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這腦子多半是廢了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年撓了撓腦袋,道:“倒也有這種可能,那你不妨就再過兩天,看他們開什麽條件咯。”
朱棣撇了撇嘴,道:“若真是如此,倒還好,就怕不是,再耽擱些日子,那可就真快入冬了,到時候就是他們答應,也得等到明年開春了,等到開荒結束,播上種,想要收獲怎麽也得後年了……”
鍾年斟酌了一下後道:“倒也未必,北方地區氣溫……額就是暖和的晚一些,明年五月份種植的話,到九月秋末剛好收獲,也可以極大緩解百姓過冬的口糧問題,當然我們的目標也不是這個……”
鍾年抿了口茶後道:“隻要讓百姓和百官都看到了這種作物的生存能力以及產量,再往下推行別的政策就會容易很多,紅薯這東西最多屯兩年,就足夠滿足一家八口的口糧問題。
隻要做了,你不用擔心結果,現在我們要擔心的是能不能做和怎麽做。”
紅薯這東西對於封建小農經濟的促進作用之大,從康乾盛世也叫紅薯盛世就可見一斑。
說真的,康乾其實能力一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康乾盛世不是假盛世,那是一個純粹的封建王朝百姓生活指標的最高水平,究其原因就是在封建社會,一個國家有著四億的人口容量。
給大明別說四億,兩億就癱了,平均下來百姓一天吃一頓都算好的,但是清朝康乾時期就能養活這麽多百姓。
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紅薯!
這時期小麥畝產三百到五百,紅薯畝產三千到五千……
朱棣眸光閃爍,問道:“那紅薯真有你說的那麽高產?”
鍾年無語,起身拍了拍手,拉起朱棣就往外走。
臨出門對著朱棣道:“我沒帶錢,讓你的護衛把賬結了。”
“啊?啊……哦。”
“那個,華彬!過來結賬!”
“是……是了,黃爺。”
……
“不是,你要帶我去哪啊?”
“你來了就知道了!”
鍾年拽著朱棣迴了縣衙,牽了兩匹馬,隨後兩人騎馬直奔南郊而去。
這可苦了朱棣的那群護衛了,等到他們找到自己來時的馬匹再去找時,那裏還 找的見兩人的身影,哪怕他們提前分工,有人去跟著記憶路線也一樣,爺倆跑的太快了,連個影都看不見還怎麽跟?
這要是不跟上,萬一皇帝出了差錯……九族不保啊!
但是侍衛頭領華彬卻一點也不慌,僅僅隻是皺了一下眉頭,還是在考慮迴去之後找誰報銷的問題,喃喃自語道:“就這點錢皇上肯定想不著,找他要又太危險,要不……找太子吧?對,太子爺肯定給錢,找太子不犯毛病!”
畢竟老子花錢兒還債,天經地義!若是金額大那另當別論,那就是當爹的活該,可是就這仨瓜倆棗的,兒子掏錢是應該的。
“不是,老大,你嘀咕什麽呢?腦袋都快保不住了啊!”
華彬斜了他一眼,語氣平淡又帶了一絲鄙夷道:“腦袋是出不了事,但你這腦子多半是廢了。”
那下屬怔了怔,沒太明白老大說什麽,一想到保護皇上不力的下場,也顧不上那麽多了,吼道:“老大!現在找到皇上才是最要緊的啊!”
華彬拍了拍額頭,一臉蛋疼地道:“我且問你,皇上是跟誰走的?”
下屬訥訥地道:“跟那鍾年啊!”
哪怕是再怎麽愚鈍,隻要是有腦子,這會兒也迴過味來了,下屬訕訕地道:“還得是老大您反應的快哈……”
“滾!哪涼快哪待著去!”
“得嘞,小的這就滾。”
盡管暴露了智商,可是好在除了老大以外,其他同事的腦子也沒好到哪去,甚至還不如他呢,畢竟有的人到現在還沒反應過來呢。
“哎不是,老徐,就這麽走了?皇上不管啦?”
“嘿,你腦子壞掉了是吧?聖上跟著鍾……大人一塊走的,要是真碰上危險,鍾大人都應付不來的,那咱們去了和沒去還有區別嗎?”
“話不是那麽說的,咱態度得端正啊,若是真碰上了,咱們不敵而死也就死一人,若是因為咱不在場導致皇上出了事兒,九族都保不住啊!”
“嗐……你也真信啊,要去你去,我是不去了。”
倒不是這群人拿九族不當迴事,關鍵上次鍾年大戰張三豐的時候他們也在場,這世界上還能有鍾年敵不過的人?
別開玩笑了,俺們又不是傻子。
大明武神可不是說笑的,真要有那情況,俺們最先要做的貌似應該是保護太孫第一時間迴宮吧?要不然一死死倆。
另一邊鍾年帶著朱棣趕赴江寧縣南郊的實驗田,眼見著前方明顯農夫多了起來,但卻基本無人從事農事,朱棣不解地問道:“這一塊又沒有田地,這些農夫在這轉悠什麽呢?”
鍾年笑了笑,道:“這些可不是農夫,這些都是放哨的衙役,為的就是防止有人發現這處實驗田。”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也就是說,此地藏著大秘密咯?”
鍾年嗬嗬笑道:“何止是大秘密?這裏藏著能讓大明王朝走向巔峰的秘密!”
朱棣撇了撇嘴,“能有那麽玄乎?你要逆天啊?”
鍾年斜靠在馬背上,雙手背在腦後枕著馬脖子,懶洋洋地道:“不信拉倒呐,到了你就知道了。”
朱棣沒好氣地道:“你也不怕摔下來被馬蹄子給去了根。”
鍾年哂笑一聲,身體整個橫移兩尺,完全脫離馬背。
“為什麽會摔下來呢?我不能理解。”
朱棣扯了扯嘴角,將腦袋別向一旁,不去搭理他。
這混小子……該不會真是仙人吧?
二人到了地方,鍾年找到老魏的兒子小魏,讓他帶二人去糧倉。
這時節,春季種的紅薯早都收了,夏季的前倆月剛種上,收上來的紅薯和玉米就在倉庫堆著呢。
也就土豆,因為不好存放,這年頭沒有冷藏技術,怕生芽,早早地就拿到市場處理掉了。
玉米極易儲存,地瓜也就挖個窖子就成,倒是不急著賣。
朱棣撇了撇嘴,道:“若真是如此,倒還好,就怕不是,再耽擱些日子,那可就真快入冬了,到時候就是他們答應,也得等到明年開春了,等到開荒結束,播上種,想要收獲怎麽也得後年了……”
鍾年斟酌了一下後道:“倒也未必,北方地區氣溫……額就是暖和的晚一些,明年五月份種植的話,到九月秋末剛好收獲,也可以極大緩解百姓過冬的口糧問題,當然我們的目標也不是這個……”
鍾年抿了口茶後道:“隻要讓百姓和百官都看到了這種作物的生存能力以及產量,再往下推行別的政策就會容易很多,紅薯這東西最多屯兩年,就足夠滿足一家八口的口糧問題。
隻要做了,你不用擔心結果,現在我們要擔心的是能不能做和怎麽做。”
紅薯這東西對於封建小農經濟的促進作用之大,從康乾盛世也叫紅薯盛世就可見一斑。
說真的,康乾其實能力一般,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康乾盛世不是假盛世,那是一個純粹的封建王朝百姓生活指標的最高水平,究其原因就是在封建社會,一個國家有著四億的人口容量。
給大明別說四億,兩億就癱了,平均下來百姓一天吃一頓都算好的,但是清朝康乾時期就能養活這麽多百姓。
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紅薯!
這時期小麥畝產三百到五百,紅薯畝產三千到五千……
朱棣眸光閃爍,問道:“那紅薯真有你說的那麽高產?”
鍾年無語,起身拍了拍手,拉起朱棣就往外走。
臨出門對著朱棣道:“我沒帶錢,讓你的護衛把賬結了。”
“啊?啊……哦。”
“那個,華彬!過來結賬!”
“是……是了,黃爺。”
……
“不是,你要帶我去哪啊?”
“你來了就知道了!”
鍾年拽著朱棣迴了縣衙,牽了兩匹馬,隨後兩人騎馬直奔南郊而去。
這可苦了朱棣的那群護衛了,等到他們找到自己來時的馬匹再去找時,那裏還 找的見兩人的身影,哪怕他們提前分工,有人去跟著記憶路線也一樣,爺倆跑的太快了,連個影都看不見還怎麽跟?
這要是不跟上,萬一皇帝出了差錯……九族不保啊!
但是侍衛頭領華彬卻一點也不慌,僅僅隻是皺了一下眉頭,還是在考慮迴去之後找誰報銷的問題,喃喃自語道:“就這點錢皇上肯定想不著,找他要又太危險,要不……找太子吧?對,太子爺肯定給錢,找太子不犯毛病!”
畢竟老子花錢兒還債,天經地義!若是金額大那另當別論,那就是當爹的活該,可是就這仨瓜倆棗的,兒子掏錢是應該的。
“不是,老大,你嘀咕什麽呢?腦袋都快保不住了啊!”
華彬斜了他一眼,語氣平淡又帶了一絲鄙夷道:“腦袋是出不了事,但你這腦子多半是廢了。”
那下屬怔了怔,沒太明白老大說什麽,一想到保護皇上不力的下場,也顧不上那麽多了,吼道:“老大!現在找到皇上才是最要緊的啊!”
華彬拍了拍額頭,一臉蛋疼地道:“我且問你,皇上是跟誰走的?”
下屬訥訥地道:“跟那鍾年啊!”
哪怕是再怎麽愚鈍,隻要是有腦子,這會兒也迴過味來了,下屬訕訕地道:“還得是老大您反應的快哈……”
“滾!哪涼快哪待著去!”
“得嘞,小的這就滾。”
盡管暴露了智商,可是好在除了老大以外,其他同事的腦子也沒好到哪去,甚至還不如他呢,畢竟有的人到現在還沒反應過來呢。
“哎不是,老徐,就這麽走了?皇上不管啦?”
“嘿,你腦子壞掉了是吧?聖上跟著鍾……大人一塊走的,要是真碰上危險,鍾大人都應付不來的,那咱們去了和沒去還有區別嗎?”
“話不是那麽說的,咱態度得端正啊,若是真碰上了,咱們不敵而死也就死一人,若是因為咱不在場導致皇上出了事兒,九族都保不住啊!”
“嗐……你也真信啊,要去你去,我是不去了。”
倒不是這群人拿九族不當迴事,關鍵上次鍾年大戰張三豐的時候他們也在場,這世界上還能有鍾年敵不過的人?
別開玩笑了,俺們又不是傻子。
大明武神可不是說笑的,真要有那情況,俺們最先要做的貌似應該是保護太孫第一時間迴宮吧?要不然一死死倆。
另一邊鍾年帶著朱棣趕赴江寧縣南郊的實驗田,眼見著前方明顯農夫多了起來,但卻基本無人從事農事,朱棣不解地問道:“這一塊又沒有田地,這些農夫在這轉悠什麽呢?”
鍾年笑了笑,道:“這些可不是農夫,這些都是放哨的衙役,為的就是防止有人發現這處實驗田。”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也就是說,此地藏著大秘密咯?”
鍾年嗬嗬笑道:“何止是大秘密?這裏藏著能讓大明王朝走向巔峰的秘密!”
朱棣撇了撇嘴,“能有那麽玄乎?你要逆天啊?”
鍾年斜靠在馬背上,雙手背在腦後枕著馬脖子,懶洋洋地道:“不信拉倒呐,到了你就知道了。”
朱棣沒好氣地道:“你也不怕摔下來被馬蹄子給去了根。”
鍾年哂笑一聲,身體整個橫移兩尺,完全脫離馬背。
“為什麽會摔下來呢?我不能理解。”
朱棣扯了扯嘴角,將腦袋別向一旁,不去搭理他。
這混小子……該不會真是仙人吧?
二人到了地方,鍾年找到老魏的兒子小魏,讓他帶二人去糧倉。
這時節,春季種的紅薯早都收了,夏季的前倆月剛種上,收上來的紅薯和玉米就在倉庫堆著呢。
也就土豆,因為不好存放,這年頭沒有冷藏技術,怕生芽,早早地就拿到市場處理掉了。
玉米極易儲存,地瓜也就挖個窖子就成,倒是不急著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