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這反派不合格啊!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年對於這個結果雖然有些意外,但是反而倒是能理解了。
因為俞岱岩在真實的曆史上是確有其人的,乃是武當派的第三任掌門,也是張三豐的第二個徒弟。
如果是俞岱岩的徒弟,那的確是和姚廣孝是同一輩的。
這樣看來,張三豐從那個時候就知道朱允炆會敗了。
這倒是讓鍾年有些意外,因為那個時候朱高煦還沒露頭,浦子口戰役當中,盛庸是一直在壓製著朱棣的,一直到朱高煦帶兵增援才幫助朱棣擊潰盛庸。
要知道,朱高煦這犢子和朱棣一個德行,一直到確認有肉吃才出手,就連朱棣在此之前都完全不知道朱高煦還有這麽一支軍隊。
但是張三豐竟然知道,或者說能算到有此變故,這不能不說是恐怖。
這邊鍾年還在腦補,那邊姚廣孝繼續道:“其實一開始我也和你一樣,不明白為什麽當時明明朝廷軍隊是優勢方,張真人卻斷言燕王會勝利。”
鍾年心中一驚,暗道:“他怎麽知道我在想什麽?”
姚廣孝微微一笑道:“你也不必疑惑,因為後麵張真人托人給我捎了書信,第一句話就是告訴我不必疑惑這件事情。
其實,張真人並不知道漢王還有這麽一支軍隊,在信裏麵他告訴我,他有此論斷是因為他提前洞悉了李景隆和穀王早有反心,但是他老人家不願幹預俗世之事,便在應天陷落的當天將建文君接了去。”
鍾年冷哼一聲,沒有說話,但是對於姚廣孝說張三豐不願幹預世俗之事他是八百個不信。
姚廣孝自然也明白,微微搖了搖頭,又道:“這次我倒是能猜出來你在想什麽,因為咱們倆想的是一樣的,我也覺得張真人所圖甚遠呐。”
鍾年瞳孔微縮,不動聲色地問道:“大師何以見得?”
姚廣孝深深地看了鍾年一眼,隨即從矮桌底下抽出來一本書遞到鍾年麵前。
“這是九年前張真人親自交給我的,讓我交給一個叫做鍾淵的年輕人。”
鍾年挑了挑眉,腦海中思緒翻湧,但最終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但見那本書的書品已經有些皺了,不過看得出來已經是姚廣孝妥善保存下的結果了,不然還得更爛。
在書皮表麵隻寫了“扶龍術”三個大字。
鍾年再次抬頭看向姚廣孝的時候,老和尚的臉色已經變得極其複雜。
鍾年同樣如此,要說他這個時候是什麽心情,那用語言是沒辦法形容的。
非要用語言形容,就倆字,複雜。
眾所周知,姚廣孝自己學的是屠龍術,傳言他有個師兄弟學的是扶龍術,但是一直到姚廣孝死後,這扶龍術的傳承者也沒漏過頭,甚至一直到大明滅亡,清軍入關,社會上才有了所謂扶龍術的傳聞,但是最後也沒翻起多大浪花。
但是鍾年死活都沒有想到,這扶龍術會在張三豐手裏!
更為詭異的是,張三豐還讓姚廣孝把這所謂“扶龍術”轉教給他!
這不是扯犢子蛋嗎?朱棣這時候還需要扶?
鍾年猛地想到了一個細思極恐的可能……
姚廣孝的話將他拉迴了現實。
“想來這張真人也是有趣,明知老衲所習得的乃是屠龍之術,卻一邊教給你這扶龍術,另一邊又讓給老衲做你的師父,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況且,老衲可不認為有教導大人的能力。”
說罷,姚廣孝又給鍾年倒了一杯已經涼了的茶水,隨後給自己倒了一杯,也不在意鍾年的動作,自顧抿了一口。
鍾年心下了然,將那《扶龍術》揣到懷裏,當即站起身來。
“多謝大師教誨,年不勝感激,便不多叨擾大師了,就此別過,大師還請留步。”
說罷,鍾年朝著門口走去。
姚廣孝也確實沒動,隻是在鍾年開門的時候,又端起茶杯,遲疑片刻後一飲而盡。
……
鍾年走出山門之後,隨手將那本扶龍術掏了出來,隨手翻了一遍,隨後指尖升起一簇火苗,頃刻間便將其燒了個幹淨。
他如今早已能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了。
能不能理解那另說,但是鍾年隱隱有一種預感,這東西如果留在手上,將來必會引來禍患。
離開雞籠山之後,鍾年又去了一趟應天。
當然,依舊是直接從城牆上方飛過去的在空中辨別了一下方向之後,徑直朝著錦衣衛指揮衙門飛去。
依舊是不走正門,因為他趕時間。
落地之後自有警覺的守衛圍了上來。
為首一人頗有些忌憚地對鍾年道:“你是什麽人?不知道擅闖錦衣衛衙門乃是死罪麽!”
鍾年神態淡然地道:“去把你們指揮使叫來。”
那首領見鍾年無視自己,也不廢話,冷哼一聲,重重地一揮手,隨即率先抽刀朝著鍾年劈來。
鍾年暗中吐槽了一句,這反派不合格啊,怎麽都沒有廢話呢,上來就幹啊?
不過也得虧自己是爽文男主,不需要跟他扯皮條。
鍾年這樣想著,隨手伸出兩根手指攔在了繡春刀下落的軌跡上。
如果張保在這裏,恐怕隻一眼便能認出這一招。
但是眼前這小首領顯然是不認得,還以為鍾年是被嚇傻了,不偏不避,徑直劈了下去。
也不見鍾年如何用力,其餘十餘人全都被一股無形的氣浪給震飛了出去,在鍾年的刻意控製下,那些人倒是沒有受太大的傷害,但是落地之後無一例外是腹中一片翻湧。
而鍾年眼前的那小頭領倒是沒受什麽影響,隻是那下劈的繡春刀就那麽停在了那裏,連帶著其人整個也僵持在半空中。
鍾年不自覺地想到了那首《黑貓警長》的經典插曲:
“眼睛瞪得像銅鈴~”
用來形容這人那真是在合適不過了。
當然,其實這一整個過程說來複雜,其實也就過去三秒,鍾年兩指微微並攏,那柄不知道編號的繡春刀也和張保的第一把佩刀一樣碎成了不知道多少塊。
鍾年也沒跟他廢話,隻是淡淡地道:“現在,可以把你們的指揮使叫出來了吧?”
因為俞岱岩在真實的曆史上是確有其人的,乃是武當派的第三任掌門,也是張三豐的第二個徒弟。
如果是俞岱岩的徒弟,那的確是和姚廣孝是同一輩的。
這樣看來,張三豐從那個時候就知道朱允炆會敗了。
這倒是讓鍾年有些意外,因為那個時候朱高煦還沒露頭,浦子口戰役當中,盛庸是一直在壓製著朱棣的,一直到朱高煦帶兵增援才幫助朱棣擊潰盛庸。
要知道,朱高煦這犢子和朱棣一個德行,一直到確認有肉吃才出手,就連朱棣在此之前都完全不知道朱高煦還有這麽一支軍隊。
但是張三豐竟然知道,或者說能算到有此變故,這不能不說是恐怖。
這邊鍾年還在腦補,那邊姚廣孝繼續道:“其實一開始我也和你一樣,不明白為什麽當時明明朝廷軍隊是優勢方,張真人卻斷言燕王會勝利。”
鍾年心中一驚,暗道:“他怎麽知道我在想什麽?”
姚廣孝微微一笑道:“你也不必疑惑,因為後麵張真人托人給我捎了書信,第一句話就是告訴我不必疑惑這件事情。
其實,張真人並不知道漢王還有這麽一支軍隊,在信裏麵他告訴我,他有此論斷是因為他提前洞悉了李景隆和穀王早有反心,但是他老人家不願幹預俗世之事,便在應天陷落的當天將建文君接了去。”
鍾年冷哼一聲,沒有說話,但是對於姚廣孝說張三豐不願幹預世俗之事他是八百個不信。
姚廣孝自然也明白,微微搖了搖頭,又道:“這次我倒是能猜出來你在想什麽,因為咱們倆想的是一樣的,我也覺得張真人所圖甚遠呐。”
鍾年瞳孔微縮,不動聲色地問道:“大師何以見得?”
姚廣孝深深地看了鍾年一眼,隨即從矮桌底下抽出來一本書遞到鍾年麵前。
“這是九年前張真人親自交給我的,讓我交給一個叫做鍾淵的年輕人。”
鍾年挑了挑眉,腦海中思緒翻湧,但最終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但見那本書的書品已經有些皺了,不過看得出來已經是姚廣孝妥善保存下的結果了,不然還得更爛。
在書皮表麵隻寫了“扶龍術”三個大字。
鍾年再次抬頭看向姚廣孝的時候,老和尚的臉色已經變得極其複雜。
鍾年同樣如此,要說他這個時候是什麽心情,那用語言是沒辦法形容的。
非要用語言形容,就倆字,複雜。
眾所周知,姚廣孝自己學的是屠龍術,傳言他有個師兄弟學的是扶龍術,但是一直到姚廣孝死後,這扶龍術的傳承者也沒漏過頭,甚至一直到大明滅亡,清軍入關,社會上才有了所謂扶龍術的傳聞,但是最後也沒翻起多大浪花。
但是鍾年死活都沒有想到,這扶龍術會在張三豐手裏!
更為詭異的是,張三豐還讓姚廣孝把這所謂“扶龍術”轉教給他!
這不是扯犢子蛋嗎?朱棣這時候還需要扶?
鍾年猛地想到了一個細思極恐的可能……
姚廣孝的話將他拉迴了現實。
“想來這張真人也是有趣,明知老衲所習得的乃是屠龍之術,卻一邊教給你這扶龍術,另一邊又讓給老衲做你的師父,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況且,老衲可不認為有教導大人的能力。”
說罷,姚廣孝又給鍾年倒了一杯已經涼了的茶水,隨後給自己倒了一杯,也不在意鍾年的動作,自顧抿了一口。
鍾年心下了然,將那《扶龍術》揣到懷裏,當即站起身來。
“多謝大師教誨,年不勝感激,便不多叨擾大師了,就此別過,大師還請留步。”
說罷,鍾年朝著門口走去。
姚廣孝也確實沒動,隻是在鍾年開門的時候,又端起茶杯,遲疑片刻後一飲而盡。
……
鍾年走出山門之後,隨手將那本扶龍術掏了出來,隨手翻了一遍,隨後指尖升起一簇火苗,頃刻間便將其燒了個幹淨。
他如今早已能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了。
能不能理解那另說,但是鍾年隱隱有一種預感,這東西如果留在手上,將來必會引來禍患。
離開雞籠山之後,鍾年又去了一趟應天。
當然,依舊是直接從城牆上方飛過去的在空中辨別了一下方向之後,徑直朝著錦衣衛指揮衙門飛去。
依舊是不走正門,因為他趕時間。
落地之後自有警覺的守衛圍了上來。
為首一人頗有些忌憚地對鍾年道:“你是什麽人?不知道擅闖錦衣衛衙門乃是死罪麽!”
鍾年神態淡然地道:“去把你們指揮使叫來。”
那首領見鍾年無視自己,也不廢話,冷哼一聲,重重地一揮手,隨即率先抽刀朝著鍾年劈來。
鍾年暗中吐槽了一句,這反派不合格啊,怎麽都沒有廢話呢,上來就幹啊?
不過也得虧自己是爽文男主,不需要跟他扯皮條。
鍾年這樣想著,隨手伸出兩根手指攔在了繡春刀下落的軌跡上。
如果張保在這裏,恐怕隻一眼便能認出這一招。
但是眼前這小首領顯然是不認得,還以為鍾年是被嚇傻了,不偏不避,徑直劈了下去。
也不見鍾年如何用力,其餘十餘人全都被一股無形的氣浪給震飛了出去,在鍾年的刻意控製下,那些人倒是沒有受太大的傷害,但是落地之後無一例外是腹中一片翻湧。
而鍾年眼前的那小頭領倒是沒受什麽影響,隻是那下劈的繡春刀就那麽停在了那裏,連帶著其人整個也僵持在半空中。
鍾年不自覺地想到了那首《黑貓警長》的經典插曲:
“眼睛瞪得像銅鈴~”
用來形容這人那真是在合適不過了。
當然,其實這一整個過程說來複雜,其實也就過去三秒,鍾年兩指微微並攏,那柄不知道編號的繡春刀也和張保的第一把佩刀一樣碎成了不知道多少塊。
鍾年也沒跟他廢話,隻是淡淡地道:“現在,可以把你們的指揮使叫出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