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名將士騎馬駛出野王西城門,而後一路向北,疾馳而行。至天黑時分,眾人已經到達太行山腳下。
這一日正是十月十四日,天空晴朗,萬裏無雲,月明如鏡,清輝如練。
月光照在雪白的大地之上,映得大地一片雪亮。
將士們下得戰馬,點亮火把,乘著雪月夜色,開始向太行山進發。
道路之上,兩側危崖高聳,相對而出。山道道路狹窄,崎嶇蜿蜒,七拐八折,猶似羊腸。
這一段路正是著名的太行羊腸阪道。
將士們打著火把,牽著戰馬,排成長長的一隊,在崇山峻嶺之間緩慢而行。
將士們也想騎馬而行,加快行軍的速度。
但是,沒有辦法,隻因山道崎嶇,再加上大雪封山,將士們根本無法騎乘,所以隻好慢慢步行。
不過,好在太行道並不長,全程隻有100多公裏,比軹道短了許多。
但是,太行道卻在高山崇嶺之間來迴曲折,比軹道卻是危險難行了許多。
天色漸明,紅日東升,將士們略作休息,便繼續向前進發。
又是整整兩日時間,將士們一路跋涉,在黃昏時分,一座雄關屹立於眾人的眼前。
眾將士欣喜如狂,催著戰馬,大步向前跑去。
“快跑啊,冉閔來了——”
城牆之上的將士們見到冉閔帶領眾人到來,也不做抵抗,便撤離了天井關。
並且城門半開半掩,冉閔帶人不費半點功夫,便打開城門,進入天井關中。
關內也無一人,守城的將士們都已經跑出城外,直奔高都(今山西省晉陽市)方向而去。
這些將士們約有三四百人之多,除去十餘名將領身騎戰馬之外,其餘皆為步兵。
這些守關的將士皆乃張平的手下,在此守關,正是為了等待冉閔等人的到來。
冉閔也不追擊,叫申道生命令將士們迅速占據城池,再作休息。
冉閔騎馬慢悠悠地走出北城門,隻見遠處一名將領模樣的人身騎戰馬,負責斷後,不時地迴頭探望,鬼鬼祟祟。
冉閔見後,心中一笑,立即明白了此人的動向和意圖。
冉閔叫人拿來木盒,挾於腋下,遂騎馬一人走出城去。
那名騎馬的將領見冉閔到來,又見自家的將士都已跑遠,遂小心翼翼的騎馬上前,拱手道:
“末將見過天王!”
蔣幹等人稱唿冉閔為陛下,那是因為他們本是冉魏王朝的官吏。
如今冉魏已被燕國消滅,國已不存,又因冉閔被慕容儁封為“武悼天王”,所以這名將領稱冉閔為天王。
冉閔將懷中的金刀木箱向前一扔,那名將領急忙雙手接住。
冉閔說道:“你迴去之後,告訴張平刺史,就說我冉閔謝謝他了。此等恩德,我冉閔日後必定相報!”
那將領懷中抱著裝有金刀的木箱,連忙點頭哈腰地說道:“末將明白!
另外,天井關中尚有300名將士半年可用的糧草。刺史大人說了,這些糧草便是送於天王的見麵禮!”
冉閔聽罷,心中高興,於是又道:“如此,替我謝謝張平刺史了。”
那名將領聽罷,連連點頭,遂勒轉馬頭,向北而去。
冉閔之勇,當今天下之人皆知,這名將領見了冉閔之後,便猶如老鼠見了貓一般,明知對方不會傷害自己,但內心的畏懼卻是沒有半點減少。
冉閔返迴關內,下得戰馬,走上城牆,隻見天井關乃是一座石城,城牆用條石堆砌,甚為牢固。
天井關的前方乃是兩處山穀交界之處,地勢開闊。
天井關位於兩山之間,關隘扼守南下要道,城池高大,易守難攻。
冉閔眼望前方,隻見遠處群山峻嶺,夕陽西下,天邊被渲染得一片通紅,真是個蒼海如海,殘陽似血。
天井關隻因關南有三眼天井泉,其深不測,因而得名。
此時,將士們正打來泉水,燒水做飯。
冉閔又走到糧倉之中,隻見庫內糧食成倉,用席布包裹。
冉閔見後,心中大喜,關內有水有糧,如此便可解決了將士們的生存問題。
又過了兩日時間,冉閔站立城頭之上,隻見遠處人如螞蟻,密密麻麻,旌旗蔽日,連綿不絕。
天井關城牆之上早已擺滿了各種巨大的石塊,將士們一個個手持弓箭,蹲在垛口之處,作好了戰鬥的準備。
天井關城門內側,也是堆滿了巨大的石塊,如此即便城門被打開,也難以推開巨石,進入城內。
冉閔手持“霸王”重槊,高高地站立在城牆之上,遠遠望去,猶如一尊戰神,令人望而生畏。
劉務桓勒住戰馬,見冉閔站立城牆之上,身材高大,手持長槊,真是個威風了得。
北風吹來,冉閔須發後張,猶如殺神一般,隨時都有可能跳下城牆,衝殺過來。
劉務桓暗暗心驚,不由自主地身體向後倒了倒。
就在十餘天前傳來消息,冉閔在軹道之中,一人斬殺慕容鮮卑將士近5000多人,並同時斬殺了慕容廣。
消息傳來,劉務桓都是覺得脖子處一涼。
如今若是冉閔真的跳下城牆,衝殺過來,不知自己能否逃得過冉閔手中的丈八長槊。
“與這樣的人為敵,實在是太可怕了!”
劉務桓暗暗吸了一口涼氣,見冉閔已經帶兵占領了天井關,知道自己也無法攻克,於是遂下令撤退。
“全軍後退二十裏地!”
眾將士聽後,沒有任何人指揮,一個個爭先恐後般地向後跑去。
軹道之戰的消息他們也聽說了,如今再次見到冉閔,他們心中一個個恐懼,根本沒有半點戰鬥的欲望,生怕冉閔帶兵殺出天井關。
所以,將士們聽到後撤的消息後,連忙迴撤,生怕跑慢了半步,丟了自家的性命。
冉閔見劉務桓帶兵後撤,於是一陣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
城牆上的眾將士見對方隊形渙散,一個個如同喪家之犬般跑去,也是一陣哈哈大笑:
“真是一群孬種!”
後退二十裏地,劉務桓見冉閔並沒有追來,這才放下心來。
大軍來到一處山穀之中,劉務桓派出1000名將士外出警戒巡邏,又派出3000名將士到山中砍來樹木,製作拒馬和柴障等障礙物。
同時令所餘的6000名將士手持弓箭,占領有利地形,做好戰鬥防禦的準備。
夜晚降臨,眾匈奴將士和拓跋鮮卑將士一個個凍得瑟瑟發抖,蜷縮著身體,躺在戰馬的身旁,利用戰馬的體溫取暖。
這些將士都是六七月份出發,至今還穿上單衣,冰冷的鎧甲套在身體之上,更加覺得冰冷。
幾名膽大的將士架起篝火,圍成一圈取暖。
劉務桓見罷,頓時大怒,連連揮刀,將這幾名將士斬殺。
“所有人員,夜間不得生火,防止被冉閔偷襲!”
眾將士們聽後,一個個敢怒不敢言,連忙熄滅篝火。
雖然如今天氣寒冷,但至少不會要命。若是被冉閔偷襲,那自己的小命隨時都有可能會丟掉的。
寒冷與丟命之間,眾人都選擇了寒冷。
“父親,如今該怎麽辦?”劉勿悉祈向父親劉務桓問道。
這一日正是十月十四日,天空晴朗,萬裏無雲,月明如鏡,清輝如練。
月光照在雪白的大地之上,映得大地一片雪亮。
將士們下得戰馬,點亮火把,乘著雪月夜色,開始向太行山進發。
道路之上,兩側危崖高聳,相對而出。山道道路狹窄,崎嶇蜿蜒,七拐八折,猶似羊腸。
這一段路正是著名的太行羊腸阪道。
將士們打著火把,牽著戰馬,排成長長的一隊,在崇山峻嶺之間緩慢而行。
將士們也想騎馬而行,加快行軍的速度。
但是,沒有辦法,隻因山道崎嶇,再加上大雪封山,將士們根本無法騎乘,所以隻好慢慢步行。
不過,好在太行道並不長,全程隻有100多公裏,比軹道短了許多。
但是,太行道卻在高山崇嶺之間來迴曲折,比軹道卻是危險難行了許多。
天色漸明,紅日東升,將士們略作休息,便繼續向前進發。
又是整整兩日時間,將士們一路跋涉,在黃昏時分,一座雄關屹立於眾人的眼前。
眾將士欣喜如狂,催著戰馬,大步向前跑去。
“快跑啊,冉閔來了——”
城牆之上的將士們見到冉閔帶領眾人到來,也不做抵抗,便撤離了天井關。
並且城門半開半掩,冉閔帶人不費半點功夫,便打開城門,進入天井關中。
關內也無一人,守城的將士們都已經跑出城外,直奔高都(今山西省晉陽市)方向而去。
這些將士們約有三四百人之多,除去十餘名將領身騎戰馬之外,其餘皆為步兵。
這些守關的將士皆乃張平的手下,在此守關,正是為了等待冉閔等人的到來。
冉閔也不追擊,叫申道生命令將士們迅速占據城池,再作休息。
冉閔騎馬慢悠悠地走出北城門,隻見遠處一名將領模樣的人身騎戰馬,負責斷後,不時地迴頭探望,鬼鬼祟祟。
冉閔見後,心中一笑,立即明白了此人的動向和意圖。
冉閔叫人拿來木盒,挾於腋下,遂騎馬一人走出城去。
那名騎馬的將領見冉閔到來,又見自家的將士都已跑遠,遂小心翼翼的騎馬上前,拱手道:
“末將見過天王!”
蔣幹等人稱唿冉閔為陛下,那是因為他們本是冉魏王朝的官吏。
如今冉魏已被燕國消滅,國已不存,又因冉閔被慕容儁封為“武悼天王”,所以這名將領稱冉閔為天王。
冉閔將懷中的金刀木箱向前一扔,那名將領急忙雙手接住。
冉閔說道:“你迴去之後,告訴張平刺史,就說我冉閔謝謝他了。此等恩德,我冉閔日後必定相報!”
那將領懷中抱著裝有金刀的木箱,連忙點頭哈腰地說道:“末將明白!
另外,天井關中尚有300名將士半年可用的糧草。刺史大人說了,這些糧草便是送於天王的見麵禮!”
冉閔聽罷,心中高興,於是又道:“如此,替我謝謝張平刺史了。”
那名將領聽罷,連連點頭,遂勒轉馬頭,向北而去。
冉閔之勇,當今天下之人皆知,這名將領見了冉閔之後,便猶如老鼠見了貓一般,明知對方不會傷害自己,但內心的畏懼卻是沒有半點減少。
冉閔返迴關內,下得戰馬,走上城牆,隻見天井關乃是一座石城,城牆用條石堆砌,甚為牢固。
天井關的前方乃是兩處山穀交界之處,地勢開闊。
天井關位於兩山之間,關隘扼守南下要道,城池高大,易守難攻。
冉閔眼望前方,隻見遠處群山峻嶺,夕陽西下,天邊被渲染得一片通紅,真是個蒼海如海,殘陽似血。
天井關隻因關南有三眼天井泉,其深不測,因而得名。
此時,將士們正打來泉水,燒水做飯。
冉閔又走到糧倉之中,隻見庫內糧食成倉,用席布包裹。
冉閔見後,心中大喜,關內有水有糧,如此便可解決了將士們的生存問題。
又過了兩日時間,冉閔站立城頭之上,隻見遠處人如螞蟻,密密麻麻,旌旗蔽日,連綿不絕。
天井關城牆之上早已擺滿了各種巨大的石塊,將士們一個個手持弓箭,蹲在垛口之處,作好了戰鬥的準備。
天井關城門內側,也是堆滿了巨大的石塊,如此即便城門被打開,也難以推開巨石,進入城內。
冉閔手持“霸王”重槊,高高地站立在城牆之上,遠遠望去,猶如一尊戰神,令人望而生畏。
劉務桓勒住戰馬,見冉閔站立城牆之上,身材高大,手持長槊,真是個威風了得。
北風吹來,冉閔須發後張,猶如殺神一般,隨時都有可能跳下城牆,衝殺過來。
劉務桓暗暗心驚,不由自主地身體向後倒了倒。
就在十餘天前傳來消息,冉閔在軹道之中,一人斬殺慕容鮮卑將士近5000多人,並同時斬殺了慕容廣。
消息傳來,劉務桓都是覺得脖子處一涼。
如今若是冉閔真的跳下城牆,衝殺過來,不知自己能否逃得過冉閔手中的丈八長槊。
“與這樣的人為敵,實在是太可怕了!”
劉務桓暗暗吸了一口涼氣,見冉閔已經帶兵占領了天井關,知道自己也無法攻克,於是遂下令撤退。
“全軍後退二十裏地!”
眾將士聽後,沒有任何人指揮,一個個爭先恐後般地向後跑去。
軹道之戰的消息他們也聽說了,如今再次見到冉閔,他們心中一個個恐懼,根本沒有半點戰鬥的欲望,生怕冉閔帶兵殺出天井關。
所以,將士們聽到後撤的消息後,連忙迴撤,生怕跑慢了半步,丟了自家的性命。
冉閔見劉務桓帶兵後撤,於是一陣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
城牆上的眾將士見對方隊形渙散,一個個如同喪家之犬般跑去,也是一陣哈哈大笑:
“真是一群孬種!”
後退二十裏地,劉務桓見冉閔並沒有追來,這才放下心來。
大軍來到一處山穀之中,劉務桓派出1000名將士外出警戒巡邏,又派出3000名將士到山中砍來樹木,製作拒馬和柴障等障礙物。
同時令所餘的6000名將士手持弓箭,占領有利地形,做好戰鬥防禦的準備。
夜晚降臨,眾匈奴將士和拓跋鮮卑將士一個個凍得瑟瑟發抖,蜷縮著身體,躺在戰馬的身旁,利用戰馬的體溫取暖。
這些將士都是六七月份出發,至今還穿上單衣,冰冷的鎧甲套在身體之上,更加覺得冰冷。
幾名膽大的將士架起篝火,圍成一圈取暖。
劉務桓見罷,頓時大怒,連連揮刀,將這幾名將士斬殺。
“所有人員,夜間不得生火,防止被冉閔偷襲!”
眾將士們聽後,一個個敢怒不敢言,連忙熄滅篝火。
雖然如今天氣寒冷,但至少不會要命。若是被冉閔偷襲,那自己的小命隨時都有可能會丟掉的。
寒冷與丟命之間,眾人都選擇了寒冷。
“父親,如今該怎麽辦?”劉勿悉祈向父親劉務桓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