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見旨如見朕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賢簡單伸了個懶腰,便朝著距離他最近的聚仙閣走去。
還沒等他進門,便有十幾個手拿棍棒的家奴打扮的人從裏麵走出,跟在最後的是一個年輕人,穿的是綢緞的衣服,說明這人不是個商人,更不可能是這兒的掌櫃,那就是這聚仙閣背後的東家了。
那群家奴一看到鍾年,便要衝上來。
一旁的範文宇急忙上前一步,擋在鍾年麵前,大聲喝道,“縣尊老爺在此, 休得放肆!”
話才剛說完,就聽得對麵傳來一陣陣“呸”聲。
“狗屁的老爺,在我家老爺麵前你一個七品雜官算個屁啊?別拿著雞毛當令箭了,識相點早點滾迴去,我家老爺大人有大量,可以饒你一條狗命!”
鍾年也懶得跟他們廢話,直接詢問道,“誰是你們這裏的掌櫃?”
其中一個中年男人迴頭看向那年輕人,那年輕人隻是微微點點頭,並不說話。
那中年男人便從人群中站出來,昂首道,“我乃永安郡王府……”
“本官聽聞你們聚仙閣的場地稅,一個月隻交兩貫錢?”鍾年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同時,鍾年心裏也在搜尋著有關這個永安郡王的信息。
然而,他對此幾乎一點印象都沒有,唯一知道的就是這應該是某位親王的兒子,也就是朱棣的某個侄子,或者說是朱高熾的表弟。
那中年男人見自己的話被打斷,顯然十分惱怒,叫罵道,“呸,我們可不是交稅,那是我家老爺看你可憐,給你兩貫錢就當是喂狗了,別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鍾年無視他的話繼續說道,“衙門的布告上麵清楚的寫著,占地一畝,則每月應向官府繳納占地稅兩貫銅錢。
本官聽聞這聚仙閣占地足有十六畝,理應繳納三十二貫占地稅。
然,本官也明確表示過,若應繳納賦稅超過十貫,則隻收取整十整百的稅,零頭抹去,以示陛下降恩於而等。
因此爾聚仙閣實際應繳納三十貫銅錢的占地稅,除去先前繳納的兩貫錢,餘下二十八貫錢,還請掌櫃的將剩下的稅補齊,本官也好繼續去下一家,也免得打擾你們做生意。”
那年輕人皺了皺眉,那中年男人立馬會意,當即大罵道,“大膽!你可知我聚仙閣的東家是誰?”
鍾年鳥都不鳥他,“本官不想知道你家老爺是誰,本官隻想讓你把稅補上,然後我立馬讓人撤走,你們繼續做你們的生意,最後提醒你一點,別給臉不要。”
那中年男人愣了愣,仿佛是沒有想到鍾年敢這麽說話,反應過來後再次破口大罵,“我便是不交,你這黃毛小兒又能奈我何?”
站在鍾年身邊的範文宇突然感覺身旁一陣冷風吹過,莫名的令他有些膽寒,下意識地扭頭看了一眼,正對上鍾年陰沉的麵龐,把他嚇了一跳,急忙往旁邊躲了兩步。
鍾年緩緩開口,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可有功名在身?”
那中年男人冷哼道,“沒有又如何,我乃永安王府管家,便是沒有功名,也不是你一個小小的七品……呃……呃……”
芝麻官三個字還沒有出口,他的胸口便多了六個血洞,隨即撲通一聲倒在了血泊裏麵。
鍾年緩緩收迴手指,語氣淡漠地道,“據大明律規定,無功名、官職、爵位者,若當眾辱罵朝廷命官,以‘奴婢辱罵家長’罪論處,當斬!”
隨後鍾年又對著那十幾個早就嚇傻了的家奴冷聲道,“怎麽?你們也想試試我這六脈神劍嗎?”
那十幾名家奴有的都嚇尿了,渾身打著哆嗦,迴頭看向自家主子。
朱孟炯也有些愣神,他有些不明白,自己永安郡王的名號一出, 為何這小小的七品縣令還敢動手殺他的人?
這不可能啊!
但是眼下可沒有太多時間留給他思考了,眼看著一眾下人都開始想要退縮,朱孟炯無奈地上前一步,朗聲道,“本王乃永安郡王朱孟炯,前方何人?見到本王何不行禮啊?”
鍾年麵無表情的從懷裏麵掏出了聖旨。
“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
朱孟炯瞳孔一縮,鍾年有聖旨他是知道的,朱棣下旨讓江寧縣作為示範縣,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皇帝想要實行新政策,選擇一縣之地用於實驗,這種事情雖然少,但不是沒有。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朱棣用的是詔,不是製。
明朝聖旨分五類,分別是“詔”、“製”、“誥”、“敕”、“諭”。
“誥”和“敕”這兩者都有告誡、勉勵的意思,本意為“天子之命辭”,大多用於封贈爵位、官職或者一些虛銜。
“諭”一般用於某個具體的人、具體的事,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聖旨,不如其他四種那麽正式,用法也很隨意,屬於是級別相當低的一種聖旨,很多宮鬥劇裏麵動輒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純粹是扯淡,大部分用的都應該是諭。”
“詔”是一種正式的、公開的官方文件,屬於皇帝的決策的一個堂皇正大的通知,多用於國家大事和朝廷要務。
“製”和“詔”差不多,但是“製”僅僅代表皇帝本人重視的事情,而“詔”乃是對於整個朝廷都很重要的大事,就比如說登極詔、平倭詔、冊立皇太子詔這一些有關朝廷大事的旨意多以“詔”的形式發布。
很明顯,似乎小小一個江寧縣改製這點事,也僅僅是皇帝的個人意思,甚至都沒有拿到朝堂上去商議,詔書發布之前,六部官員都沒聽說過這事!
那這怎麽能用“詔”呢?
朱孟炯雖然詫異,但是還是不情不願地跪了下來。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如此。
縱然再不服鍾年,聖旨是實打實的,這要是正麵扛,是真的會九族升天的。
“朕多日巡視,偶有感發,得一利國民之策,然不知其效,事滋體大,恐有遺缺,特批江寧縣為新政實驗縣,全麵推行新政,以觀成效,待而後定,一應新政事務由江寧縣令鍾年全權總管,見旨如見朕,不得違抗,布告應天,鹹使聞之。”
還沒等他進門,便有十幾個手拿棍棒的家奴打扮的人從裏麵走出,跟在最後的是一個年輕人,穿的是綢緞的衣服,說明這人不是個商人,更不可能是這兒的掌櫃,那就是這聚仙閣背後的東家了。
那群家奴一看到鍾年,便要衝上來。
一旁的範文宇急忙上前一步,擋在鍾年麵前,大聲喝道,“縣尊老爺在此, 休得放肆!”
話才剛說完,就聽得對麵傳來一陣陣“呸”聲。
“狗屁的老爺,在我家老爺麵前你一個七品雜官算個屁啊?別拿著雞毛當令箭了,識相點早點滾迴去,我家老爺大人有大量,可以饒你一條狗命!”
鍾年也懶得跟他們廢話,直接詢問道,“誰是你們這裏的掌櫃?”
其中一個中年男人迴頭看向那年輕人,那年輕人隻是微微點點頭,並不說話。
那中年男人便從人群中站出來,昂首道,“我乃永安郡王府……”
“本官聽聞你們聚仙閣的場地稅,一個月隻交兩貫錢?”鍾年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同時,鍾年心裏也在搜尋著有關這個永安郡王的信息。
然而,他對此幾乎一點印象都沒有,唯一知道的就是這應該是某位親王的兒子,也就是朱棣的某個侄子,或者說是朱高熾的表弟。
那中年男人見自己的話被打斷,顯然十分惱怒,叫罵道,“呸,我們可不是交稅,那是我家老爺看你可憐,給你兩貫錢就當是喂狗了,別真把自己當根蔥了!”
鍾年無視他的話繼續說道,“衙門的布告上麵清楚的寫著,占地一畝,則每月應向官府繳納占地稅兩貫銅錢。
本官聽聞這聚仙閣占地足有十六畝,理應繳納三十二貫占地稅。
然,本官也明確表示過,若應繳納賦稅超過十貫,則隻收取整十整百的稅,零頭抹去,以示陛下降恩於而等。
因此爾聚仙閣實際應繳納三十貫銅錢的占地稅,除去先前繳納的兩貫錢,餘下二十八貫錢,還請掌櫃的將剩下的稅補齊,本官也好繼續去下一家,也免得打擾你們做生意。”
那年輕人皺了皺眉,那中年男人立馬會意,當即大罵道,“大膽!你可知我聚仙閣的東家是誰?”
鍾年鳥都不鳥他,“本官不想知道你家老爺是誰,本官隻想讓你把稅補上,然後我立馬讓人撤走,你們繼續做你們的生意,最後提醒你一點,別給臉不要。”
那中年男人愣了愣,仿佛是沒有想到鍾年敢這麽說話,反應過來後再次破口大罵,“我便是不交,你這黃毛小兒又能奈我何?”
站在鍾年身邊的範文宇突然感覺身旁一陣冷風吹過,莫名的令他有些膽寒,下意識地扭頭看了一眼,正對上鍾年陰沉的麵龐,把他嚇了一跳,急忙往旁邊躲了兩步。
鍾年緩緩開口,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可有功名在身?”
那中年男人冷哼道,“沒有又如何,我乃永安王府管家,便是沒有功名,也不是你一個小小的七品……呃……呃……”
芝麻官三個字還沒有出口,他的胸口便多了六個血洞,隨即撲通一聲倒在了血泊裏麵。
鍾年緩緩收迴手指,語氣淡漠地道,“據大明律規定,無功名、官職、爵位者,若當眾辱罵朝廷命官,以‘奴婢辱罵家長’罪論處,當斬!”
隨後鍾年又對著那十幾個早就嚇傻了的家奴冷聲道,“怎麽?你們也想試試我這六脈神劍嗎?”
那十幾名家奴有的都嚇尿了,渾身打著哆嗦,迴頭看向自家主子。
朱孟炯也有些愣神,他有些不明白,自己永安郡王的名號一出, 為何這小小的七品縣令還敢動手殺他的人?
這不可能啊!
但是眼下可沒有太多時間留給他思考了,眼看著一眾下人都開始想要退縮,朱孟炯無奈地上前一步,朗聲道,“本王乃永安郡王朱孟炯,前方何人?見到本王何不行禮啊?”
鍾年麵無表情的從懷裏麵掏出了聖旨。
“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
朱孟炯瞳孔一縮,鍾年有聖旨他是知道的,朱棣下旨讓江寧縣作為示範縣,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皇帝想要實行新政策,選擇一縣之地用於實驗,這種事情雖然少,但不是沒有。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朱棣用的是詔,不是製。
明朝聖旨分五類,分別是“詔”、“製”、“誥”、“敕”、“諭”。
“誥”和“敕”這兩者都有告誡、勉勵的意思,本意為“天子之命辭”,大多用於封贈爵位、官職或者一些虛銜。
“諭”一般用於某個具體的人、具體的事,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聖旨,不如其他四種那麽正式,用法也很隨意,屬於是級別相當低的一種聖旨,很多宮鬥劇裏麵動輒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純粹是扯淡,大部分用的都應該是諭。”
“詔”是一種正式的、公開的官方文件,屬於皇帝的決策的一個堂皇正大的通知,多用於國家大事和朝廷要務。
“製”和“詔”差不多,但是“製”僅僅代表皇帝本人重視的事情,而“詔”乃是對於整個朝廷都很重要的大事,就比如說登極詔、平倭詔、冊立皇太子詔這一些有關朝廷大事的旨意多以“詔”的形式發布。
很明顯,似乎小小一個江寧縣改製這點事,也僅僅是皇帝的個人意思,甚至都沒有拿到朝堂上去商議,詔書發布之前,六部官員都沒聽說過這事!
那這怎麽能用“詔”呢?
朱孟炯雖然詫異,但是還是不情不願地跪了下來。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如此。
縱然再不服鍾年,聖旨是實打實的,這要是正麵扛,是真的會九族升天的。
“朕多日巡視,偶有感發,得一利國民之策,然不知其效,事滋體大,恐有遺缺,特批江寧縣為新政實驗縣,全麵推行新政,以觀成效,待而後定,一應新政事務由江寧縣令鍾年全權總管,見旨如見朕,不得違抗,布告應天,鹹使聞之。”