您說笑了,二十六歲便成為一州的中郎將,這等成就豈是尋常人能及?”張謙不吝讚賞之詞,鼓勵著蘇慕。
蘇慕並沒有與張謙爭辯,心裏明白張先生是出於關心,是在為自己打氣。
不過,他心中也生出些許好奇,“先生,咱們大魏繼承大漢基業,如今共有十三州,這十三州裏,像我這樣的中郎將會不會有成百上千呢?”蘇慕好奇地詢問。
張謙沉吟片刻,細細思量後答道:“並沒有那麽多。在我們十三州中,有些州隻設一名將軍,其餘多為校尉、都尉。北地因戰亂頻繁,軍人數量自然較多。但話說迴來,將軍,有些事情我們還是得和曹傑大將軍打交道。他不僅是大將軍,還兼任鎮北將軍,有些事宜是需要我們去辦理的。”
蘇慕抬眼看向張謙,“先生的意思,是讓我送禮?就像之前在漁陽時那樣,給曹傑送些軍馬?”蘇慕記得自己在漁陽麵對曹傑追擊匈奴之際,曾送出一些馬匹,這件事潘武應該已經向張謙提過。
“僅僅如此還不夠。”張謙的話讓蘇慕感到困惑。金子自己並不富裕,糧食也是勉強維持,那還能有什麽好禮呢?
“那,先生以為應當送些什麽為好?”蘇慕虛心求教。
“送的是一份敬意!”張謙沉聲說道。
“啊?難道我要親自表達對他的尊敬不成?”蘇慕有些不解。
“將軍,我的意思是,軍馬固然要送,但可每半年一次。至於烏丸人贈送給您的那些駿馬,不妨也轉贈給大將軍。那些良駒,不是將軍您所適宜駕馭的。”張謙解釋道。
蘇慕恍然大悟,輕拍了拍自己的額頭,“對對對,多虧了先生提醒!這不就是所謂的‘禍水東引’嗎?”
“哈哈哈,”張謙展顏而笑,指著蘇慕搖了搖頭,“將軍,我終於明白了,您的機智應變真是無人可比!”
“哎喲,過獎了,過獎了!”蘇慕也笑了起來。
“將軍,您準備如何應對曹傑大將軍?”張謙再次將話題引向了正事。
蘇慕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肯定地說:“我會按照先生的建議,送上軍馬和烏丸人贈送的駿馬,表達我的尊敬,然後沒事就寫寫信,問問有沒有需要我表達心意的地方。”
張謙點了點頭,他知道蘇慕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這個聰明的將軍,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
“將軍,不要覺得這樣有失尊嚴,要知道,有的時候能成功的辦好一件事,很難得。”張謙用平和寬慰的語氣說著。
蘇慕看著張謙,心中充滿了感激。他知道,如果沒有這個智者的幫助,他可能無法應對這個複雜的局麵。
“謝謝您,張先生。我很慶幸能有您在我身邊。”蘇慕誠懇地說。
張謙笑了笑,沒有說話。他知道,這是他應該做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蘇慕和張謙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同時也在等待烏丸的使者,一批一批的使者,一次次的敲定,在差不多的時候,蘇慕覺得該迴去了,讓親衛叫來高健,打算囑托一些事情後迴徐無了。
“將軍!怎麽了?”看到蘇慕親衛叫自己,高健放下手頭的事就來到蘇慕的屋子中。
剛一進屋子,高健看到蘇慕對他微微一笑,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說。“仲行啊,我和張先生準備迴徐無了,這邊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有什麽事別自己扛著,你心思重。”
“將軍放心!”高健起身說道。
“坐下,別這麽激動,搞得你好像很希望我走似的。”蘇慕的話讓高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對於榆關來說,保持邊境穩定是第一位的。其次還需要加強與周邊散落部落的聯係,互通有無,發展他們共同維護邊境安寧。適當的可以讓一些人進到關裏,去平洲,咱們隻有聚集人口才能有兵源。”蘇慕不放心的又囑咐道。
“將軍,這些我都記在心裏。”高健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蘇慕的意思。
看著高健,他知道高健是個可靠的人,他會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站起身,拍了拍高健的肩膀,“那我就放心了。”
蘇慕逐一的喊過各個將校進行叮囑,說是叮囑蘇慕的語氣更多的就是逗逼,他從不用威勢壓人,不過他來到榆關就帶頭衝鋒的樣子讓大家對他一點都不敢請示。
畢竟蘇慕會雷法這個事真真假假的,也沒有人能說他不會,但是他怎麽做的也沒有人知道。
在遼西的烏丸人營地中,他們的領袖阿古力,收到了蘇慕那邊修改後的合作方案,雖然看不懂,但是有多次來往的使者進行解答。
阿古力緊握著蘇慕贈予他的那把刀,輕撫其刃,深感這件禮物背後所承載的深遠含義。
他明白,這不僅是一份象征友誼的禮物,更預示著他們未來合作的序幕。他堅定地決心要利用這一契機,為族人打造一個和平而安穩的生活境地。
“各位辛苦了!”蘇慕邊揮手邊向榆關出來送行的將校們道別。高健扶著蘇慕登上馬背,蘇慕一隻手搭在高健肩頭,溫言道:“好好幹,我的鎮東軍軍司馬之位永遠等著你。再過幾個月邊境貿易開啟,適當得利是可以的,但切記不要剝削士兵。”蘇慕說罷,高健連忙後退幾步,以示恭敬。
“將軍,屬下定不辱使命!”高健迅速表達著他的忠誠。
“看你,我說的是真心話。現在,先專心做好榆關守將的職責。”蘇慕帶著微笑,溫和地說道。
蘇慕、張謙和王彤伴著烏丸人贈送的象征友誼的牛群,踏上了返程前往徐無的旅途。
因為榆關這邊的飼料主要是給馬準備的,現在又是冬天,大家連人吃飯都省著點,更何況是牲畜。不過,這其實也是蘇慕自己的考慮,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裏,牲口可能比人還重要。
他們得趕緊迴徐無去,有幾個原因。一方麵,蘇慕不隻是榆關的將軍,他還管著徐無和盧龍嶺的防衛責任。就算對榆關幾個月後的邊境貿易有點不放心,他也不能老待在這邊。
蘇慕對留守徐無的副將潘武並不擔心會有什麽權力架空的事情發生,真正讓他憂慮的是,在這個通訊極不發達的時代,往往在他得知消息時,事情已經成了既定事實。
因為帶著牛群,所以隊伍走得不是很快。蘇慕趁機和旁邊的張謙聊天打發時間,“先生,你看這些烏丸人真不簡單,誰說沒讀過書的人就不懂心眼兒,我看他們一個比一個精明。”
聽到蘇慕的話,張謙看了看前麵慢悠悠走著的牛,笑了。“這大冬天的飼料不好找,他們這麽做既表明了友好,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畢竟到了春天,這些牛都得去田裏幹活呢!”對於有了這麽多牛,張謙還是挺高興的。
蘇慕點點頭,表示讚同張謙的觀點。他繼續說道:“是啊,他們確實很精明。不過,我們也可以從這件事中看出他們的誠意和善意。畢竟,他們願意與我們合作。”
張謙微微一笑,說:“將軍說得對。這次與烏丸人的合作,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機遇。隻要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加強與他們的聯係,相信未來的邊境貿易會更加繁榮加上盧龍關那裏,咱們用不了幾年就會擺托現在的局麵。”
蘇慕點點頭,對於張謙說的局麵問題,深以為然。想著著那些烏丸人,雖然他們沒有漢族人的文化底蘊,但是他們那種生存智慧,那份對生活的執著和堅韌,讓他感到欽佩。
在這個亂世之中,烏丸人和漢族人一樣,都是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百姓,都渴望著和平和安定。
“能吃飽誰會打仗啊!”蘇慕低聲感慨。
張謙聽到蘇慕的感慨,也是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他知道,無論是烏丸人還是漢族人,大家的願望其實都是一樣的——能夠有一個安穩的家園,能夠吃飽穿暖,能夠和家人朋友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
“將軍說得沒錯。”張謙用沉穩的語調迴應。說完後,他們倆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之中,暫時沒有交談。過了一會兒,張謙從懷裏拿出他之前寫好的報告,遞給蘇慕,“將軍,你看看這個,我打算一到徐無就派人送到薊縣給田大人。”
蘇慕接過那份報告,迅速地翻閱起來。由於不太熟悉繁體字,他隻能大致猜出內容。張謙用的是竹簡寫的,所以整體文章閱讀起來就是簡潔的古文風格,力求用最少的詞語表達完整的意義,這讓蘇慕閱讀起來更加費力。
他注意到了最後一句話:“郡守在上,若用慕之建,遼西可穩。遼東生變,我自可威震。”
“先生,我怎麽不知道自己還有能力震懾遼東呢?”蘇慕不解地問張謙。
張謙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將軍,這份報告裏的內容既已得到您的同意,這句話隻是為了突出您的重要性。您現在手握重兵,是個有威望的將軍,向上級匯報時自然要顯示出您的威嚴。”
蘇慕聽到張謙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後,經曆了無數的磨練,變得更加堅韌不拔。在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學會了如何適應和變通。
張謙察覺到蘇慕那似乎有所預謀的壞笑,便知道這位將軍肯定有事要找自己。還沒等他開口詢問,就聽蘇慕說道:“先生,這是我的印信。” 說完,蘇慕從腰間解下一枚精致的小印章,遞到了張謙的手中。
張謙本以為蘇慕是讓他代寫奏折,卻沒想到蘇慕會直接給他印信。“將軍,這是您的私章吧?” 他疑惑地問。
“沒錯,‘鎮東將軍蘇慕’這六個字刻得還算對稱。” 蘇慕點了點頭,確認道。
“我明白,隻是這是您身份的象征。” 張謙提醒道。
“唉,先生,反正您幫我寫完奏折後我也是要蓋章的,不如這印信就交給您保管,您對朝局了解透徹,做事又比我穩重得多,我信任您。” 蘇慕說完,便匆匆準備離開。
張謙看著蘇慕那似逃非逃的背影,隻能再次苦笑著搖搖頭。對著已經快走出大堂的蘇慕喊道:“明日一早我就開始寫,定不會耽誤您的事!”
蘇慕揮了揮手,輕鬆地迴答:“不著急,先生,慢慢來。” 說罷,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留下張謙獨自在大堂中沉思,心中暗自計劃著如何為蘇慕解決這一棘手之事。
張謙在大堂中獨自坐了許久,反複思考著如何將蘇慕與阿古力的會談內容詳細而準確地記錄成文。
他知道這份奏折不僅關係到蘇慕的個人前途,更關係到榆關乃至整個幽州的安危。
終於,他決定先從蘇慕與阿古力的會談開始寫起,詳細描述會談的過程、雙方的態度以及達成的共識。他用心挑選每一個詞句,力求既真實又不失審慎。在寫到貿易的部分時,他特別提到了蘇慕如何考慮到國家利益,如何在談判中兼顧了邊疆的穩定和朝廷的利益。
寫著寫著,張謙突然停下筆來,他意識到這份奏折若是處理不當,可能會給蘇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他決定還是讓蘇慕先看看,再做定奪。
第二天一早,張謙找到蘇慕,將寫好的奏折草稿遞給他。“將軍,您先看看,如果有什麽地方需要修改,我們再一起討論。”
蘇慕接過奏折,仔細閱讀了每一個字。他不禁為張謙的文采和考慮周到而感到佩服。在看完整個奏折後,他對張謙說:“先生,您寫得太好了。我想,就這樣上奏吧。”
張謙心想,你到底看沒看啊?“將軍咱們還上奏不了洛陽,隻能先給郡守,看郡守定奪。”張謙說道。
“哦哦,我倒是忘了自己不過是個小角色。”蘇慕自嘲地一笑,卻沒有絲毫怒意。
“將軍您說笑了,二十六歲便成為一州的中郎將,這等成就豈是尋常人能及?”張謙不吝讚賞之詞,鼓勵著蘇慕。
蘇慕並沒有與張謙爭辯,心裏明白張先生是出於關心,是在為自己打氣。
不過,他心中也生出些許好奇,“先生,咱們大魏繼承大漢基業,如今共有十三州,這十三州裏,像我這樣的中郎將會不會有成百上千呢?”蘇慕好奇地詢問。
張謙沉吟片刻,細細思量後答道:“並沒有那麽多。在我們十三州中,有些州隻設一名將軍,其餘多為校尉、都尉。北地因戰亂頻繁,軍人數量自然較多。但話說迴來,將軍,有些事情我們還是得和曹傑大將軍打交道。他不僅是大將軍,還兼任鎮北將軍,有些事宜是需要我們去辦理的。”
蘇慕抬眼看向張謙,“先生的意思,是讓我送禮?就像之前在漁陽時那樣,給曹傑送些軍馬?”蘇慕記得自己在漁陽麵對曹傑追擊匈奴之際,曾送出一些馬匹,這件事潘武應該已經向張謙提過。
“僅僅如此還不夠。”張謙的話讓蘇慕感到困惑。金子自己並不富裕,糧食也是勉強維持,那還能有什麽好禮呢?
“那,先生以為應當送些什麽為好?”蘇慕虛心求教。
“送的是一份敬意!”張謙沉聲說道。
“啊?難道我要親自表達對他的尊敬不成?”蘇慕有些不解。
“將軍,我的意思是,軍馬固然要送,但可每半年一次。至於烏丸人贈送給您的那些駿馬,不妨也轉贈給大將軍。那些良駒,不是將軍您所適宜駕馭的。”張謙解釋道。
蘇慕恍然大悟,輕拍了拍自己的額頭,“對對對,多虧了先生提醒!這不就是所謂的‘禍水東引’嗎?”
“哈哈哈,”張謙展顏而笑,指著蘇慕搖了搖頭,“將軍,我終於明白了,您的機智應變真是無人可比!”
“哎喲,過獎了,過獎了!”蘇慕也笑了起來。
“將軍,您準備如何應對曹傑大將軍?”張謙再次將話題引向了正事。
蘇慕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肯定地說:“我會按照先生的建議,送上軍馬和烏丸人贈送的駿馬,表達我的尊敬,然後沒事就寫寫信,問問有沒有需要我表達心意的地方。”
張謙點了點頭,他知道蘇慕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這個聰明的將軍,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
“將軍,不要覺得這樣有失尊嚴,要知道,有的時候能成功的辦好一件事,很難得。”張謙用平和寬慰的語氣說著。
蘇慕看著張謙,心中充滿了感激。他知道,如果沒有這個智者的幫助,他可能無法應對這個複雜的局麵。
“謝謝您,張先生。我很慶幸能有您在我身邊。”蘇慕誠懇地說。
張謙笑了笑,沒有說話。他知道,這是他應該做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蘇慕和張謙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同時也在等待烏丸的使者,一批一批的使者,一次次的敲定,在差不多的時候,蘇慕覺得該迴去了,讓親衛叫來高健,打算囑托一些事情後迴徐無了。
“將軍!怎麽了?”看到蘇慕親衛叫自己,高健放下手頭的事就來到蘇慕的屋子中。
剛一進屋子,高健看到蘇慕對他微微一笑,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說。“仲行啊,我和張先生準備迴徐無了,這邊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有什麽事別自己扛著,你心思重。”
“將軍放心!”高健起身說道。
“坐下,別這麽激動,搞得你好像很希望我走似的。”蘇慕的話讓高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對於榆關來說,保持邊境穩定是第一位的。其次還需要加強與周邊散落部落的聯係,互通有無,發展他們共同維護邊境安寧。適當的可以讓一些人進到關裏,去平洲,咱們隻有聚集人口才能有兵源。”蘇慕不放心的又囑咐道。
“將軍,這些我都記在心裏。”高健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蘇慕的意思。
看著高健,他知道高健是個可靠的人,他會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站起身,拍了拍高健的肩膀,“那我就放心了。”
蘇慕逐一的喊過各個將校進行叮囑,說是叮囑蘇慕的語氣更多的就是逗逼,他從不用威勢壓人,不過他來到榆關就帶頭衝鋒的樣子讓大家對他一點都不敢請示。
畢竟蘇慕會雷法這個事真真假假的,也沒有人能說他不會,但是他怎麽做的也沒有人知道。
在遼西的烏丸人營地中,他們的領袖阿古力,收到了蘇慕那邊修改後的合作方案,雖然看不懂,但是有多次來往的使者進行解答。
阿古力緊握著蘇慕贈予他的那把刀,輕撫其刃,深感這件禮物背後所承載的深遠含義。
他明白,這不僅是一份象征友誼的禮物,更預示著他們未來合作的序幕。他堅定地決心要利用這一契機,為族人打造一個和平而安穩的生活境地。
“各位辛苦了!”蘇慕邊揮手邊向榆關出來送行的將校們道別。高健扶著蘇慕登上馬背,蘇慕一隻手搭在高健肩頭,溫言道:“好好幹,我的鎮東軍軍司馬之位永遠等著你。再過幾個月邊境貿易開啟,適當得利是可以的,但切記不要剝削士兵。”蘇慕說罷,高健連忙後退幾步,以示恭敬。
“將軍,屬下定不辱使命!”高健迅速表達著他的忠誠。
“看你,我說的是真心話。現在,先專心做好榆關守將的職責。”蘇慕帶著微笑,溫和地說道。
蘇慕、張謙和王彤伴著烏丸人贈送的象征友誼的牛群,踏上了返程前往徐無的旅途。
因為榆關這邊的飼料主要是給馬準備的,現在又是冬天,大家連人吃飯都省著點,更何況是牲畜。不過,這其實也是蘇慕自己的考慮,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裏,牲口可能比人還重要。
他們得趕緊迴徐無去,有幾個原因。一方麵,蘇慕不隻是榆關的將軍,他還管著徐無和盧龍嶺的防衛責任。就算對榆關幾個月後的邊境貿易有點不放心,他也不能老待在這邊。
蘇慕對留守徐無的副將潘武並不擔心會有什麽權力架空的事情發生,真正讓他憂慮的是,在這個通訊極不發達的時代,往往在他得知消息時,事情已經成了既定事實。
因為帶著牛群,所以隊伍走得不是很快。蘇慕趁機和旁邊的張謙聊天打發時間,“先生,你看這些烏丸人真不簡單,誰說沒讀過書的人就不懂心眼兒,我看他們一個比一個精明。”
聽到蘇慕的話,張謙看了看前麵慢悠悠走著的牛,笑了。“這大冬天的飼料不好找,他們這麽做既表明了友好,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畢竟到了春天,這些牛都得去田裏幹活呢!”對於有了這麽多牛,張謙還是挺高興的。
蘇慕點點頭,表示讚同張謙的觀點。他繼續說道:“是啊,他們確實很精明。不過,我們也可以從這件事中看出他們的誠意和善意。畢竟,他們願意與我們合作。”
張謙微微一笑,說:“將軍說得對。這次與烏丸人的合作,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機遇。隻要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加強與他們的聯係,相信未來的邊境貿易會更加繁榮加上盧龍關那裏,咱們用不了幾年就會擺托現在的局麵。”
蘇慕點點頭,對於張謙說的局麵問題,深以為然。想著著那些烏丸人,雖然他們沒有漢族人的文化底蘊,但是他們那種生存智慧,那份對生活的執著和堅韌,讓他感到欽佩。
在這個亂世之中,烏丸人和漢族人一樣,都是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百姓,都渴望著和平和安定。
“能吃飽誰會打仗啊!”蘇慕低聲感慨。
張謙聽到蘇慕的感慨,也是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他知道,無論是烏丸人還是漢族人,大家的願望其實都是一樣的——能夠有一個安穩的家園,能夠吃飽穿暖,能夠和家人朋友一起過上幸福的生活。
“將軍說得沒錯。”張謙用沉穩的語調迴應。說完後,他們倆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之中,暫時沒有交談。過了一會兒,張謙從懷裏拿出他之前寫好的報告,遞給蘇慕,“將軍,你看看這個,我打算一到徐無就派人送到薊縣給田大人。”
蘇慕接過那份報告,迅速地翻閱起來。由於不太熟悉繁體字,他隻能大致猜出內容。張謙用的是竹簡寫的,所以整體文章閱讀起來就是簡潔的古文風格,力求用最少的詞語表達完整的意義,這讓蘇慕閱讀起來更加費力。
他注意到了最後一句話:“郡守在上,若用慕之建,遼西可穩。遼東生變,我自可威震。”
“先生,我怎麽不知道自己還有能力震懾遼東呢?”蘇慕不解地問張謙。
張謙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將軍,這份報告裏的內容既已得到您的同意,這句話隻是為了突出您的重要性。您現在手握重兵,是個有威望的將軍,向上級匯報時自然要顯示出您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