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剛好是二百五!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靜。
鍾年在宣讀聖旨的時候,還控製威力運用了獅吼功,保證全場的人都能聽見。
整條烏衣巷,算上遊人和各家酒樓派出的家奴,足足三四百人,沒有一人發出半點聲響。甚至所有人都忘了起身。
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連風聲、鳥鳴都消失了。
足足半晌,場中響起一陣陣吞咽唾沫的聲音。
能走在烏衣巷的人,沒有什麽都不懂的大老粗,最次最次也是些窮書生,老百姓沒有上這來的,所以哪怕別的他們聽不懂,那見旨如見朕五個字總是聽得懂的。
在此之前,聖旨隻是送到了縣衙,所以大部分人都隻是通過鍾年設置的布告欄知道有這麽迴事,但是都不知道聖旨的內容是什麽。
鍾年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其實他在布告欄上有寫,讓百姓配合他推行新政,並且為了防止某些人“不看”布告欄,鍾年派人稅收的時候還專門上門複述一遍。
呐呐呐,可不是我不告訴你們,你們自己不聽可不能怪我吖!
朱高熾帶著朱瞻基率先高聲喊道,“草民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場中眾人這才迴過神來,齊聲高喊:“草民(學生、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鍾年高聲喊道,“諸君請起。”
鍾年將聖旨小心收好,隨後緩緩走到朱孟炯麵前。
鍾年每一步落下,朱孟炯的心髒便跟著顫抖一下,不是跳動,是顫抖!
朱高熾的聲音他又豈會聽不出來?一想到堂堂太子也混在百姓中給鍾年做托,朱孟炯就有些不寒而栗。
他無論如何都不相信鍾年和朱高熾關係很好,朱高熾是專門給鍾年來鎮場子的,不然剛才就站出來了,而且鍾年也不可能隻是一個小小縣令了。
那麽就隻有一種可能了,這本來就是朱棣和朱高熾設下的一個局,通過鍾年的手,借個由頭處理他們。
但是朱高熾有意隱瞞身份,並且起身之後還一個勁的給朱孟炯使眼色,搞得朱孟炯感覺如墜冰窟一般。
鍾年拱了拱手,“下官見過永安郡王,先前多有冒犯,還望王爺恕罪。”
朱孟炯立馬換了一副麵孔。
“哪裏哪裏,是本王的不是,本王常年居住在應天,很少來打理產業,一直都是府裏的下人在打理,沒想到他們竟然敢抗稅,我這也是剛知道。”
見什麽人,在什麽地點,在什麽時候,應該說什麽話,這是他們這些旁係皇親的必修課。
鍾年也是很配合的笑道,“無妨,隻是這廝頂著王爺的名號,公然抗稅,我怕他這話傳出去給王爺招黑,便出手了解了他,還望王爺莫要怪罪。”
朱孟炯神色一凜,他剛才都忽視了這一點了,當著朱高熾的麵,那家奴仗著他的身份作威作福,這不是嫌他死得不夠快嘛?
明初封了二十四親王、二十五國公、七十九侯爵,但是截止到現在,親王還剩十七個(但是沒有傳承下來的大多數早夭和無子,然後有一個燕王朱棣是稱帝了,被逼死的就隻有湘王朱柏), 國公被殺的就剩下魏國公這一家,侯爵也就隻剩下江陰侯和武定侯了。
而且那江陰侯吳高再過兩年也要被廢為庶人了。
可想而知,這個時候的貴族麵對朱棣是得多麽小心。
鍾年隻是一個七品小官,瘦死的駱駝畢竟也比馬大,他們再不堪也不至於把鍾年放在眼裏。
但是不放在眼裏歸不放在眼裏,這不能讓朱棣看見啊!喲,你們過得挺滋潤哈,七品小官你都不放在眼裏,那明天是不是連六部尚書都看不上了?後天是不是直接騎我脖子上拉屎了?
一旦讓朱棣產生這樣的想法,那就可以直接收拾行李或者定做棺材了。
鍾年一看朱孟炯的臉色就像翻書一般變化著,也不戳破,隻是淡淡地提醒了一句,“王爺,要不,咱先把稅補上?我也好去下一家不是。”
朱孟炯頓時如夢初醒,一邊幹笑一邊踢了身旁的家奴一腳,後者立刻會意,小跑著跑迴樓內,鍾年也不著急,跟朱孟炯扯著瓜皮,不多時,那家奴拿著一摞大明寶鈔走了出來。
那家奴下意識地把寶鈔交給自家王爺,被朱孟炯狠狠地瞪了一眼,隨後朱孟炯雙手拿著寶鈔遞給了鍾年。
鍾年數了數,隨後從中抽出來十二張又還給朱孟炯,同時笑道,“說三十八貫就是三十八貫,本官一文錢都不多要。”
隨後將三十八張麵值為一貫的大明寶鈔揣進兜裏,拱了拱手道,“那,王爺,下官還有公務在身,就先告辭了。”
說罷轉身對著幾名衙役揮了揮手,“弟兄們,撤,去下一家。”
朱孟炯低頭看著手裏麵的十二貫大明寶鈔,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他真的就隻是來收稅的?
眼見著朱高熾也沒有絲毫停留,跟著鍾年朝著不遠處的鬆竹館走去,朱孟炯頓時有些懷疑人生。
不是,說好的聯手下套呢?
雖然我應該慶幸來者,但是你們這樣顯得我像個小醜哎?!
當然了,能夠拿錢消災,朱孟炯還是很開心的,眼見鍾年沒有迴頭的意思,急忙吩咐手下把地上的屍體拿去埋了,自己嗖的一下就跑迴了樓裏。
在無人注意的角落,朱孟炯騎著一匹快馬,沿著江寧縣的大街小巷,衝著應天府飛馳而去。
他有預感,那五個字一出,朝野上下必將震動,怕是又要有大事要發生了。
鍾年可沒功夫去操那個心,他今天的目標就一個——搞錢!
按照他的說法,老子都給你們把零頭都抹了,你再哭窮,那可就是不給我麵子了,你不給我麵子行,呐呐呐,見旨如見朕,那你有本事不給這玩意麵子,看你有幾個腦袋?
至於朱棣今後要麵對多大的壓力,那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那你朱棣想要錢,你還不想出力?你想得美!
很快,僅僅一個時辰的時間,七座酒樓和一座青樓欠的稅全都補上了,一文都不少,一文也不多,一共二百五十八貫大明寶鈔,鍾年拿出來八貫請衙役們吃了頓大餐(羊肉十五文一斤,八貫八千文,夠夠的好叭),剛好是二百五!
鍾年在宣讀聖旨的時候,還控製威力運用了獅吼功,保證全場的人都能聽見。
整條烏衣巷,算上遊人和各家酒樓派出的家奴,足足三四百人,沒有一人發出半點聲響。甚至所有人都忘了起身。
四周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連風聲、鳥鳴都消失了。
足足半晌,場中響起一陣陣吞咽唾沫的聲音。
能走在烏衣巷的人,沒有什麽都不懂的大老粗,最次最次也是些窮書生,老百姓沒有上這來的,所以哪怕別的他們聽不懂,那見旨如見朕五個字總是聽得懂的。
在此之前,聖旨隻是送到了縣衙,所以大部分人都隻是通過鍾年設置的布告欄知道有這麽迴事,但是都不知道聖旨的內容是什麽。
鍾年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其實他在布告欄上有寫,讓百姓配合他推行新政,並且為了防止某些人“不看”布告欄,鍾年派人稅收的時候還專門上門複述一遍。
呐呐呐,可不是我不告訴你們,你們自己不聽可不能怪我吖!
朱高熾帶著朱瞻基率先高聲喊道,“草民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場中眾人這才迴過神來,齊聲高喊:“草民(學生、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鍾年高聲喊道,“諸君請起。”
鍾年將聖旨小心收好,隨後緩緩走到朱孟炯麵前。
鍾年每一步落下,朱孟炯的心髒便跟著顫抖一下,不是跳動,是顫抖!
朱高熾的聲音他又豈會聽不出來?一想到堂堂太子也混在百姓中給鍾年做托,朱孟炯就有些不寒而栗。
他無論如何都不相信鍾年和朱高熾關係很好,朱高熾是專門給鍾年來鎮場子的,不然剛才就站出來了,而且鍾年也不可能隻是一個小小縣令了。
那麽就隻有一種可能了,這本來就是朱棣和朱高熾設下的一個局,通過鍾年的手,借個由頭處理他們。
但是朱高熾有意隱瞞身份,並且起身之後還一個勁的給朱孟炯使眼色,搞得朱孟炯感覺如墜冰窟一般。
鍾年拱了拱手,“下官見過永安郡王,先前多有冒犯,還望王爺恕罪。”
朱孟炯立馬換了一副麵孔。
“哪裏哪裏,是本王的不是,本王常年居住在應天,很少來打理產業,一直都是府裏的下人在打理,沒想到他們竟然敢抗稅,我這也是剛知道。”
見什麽人,在什麽地點,在什麽時候,應該說什麽話,這是他們這些旁係皇親的必修課。
鍾年也是很配合的笑道,“無妨,隻是這廝頂著王爺的名號,公然抗稅,我怕他這話傳出去給王爺招黑,便出手了解了他,還望王爺莫要怪罪。”
朱孟炯神色一凜,他剛才都忽視了這一點了,當著朱高熾的麵,那家奴仗著他的身份作威作福,這不是嫌他死得不夠快嘛?
明初封了二十四親王、二十五國公、七十九侯爵,但是截止到現在,親王還剩十七個(但是沒有傳承下來的大多數早夭和無子,然後有一個燕王朱棣是稱帝了,被逼死的就隻有湘王朱柏), 國公被殺的就剩下魏國公這一家,侯爵也就隻剩下江陰侯和武定侯了。
而且那江陰侯吳高再過兩年也要被廢為庶人了。
可想而知,這個時候的貴族麵對朱棣是得多麽小心。
鍾年隻是一個七品小官,瘦死的駱駝畢竟也比馬大,他們再不堪也不至於把鍾年放在眼裏。
但是不放在眼裏歸不放在眼裏,這不能讓朱棣看見啊!喲,你們過得挺滋潤哈,七品小官你都不放在眼裏,那明天是不是連六部尚書都看不上了?後天是不是直接騎我脖子上拉屎了?
一旦讓朱棣產生這樣的想法,那就可以直接收拾行李或者定做棺材了。
鍾年一看朱孟炯的臉色就像翻書一般變化著,也不戳破,隻是淡淡地提醒了一句,“王爺,要不,咱先把稅補上?我也好去下一家不是。”
朱孟炯頓時如夢初醒,一邊幹笑一邊踢了身旁的家奴一腳,後者立刻會意,小跑著跑迴樓內,鍾年也不著急,跟朱孟炯扯著瓜皮,不多時,那家奴拿著一摞大明寶鈔走了出來。
那家奴下意識地把寶鈔交給自家王爺,被朱孟炯狠狠地瞪了一眼,隨後朱孟炯雙手拿著寶鈔遞給了鍾年。
鍾年數了數,隨後從中抽出來十二張又還給朱孟炯,同時笑道,“說三十八貫就是三十八貫,本官一文錢都不多要。”
隨後將三十八張麵值為一貫的大明寶鈔揣進兜裏,拱了拱手道,“那,王爺,下官還有公務在身,就先告辭了。”
說罷轉身對著幾名衙役揮了揮手,“弟兄們,撤,去下一家。”
朱孟炯低頭看著手裏麵的十二貫大明寶鈔,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他真的就隻是來收稅的?
眼見著朱高熾也沒有絲毫停留,跟著鍾年朝著不遠處的鬆竹館走去,朱孟炯頓時有些懷疑人生。
不是,說好的聯手下套呢?
雖然我應該慶幸來者,但是你們這樣顯得我像個小醜哎?!
當然了,能夠拿錢消災,朱孟炯還是很開心的,眼見鍾年沒有迴頭的意思,急忙吩咐手下把地上的屍體拿去埋了,自己嗖的一下就跑迴了樓裏。
在無人注意的角落,朱孟炯騎著一匹快馬,沿著江寧縣的大街小巷,衝著應天府飛馳而去。
他有預感,那五個字一出,朝野上下必將震動,怕是又要有大事要發生了。
鍾年可沒功夫去操那個心,他今天的目標就一個——搞錢!
按照他的說法,老子都給你們把零頭都抹了,你再哭窮,那可就是不給我麵子了,你不給我麵子行,呐呐呐,見旨如見朕,那你有本事不給這玩意麵子,看你有幾個腦袋?
至於朱棣今後要麵對多大的壓力,那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那你朱棣想要錢,你還不想出力?你想得美!
很快,僅僅一個時辰的時間,七座酒樓和一座青樓欠的稅全都補上了,一文都不少,一文也不多,一共二百五十八貫大明寶鈔,鍾年拿出來八貫請衙役們吃了頓大餐(羊肉十五文一斤,八貫八千文,夠夠的好叭),剛好是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